尽管古人制盐的技术落后,但古人食用的盐依然是正儿八经的食盐。虽然有些时候盐的颜色可能没有那么白,吃起来也可能会发苦,但一般来说,是不会出现重金属超标的事情的。
下面就以云南出产的井盐和矿盐来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与四川不同,在过去,我们云南的盐井都是天然形成的,换句话来说,有就是有,没有也就没办法了。因此但凡有盐井或盐矿的地方,无一例外都形成了以制盐为只要产业的集镇,诸如大理州的云龙诺邓、洱源桥后;楚雄州的大姚石羊、陆丰黑井,都是此类集镇的代表。在过去,这些地方不但拥有朝廷设立用以管辖制盐、贩盐相关之事宜的衙门,甚至还拥有诸如孔庙、龙王庙(用于奉祀管辖盐井的龙王)等礼制建筑,在桥后,因为杜文秀将军的缘故,甚至还拥有一座礼拜寺。
至于为什么古人会选择这些地方出产的盐卤或盐矿来制盐,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以这些地方出产的盐卤或盐矿制出来的盐,品质天然就是优良的;原材料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提炼加工,就能获得食盐,后期并不需要进行特别复杂的进一步加工。
可以肯定的是,既然存在盐泉,那么也一定存在富含矿质的矿泉,甚至于是富含重金属的毒泉。尽管古代的技术条件较为落后,没有办法一一化验,但古人还是通过他们在长期在生活当中积累的经验,辨认出了一些安全的盐泉来作为盐井,同时也认识到了一些有经济价值的矿泉,以及对人畜有毒有害的毒泉。
比如在一些地方会有富含铜离子的“哑泉”,因为重金属的含量很高,所以这些地方向来都是人畜的禁区,以至于当年诸葛孔明入滇时,还曾经因为军士误饮哑泉而中毒。
又比如云南一些地方,还有富含硫磺的温泉,远远的就能闻见硫磺的气味;因此在有硫磺温泉的地方,在过去,人们会修建储存温泉的水池,并将一些陶罐放在水池里,每天往陶罐当中注入一些温泉水,利用温泉自身的温度让罐子内的水缓慢挥发;久而久之,随着罐子里温泉水的浓度越来越高,就能得到水中析出的硫磺。
至于可供提炼食盐的盐井,更多的则是依靠牛羊喜欢舔盐的习性在偶然间发现的,比如根据地方志的记载,黑井就是杨波远大士的神牛发现的。但总的来说,依靠生活产生活积累的经验来发现天然的盐井或盐矿,发现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这也导致了盐在过去特别的珍贵。
基于前面的叙述,我们知道,重金属基本上是可以被排除的,因此煮盐主要的问题,是在于排除钙镁离子。因此在过去,如果卤水当中钙镁离子含量不太高,一般采用的对策是当盐析出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停止加热并将盐捞出沥干;如果钙镁离子含量很高,就加适量草木灰熬煮。
但是这样的工艺,对于钾等离子,是没有办法去除的。因此在过去,不同地方的盐,还是会有些不太一样的。比如诺邓的盐,钾的含量就很高。
综上所述,尽管古代制盐工艺落后,但食盐的安全还是基本上可以保证的。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落后,所以盐在古代很珍贵。关于古代制盐更多具体的内容,可以看下面这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