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诸葛亮为什么未能击破【堑垒未成】的郭淮? 第1页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去实地看一下就明白了。

先瞅瞅地形图:

一目了然,汉军从五丈原进攻北原属于跨河又攻山,完全是奇袭,只要魏军有备,攻不下非常正常。

去年元旦走褒斜道直达五丈原,武侯祠前凭高远眺,顿时被北原的气势镇住了:

由于雾霾加持,冬季枯水的渭水很难发现,但连绵不断的北原却摄人心魄。请注意远处小高层与北原的对比。

自此,曾经困扰鄙人多年的北原之战疑问一扫而空——这要是打得下来,何止单方面压制,简直是降维打击!要有这实力,汉军还和魏军蘑菇什么,不就一倍左右的兵力差么?直接开高达端了司马老营不就结了?

捎带,汉末三国时代的渭水水量远非今日可及,而且五丈原相持正值春夏涨水。因此,正常的防御操作可不是什么死守北原,而是居高临下,击敌于半渡,这简直是比定军山还理想的战场。至不济也可以凭河据守,设置河、原双重防线,怎么可能放任敌军轻松过河,匆匆忙忙跑去原顶打底裤保卫战?但凡有个闪失,北原没了,陇道断了,整个陇右可能都得姓刘。嘛?玩的就是心跳?

显然,汉军的行动出乎司马懿的意料之外,以至于几乎被诸葛亮偷家成功,幸好郭淮及时反应,魏军才得以亡羊补牢。从战局分析,魏军已经来不及阻止汉军渡河,于是匆忙赶到原上挖掘工事,这完全是急就章。我甚至怀疑这出是郭淮的自作主张,司马懿本营在渭南马冢,此公则负责渭北,发觉汉军异动后一边疯狂走位堵路,一边飞报司马懿,末了我大晋史家把这出给PS成了宣王从善如流。试想,倘若是事先制定的防御计划,怎么会打成这个鬼样子?居高临下,早就一波推诸葛亮下河了。

估计诸葛亮又搞了什么声东击西的花样,狠狠摆了宣王一道。既然原本就是奇袭,见魏军有备也即作罢,倘若恋战,司马懿主力赶来,汉军背水攻山,浑身是铁能碾几颗钉?能在司马懿眼皮底下在渭水南北左右横跳,自来自去,已经很让人诧异了。

《孙子兵法》论兵家五要,一曰天,二曰地,敌人天时地利在握,就是可胜在敌,不可胜在己,主观能动性有其局限,没办法的事。

讨论军事,还是需要实地勘察,闷在书斋翻故纸堆研究地图,远不及战场一瞥。


user avatar   nevermore-11-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都是什么奇葩选手,一点军事概念都没还敢说得这么头头是道的。现在的蜀黑也真是有意思,换你们去股市不输得没了裤衩都算是咄咄怪事。

炒股是来赚钱的不是去送钱的,做任何的投资决定都要事先想好最坏的结果。如果预案里面最坏的结果可以承受那就上去梭哈,不能的话那就谨慎点。

同样的道理,打仗不是去送命的 ,先虑败后虑胜,做任何决定都要能考虑最坏的结果。诸葛亮为什么要西上五丈原?你们要能想明白,都算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从斜谷口到郿县,一路上没有什么险阻,战线一长就意味着补给线的拉长,补给线一长意味着什么?小学生都能回答这个问题吧。

仔细想想汉中之战的曹操是怎么输的?

刘备登上定军山可以随时骚扰曹军的粮道,再看看刘备呢?粮道简直是稳如老狗。

诸葛亮主动撤退,就代表着他可以随时掌控战场主动权,而司马懿除了坚守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看诸葛亮出什么招,他能不能接。

有人说诸葛亮应该直接攻打长安:“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

再看看蜀黑心中的军神曹操的生涯代表作潼关渭水之战。他有一上来就头铁打潼关吗?

没有哦。潼关那个地形非常特殊,黄河在此拐弯,北拒黄河,南阻秦岭,西靠渭水,东边就是狭长的古道——这也保证了曹操的粮道不被干扰。

曹操绕了个大弯子,在面对不利战场形势的情况下主动寻找突破口(向北、西二渡黄河,开辟第二战场),以掩人耳目的方式,派徐晃等于敌梁兴之前占领桥头堡蒲坂津,然后用“连车树栅”的方式制作甬道(就类似于李云龙用土坑作业的方式缩短攻击距离),强渡渭水后深沟高垒不与之战,时刻掌握战场主动权。

通过避实击虚、奇正相合、侧面迂回等等战术(兵力分配、时间分配、步骑配合、登陆作战、坑道作业、堡垒战术),一步一步将不利形势转到有利于自己的形势。

缩短攻击距离后,曹操跟韩遂在阵前聊天,寒暄日常,麻痹敌人,“使自安而不为备“;马超韩遂心生疑惑之后,抓住关西军的弱点,纵奇兵虎豹骑从两边迂回出击,通过侧翼冲杀的方式,大破马超的长矛阵。

诸将或问公曰:"初,贼守潼关,渭北道缺,不从河东击冯翊而反守潼关,引日而后北渡,何也?"
公曰:"贼守潼关,若吾入河东,贼必引守诸津,则西河未可渡,吾故盛兵向潼关;贼悉众南守,西河之备虚,故二将得擅取西河;然后引军北渡,贼不能与吾争西河者,以有二将之军也。连车树栅,为甬道而南,既为不可胜,且以示弱。渡渭为坚垒,虏至不出,所以骄之也;故贼不为营垒而求割地。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

那么诸葛亮满足汉中之战和潼关之战的条件吗?很显然是的。

自己的粮道不可能被断,战场主动时刻掌握在自己手上。这两点是最重要的前提。

问题就在于郭淮是怎么识破诸葛亮的声东击西之计的?

因为郭淮在诸葛亮手上吃亏了好几次。

诸葛亮二伐的时候人前脚明明在陈仓,一个月后拿下了西边的武都阴平。汉中自卫反击战的时候明明在东线和中线抵御曹真司马懿,偏偏派了魏延吴懿把费曜和自己打得屁滚尿流。再算上第一次北伐,你不明明派了赵云邓芝去了箕谷吗?怎么突然出现在了西边的天水?

再怎么蠢的将领在连吃好几次亏的情况下总该长长记性了吧。

至于所谓堑垒未成,北原那个地方其实根本用不着什么堑垒,魏军先到,蜀军仰攻那不就成了活靶子的添油战术么。知道抗日战争时期的关家垴战役吗?八路军集合3个旅2个团,在副总司令彭德怀的督战下,对日军冈崎支队500多人进行围攻,血战2昼夜,仍未能达成全歼,后因日军大部队抵达被迫撤围。

再举两个三国同时代的战例,这就好比啥?刘备命令关羽争益阳的时候,关羽想从上游水浅的地方偷渡,结果对面甘宁已经到了;再比如徐晃在潼关之战中之所以能够顺利拿下蒲坂津,是因为梁兴比徐晃去得晚。高手过招考验的是先手和后手,你比他早到半步就是胜利。更何况诸葛亮还要越过五丈原和渭水中间的大部分空地强渡渭水?

五丈原之战是很能体现诸葛亮、司马懿的军事水平的,虽然它看上去没爆发什么很大规模的战斗过程。

其他的也不多说了,还请巨婴蜀黑们不要在公共场合秀自己的无知,尤其是战争、军事这种特别需要天赋的话题。


user avatar   guan-shan-yue-44-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在《晋书·宣帝纪》里,宣帝是无敌的;

同样在《三国志·郭淮传》里,郭淮也是无敌的。

甚至上五丈原的经过,也是本于《魏氏春秋》的那句话:

诸葛亮据渭水南原,司马懿谓诸将曰:“亮若出武功,依山东转者,是其勇也。若西上五丈原,诸君无事矣。”亮果屯此原,与懿相御。

《晋书》也是照抄这一说法。

而《诸葛亮传》里,连一句“亮曰”都没有,纯粹曹魏方主场的记载。

诸葛亮能不能动动嘴炮,能不能料一次敌呢?

你不能在乔峰的BGM里跟他打,因为他必然是一个战神。

同样你也不能在曹魏的文本里争诸葛亮表现如何,因为诸葛亮必然是灰溜溜的贼人。

郭淮这次有多神勇,有啥斩获,都没有,只写了“逆击之”。但这句话就足以让一些人兴奋起来了。

僵持的时候,诸葛亮知道找机会,可眼前的机会被补上了,那就不是机会了。

诸葛亮抢占北原打的是时间差,在对面没落位的时候抢先占据,打的是先机。在曹魏的主场,魏军调度更迅速,率先落位了。先机已失,莫非转而霸王硬上弓?

“蜀兵大至”说得含糊,来了多少蜀兵,诸葛亮本人来没来,是有没有强取攻坚的计划,都没写。

但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能吹郭淮,能黑诸葛亮,那就够了。

饭圈的蜀粉抱团取暖,正义的理中客团结反抗。这味儿,太冲了。


user avatar   da-nei-y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中夏秋汛期,诸葛亮居然强渡渭水,登上渭水北岸,而魏军战报连战连捷,一看战线,渭水防线失守,然后渭北又失守,被迫在北原高地修筑堑垒,抵挡诸葛亮。

战报歼敌一亿,战线不断后退,最后不过守住堑垒高地,《郭淮传》不就是丧事喜办的典型......

渭水500米宽左右,军队渡河在有敌军在附近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古来兵法就强调半渡而击,所以要么冒着炮火勇敢向前,要么边嘚瑟边挨揍。

诸葛亮渡渭水所需的大量船只,是司马懿提供的?

最后,渭水和武功水全部失守,郭淮躲在北原高地的堑垒后面,而司马懿则缩在马冢高地。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刘备是个假仁义的伪君子? 
  正史中诸葛亮的战功到底有多少? 
  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孙权是小人,而不是刘备是小人? 
  如果罗贯中是亲曹派,那么《三国演义》会怎么写? 
  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战获胜,一举统一中国,他可能建立幕府,汉天子成为中华传统的万世一系吗? 
  假如你是被绑在白门楼上的吕布,如何让曹刘放你一马? 
  现代人回到三国时期,在《三国志11》中能力值能有多少? 
  同样是义子,为什么曹真和刘封受到的待遇差这么大呢? 
  无法理解携民渡江,携民渡江是何道理? 
  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会不会变成第二个曹操? 

前一个讨论
金庸小说有哪些情节是成年后才能看懂的?
下一个讨论
对水浒传宋江的评价看出了读者的什么特征?





© 2024-11-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