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长大要比老爸强
大学毕业:能和老爸差不多就行了
工作一年:我老爸有房有车有老婆,还把我和我弟养的这么大,我靠,他是抢银行了吗?
我只简单做一个推断:
当且仅当大多数新生儿都是出生一个月才上户口时,这个数据才能和统计局的互相印证。
至于给新生儿上户口需要多久,大多数人是否会延迟一个月这么久,被生的人不知道,生人的人应该清楚。
最近我在学习日本知识。
很多人都说,日本的经济衰落是从美国人胁迫他们签署广场协议开始的。
但实际上,包括很多日本人在内,都不是这样理解的。
他们其实很清楚,自己是被卷死的。
平成年代,日本的文艺作品当中,就已经出现了大量反昭和一代的内容。
《我要按时下班》里面第一集就有,昭和一代拼命上班,然后让日本经济衰退三十年的梗。
为什么拼命上班反而会经济衰退,这个事儿我就不继续解释了。
预测未来狗都不要看的经济学,解释起来确实有一套,能解释这个问题的理论很多了。
典型的比如产能过剩时妄想通过低息贷款拉产能来解决需求问题……
经济不衰退才是人间奇迹。
日本当时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第一,是昭和一代婴儿潮的退潮化,用大家熟悉的字眼来说,就是日本人口红利的消失。
第二,二十年走了西方两百年的路,但分配制度二十年只走了二十年的路,导致人心思变。
然后,扳机点碰到以后,一泻千里。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日本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
因为这个国家是个太监国家。
你们是不是觉得日本很羞耻啊?
并不是,太监国家有各位意想不到的强大之处。
因为太监国家有一个非常牛批的特点。
那就是,投资者们如果担心一个国家因为涉外问题带来zz风险从而让你的投资变成草纸……
那么所有国家里面,他们最不担心的一定是太监国家。
就像太监没法犯强奸罪一样……
稳得一批。
于是,日本战后,一直是外资的避风港,是这么来的。
至于日本人被美国人乱搞,关外资啥事儿……
人多,勤劳,奋斗,太监……
无敌了……
但是这么无敌,扳机点一旦碰到了,照样一泄就是30年。
那么,没这么无敌的,怎么办?
还来得及吗?
当然了,日本有太监优势来留住外资,但日本也有日本的劣势。
日本那是也就2亿多人吧,
2亿人口红利,和12亿人口红利比起来……
完败啊=_=
而12亿人口红利呢?看上去就很无敌了。
因为短期内没有任何一个角落可以接得住这个盘。
东欧西亚东南亚非洲南美都不行。
顺便感谢一下印度拉垮。
所以,这个时间窗口,可以比日本长很多。
老龄化最大的问题不是生产力不足。
真的不是生产力不足。
现代老龄化最大的问题是银行不好干。
一方面老头老太存钱是不消费的。
另一方面他们存钱你又不能当没有,
因为他们喜欢买房……
日本是前车之鉴啊,钱都在老头老太那里……
你当他们不存在吧,他们没事儿给你拉出来买点房炒炒股。
你当他们存在吧,内需上他们不吃不喝三十年。
年轻人才能消费多少钱……
没有消费,没有出口,日本一炸就是三十年。
人,一辈子有几个三十年?
美国人的boomers,
日本人的昭和一代,
都是让后人恨得牙痒痒的,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要连日本反应慢,
也一并抄了。
时间有冗余,但世界格局也不同了。
这里面公安部的数据是真实的,因为这就是【实报实销】,就是简单统计了当年出生,当年注册的所有新生儿。而统计局的数据本来就是推测的。
没有证据表明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因为按照公安部公布的数据的字面意思,是【当年出生同时在当年注册的婴儿】,而【当年出生没有在当年注册的婴儿】不会出现在下一年,因为下一年公布的依然是【当年出生同时在当年注册的婴儿】,这部分没有及时注册的婴儿就消失在公安部的统计里面了。
统计局有三种人口统计方法:
2021年是一个小年,就适用于千分之一人口的小小普查。从千分之一倒推整体,如果抽样足够有代表性,确实也够了。考虑到疫情笼罩下,背景噪声大,即便是有误差也很正常,但是目前并不知道误差是多少,因为公安部的数据是统计局预测数据的一部分,没有加上当年出生没有注册的数据,无法直接比较,如果简单粗暴的除以12/11, 那么结果是967,已经距离1062很接近了。然而出生并不是均匀分布的,所以这么除很可能低估了出生人数。如果按照人口普查的数据,12月份出生的大约占12%。
那么 887.3 /0.88 = 1008.29
这个就距离1062相当的接近了。高赞里面说:
统计局数据两年差138万,下降11.5% 公安部差116.2万,下降11.6%
反而证明公安部和统计局的数据互相印证。
总之,虽然人口问题确实很严重,但是仅仅凭借这两个数据,无法证明统计局是【刻意造假】。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曹雪芹
千万人口的城市不说,不到千万人口的毕节临沂周口,一个福建城市都没有,胡建人的武德哪里去了?
90后终生不婚不育的女性群体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大。
一胎率过低的情况下生育人数这么多得多感谢一大批高龄产妇,这批人是最后一代传统婚姻的参与者,生育意愿普遍较高。
就是这出生性别比还是没有好转啊,看来彩礼还是太低。
90后和95后直接被放弃了,不作为生育主力军了。
拯救新生人口数量,不靠20岁到30岁的,靠30岁到40岁和40岁到45岁的。
真是活见鬼了。
说明一切稳中向好,越来越好,好上加好。
目前无论是统计局的1000万,还是公安机关的880万,都属于小烟花。
真正期待看大烟花的人都是希望统计局的数据500万,公安机关的数据300万,这样子才能一次看个够。
不过,目前来看,高峰期的2012年出生人口有1973万人,而小高峰期在2016年到来,达到了1883万人。
此后以每年下降150万人的速度不断降低,到了2021年,降到了1062万。
只能说,70后、80后的生育观念,和90后的生育观念真的是太不一样了。
70后和80后赶上了房地产市场的上涨,又赶上了二胎政策,因此是这两项政策的直接影响人群。
从结果来看,70后和80后基本上对这两项政策给予了十分正面的反馈,房价上涨,人口生育也上涨,中国的二胎生育人数甚至超越了一胎的生育人数。
但是,从目前三胎实行之后的结果来看,90后对生育政策完全没能形成正向反馈机制。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生育政策在90后身上失灵了。
也正因此,生育这件事情,其实只能向90之前或者90之后的群体去施行。
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有人提出,要积极利用好70后和80后还能生育的优势,形成新的人口红利。
很多人指责任泽平不会说话,实际上任泽平说的真的是大实话。
生育政策与90后之间的联动效应,太低了。
远远没有70后、80后这两个群体同生育政策形成的正向联动那么强烈。
而00后属于不确定因素,这个群体究竟如何生育,怎么生育,以及生育政策如何影响,还尚不能完全确定。
因为00后面临的家庭状况与90后是完全不同的,而且00后的人数比90后要少很多,这一代人究竟会面临什么样的经济环境和生育环境,目前来谈,其实还为时尚早。
年纪最大的90年出生的人,在2015年就已经25岁了,按理来讲,其实应该是进入生育高峰期。
但是这个生育高峰并没有见到,反倒是生育低谷不断刷新。
与此而来的就是各项生育政策的推行以及关于多生育的讨论逐渐多了起来。
但是90后的生育情况很不乐观,反倒是考研人数突破了400万,教资考试突破1000万,公务员报名人数过审的有200万,这些数字不断攀上高峰。
也正因此,其实目前来看,90后能生育的人群,有能力生育并且抚养的人群,集中在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公务员或者教师编制的人群里面,这部分人属于学历较高、稳妥上岸、收入稳定的群体。
70/80这两个年代的有房人群很多,应该通过对他们房产的引诱让他们多生孩子。
比如说人口与房产匹配,按照每人20平米的策略进行生育鼓励,对于住在100平米以上房子的家庭,必须得有5个人,如果一个家庭满足不了5人户,那么就积极征收社会抚养费。
70/80后集中的公司,要集中挂满大肚孕妇和可爱婴儿的宣传画,要让这群人树立生育为荣,打胎可耻的人生观。
对于00后,学校要积极开放旅馆行业,引导00后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多生多育观念,最好在00后本专科毕业之前实现大面积受孕。
这样子的话,才能弥补90后一代生育不足所带来的的损失。
否则的话,估计生育下降的趋势还会继续。
哥几个又来看爽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