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对社交孤立[1]状态的心理感受及其相关的情绪状态,可以促使个体寻求社会联系、尝试改变现状。短暂的孤独有明显的正面功能,促使人更关注人际关系。长时间的孤独对身心有害。
根据 2005 年的一项研究,成年人的孤独感的可测量差异约有 48% 来自遗传[2],在儿童身上类似的差异约有 50% 来自遗传。对群居动物、社会性动物来说,“在被孤立时产生不良体验”进而促使个体投靠群体的遗传因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和群体有利。这之外的影响因素是生活经历、文化、情境、被动的非直接互动(只接电话不打电话、在网络上等着他人联络)等。
孤独亦包括对“将来与同伴失去联系/沟通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感到焦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体对未来的预测及其行为。试图避免失去联系的行为至少有一部分有助于产生更多可育后代——例如个体试图花更多时间跟同伴在一起、试图向同伴表明自己的心意。
长时间的社交孤立有害健康。根据 2007 年的一项研究,社交孤立会引起人循环血中的白细胞中带有抗炎糖皮质激素反应元件的基因低表达、带有促炎 NF-κB/Rel 转录因子反应元件的基因过表达[3]。这导致长期处于高水平的主观社会孤立的人的炎症性疾病风险升高。慢性的孤独感还关系到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自杀等概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