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了谷爱凌,就努力去做谷爱凌的外公。
为啥总有一群人盯着谷爱凌看,又是难过又是emo,觉得她对自己有什么参考价值?平常没见你们天天拿比尔盖茨给自己当榜样啊。
家教问题参考你孩子班上第一名就行了,别想太多没用的。
家庭出身总比全红婵强吧?像全红婵一样去夏奥会拿金牌吧。
差不多得了,奥运冠军是老天爷赏饭,和家庭出身关系不大。别弄的和二十年前老公知一样,"我没成比尔盖茨都是因为我生在中国"。
看到这种题我是挺担忧的,拿普通家庭和谷爱凌的家庭去对比,本身就是一种自己给自己添堵的行为。或者说,想让自己的后人可以像谷爱凌那样,也是不快乐的开始。
因为你的心里根本就没有自己。表面上看,你要努力卷啊,为自己,为自己的后人创造更优越的条件,努力,进步。这些努力和进步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那你永远都比不过别人,因为总有人比你厉害。如果你是因为自己有什么喜欢的事情特别想去做,而且过程中非常地精益求精,努力做到完美,不为什么,就为了取悦自己,证明自己的才能和自己想象的一样,或者更好,那方向就对了。
谷爱凌的家庭可以说是非常顶尖的,到谷爱凌这一代已经进入自我实现的阶段了,普通人连房子都没买到,想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干啥呢?还不如下了班发展一下自己的业余爱好,看看能不能变现赚个外快,万一行了,整个人会经常心情愉快。反正你这辈子都没法成为谷爱凌,也没什么机会成为谷爱凌父母那样的人,努力让自己活得稍微轻松点,手头宽裕点,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从谷爱凌身上,可以看出谷爱凌对滑雪运动的专注。她之前在冬奥会上所使出的1620,各大媒体都有过相关的讲解,她自己也在抖音上说过相关的内容,她所用的1620,和法国选手的不一样。1620在转体的时候,通常是右转的,而她所使用的是左转,这就相当于右撇子的人,左手拿筷子去夹菜吃饭,等于是攻克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难度系数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谷爱凌可以获得金牌,并且如她一直以来所说的,挑战自己。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她的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0559865152565248视频搬运自抖音博主青蛙公主爱凌(ID:eileen_ski),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谷爱凌发的日常,偶尔会有一些关于冬季运动滑雪方面的技巧分享,滑雪运动爱好者千万不要错过。
首先特别赞同 @司马懿 的观点
没有必要把其原生家庭和【普通家庭】对立起来,仿佛其成就是原生家庭得来的一样。
然后我觉得特别感谢爸妈。我是普通家庭孩子,但爸妈从不鸡我,对我没什么要求,就是让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还一度跟爸妈说想博士毕业做滑雪教练,他们也欣然接受,说喜欢就行,开心就行。
印象里小时候没逼着我学什么东西,想学就学,不想学就算了。记忆里童年每天就是在乱玩,学了电子琴国画全没坚持下来。初高中的时候成绩差也会批评我,但只会批评我态度不好(比如作业不做),如果认真做作业了还是没考好也不会批评我。初高中的我一直是班里平均往后,现在想想妥妥的差生无疑,但当时家里爸妈也一直没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差生。当时我还一直觉得自己挺聪明就是不努力,现在想想真是不堪回首。
到了大学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也开始努力了。上大学之后,所有我的决定,爸妈都只提意见建议,但决定权在我自己。很早在大学的时候就决定想读博,想出国读,学自己喜欢的专业。他们的建议是觉得太辛苦,但最后我决定的时候他们也很支持。专业也都是自己选自己喜欢,也经常说读不下去无所谓,毕不毕业也没关系,喜欢就继续做,不喜欢就回来。
现在到毕业了,他们天天跟我提的也就是,毕业找工作怎样都好,教职也好滑雪教练也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心最重要。
我觉得我的家庭条件,爸妈肯定是没办法支持我从小就滑雪骑马射箭啥的,但我也不在意这些。而且,我也一直觉得我非常幸运,受到了我认为的最好的家庭教育。最近也经常和朋友开玩笑,说希望如果有小孩了也希望我的小孩能跟我一样学数学打篮球滑雪,篮球要给她找教练,滑雪要带她滑跳台,要培养奥运冠军,要去最好的大学本科读数学。但仔细想想,可能我有这种鸡娃的想法,就是觉得小时候爸妈没逼过我,如果能逼一下我,我能变得更好?但我也不知道,如果小时候被逼着做这做那,自己会不会变得和现在一样能开心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算是在完成爸妈从小到大对我的期待,就是努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遇到的老师们也都是教我要做自己觉得美的东西。真的很感激。
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当然需要家庭和父母的努力,比如,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训练自制力和专注力。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父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能够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支持。比如不要逼着孩子每天学不喜欢的东西,以鼓励教育为主,鼓励小孩的付出和成就,相信自己的小孩以后能找到自己的兴趣并努力。这些不一定要特别多的经济基础,但更多是信任和陪伴,而不是让孩子处在一个一直觉得自己不够优秀的环境里。
这个问题的导向就有点偏差,过于关注其家庭背景,而不尊重其本身的天赋和努力。不能一有人做出成就,就开始翻人家的家庭背景说你看是因为家庭背景成功的。
就好比美国互联网时代的这些商业创始人,比如扎克博格,家庭有多么好呢?父母都是医生,赚的钱是不少,但是这样的家庭在美国也不算多么显赫,要拉出来比的话,美国3亿人,最顶尖的1%那还有300万人呢,可以说拉出来一大批人都有这个条件,那为什么扎克伯格成功了?非要强行的归结为家庭能力就是没有道理的。
谷爱凌也一样,其家庭是很不错,但是这样的家庭在美国的私立名校也是一大批,没上成私立名校的也有一大批,像她这样能做到从小到大一路拿奖牌,成为奥运选手这个地步的也并不多。不能说这人爸妈怎么样,就该上斯坦福。
首先,要做奥运选手,没有天赋,就是拜登、克林顿的子女也不好使啊。天赋这一点和家庭、资源背景没有任何的关系,而是命运给予的红包。
其次,美国整体来说是市场化的体育,对于滑雪这种运动,是需要一点家底。但是很多家庭也都是负担得起的,而走上了正循环之后,通过各种比赛获得的奖金也可以用来支付场地、训练、教练的费用。其实很多这种小众的运动滑雪、击剑等等和短视频Up主们蛮像的,做的好了有点成绩之后可以打造自己的团队,比如雇教练来帮助自己训练,然后通过比赛奖金和恰饭代言来获得收益。像击剑锦标赛的冠军很多也都是兼职,牙医、教练之类,平常做自己的工作,但是下班、周末训练,要打比赛就加强训练一段时间。这些人又有多大的家庭背景呢?就是正常的中产+天赋秉异。
谷爱凌比赛成绩一路都不错,早期开发天赋的时候,可以说确实有家庭原因,家里条件不错,让她早早接触到了这项运动,但是天赋被发掘之后,这就慢慢的可以自给自足了。比如现在她的各种收益显然就远远大于需要支付的成本了。
第三,是不是学霸还要看。SAT 1580是一个好成绩,但是国内也有不少同学想上美本的,也能考到这个分数,这不算是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谷爱凌的核心竞争力,至少目前能看到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他在运动方面的天赋和成就。SAT高分对于申请斯坦福而言,只是一个小小的加成,美本的申请更多的还是看各种综合的素质,包括简历、推荐信等等。谷爱凌这个简历当然是非常过硬的。美国这一点和中国是一样的,对于有特殊才能的人网开一面,像北大清华也有奥运冠军直接入学的。但是这样入学也有道理,毕竟说到底,名校追求的是影响力,而这些特殊才能的人拥有的影响力是很可观的。
整体来说,谷最核心的地方在于其天赋,而天赋是无法复制的。没有这个天赋,就正常的工作学习好了啊,没有必要把其原生家庭和【普通家庭】对立起来,仿佛其成就是原生家庭得来的一样,正常的中产家庭,尊重并且愿意发掘孩子天赋的,中了命运彩票之后一样可以培养出奥运选手。反之没有这个天赋,再有钱也不好使。像之前夏季奥运会,自行车比赛有个博后也拿了冠军,也没什么家庭的因素。家庭条件优越加鸡娃可以让娃变成常人眼中的样样精通和优秀,但是到了高水平的赛场,真正的竞争力还是要来自于天赋。
1.找点盼头。
2.找到个兴趣或乐趣,对全身心健康无害的。
3.平衡好两者。
自驱力最重要。
老家在滇西山区,原来看到县城的孩子都自卑,上大学时候见到同学的家庭条件和氛围羡慕得不行,也想过,为啥我的家庭就这样?
我们那个时候有个网络段子,我努力了这么久才和你坐到一起喝咖啡。衍生版本,我努力了这么久不是为了和你喝咖啡。
就是所谓小镇做题家的心态。
出生不平等是最大的不平等,但你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从改变自己做起,等有余力了,再去试着推动一些社会进步。
曾经遭遇过挫折,也愤愤然,想躺平,我就这样了。可是过了一段我才发现,这只是自己和自己赌气,没人会同情你,也没人替你惋惜,本来就孤立无援,还自己和自己赌气,所有的后果不会有什么社会,什么老天爷帮你承担,就是自己扛,工作找不到好的,房租交不上,遇到点事才真正知道什么叫难受,什么叫屈辱。
不想这么憋屈,是一种自驱力。
但这种自驱力也是一段时间内管用,如果没那么憋屈了,就得找到新的自驱力,设定个小目标,所谓的理想。但是,也不能为了这种目标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因为人还是得有点乐趣。
有乐趣了,可以投入期间,放松一下,当然,那种乐趣和事业合二为一的人,其实很幸运。
现在的舆论就是这样,对所谓的美好人生设定得太单一,各种吹嘘完美人设,这玩意也是一种智商税,看看就行,不能当真。
想多了,我国绝大多数奥运冠军家庭出身都不怎么样,甚至还有一部分得了金牌以后仍然是穷光蛋。谷只是特例。
原回答1.3W赞同,结果被知乎给限流/封锁了,赞和评论一天增加一两个。。。现在已经不增加了,但是没有显示答案删除,知乎yyds
(原回答)
谷爱凌属于跨国精英阶层,湾区环境、海淀教育、中国粉丝和美国人脉的红利都通吃了。
奥运的“阶级公平”在于,跨国精英阶层的谷爱凌和国内无产阶层的全红婵,都可以靠天资与实力夺得奥运金牌,美名远扬。
奥运的“阶级差异”在于,谷爱凌玩的是自己热爱的高门槛极限运动,而全红婵的封闭式跳水训练更像是一种苦行僧的修行。
对于阶级差异,我深有非常客观的体会。
在上初中的时候,班级里有来自村镇个体户的同学,大多沉默而透明,少数是被班主任想方设法赶走的捣蛋混子,极少数成绩不错,但在后面的升学内卷中逐渐被淹没。
在美国访问的时候,留学生群体基本都来自国内一二三线城市的中产和资产家庭,假期很多到处旅游,户外和滑雪是普遍大众爱好,智力和国内大学生水平差不多了太多,但是英语水平、语言表达、性格活跃度、亲和力、社交情商远超国内做题家,做事情也非常认真。
其中有一部分属于富人资产阶层,其特点是“脸上有着无与伦比的轻松愉悦感”,“穿衣打扮和生活娱乐比其它留学生要高出一个档次”。曾经在学校的综合体育馆看过一些华人脸打篮球,都很高大帅气,球技专业,还记得有一个健身的华人脸小姐姐,身材样貌和超模差不多,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安静表情。这些牛奶牛排、轻松生活和大量运动积淀出来的外表质感,比穿金戴银要“高贵”很多,是一种低调的奢华。
全红婵的出身应该是我在初中的村镇同学那一类。她2007年出生于广东省湛江市麻章镇迈合村,7岁开始跳水训练,父亲农民,母亲重病,共有5个兄弟姊妹,哥哥初二辍学做厨师,姐姐读高中,妹妹和弟弟都在湛江体校练习跳水。全红婵省吃俭用,每个月都会寄营养金回家。喜欢辣条和王者荣耀,夺冠前没去过游乐园和动物园。客观来讲,全红婵讲话体现出她的文化课是欠缺的。
而谷爱凌属于我访学时完全无法接触到的圈子那一类,兼具国内顶尖基因,和美国式成长环境。她的母亲是北大、奥本、洛克菲勒、斯坦福MBA的学历,曾在纽约和加州做投资,父亲是美国白人,似乎早就离异了。谷爱凌的外公是中国住建部的首席工程师,谷爱凌在旧金山富人区海涯社区长大,窗外直接可以看到著名的金门大桥。现在谷爱凌已经被斯坦福大学录取。记者采访时谷爱凌非常优雅自信。
谷爱凌的母亲在离异后,曾和谷歌第五号员工Ray Sidney交往过,Ray Sidney是哈佛数学学士、麻省理工计算机博士学历,早已实现财富自由,热爱运动和飞行。
除了谷爱凌,冬奥会中还有5名华人“花样滑冰”选手,都在美国长大,有着名校背景。
教员在《毛选》中经常提到,不要统一的看待事物,要分阶级地看。
谷爱凌和全红婵都是冠军,都是十几岁的小英雄,都有着过人的天赋和非凡的努力。
不同的是,谷爱凌是跨国精英阶层队伍里的冠军,全红婵是我们无产阶级队伍里的冠军。
谷爱凌是代表中美关系和华人形象的新星,也被媒体吹上了天。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谷爱凌成功背后专属于精英阶层的巨大资源,这些资源和我们普通人是绝缘的。
全红婵的训练更像是一种工作,天天泡在有消毒剂的水里、日复一日极为单调的动作,一般人承受不了,还要给家里寄钱给母亲治病。我们要看到全红婵身上所闪耀的革命光辉,逆天改命的个人努力,近乎禅宗般的纯粹修行。
作为中国普通人民的一员,我羡慕谷爱凌的高度,甚至说是高山仰止,也清醒客观地认识到跨国精英阶层的强大,向他们学习。
但我更加关怀全红婵,因为她和我们一样,都是没有资本支撑,和美国名校、极限运动没什么交集,全靠双手去内卷拼搏未来的人。
我很关心我们普通人通过努力,是否能有一个很美好的未来。
欢迎关注公众号【爱修罗笔记】
一开始关注谷爱凌,是在去年的一次坐地铁的路上,看到站台内的广告牌上一个身着滑雪服、单手抱着滑板的女孩,因为冬奥会就在北京家门口开,所以就格外关注了一下,这个女孩笑容很有吸引力,一开始不知道她是混血,我还纳闷怎么一个高鼻梁、深眼窝的女孩能代表中国队?但也没当回事儿。
后来在手机上、电视上,这个女孩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视频中她说着一口标准地普通话,我越发好奇,就查看了个人资料,才知道她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美国人,谷爱凌从小就生活美国,同时接受中西方两种文化的教育。父母都是高材生,母亲毕业于北大和斯坦福,父亲毕业于哈佛。在母亲的口中“谷爱凌从小就是一个不循规蹈矩的孩子”,十岁不到就在房子里“上蹿下跳”,而且偶然的机会表现出滑雪的天赋,父母非但没有打压,反而非常地支持,“只要孩子喜欢,我们就一定会支持”。在这样氛围成长起来的孩子,总是能表现出格外地阳光、灿烂,一副自信满满的状态。
性格如此,但在滑雪这项运动上,她是真的热爱,不知疲倦地训练也终于让她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2021年对谷爱凌来说,是收获的一年,在15项国际级别的比赛中,她拿到了10个冠军,与此同时她和团队还接了十多个广告代言。这样她愈发受到关注,在冬奥村里,她也是最耀眼的明星,各个国家的运动员纷纷找她合影。
之前我还有些怀疑,这么受关注,她到底能否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证明自己,结果就在今天上午的比赛中,前两跳均有稳定发挥,但仍然落后于法国选手,最后一跳她凭借高难度的表现,她也征服了现场评委,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金牌。
谷爱凌的热度高到什么程度?《新闻联播》中长达1分30秒的时长给了她,可想而知,这么一个集奥运冠军、高学历(斯坦福)、高情商(看看她的赛后发布会)、高颜值、高商业价值(夺冠后商业合作得坐着火箭 起飞了)于一身的18岁女孩,也难怪网友们惊叹“上帝到底给她关上了哪一扇窗?”
白岩松呼吁家长向谷爱凌妈妈学习,这只是前半句,后半句才是重点“保证孩子10小时的睡眠”,因为所有的可以学习的地方,只有这一条是普通家庭能努努力做得到的,剩下的不论是经济能力、还是高智商、高情商都不是轻易能够模仿的。
我们也不得不感慨——在资源面前,所有的个人努力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但我不是劝你放弃个人努力,如果你连这个都放弃了,那真是一点机会都不剩了。
谷爱凌在女子大跳台项目中夺冠,其中一个细节就是她在第三跳中并没有听从妈妈的意见,而是选择了更加有挑战的1620的动作,这也一举让她拿下了这枚分量十足的金牌!
父母希望按照自己的经验去指导孩子,有时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对孩子进行评判,对不符合他们观念的行为明令禁止。最近接触到几个中学生,喜欢cosplay,有些会去现场参加漫展,化妆打扮,穿成二次元的样子;有些仅仅是在线上演剧本,把自己带入到同人作品的角色中。父母均表示很担心,一是认为他们奇装异服,甚至有伤风化;二是担心剧本里一些价值观(比如男欢女爱)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但是父母直接去禁止往往达不到目的,只能出现两个结果:一是说教无用,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不会当家长面做这些事,而是转为地下活动。二是亲子关系可能会变得紧张,孩子越来越隐藏自己。
时代在发展,年轻人总是会出现新的潮流风向,父母这一代其实需要的是保持不断地向年轻人学习态度,才不至于与孩子们脱节,一代人之所以进步,就是因为他们不听上一代的话。比如现在我再跟自己的父母谈论起最喜欢周杰伦,他们也会认可他是一个优质偶像,只是他们当时不懂得欣赏罢了。但话说回来,对于自己孩子到了青春期会喜欢上什么东西,我也没办法保证一定能够支持她,但只要是不会有明确的损害,我大概还是能做到不跟她唱反调吧。
我们的话语体系中不太允许“自我”的表达,在家庭中我们要遵从父母之意,不许忤逆;学校里我们要尊师重道,哪敢乖张;工作中我们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上级指东你不敢往西;新闻媒体里,更是要弘扬社会正能量,阴暗的事物无处遁形。
可所有的压力和情绪不会因为你不提就消失不见,这些所谓的“负能量”反而会变本加厉地对你造成攻击,让你的思维充满各种禁忌,令你从敢想敢做变得唯唯诺诺。小时候那些形形色色的梦想被逐个打压下来,你开始变得单调、乏味,甚至变成“行尸走肉”。
这些都是“严厉超我”的来源,它倾向于站在“本我”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对理性的“自我”也带有侵略性。而“本我”、“自我”的压抑正是造成抑郁、焦虑、强迫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在谈到原生家庭后,我们也了解到“不求回报的爱”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但其实有很多人,尤其是孩子的家长,对于世界上真的存在“不求回报的爱”存有疑惑,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大环境下,怎么可能做到“不求回报的爱”?
弗洛姆对此有过描述:只有超越了自己的需要,依照对方的基本面目来了解对方,才能获得对对方真正的认识。人必须倾听,必须以共情的方式体验,也就是说,人需要进入并且熟悉对方的私人世界,进入对方的生命,感受对方的观念和体验。
用更加直白的话来描述,作为家长,把孩子当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认为他/她是有生命力、有思维能力的人,在此基础上才能放下作为家长的威权意识,用一种平等地、包容地态度去进入孩子的体验和感受的世界中,去建立关系,这恐怕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就像李焕英对贾玲说的那句——“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潜台词是我不用要求孩子有多大的成就,我之所以爱他/她,不是因为孩子能带给我什么,而是因为他 /她是我的孩子。
在任何一段关系当中,稳定都是一种美德,稳定意味着可预测(predictable),对方在与你相处时可以预见你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反应,他大概能够据此判断应该如何与你相处。比如我们会用“靠谱”形容一个人,就是说他的言行可预测。
在亲子关系中,如果父母亲情绪不稳定,就无法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孩子们可能表现地不知所措,或者他们的情绪和行为会处于分裂状态,比如在恐惧与短暂的平静之间来回切换,显然这对他们人格的建立是不利的。
在亲密关系中同样如此,如果一方表现地阴晴不定,那另一伴将无法预测应该以何种态度和方式与你相处,那最理性的方式就是减少在这段关系中持续投入,显然亲密关系将变得不再亲密。
当然稳定和可预测也可能导致一成不变或者让生活不再有惊喜,如果要再增加一种品质的话,激情(passion)也很重要。在稳定的基础上时不时再有一些惊喜,那会使得关系更加融洽。
来访者中有一些年纪较小的患者,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寄宿学校就读,父母的出发点可能是为了早点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能够让他们更早地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但这里面也存在隐患,孩子过早地独立于父母,可能会让他们无法建立足够的亲密感和安全感。
与此相仿但更极端的案例是留守儿童,他们与父母过早地分离,会导致性格上的缺陷,比如人际关系敏感、无法建立亲密关系、自卑固执等等。(我们且不论留守儿童的父母可能是为了生计不得不这么选。)
安全感的建立有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在一个人的早年注入到他的生命中。这种来自过去的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内在禀赋。过早地剥夺了这样的禀赋,相当于剥夺了个人力量的源泉。如果这部分缺失了,后天不论怎样都难以弥补。
一些家长反馈:我们明明已经给了孩子很宽松的环境,为啥Ta还是这个样子?整天沉迷手机,不知道学习。或者我们已经给了孩子这么多的关爱,为何Ta仍旧对我们充满敌意?
似乎这种得不到收获的付出在不停地折磨着家长们,他们坦言:再这样下去,且不说孩子状态能有恢复,自己先要崩溃了。
欧文亚龙谈到“成熟的爱是爱人,而不是被爱”,但“成熟的爱并不是没有回报,通过爱人,他们自己也得到了关爱”,但是需要警惕“这些回报只源自真正的爱,他们不是爱的原因。”也就是说这些回报是自然产生,而无法求得的。
对于这些有困惑的家长来说,能够在最大限度内做到宽容固然是极好的,但是如果你是抱着这样的目的去爱——“我们都已经做到如此的让步了,作为孩子最好也要拿出同样的诚意去对待我们,比如你得积极努力学习”,恐怕就偏离了航道,这样的结果大概率仍旧无法让家长和孩子建立关联(connection)。
“父爱如山”用来形容父亲的爱是沉甸甸有分量的,他们可能不善言辞,但在关键时刻可以给你山一样的庇护。子女(尤其是儿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翻越父亲这座山才能独立、成熟。
但一些父亲可能是误解了这个说法,他们的存在对于儿女来说不是一座普通的山,而是像珠穆朗玛峰一样,不可战胜、无法跨越。他们往往秉持一种大家长的态度,不容许子女随意挑战自己的权威,或者他们在某一方面获得了社会的认可(比如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就用自己擅长的领域对子女指指点点,轻易地批判不同意见。
这无疑会对子女的自信心会造成打击,未成年的他们可能表现地唯唯诺诺,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成年后,他们常常也会出现内疚自责的想法,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或者在面对领导同事时,把别人的情绪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甚至会牺牲自己的情绪状态去无条件地满足他人。
有智慧的父亲会在孩子童年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陪伴,等孩子羽翼丰满后,就鼓励他们去面对更多地挑战,孩子需要的话会助他们一臂之力,而不是阻拦和打压。
每次分析来访者的原生家庭,几乎都能挖掘到很多童年创伤,有时是父母忽视(从小就到寄宿学校),有时是过度关注;有时是言语辱骂,有时是肢体冲突。这些或多或少都对个人心理产生着巨大影响,所以体会到“原生家庭”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但继续聊下去,难免陷入一种困境——时间不可逆,童年无法重新来过,分析这些又有何用?好像在现实层面于事无补,只会增加人们对父母的恨意。不仅如此,有时还会陷入到“原生家庭宿命论”当中,甚至逐渐演变为与血型、星座相类似的标签。
这显然无益于患者。需要意识到任何一种理论成立都是有条件限制的,原生家庭论的确启蒙了人们的独立意识,也令不少为人父母者开始反思育儿方式,但要警惕不要陷入唯“原生家庭”论,人的情绪和认知是流动变化的,后天环境和境遇也无时不刻地对我们产生着影响。纠结过去不如关注当下。
神经症患者常常把自身的痛苦归因于外界,在他们的观念中,正是他人、坏运气、让人不满意的工作等外在事物使人生受阻。焦虑者认为是那些还未发生的不确定的事情让他困扰不已;强迫者会认为生活中种种不完美的状态让他无法获得安全感;疑病者会把所有的问题归咎于坏运气——“自己怎么这么倒霉,偏偏是自己出现了身体上的毛病”;嫉妒者会觉得“既生瑜,何生亮”,世间怎能有方方面面都都比自己优秀的人。
但想要让治疗起到作用,治疗师必须让患者意识到一点——病人之所以感到孤独、隔离、长期处于焦虑、强迫、疑病或是失眠,并非因为偶然、运气不好或者基因有问题,而是病人自己创造或选择了自己的痛苦。治疗师必须帮助患者理解自己在困境中扮演了怎么样的角色。除非病人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否则是不可能有改变的动机的。因为如果病人总认为痛苦是由于外界的因素造成的,为何还会花力气改变自己呢?在这种信念下,显然对策不是接受治疗而是想办法改变自身之外的因素。
人们在面对顺境时表现都很相似,差别在于面对逆境时的态度。当然我们无法忽视运气、环境或偶然因素在人的一生中所占的分量。环境的限制作用是显著的:萨特曾经谈及“逆境指数”—— 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几乎所有人都在面临着生活中的挑战,比如有很多原因让我们在学习工作或者找对象的问题上遇到阻力,比如苦难的原生家庭、身体的缺陷、情绪控制能力偏低等。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在这些问题上就无需负责任或者不能做出选择了。我们对自己从困境中获得什么负有责任,我们可以选择面对逆境的态度。郭德纲曾讲到过“要饭没有要早饭的,如果他能早起,就不至于去要饭”就是这个意思。即便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逆境未能改变,我们也需要为自己的态度负责:是焦虑、强迫、疑病、嫉妒地生活,还是找到超越逆境的方法,重建有意义的生活,当然除了智慧,更需要勇气。
当代年轻人日常,明明有很多书还没读,每隔一段时间还是会再买一些新书。明明已经进入了一段稳定的恋情,可心中还是期待新的感情。明明已经有了稳定的工作收入,还是会羡慕那些更高薪更有挑战的职位。
“盘点你的福气!我们怎么会忽略这个令人获益的简单训诫呢?通常,我们并不在意我们真正拥有的和能做的事,反而想着自己缺少的和不能做的事,或有由于微不足道的忧虑和名声或自尊心受到威胁,使我们的成长受到阻碍。牢记死亡于心,就会对数不尽的存在的馈赠抱持欣赏和感恩之心。”(欧文亚隆)
不满足于现状,当然算不得什么问题,它一定程度上督促着我们变得更好更优秀,但还是要警惕不要出现“一山望着一山高”的状态,这会让人心理失衡、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