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里有两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红米K50系列首发的骁龙8Gen1手机,是一台主打电竞的游戏手机?
这个问题,苗哥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简单总结一下,因为红米K40游戏增强版在去年的销量表现是超出预期的,一个K40游戏版的旁支,在京东上的销量能比肩正代K40一半的评论数,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概念。
因而今年红米内部将游戏手机的优先级提升,把游戏版放到了正代产品之前发布。
这是关于手机定位的问题,不过我觉得原因可能不仅于此,所以这里延伸出了下一个问题:
其次,为什么红米要在K50电竞版上首发骁龙8Gen1,而不是天玑9000、骁龙888&870等其他芯片?
这里说起来,肯定是和芯片供应问题肯定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联发科天玑9000的节奏拖沓了。
截至目前2月上旬为止,天玑9000的终端机都还没有上市,而骁龙888终端的产品,最早可追溯到去年12月9日的moto edge X30,到后面12月底的小米12系列,1月初的realme GT2系列、iQOO9系列,骁龙888的手机已经整整发布两个月了。
在产品节奏上,联发科这边的节奏的确要慢不少,K50着急发布的话,选择骁龙8Gen1来打首发是唯一的选择。
至于说为什么不选骁龙888或者前代的870,除了芯片性能上的区别,更核心的一个原因是,红米不敢。一向主打堆料主打性价比的红米,居然在高端产品上采用了前代的芯片,这对于它的定价和受众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当然,芯片供应是一重问题,但其实,厂商背后还有另一重顾虑,那就是联发科在高端市场的消费者里,到底有多少接受度?
其实不光是红米,各家手机厂商现在面对高通和联发科都是很纠结的。一方面,大家都知道骁龙8Gen1表现拉胯,用的话必须锁帧降频,否则功耗高续航差,效果不好;但另一方面,倘若自家旗舰机改用联发科芯片,前面说的供应节奏慢是一个问题,消费者是否接受发哥的旗舰芯片又是另一个问题。
高通的8系芯片即使再拉胯,在不了解数码圈的普罗大众心中,它仍然在安卓高端机里保持着十分强势的认知惯性。所以,即使是消费者群体较为成熟的红米,也不敢把K50的高端系列all in联发科,所以我们看到K50电竞版用骁龙8Gen1,K50Pro/Pro+用联发科天玑8000&9000。
这种“脚踏两条船”的双保险做法,实际上不仅仅是红米,其他厂商也有,比如接下来的OPPO Find X5系列,据传标准版是天玑9000,而Pro版仍是骁龙8Gen1。
OPPO其实表现得比红米还要保守一点,毕竟标准版比Pro版定位还要低一档,等于无形告诉了消费者,天玑在OPPO内的地位还是比骁龙要稍微低一点。
但注意,这里所说的地位,不单单是芯片的具体表现,天玑9000的终端机目前仍未上市,所以它的实际表现到底如何实在无从得知。不过确实值得期待,因为前期工程机的测评视频已经有过不少了,工程机的测试情况似乎并不比骁龙8Gen1要差,甚至功耗上还要更好。
但是厂家出于之前所说的“消费者认知顾虑”,今年上半年的高端产品,我们应该会看到很多这种“脚踏两条船”的做法出现。
不过说实话,我还是挺期待天玑9000的终端表现的,给高通和骁龙打脸的时候,我保证第一个出来嘲笑。
K50游戏版打头阵,有可能和芯片排期有关,但我觉得不是关键,根本原因在于K40游戏版把这条路跑通了之后,这条产品线在小米内部的地位急剧上升的结果。
打头阵的产品,那是吃头汤的,尤其是对于小米这样严重依赖流量口碑的品牌来说,打头阵的红利更加显而易见的,尤其是这种年度旗舰芯片的头阵。
小米没理由让一台真正的支线产品去吃这种资源优势。吃这种资源优势的,一定是主力机。红米K50游戏版打了这个头阵,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这个产品系列从支线产品上升为了主力产品。
红米K40游戏版真的卖得好,我觉得应该是超过了小米内部预期的。
我在去年K40游戏版发布的时候说过这么一段话:
纯粹游戏手机的生存逻辑是有问题的,但一台正常的手机,给你以游戏特性的增量,作为差异化卖点,这个逻辑,我觉得是很好的选择,非常不错。
这台手机出来之后,我不客气地说,目前的游戏手机,包括黑鲨,应该都会遇到巨大的压力吧?这不是哪台手机更值得买的问题,而是直接从基础逻辑上干掉你。
我的这篇文章对整个红米做游戏手机的逻辑做了详细论述,那么经过大半年的时间,我的这套论述是否经住了考验呢?
游戏手机面对的是年轻人,线上为主,那么我们来看京东的销量。
这是黑鲨的数据,合计3万评论:
这是红魔的数据,合计4万的评论:
这是拯救者的数据,2万的数据。
这是ROG的,1万的数据。
京东合计10万的评论数量。
那么红米K40游戏版是多少?50万,是整个行业加起来的规模的5倍,可怕吗?红米K40的京东评价数量也不过100万而已。
游戏版的京东评价数量达到了小米主力常规机型的一半,这还是游戏版用天玑1200的结果,天玑旗舰的口碑和骁龙是没法比的。
这是什么概念?
在这之前,有人能够想象一台游戏手机的京东销量可以达到一台一线品牌同价位主力机的一半么?
这就是我说的“这不是哪台手机更值得买的问题,而是直接从基础逻辑上干掉你。”
红米K40取得这样的成绩之后,小米把这台机子拿来作为核心产品,而非去年的支线产品来打造,不算什么意外,因为这条线的逻辑跑通了。
而且,更重要的事儿,这台机子的对手是黑鲨红魔拯救者ROG这样的弱鸡,主流一线品牌没有一家真正打入这个市场,如果真要认真算的话,iQOO算半个。
一个已经被验证跑通逻辑的产品,且是在市面没有正儿八经对手,且很容易形成特色鲜明的差异化的时候,小米再不好好做,就对不起自己趟出来的这条路了。
不得不说,一线品牌降维打击游戏手机这个二线品牌辛辛苦苦建立的新赛道的时候,唯一的形容词,就是收割了。
以及,验证我去年评价K40游戏版是否合适的另一个点,就是我对K40游戏版肯定的地方,K50游戏版会不会保持下去?
更简单点,就是我去年评价K40游戏版的这段话,是否可以用来评价K50游戏版?我们待到发布会后再来看:
用做游戏本的思路做游戏手机这条路有问题,但在一台正常的手机上做游戏属性,成为差异化的卖点,这条路我觉得是可以的,没有问题的。
游戏发烧友大多是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和刚工作的小年轻,他们对产品最为执着,对参数最为敏感,但同时也因为经济能力所限,整体预算其实是偏低的。
所以,红米给出的答案是1999的价格,以及,在K40的基础上,换上了67W快充,金属中框和更强的散热系统,而这恰好是K40基础版为人诟病的地方。
以及,专门为游戏做出的优化,弹出式肩键、等效、锐利的设计风格和L形充电线。
且,在整机厚度和重量控制出色的前提下,游戏风格的优化又极为保守。
肩键是弹出式的,日常可以收回去。
灯效有,但这是部署在摄像头两侧,个性但不张扬。
散热系统做到手机的极致,肩键做到了物理结构,电池做到了5000mah,但整机厚度依然只有8.3mm。
这么做带来的好处是,在你玩游戏的时候,它可以带来很特别的体验,但在你日常使用的时候,它就是一台正常的,正儿八经的主流手机。
纯粹游戏手机的生存逻辑是有问题的,但一台正常的手机,给你以游戏特性的增量,作为差异化卖点,这个逻辑,我觉得是很好的选择,非常不错。
我觉得另外几家做线上的品牌,尤其是iQOO和realme,得好好思考下这个事儿了,这个市场红米游戏手机的对手不应该只是黑鲨红魔拯救者这样的弱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