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说“赞美苦难”是最阴险歹毒的“正能量”? 第1页

     

user avatar   dandoli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喜欢看个知网,知网总能刊发一些更加严肃的论文。

正好就有一个论文和这个问题需要的回答很像。

“心灵鸡汤”与灾难叙事的情感规驯--传媒的社交网络实践批判 - 中国知网

“心灵鸡汤”与灾难叙事的情感规驯——传媒的社交网络实践批判

黄月琴( 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摘要:在灾难事件中,"心灵鸡汤"在媒体的社交网络实践中被密集生产,感动模式成为灾难报道的主流范式。媒体一方面运用"心灵鸡汤"掩盖新闻生产能力不足的窘境,另一方面通过征用国家修辞,进行灾难美学对应和情感动员,并试图进行网络空间规驯。"鸡汤化"的灾难叙事给媒体带来专业价值消解的困境,同时面临着公众"反鸡汤"行动的批评与文化抵抗。


全文见这条链接:

baijiahao.baidu.com/s?

我这里选部分文段作为回答,一定要去看全文,讲得非常深入。

这种长于抒情感慨、拙于剖析梳理、乏于事实呈现的“鸡汤”风格,被称作新型“晚安体八股”。如遇突发事件或灾难事故,传媒“心灵鸡汤”和煽情报道更是密集生产,“感动”模式几近成为灾难新闻报道的“现象级”范式,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和争议。


新闻传媒是现代性的产物,而理性是现代性的基础。在现代性启蒙视野中,不能以理性来阐明的经验、愿望和情感体验,基本被归为前现代(传统)的精神残余物,应退出公共领域,留给个人去抉择和安置,否则,公共精神就可能会陷入迷信和狂热,公共政治就可能走上危险的歧途。


灾难是一个被建构和被诠释的过程,不单单关涉到一个群体切身承受的苦难,而且发展成为与其他社群相连接的公共话题。


国家对灾难叙事的主导是通过对灾难的仪式化建构完成的,而媒体报道是仪式化建构最有力的实现形式和最方便的表现形式。灾难发生的地点以及灾难发生之前与之后的时间可以被视为一个场域,它不仅为国家及其组织提供特定的话语空间,而且还可以成为政治资源为国家及其组织所利用。在这个话语空间里,权力与传媒之间的共谋将直接对灾难的社会记忆产生影响。


灾难报道中媒体鸡汤文本具有某些语用规律性和模式化特征,分析这些文本的句式和结构,可以辨识出如下一些语法:
1. 直接以第一人称对第二人称说话,运用喊话式或对话式句式:“我们”对“你”、“我们”对“你们”,制造一种亲密的、无社会距离的、家国一体的表意方式。
2. 集合概念和全称概念多,如:“我们”、“你们”、“他们”、“同胞”、“中国人”、“亲人”、“所有人”。这样的集合概念和全称命题暗含着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基础,将情感的个体性、私人性和差异性悄然隐去,转化为集体性的公共情感,从而形成一种宏大叙事,生成情感动员的基础。
3. 使用强烈的祈使句、排比句句式,频繁使用语气助词、感叹号,甚至连用两个至三个感叹号,煽情色彩浓烈。
4. 用“祈祷”、“祈福”这样的宗教性话语,开头框定“话题”,末尾“点燃蜡烛”是句法定式。通过这种语言句式,媒体制造一种祷告仪式空间。通过这种煽情的句式和语法,国家媒体俨然成为公众情感的代理人,以类似牧师或者心灵导师般的身份,来传递集体主义的情感和关爱。在国家主义和集体修辞的包装下,以“家-国互释”为编码框架,媒体生产出大量辞藻华丽、感情澎湃的“鸡汤”文本。


鸡汤文本的情感是被刻意或者集体无意识地编码的,具有一定的情感规则,它连接和派生于主流媒体的社会权力关系、话语优势位置和现实目的。
编码规则之一是媒体的权力层级与情感的宏大程度成正比,权力层级越高,情感基调越宏大
编码规则之二是不同权力位置的媒体在情感编码链条之中的位置不同,
编码规则之三是情感基调的生产随着事态和情境的发展而动态调整。


媒体在社交空间制造和传播“心灵鸡汤”,带有管理新型社会空间的规驯性质。在情感的话语实践中,权力关系随之嵌入其中。


情感是感性的,私人化的,但情感的表达具有社会性,因此与权力关系实践相关。肯珀(Kemper)和霍赫切尔德(Hochschild)等社会学家指出,情感表达有其社会规则,表现在社会的权力结构和不平等关系决定了什么主体位置的人可以表达或需要压制什么样的情感。由于权力通常是隐而不显的,由权力所主导的情感表达也就成为隐蔽的自然化了的话语规则和常识,被编织成为意识形态的一环。权力的成功与它掩盖自身机制的能力成正比。
在“被个别诠释的灾难叙事”模式下,灾难的发生强化集体意识和危机意识,社会心理陷入一种不确定性和恐慌之中。这种不确定性和恐慌暂时切断制度理性和个体权利意识,情感的宣泄和国家的出场主宰了灾难叙事的旋律。悲情的诗歌、含着热泪的吟唱成为媒体仪式与集体催眠术,形象宣示和政治推销长驱直入。它迫使个人“管理”他们的情感,根据场合的需要,隐藏或者表达甚至刻意制造喜怒哀乐,这种情感文化的工具理性,导致情感的异化和政治化。
传媒将灾难事件或议题符号化和框架化的过程,也是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传媒长期的意识形态效果,就是葛兰西等人说的制造社会同意基础,从而建立文化霸权(文化领导权)。占支配地位的文化秩序总是在它的范围之内规范所有相互抵触的对于世界的解释和想象,它提供思想与行动的视野,并试图管理情感和规驯心灵。不过,文化霸权必须通过具体情境的考察来确立,它是一种流动的“动态的平衡”,常常面临从属者的抵抗、反叛和协商。


user avatar   qian-xie-ying-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原文在此:苦难本身不值得崇拜

苦难崇拜,就是将痛苦和牺牲看作是获得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先决条件。人们最耳熟能详的恐怕是孟子那段关于苦难的教导。在《孟子·告子下》里,孟子首先列举了六个名人发迹的故事:舜在田地里干活的时候被启用,最后当了领袖;傅越在筑墙时被提拔,做了殷商的高官;胶鬲在海边捕鱼晒盐时被任用;管夷吾在监狱之中被提拔,最后辅佐齐桓公称霸;孙叔敖在海边被重用;百里奚本来被当做奴隶贩卖,却被秦穆公赎回并提拔,最后做了高官。这六个人从身份低微到声名显赫,其中的缘由何在?孟子就总结了这其中的道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里的意思是说:上天要将重任降临在一个人身上,必定要使他筋骨劳累,忍饥挨饿,受尽困苦,这样他才能够磨炼意志,提升自己原先不具有的能力。这段话几乎可以看作是苦难崇拜在中国的理论基础。自此以后,将苦难与成功建立直接的联系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思维定式。谈起名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苦难史”:勾践的卧薪尝胆、韩信的胯下之辱、孙膑的遭受酷刑、匡衡的凿壁偷光、司马迁的身残志坚,司马迁本人也用圣贤的故事自勉,他认为古时候的圣人都是在遭遇困苦屈辱后才发奋著书的,明代大儒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时,也是长篇大论地讲述自己早年求学的苦难。

这种思维使得人们在看待外国人的成长经历时也常常脱离不了苦难叙事,如小学课本里宣传爱迪生小时候被列车员打到耳聋;霍金身患重病却坚持思考科学;爱因斯坦小时候因为板凳做不好而被羞辱,这些故事有不少情节都是可疑的甚至完全是胡编乱造的,但都有一个“必先苦其心志方能成功”的线索贯穿其中。在苦难成功学看来,苦难可以带来坚定的信心、超凡的才智和高尚的道德操守,而“安乐”则会导致一个人意志消沉、不思进取。既然苦难有这么多的“好处”,而“安乐”有这么多的坏处,那么人为地制造苦难去“鞭策”“磨砺”一个人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甚至是用心良苦的。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学校为学生提供了糟糕的食宿条件和苛刻的生活制度,但很多家长不仅不反对,甚至还称赞其“管理严格”。例如,浙江省某高中对新生进行了严格的军训,男生们集体剃掉头发,有家长认为:“这些学生没经历过什么苦,不让他们经历这种训练,将来何以面对社会的挑战?何以战胜生活中的艰难险阻?”这样的想法在中国社会颇有代表性。

那么“苦难使人进步”到底有没有依据呢?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尽管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经历一些苦难,但将苦难视为激发潜能的动力,这种视角是很有中国文化的特色的。上面提到的那些外国名人就并不这样认为,这里以爱因斯坦的成长经历为例。在爱因斯坦1946年的自述里,他记叙了发生在他上大学之前的两次“惊讶”:第一次“惊讶”是在爱因斯坦的四五岁的时候,当时他的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指南针的精准令童年的爱因斯坦感到深深的惊讶,他感到事物的背后一定隐藏着一些东西值得探索。第二次“惊讶”是他十二岁的时候,当时他发现一些数学定理可以完全凭借纯粹思维而不需要经验就能推理出来,这令他感到印象深刻。在自述中,爱因斯坦还提到12岁时开始对国家产生了怀疑态度,这种怀疑态度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确立了敢于对任何社会环境里既存的权威观点进行反思的能力。

1895年,16岁的爱因斯坦进入瑞士的阿劳州立中学读书。在这一年里,他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可以以光速逃跑,那么他就会处在一个不随时间改变的场中,但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他第一个关于相对论的朴素的思想实验。爱因斯坦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想法?他认为这与该学校宽松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他总结道:

“与德国中学的教育相反,这里的教育是自由的和需要自我负责、自我约束的。我对于这所学校的无法磨灭的一个印象就是,它的自由精神和那些毫不依赖外界权威的思想。”《爱因斯坦自述》

在瑞士的苏黎世工业大学期间(1896-1900),爱因斯坦承认自己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因为自己无法做到遵守秩序、做笔记、自觉做作业,只是在临近考试前靠好友的笔记才维持了中等的成绩。他觉得自己几乎因为应付考试和被强迫学习而对科学问题失去兴趣,他感慨:

“使用强制手段,或给人灌输责任感……确实是犯了严重的错误。在一头猛兽不饿的时候,用鞭子强迫它不断地进食,特别是人们提供的食物还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即使它很健康,也会开始慢慢厌恶进食的……对于像我这样喜好深思的人来说,大学教育并不总是有益的。”《爱因斯坦自述》

在毕业后,爱因斯坦进入瑞士专利局工作,在专利局工作的七年(1902-1909),也是他人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七年。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4篇改变世界的论文,光电效应、质能公式、狭义相对论等概念均在这一年提出,因此1905年也被称为“爱因斯坦年”。他坦言,专利局的工作能使自己不为生活焦虑,同时又很清闲自由,没有什么压力,能够用大量时间来自学。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都是在他的前半生完成的,在他对前半生的陈述中,我们看不到任何对于苦难和“发愤”的强调。爱因斯坦认为,自由和宽松才是创造力的源泉,而干涉、控制和权威性则会扼杀人的生命力。这其实也是西方众多思想家的共识,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都认为“闲暇”是智慧的源泉,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说道:

一个内在丰富的人对于外在世界确实别无他求,除了这一否定特性的礼物——闲暇。他需要闲暇去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精神才能,享受自己的内在财富。他的要求只是在自己的一生中,每天每时都可以成为自己……我们看到各个时代的伟大精神人物都把闲暇视为最可宝贵的东西;因为闲暇之于每个人的价值是和这个人自身的价值对等的。“幸福好像就等同于闲暇”,亚里士多德这样说过。狄奥根尼斯告诉我们:“苏格拉底珍视闲暇甚于一切。”

所谓“闲暇”,用中国的话讲就是“安乐”“安逸”,是一种不好的东西。人们更倾向于认为一个人物的苦难史才是他的本质。然而从心理学来看,安全感对于一个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缺乏安全成长环境和亲密关系的人,不仅难以“增益其所不能”,反而更可能被创伤和痛苦淹没。其实,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发现这里面的荒谬之处:苦难使人成长,这只能说是一种理想,一种期待,而不是一种现实,虽然总有少数人能够从苦难中反思并且走出来,但没有苦难,一个人同样会反思,而且可以反思得更多、更好。如果苦难真的能够使人成长,那么受苦最多的人就应该是最聪明的,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

那么,苦难崇拜就没有半点合理性吗?其实从人类的历史上看,苦难崇拜是一种在许多文明中都普遍存在的产物。例如,在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盛行着活人献祭的传统,阿兹特克人认为,活人的鲜血可以取悦神灵,保佑自己在战争中取胜。

玛雅文明也有类似的习俗和仪式,对于玛雅人来说,血腥的仪式是贵族与神交流的方式,玛雅人习惯通过用尖锐物体刺穿身体给人放血来引发精神上的恍惚状态,或是用这种方式向神表现自己的虔诚。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古代中国的求雨仪式,如《宋史》记载,儒学大师朱熹看到南康地区久旱无雨,便将自己的衣服脱去,在烈日中暴晒以祈祷各路神仙降雨,这种仪式乃是照搬了上古时期酋长或巫师的操作。在上古时期,当巫师以通常的法术求雨没有效果时,便要采用自曝、自焚、自残等更加激烈的方式求雨,殷商的开国君主成汤也有通过自焚祭天来求雨的打算,《搜神记》记载孙策将于吉绑缚在地上,使他在烈日下曝光并求雨等等。为什么人们会认为自虐和承受痛苦能够带来奇迹?我们说,一个现代人要想做成某件事,他需要掌握对客观事物的知识,只有这些知识是正确的,才能保证他的成功,比如一个农民发现自己辛勤耕耘但收获不大,他就需要思考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没有施加化肥的缘故,也可能是土壤肥力下降,还可能是气候原因导致的减产,总之他需要弄明白客观事物的规律,然后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它。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就是这个意思。但对于主客体未分化的人来说,他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都还未发展完全。在他看来,万物与自我处于一种神秘的互相渗透的氛围中,因此他并不能清楚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客体的主体,他不能分清楚哪些感受是自我的,哪些是客观事物的,因此他与客观事物的互动就不是他去能动地认识、思考客观事物的属性,而是试图通过忍受痛苦来向外界表明自己的诚意和决心,并期待奇迹的发生。由于主客体的未分化排斥逻辑和概念,因此通过经验来纠正矛盾和谬误就是不可能的,这就导致即使某些观念在经验上站不住脚,也不妨碍人们前赴后继地去相信。一位学者这样说道:

我国东汉末农民中流行的太平道建立在“符水咒说疗病”的基础上,而符水咒说当然对许多患者毫无效验,然而农民们并没有从中发现足以使他们怀疑符咒的矛盾。集体的意象使他们坚信用过符咒后死去的人是因为信道不虔诚,而痊愈者则是因为诚心信道。所以符咒无效者的死亡,在他们看来反倒是必须虔诚信道的证明。直到20世纪伊始,我国宗法农民组成的义和团仍然按这种思维方式认定符咒具有“刀枪不入”的威力。尽管拳民们在洋枪洋炮下死亡枕藉,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只表明他们心不诚或触犯了禁条,而不表明“法术”的虚妄不经。

而苦难崇拜正是出于同样的逻辑,明明苦难和屈辱摧毁了更多的人,但依然有不少人主观上认同这一点。

公众号:Free Harbor


user avatar   huang-jia-te-gong-nai-l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一个人主动运动到肌肉酸痛,那是在锻炼身体;如果一个人仅仅是活着就浑身酸痛,那是身患疾病。

如果一个人躺在床上浑身病痛,心里想着的却是这种病痛一定能让自动地让我的身体更强壮,别人说这是病他也不听,别人想帮他治病也不让…那估计是没几天活头了。

“赞美苦难”正是在混淆这种社会病痛和努力奋斗的区别。一旦成为主流,大家就都没几天活头了。


user avatar   coliani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赞美苦难,就像是招标的时候专夸开价最高的承包商。承包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怎么样不知道,但这里头绝对有猫腻。


user avatar   hua-qian-wu-que-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位近八十的老妇每天背煤气罐赚钱给六十岁瘫痪在床的儿子买药,

一个无钱医治病痛的男人在家给自己做截肢手术,

一位母亲一天做三份工维持着绝症女儿的生命,

这样的报道一般都有一句总结:看看他们,你还对现实不满?你还有什么理由抱怨?你还能不能不努力?

几句话加持,苦难者全身就披上了圣洁的光环,人们纷纷赞美他们的顽强意志,坚韧不屈。至于为什么残疾人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为什么绝症的孩子没有医疗保障这类问题的答案就都掩盖在光环下面无人问津。

所有对苦难的美化,深层次原因都是刻意模糊民众对权利和义务的认知,从而达到愚弄压榨和奴役的目的。

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伴随者人们意识到人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动物生物性存在,也是具有整体意识的社会性存在这种意识的觉醒而进步。在这个文明社会里,老人不会因为年老体衰被排挤抛弃,孩童不会因为稚嫩无力被压榨,病患不会因为贫穷被丢弃街头无人问津,女人不会因为身体属性被歧视侮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每个人都有权利不被凌辱欺压,这种权利与生俱来,这就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最为闪耀的顶尖思想结晶:天赋人权。

但是没有哪个国家或者民族敢于宣称自己已经做到了尽善尽美,因为各自的历史和民族个性不同,都有各自的问题,但他们都在很认真的思考,执行着对人类文明永不停息的探索。

有生皆苦,但不是有生必苦,诸多人类的苦难随着社会的进步都被消亡。人们摆脱不了病痛的侵扰,但可以解除病痛的折磨。摆脱不了意外对生命的冲击,但可以进行及时的补救。摆脱不了贫穷的折磨,但可以有最基本保障的生存。这一切的背后,就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认知,以及执行部门应尽的义务。

赞美苦难,让苦难者安于被折磨,让旁观者甘心被剥削压迫,让整体大众陷入莫管他人瓦上霜的麻木,然后任由权贵肆意妄为,鱼肉人间。

这是何等的邪恶与卑污。

有时候我很诧异并愤怒身边那么多麻木自私的人群,直到有一天我看见一句话: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为什么如此自私且愚昧,是因为他们背负了太多的义务和责任,却没有半点权利。

那一刻我百感交集。

………

对一个人的欺凌,就是对所有人的蔑视。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人的苦难,就是所有人的苦难。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就是为你而鸣。

……………海明威


user avatar   chi-ke-ai-chang-da-de-ww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只赞美苦难却不解决苦难,还要在对方非自愿的情况下拉高对别人的道德水坝,你都已经这么伟大了应该不需要什么帮助了吧


什么地狱笑话


user avatar   SI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赞美苦难」是「精神打压话术」中「比惨」大类中的一个分支,确实极为阴险歹毒。

它的潜在含义或衍生话术包括但不限于:

  • 他比你苦,却比你强(产出多、抱怨少等)。
  • 他比你苦,你没那么苦,要感恩。
  • 他比你苦,你没那么能吃苦,你要学。
  • 他比你苦,你看到他要有多吃多占者的愧怍。
  • 混淆了不得不吃苦(吃必要的苦)和没事儿得找点苦头吃(吃非必要的苦)的概念。
  • 对当下吃苦的环境和情景进行高度合理化。
  • 鼓励你没事儿找点苦头吃(吃非必要的苦)。
  • 妄图从你吃非必要的苦的过程中获利。
  • 将吃苦程度变成一种荣誉,然后用这种荣誉迷惑吃苦的人,培植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
  • 将吃苦程度变成一种荣誉,然后用这种荣誉代替实质性的回报,用于应付真正吃苦的人。
  • ......

上文所说的这些含义,在现实生活中轻而易举就可以找到类似,甚至是几乎完全一致的实例:

  • 隔壁老王的儿子每天自己走路上下学,比你累得多了,但他成绩却比你更好。
  • 隔壁老王的儿子每天自己走路上下学,你有父母接送,你要感恩父母。
  • 隔壁老王的儿子每天自己走路上下学,一天走十公里都不喊苦喊累,你要向他学。
  • 隔壁老王的儿子每天自己走路上下学,穷得连车都买不起,你身在福中不知福。
  • 隔壁老王的儿子每天自己走路上下学,我们家虽然有车,但你也要学他走路上下学。
  • 隔壁老王的儿子每天自己走路上下学,这是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你不要抱怨。
  • 隔壁老王的儿子每天自己走路上下学,你能不能也像人家一样多锻炼锻炼、考验考验自己。
  • 隔壁老王的儿子每天自己走路上下学,你如果能像他一样,父母能省不少心。
  • 隔壁老王的儿子每天自己走路上下学,他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希望你也有这种精神。
  • 隔壁老王的儿子每天自己走路上下学,拥有这种精神比拥有零花钱更加重要。
  • ......

user avatar   shang-shang-45-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呢,总是在网上刷到一些所谓“歌颂”咱们国家战士的短视频。

视频内容往往是截取自影视作品片段,往往是表现咱们的战士们在战争时有多苦多艰难。

例如,零下二三十度,敌方军队一个个裹着棉衣随意溜达,我方战士们没棉衣,硬扛着在战场上埋伏着,等了敌方三天三夜。

例如,敌方军队吃好好肉喝好酒,我方战士吃杂面粉(就是跟吃土差不多,含有机物的土),有时候水也成问题。

例如,敌方军队钢枪烈炮全副武装,我方军队就基础步枪。

在差距如此之大的条件对比下,我方战士依然大败了敌方军队!

多么的振奋人心!我们的战士多么英勇!

在看到评论区成片成片的“点赞”时,我的心情并不好受。

我总觉得哪个地方怪怪的,就好像皮肤里扎着一根刺,清晰的刺痛,但又找不到这根刺在哪里。

“为国防战士们点赞【点赞】【点赞】”

“战士们好样的!【点赞】【点赞】”

“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点赞】【点赞】”

我的理智告诉我,这些评论没什么问题,一丁点问题也没有,可我越看越是觉得如鲠在喉。

总觉得该说点什么的,可又不知道该确切地说什么。

在我苦苦地思索之下,终于寻觅到了那根刺的所在之处。

我顺藤摸瓜地悄悄摸过去,走近一看,终于明白了到底是哪里不对。

敌方军队的条件这么优异,我方战士的条件这么恶劣,敌方的士兵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而我方战士没吃没喝没穿。

正常人的思维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让咱们自己的条件变得和敌方条件一样吧?

应该思考咱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咱们的战士也吃好喝好穿暖吧?

但是怎么就他妈的成了:咱们的战士真能挺,什么刀山火海饥寒交迫都能挺过来,好啊!

我有一种,因为孩子懂事,所以就不用给糖吃了的感觉。

咱们的战士很好,所以夸夸就行。

偌大的评论区,没有一个人关心战士的苦累,都是在吹战士的坚毅。

战士的坚毅当然值得歌颂,可我觉得他们更想听的应该是我们的关心。

赞美苦难,呵,不过是当孩子因为懂事做出牺牲时,哄骗孩子的话语罢了。


你好啊,我是白饿@在下白饿,一个孩子气的成年人。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user avatar   txy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把受的苦美化成应该的。

但很多人不知道这种苦完全可以避免。

为什么我在网上一直不喜欢网友道德绑架也是这个原因。

有些人希望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样,去受苦受难,但是当别人跳出去了,开始享受自己风雨过后的彩虹时,他们又指责你是利己主义者,你活该应该受苦受难。因为嫉妒你所拥有的东西。

还有一些人处于特权阶层,他们也不希望你爬到他们的位置威胁到他们的快乐生活,然后他们也会赞美受苦受难是正能量,给你满满的毒鸡汤。因为怕你威胁到他们。

为什么老人要受苦受难?为什么年轻人要受苦受难?为什么贫富差距这么大?

我不会赞美苦难,我也不喜欢我爱的所有人都受苦受难。我会抱怨苦难,抱怨不公。

所以,当我跳出去了不受苦受难之后,我希望别人也别来打扰我。嫉妒,指责,落井下石,都不需要。


user avatar   zi-xin-7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不是赞美这是在嘲笑,生活本来就已经很难了任何的生活之上的赞美都是嘲笑

这就等同于是在已经困苦的生活中撒盐,而且你还得说声谢谢。

举个例子,你自己身患重病,你自己呢有好好的捐钱捐物,那么他们会说啊你已经身患重病了。这还是好好的做慈善

那么你这个人的品格是高尚的,这里的前提就是你已经身患重病,假设你没有身患重病呢你恐怕就不会这么做。

换一种说法来说,人的品格高尚是发自内心的不需要加上任何前提,否则就是摆上了价值。而这种价值其实是不值得歌颂的因为这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相关话题

  有什么看了就让人想哭的视频? 
  你所见过最具正能量的图片有哪些? 
  人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善良是什么? 
  娱乐圈的正能量偶像会有谁呢? 
  春晚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能预测到今年春晚的小品主题了吗? 
  什么时候你发现国家确实考虑得比较周到?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是不是只有时刻都充满正能量的人才招人喜欢? 
  为什么我们在游戏里会想尽办法过关,绞尽脑汁想胜利,在现实人生里却不会? ​​​? 
  春晚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能预测到今年春晚的小品主题了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俞敏洪称年轻人不能“躺平”?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承认错误?





© 2024-12-2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