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定,如果对手同样没有制空权,就算没有战术轰炸机,也有快速打穿对方前沿,通过攻击纵深目标和深远迂回取胜的可能性。甚至专门的坦克部队都未必需要很多,真正不可缺的东西是(半)机械化步兵与卡车。
什么是闪电战?闪电战最需要的是敌人的配合——兵力配备缺乏纵深,步兵缺乏反坦克武器,后方缺乏预备队,预备队缺乏越野机动能力。这样的部队,即便很庞大,即便正面(曲射)火力不弱,也会被机械化部队集中于一点突破,然后在“阻力”很小的纵深快速前进,攻击战略节点,迅速确立战略优势。等到二战后期,大家的建军思想和战役部署都跟上时代,闪电战也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战略上的大纵深作战,追求充分利用战略突破成果,而不是一击致命的闪电战。
那么,在二战早期的闪电战中,快速突破和敌后回旋,这两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战术上需要复杂地形攻坚能力,或者说越野攻击能力。后勤上需要卡车运输队及时补给。
http://www. warstudy.com/history/wo rld_war/ww2_hart/007.xml
德军抢了先,虽则只是领先几步而已。如果法国防御部队能够利用按照原定计划坚壁清野所形成的局部阻力,那末结果也许有所不同。就法国的安全来说,可惜坚壁清野之后,没有适当的部队防守。当时法国蠢得竟依靠骑兵师来拖住入侵军。
下午4时发动进攻,由乘橡皮船和木筏的装甲步兵打头阵。不久就驾起渡船,把轻便车辆送过河。很快拿下河曲,进攻军步步进逼,抢占马尔费森林(Bois de Marfée)和南岸高地。到半夜时,楔子已深入近五英里,在格莱雷(Glaire)(色当和圣芒热之间)也已架好桥梁,坦克源源不断开过桥去。
插入敌后不等于进入无人之境。中等以上国家,总会有守备部队和陆续赶到的二线部队。他们必然会在复杂地形上扼守,控制住关键的道路。这时就要考验穿插部队的攻坚能力,包括城市、河流和丘陵地带的攻坚能力。这显然需要步兵——能够快速越野,穿插到要点背后的步兵。
当然,几百年来,我们谈到强国的步兵,默认说的是炮兵火力支援下的步兵。没有炮兵的步兵无法攻坚。这时候就需要卡车把炮拖上来,把炮弹和油料运上来,再加上吃喝配件,部队才能往前走。只是这些后继力量不需要像前锋机械化部队那样越野,可以在已经清扫过的地区沿道路行进,所以卡车就可以了。
总之,我认为闪电战(特指二战早期那种一击致命的战例)有了战术空军支持当然很重要,但核心还是机械化部队在快速行进中保持攻坚的能力,进而延伸支持进攻矛头的后勤线。在对手的战术和武器充分革新之前,这就足以“闪电”起来了。
不说一定要有,也是半定要有。
因为如果没有空军的话,后勤压力会极大的限制进攻速度和进攻深度。
为什么?
因为炮兵是对后勤压力最大的兵种。
而空军相对于炮兵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最大的优势是后勤!
一场大规模战争中,把炮弹送到前线需要经过:
后方——战区兵站——集团军兵站——师兵站,至少三级。
而且后勤运输的特点,其一是越往前越难,其二是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瓶颈,都会限制整个后勤系统的效率。
空军呢?
空军的后勤只需要后方到战区兵站这一级,而且是最容易的一级。
要知道,机械化大纵深作战本就是对后勤的极端考验,往往连油料的前送都难以满足,历史上的装甲部队纵深突击,每每都要使用缴获油料减轻后勤压力。
如果靠炮兵配合坦克进行纵深突击,弹药+油料的双重压力下,进攻极限恐怕根本到不了大纵深这个概念的底线。
空军+坦克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空军发扬火力不需要补给前送这一过程,后勤车队可以最大程度保障突击矛头。
而坦克是直射火力,直射是效率最高,最节约的打击手段。
所以说,空军与坦克的搭配,是在一定的后勤能力下能发挥的最高战斗力。
而决定能闪击多远的最重要因素,是后勤。
因此,不说一定要有,也是半定要有。。。。。。
必需
拿土共来做例子的,不是傻就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