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中国很多理科宅男的知识体系有硬伤,评价体系有缺陷。
首先,这些宅男根本不认同“体验”的价值。
比如最高票答案说用戴森和普通吹风筒吹头发体验差别不值那几千块。
这个逻辑完全是错的,在信息透明的情况下,消费者不需要你来教育,而是你要去迎合消费者。
如果让这些理科宅男去教育消费者,那么吹风筒这玩意完全不应当存在。几千公里外大坝上发的电经过无数次变压转换费劲巴力的运过来,就为了吹干头发,多荒谬啊。明明放着不动头发过半小时就会干,浪费这钱干嘛呢?头发太长不容易干?那剪短寸就可以了啊,连洗发水都省了。这么看来发型这种时尚文化,本来就是耗费巨量资源而毫无产出的荒唐事,应该革除掉。
所以理科宅男得反省下,自己的三观有啥缺陷,为啥人类耗费那么多资源来支撑时尚、美学、文化、舒适度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些东西的价值在哪,不搞清这个问题迟早还会掉坑里去。
回过头,我劝各位理科宅好好放下身段,以谦虚的姿态学习人家戴森的产品到底干了什么事,才能把吹风筒卖到三千块。
从结果来看,戴森主要实现了五个目标:
一、用大风量取代高温来让头发速干,不伤头发;
二、提升安全性、不扯头发;
三、改善手感,转动方便;
四、“感觉”噪音小了;
五、美观,精致;
如果谁能做到以上五点,那么谁就可以把吹风筒卖到几千块。
什么?你说戴森其实更耗电?你说噪音只是“感觉”上小了,实际上没小?
如果你看了前半段回答,还没意识到这些问题的愚蠢程度,那你绝对只能一辈子做一个理科宅,而不可能成为一个及格的产品经理,因为你没法和产品经理对话而注定没法有太多的上升空间。
因为你的评价体系错了。
能耗,在吹风筒的评价体系里,权重几乎为零。因为没有哪个消费者穷到关注电费账单,除非你的吹风筒耗电量堪比特斯拉电动车。
噪音大不大不重要,感不感觉得到才重要,高频噪音听不到,只要对人体无害再大也无所谓。
在正确的评价体系里,最重要的是舒适性和安全性,以及吹头发的目的——制造完美的发型,所以保护头发是重中之重,让头发和头皮不在高温下受到损伤,比啥都重要。头发被烤枯起鳞分叉,就谈不上造型了。
传统吹风筒要加大风量会面临安全性的问题——被大功率吹风筒扯掉头皮,消费者会有这个心理阴影。
女人来回捯饬长头发一吹十几分钟,那么她们瘦弱的手腕拿着硕大吹风筒的感受你能体会?虚心一点吧,去问问女人的感受,世界不全是男人的,吹风筒大部分是女人的。不要拿自己的标准去套别人,多点设身处地的思考。
几千块贵不贵?
如果只做到了安全、舒适和便利,那也不一定值。但是加上精致和美观后,几千块真不贵。
我想问那些理科宅男,你们去看过艺术展吗?你们愿意为艺术和美感消费吗?如果你不具备基本的省美,你何从评价产品的价值?
一个吹风筒可以用几个月,也可以用几年、十几年。可以用十几年的产品,几千块根本就不算贵。在理科宅的理解里,吹头发只是一个功能性的过程,就像跑沙县里扒拉两口面吃饱就行。但在女人是世界里,吹头是塑造造型的过程,吹风筒放她们梳妆台上是要有格调的——理科宅是不是也希望苹果电脑精致漂亮啊?都一个道理。所以吹风筒可以做到和女人首饰一样漂亮的话,别说几千块,几万块也不奇怪。
————
另外,我以一个理工科设计师的身份,给你们计算一下价格:
普通吹风筒300元×不伤头发200%×不扯头发200%×改善手感120%×弱化感觉噪音120%×精致美观200%=3456元
注意,为什么是乘法关系,而不是加法关系?因为多元素的提升,难度本来就不是累加的,而是指数级增长的。
凡是认为多元素提升是加法关系的,基本可以认定不是一个合格的设计师,或者说没有太多实际项目经验。
环形即是巧妙的工程手段同时又是产品简洁的外观。
认为自己能的,可以自己试一试,在自己行业中提出这么一种档次的idea。
————
平复了一下情绪。
文中有对理科宅的不当用语,望包涵。
本人也是理工宅背景,正是深知我们这一群体的缺陷所在才有感而发。
你说我买都买了……我能说它不值么……
当初还真是看了知乎的介绍决定买,那篇文章说普通吹风机风力不够,温度来凑,但是过热对于头皮不是很好,正好赶上老婆一直说掉头发,就决定买一个……
讲真,风力确实是比一般吹风机大……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贵了十几倍……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