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统治本质上就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管理,无论民主还是独裁。本质上就是实力和金钱强更有优势,要大家认识你很费钱(民主),要大家服从你一样很费钱(独裁)。
核心逻辑永远是有组织淘汰无组织;组织能力强的淘汰组织能力弱了;团结大多数淘汰一小撮。
两者的区别在于,对象不同。
独裁是团结自己人,拉拢大多数,打击少数人反对派。
民主是团结不同的团体,通过不同的团体,拉拢大多数,打击少数派。
民主下的各种政党内部哪一个不是独裁的小组织呢?当自己团体足够强大的时候,自然就不需要团结别的团体了。
看了几条回答,竞是扯蛋的,叫我说当然是精英统治好,什么普通人的选择多数时候是对的,尼玛,还鸡贼的关闭评论,涉及到自己利益你再看看!再说国家大事,你那百分之三四十的错误率也很可怕呀!如果独裁的精英的错误率比这还高,那叫精英么?!还有人说独裁者不理解多元化需求,这更是扯蛋,首先你得保证大多数人利益,当然不可能动用国家力量去满足你个人的娇性,说什么想要香蕉独裁者却给你苹果,你TM想要香蕉自己买去呀,你当国家是你吊的凯子呀?
谢邀。
归纳下题主的思路:
是不是最好的独裁与最坏的独裁处于两个极端,或者说:再好的民主好不过精英独裁、再坏的民主坏不过军阀暴君?
强调一点:这里的民主不是指选票民主。独裁、民主都是在形容国家权力的集中程度。又可大致分为:独裁——精英专制——民主——民粹,不同状态。
最后会谈一下这四种状态转化与共存的可能。
考虑到问题补充的例子是:印度、文革时期中国以及经济起飞前的韩国,所以题主的上限与下限的所指应该是:政治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个人认为政治制度对于社会发展最大的积极作用是稳定,而社会进步则是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之上由社会各领域的交流发展推动的,这是分析政治制度好坏的关键。
人类群体间的差异导致根本上的矛盾存在,不可消除。但生产力发展又需要彼此合作,因此政治制度产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调和人群间矛盾的需要,达到的效果就是“稳定”。
所以,分析独裁与民主的作用,要从“稳定”与“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稳定”。
独裁与民主所带来的稳定区别在于:
一个是刚性的、一个是弹性的。
刚性的制度很好理解,弹性的稳定则在于政治体内部矛盾的对冲与平衡。
一间小屋,要做的坚固抗造,材料越坚固越好。
一栋高层大厦,哪怕是用最强的钢铁建造,在风力与地壳运动的威胁下也不得不依靠各种方式消除风荷载与共振的负面作用。
国家也类似,越小的国家,硬性制度的作用越显著,越大的国家微妙的制衡与缓冲往往决定了国运兴衰。
因此,独裁对于政治稳定的积极面会随着体量的变大而趋向负面,从而要求建立相互制衡的民主体制。
二、再谈“发展”:
假设精英能更好的治国,那么前提是在政治稳定之外,精英本身具备的素质能克服人性缺陷并且很好应付整个国家事务。
个人精力与脑力都是有限的,但现代国家随着科技发展、人口激增,其体量与复杂性呈几何倍数增长,这个时候所谓的精英阶层必然也就陷入复杂的矛盾中。
所以越大的国家,越不再可能出现传统意义上的一人独大的独裁者,媒体宣传的独裁更多的是一种内部(民主)妥协的集权制度。
举个例子:即使是isis、基地组织这样的极端政治体制,由于其错综复杂的组织与网络,更能在反恐的蛛丝马迹中看出其内部的权力制衡与利益关系,而不是树倒猢狲散式的以巴格达迪、本拉登为核心的单一势力结构。
柏拉图说过理想国、老子也有小国寡民的理论,这些贤人(精英)治国理论就是指在一定疆域、少量国民、简单内外关系的条件上实行有效地直接治理。
所以,
第一,在“小国寡民”的前提条件下,题主的设想是对的:独裁的上限高于民主的上限,独裁的下限低于民主的下限。
第二,在不受外力与意外因素干扰的正常国家秩序下,当随着统治对象的复杂程度与体量的增大,所谓的精英独裁的积极作用上限会不断降低,而独裁被容忍的下限不断提高,而对应的政治结构将向政治势力间的制衡转变——也就是不得不做出的民主改革。
所以,关于补充问题:
新加坡可以算是理想国的现代典型,内部单一性质的韩国也能够获取独裁的好处。
但是印度的话,如果考虑到其本身就分裂的历史渊源与宗教民族的矛盾,独裁能不能建立一个国家叫印度还是个问题,更不用提能把印度发展的多好。别看现在印度灰头土脸,但是一个人均资源收入不及非洲复杂程度、历史包袱不输于非洲的印度大陆能有如今的成就,民主的制度虽然弊端重重但也发挥了足够大的作用。
补充一点想法:
理论上可以把民主与独裁分而析之,但现实中无论国家大小,广义的两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妥协共存甚至相互转化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除了政治政局动荡而导致的政治制度变革,实际上,很多民主国家都有军事管制、解散议会的特殊制度,就是为了应对对极端局面而建立的机制历史上,皇权至上的清朝初年为应对幼主局面也出现过四大辅政大臣这样的制约安排。
另一方面,同时期政治制度将权力上下分配的时候,技术、政务部门通常带有精英治理的色彩,政治部门的制衡属性更多的显现。
个人认为一个良好的制度:
1、基层、技术、行政部门需要趋向精英治理才能发挥人的最大能动性。
2、高层、意识、政治部门则必须奉行民主制衡的原则才能维持内外部矛盾的均衡与各阶层群体利益体系的稳定。
扩大化的精英专制进入政治领域,就有转向独裁的可能,只求形式的民主主导技术领域也就免不了趋于民粹。
将独裁与民主标签化更多是种惯常的政治宣传手段。作为人与人相互的关系集大成者,实际运转的政治制度从来没有泾渭分明过,只有看清标签下的本质才能分清各类政治理念、政治倾向在不同领域所带来的不同影响与趋势,才能进而真正理解一套复杂政治体系为什么而建立又为什么会进入困局。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要止于是非对错、敌我矛盾的二元简单思维。
最后,黑一下台湾:
往往是需要精英治理的,如捷运、核电、贸易,统统在民主的名义下处处掣肘。
而需要平衡、妥协的,如台独、两岸关系、蓝绿分歧,又在意识形态与利益集团齐心合力下越发走向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