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人注意到,在俄乌爆发战争的同时,以色列也对叙利亚发动了攻击。这可能是以色列在俄乌问题上基本保持中立的直接原因。
不过更深一层是以色列和俄罗斯都对美国民主党的外交路线不满,在这个意义上两国是有共同立场的。民主党政府和特朗普政府在集中力量针对我国方面有共识,但在俄欧问题和中东问题上的思路截然相反。特朗普路线是对俄妥协,对伊朗打击,扶植以色列。民主党的路线则是对伊朗妥协,对俄打击(以绑架欧洲),对以色列则不温不火。
2月9日美国《外交政策》称美俄秘密达成协议,缓解对叙利亚政府的政治压力。这一妥协对以色列显然是不利的。拜登政府似乎把中东的优先级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从阿富汗撤军到重谈伊核协议,再到减轻对叙利亚的压力都是如此。特朗普时期虽然也希望从中东抽身,但前提是强化以色列的实力和地位。而拜登政府显然没有做这样的安排,这是以色列不能接受的。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印象,去年5月15日,以色列军队在发出“警告”后,轰炸了位于加沙的美联社办公地点。这足以说明以色列和民主党政府当前在中东政策上的矛盾。
因而以色列和俄罗斯出于本国利益都反对民主党的路线,支持特朗普的路线。以色列希望美国继续支持他们打击伊朗,俄罗斯希望美国可以继续对俄妥协。目前俄以在外交上明显有默契,俄罗斯将以色列作为与欧美沟通的桥梁,而以色列则利用俄罗斯拖延伊核协议。
此外,以色列建国时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同时其境内也有大量的俄语裔犹太人,这些因素共同塑造了俄以特殊关系,使得以色列在俄乌问题上保持中立。
延伸:如果上述判断为真,那么我国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
虽然美国的两条路线都是为了集中力量对付中国,但是相对来说特朗普的战略对我们更加危险,也更有实现的可能。所以我认为我们的战略应当是要反对民主党用意识形态绑架欧洲重回冷战格局,但更要防止特朗普联俄抗中和打击伊朗的战略达成。
基于这个战略,我们在俄乌问题上应当保持中立劝和促谈,促成一个美俄双方都不满意但又能接受的结果。由于美国不满意,所以俄国遭受的制裁不可能在短期内撤除。即使2024特朗普上台,再想联俄也要先撤除制裁,不仅阻力重重,也给我方留下了缓冲时间。而由于俄国也不满意,也就降低了其与美国联合的可能。同时如果能够达成停火,美国继续通过意识形态绑架欧洲的理由也少了一半。在伊朗方面,我方的基本目标应当是支持伊朗核协议达成,联合伊朗限制以色列的扩张。如果能扩大以色列与民主党的矛盾那就更为有利。
这样一来。我国在俄乌问题和中东问题上都是在劝和促谈,在道义上也占住了制高点。就算美国在国际舆论上的优势再大,也不太可能抹杀这一点。
俄乌战争之后,短期内美国走联俄抗中路线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长期来看仍然存在着隐忧,那就是无论俄罗斯或是伊朗的年轻人都深受欧美意识形态的影响。普京和哈梅内伊年纪都不小了,在后普京和哈梅内伊时代还存在很大变数,不能不防。
所以,我国必须建立自己的长期战略。这个长期战略应当包括在地缘上的欧亚主义和意识形态上的去殖民化两个部分。对俄国乃至欧洲,我们应当侧重宣传欧亚主义。即美英日澳这些离岛国家是威胁世界岛和平与稳定的根源,中俄法德这些大陆国家应当加强合作,对抗离岛国家的影响。而对包括伊朗、叙利亚在内的中东、拉美、非洲以及东南亚国家,我们应当侧重强调去殖民化。即以美英为主的殖民者是导致他们贫穷落后,至今难以发展的元凶。中国作为从半殖民地重新崛起的大国,愿意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摆脱殖民者的控制和影响,走上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之路。我们不仅要展现出对外提供国家安保产品的能力,也要给全世界的年轻人描绘一个愿景,即中国主导下的世界秩序是怎样的。不仅我们的实力要能够说服人,同时我们的愿景还要能够吸引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得道多助。
以色列和俄罗斯一直都是联系很密切的。
以色列的许多政治家都有东欧背景,格尔达.梅尔出生在基辅,沙米尔在白俄罗斯,拉宾的父母来自乌克兰,佩雷斯生于波兰境内的西白俄罗斯,母语往往都是俄语,在他们常用的姓氏之外通常都有一个“xx斯基”的原名。
以色列从建国开始精英阶层就基本是来自沙俄境内的东欧犹太人,70年代和苏联解体后又有两波移民潮,至今以色列都有大量的俄语人口(约150万),俄语是以色列第三大语言,差不多是个中东小罗斯。
普京是相当亲以色列的人物,在2011年曾经表示“以色列对我们来说是特殊的国家,可以看做俄语世界的一部分”。在加沙、克里米亚等冲突中,双方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叙利亚战争中更是大力合作。2016年之后俄以频繁互相示好(只是在伊朗等问题上有摩擦)。关于最近的战争,以色列甚至表示过可以作为俄乌和谈的场所。总体来看,普京时代 俄罗斯和以色列的关系是偶有摩擦、友好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