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三国杀群内理论和玩法? 第1页

  

user avatar   zhu-wang-xiao-miao-o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在讨论“群内理论”之前,应该先来谈谈“群”的诞生,以及其组成人员的变化。

从理论上来讲,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具有天然的社交属性。游戏,尤其是重社交类型的多人卡牌游戏,较之单机游戏诸如P社四萌,俄罗斯方块等,社交属性则更为明显。

当玩家因为游戏内的社交(组队,合作和交易等)而形成了稳定的社交关系之后,游戏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娱乐休闲的工具了,其同时也是一个社交媒介和社交载体,承担着玩家间社交的中介作用。

这时,水平相当的用户,能玩到一起的,很可能会互加游戏中的好友,加入游戏中的工会/帮派等组织来增加团结和亲密度;紧接着,他们自然就会想到互相在更为私密的社交软件上加好友;接着,建个群来一起玩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这里面包含了两部分用户,其一是“水平相当的用户”,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游戏中的精英,英雄联盟中的钻石大师等,打的不错的人惺惺相惜,加入群内;其二则是“能玩到一起的”,这也很容易理解,比如作为一个不太在意输赢,只享受乐趣的人,我自然不愿意和胜负心太强的人一起打游戏,也不愿忍受被游戏内胜负心过强的喷子、离线党所导致的无趣游戏环境所玷污的人,因而自然会想着拉些同我一样志同道合的人来约定好时间一起玩游戏。

故事发展到这里,一切都看似很正常,群内玩家自得其乐,无论是前者的水平,亦或是后者的素质,都要远胜一般玩家,人畜无害的群友,并不被人所关注。

然而,一切开始变不同,事情正在其变化。

随着群内玩家的数量迅猛增长,“水平”和“素质”这两个标签,逐渐开始从群内玩家的身上慢慢被人摘落。

首先第一点:不再是游戏中的精英涌入群内,而是渴望技术进步,得到大神指点的上进者涌入群内,这就使得“水平”这一特点开始被逐渐击碎。

上一点还好,更为严重的是第二点:一部分水平低下,虚荣心极强的玩家开始涌入群内,他们乐意于用“群内玩家”这四个字来彰显自己的游戏水平之强、游戏理解之深、游戏地位之高。

偏偏,他们还素质低下,因此对新人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来指指点点,否定他人的游戏理念观点和打法,并顺带以嘲笑和讽刺的语气,于是群质量开始紧转直下。

这使得“群内玩家”这四个字被迅速污名化,“群内理论”这四个字也带上了嘲讽的气息,一切都在走向无可救药的不可挽回。(某种程度上看,这就像是大学扩招一样,虽然社会的整体素质上去了,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之以前变低了。当然,扩招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此段如有冒犯,还请见谅)

最开始的群内,可以为玩家提高一个良好的交流讨论的氛围和游戏环境,让人感到非常愉悦。而后,低质量的群内开始如雨后春笋般齐刷冒出,素质较低且高高在上的群内人则彻底毁掉了这一切的氛围。

讲到这里,“游戏群”的诞生,以及其组成人员的变化大概就是如此了,那么接下来就该谈到“群内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了。

最开始,所谓“群内理论”,是大神选择给菜鸟一切简单有效的理论,大部分斗是从限制菜鸟的行为而非主动思考的角度来出发的,毕竟大多数场合你做了不一定是对的,但是,不做就绝不会犯错。如:先拆后顺骗无懈可击、先杀决斗再五谷、反不放南蛮忠不放五谷等等,把一些普适性比较强的理论,简化成条条框框给大家知晓,以便提升对局的质量,这是很好的。

有些“群内理论”,则属于自嗨形式的,例如群内房间禁袁术、伏皇后、毒菜等,这是一小撮人的自由,无可指摘。

此外,很多群内会认为曹仁的据守和曹丕能形成很好的配合,因而默认曹丕主公局,但凡出现曹仁,必为忠臣。

但是呢,事实并不是这么理想,当曹仁发动据守翻面后,敌方肯定不会去动曹丕,改为集火忠臣,据守翻面相当于是为反贼提供了激活忠臣的机会,而虽说可以让另外一个忠臣去杀,但是这样变相等于耗了主公一血加忠臣的一次输出机会来让曹仁摸3+(1~3)牌的收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划算,甚至是非常不划算的。

当然,事情发展到现在,依然无可指摘,对于曹仁和曹丕两者的看法不同而已,各玩各的便可。

但是,“群内玩家”不仅仅局限于此,还霸道地想要让路人按照局内的规矩来,这便是冲突的开始。

紧接着,权力的扩张和侵犯就增进了,有一批不知所云,或者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情况,被总结成了僵硬的理论,不仅弥漫在群内局,并且大踏步的开始向着路人局迈进,一步步侵犯他们的领土,企图扩张“群内”的疆域范围。

路人局的玩家随机性很强,可能方差过大,有大神出没,也有不懂牌序、骂人和挂机逃跑的,但他们懂得一个很简单地道理:选将确实在路人应该是自由的,无所拘束的

就随机性这一点而言,群内局牌序明显好一些,他们用刘备主动掉血,用郭嘉每次分牌,懂得先拆后顺骗无懈等小技巧

然而,辟邪剑法虽好,适合速成,但遗患无穷,为此要舍弃掉的实在太多了,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作为一个消遣娱乐游戏的存在所必须的两个字:自由,由此进而丧失了两个字:乐趣。

曾几何时,作者本人鄙视群内玩家的一点主要是在于思维定势,看到曹丕主公局的张春华就一定是反贼、看到大师一定是反贼、绝不选邓艾钟会做内奸,等等等等。但其实这并不是该被嘲讽的点,路人玩家间即使没有形成共识,他们也有独属于自己的思维定势。群内玩家主要的问题是,向公共领域扩张的侵犯,在理论上唯我独尊式地批评别人,在行为上高高在上地限制别人。

本来,大家就不在一个频道,你玩你的小圈子,我玩我的大众化,这无可指摘,但用语言暴力等手段攻击别人,用自己的“群内理论”嘲讽别人,还想让路人玩家也失去行为上(选将、出牌等)的自由,这是他们的最大罪过。

这就像是宗教崇拜者一样,无理由和根据地宣扬自己所崇信的真理,并且攻击异教徒,乃至发生语言或者是行动上的暴力。

当然,我是很尊重单纯局限于群内局的玩家群体的,所讨厌的是一部分试图向公共领域扩张的“群内玩家”,他们以所谓推广真理为名,不断攻击普通人。公正、合情、合理,都不会让人变得厌恶,只有暴力,才会让人对其恐惧的同时产生厌恶,由而引发猛烈的反击。

这就是目前被简化过的无脑「群内理论」,以及绝大部分「群内玩家」的现状,和最初的理想有些差距。

路人局环境可以很差,但是,他们绝不会成建制的,带着这种高高在上的语气和睥睨众生的态度来用种种所谓“理论”来对玩家进行指责谩骂,说他们“不懂规矩”,整体环境还是偏向其乐融融的。相当于路人局反过来教群内局什么是“素质”二字了,如此讲来,还是有些好笑的。

与三国杀类似的是狼人杀,客观点说,狼人杀是个无逻辑而假装自己有逻辑的游戏。根据我的观察,这个游戏表面上弯弯绕绕,搞了一大堆规则和内行人名词,实则是个单纯只靠嘴遁而和逻辑无关的游戏。

和对待“群内理论”的态度一样,我觉得这很无趣,新人严格遵守规则集玩游戏,却因为不懂某些无逻辑的潜规则和自创的所谓术语名词而被嘲笑,被讽刺,我对这帮所谓高玩实在是感到好笑了。

看穿本质之后,其实不过如此,极端点的狼人杀圈子和三国杀的“群内玩家”,其实都是宗教式的狂热粉。

问题从来都不在于小圈子的自娱自乐,问题在于问题在于扩张和侵犯,且不自知。

游戏的存在,本来就是人性需要一种消遣,别试图夸张式的带着「优越感」去指指点点,乃至教育别人,不需要你来做这些事情,也不配。

以上,个人的一点小见解,谢谢!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三国杀武将岑昏? 
  为什么狼人杀越来越凉,剧本杀也没有大火,桌游是不是没有出路了? 
  有哪些谋杀之谜的剧本值得推荐? 
  剧本杀DM 他们和客人的关系怎么样?老板会允许他们和客人私下聊天暧昧吗?会被允许谈恋爱吗? 
  童年你们都集过哪些卡片? 
  为什么炉石传说会比万智牌和游戏王火? 
  有哪些适合只跟关系很铁的朋友们玩的,充满了陷害、撕逼等要素的游戏? 
  集換式卡牌遊戏是否必须通过印新卡才能延长其寿命? 
  打开知乎桌面游戏区,满屏都是狼人杀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三国杀》的牌面设计有哪些是符合历史,有哪些是不符合历史的? 

前一个讨论
深度学习有哪些好玩的案例?
下一个讨论
最好的笔记软件是什么?





© 2024-06-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