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面数量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星巴克跟瑞幸属于完全不同经营逻辑的企业。
一个是卖场地的,一个是卖产品的。
结果就是在经济不景气、疫情反反复复的情况下,瑞幸的“后来居上”是一种可以预见的结果。
下面具体聊聊。
看起来,两家都是在卖咖啡,而且总体来说“咖啡”(别提那些不含咖啡因的糖水)质量也就那么回事,口感好不到哪去。
但是呢,前者更加侧重于主打一种“空间文化”,就是说你不仅仅是为了买杯咖啡而去星巴克,更多应该是在店里驻足,在轻音乐陪伴下办公、闲聊、看书。
这么做的好处是,当经济大环境相对较好、尤其是投资机会多多(想想看前些年,星巴克有多少人整天拿着PPT套融资)的情况下,星巴克那种空间文化就容易产生吸引力。
这也是为什么星巴克在上海店面最多的原因——完美迎合小布尔乔亚情绪。
可弊端则在于,经营成本会比较高,即便很多商业综合体会对于星巴克提供房租减免政策,但维持一个“空间”毕竟要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这就导致了星巴克饮品价格非常高,如果仅从物料成本来算,每杯饮品的毛利非常惊人。
而很多消费者无法感知的隐性成本,就藏身于“空间”中。
相比较,瑞幸则是非常简单粗暴地——卖饮品。
这其实跟几乎差不多赛道的茶饮很相似,大家点了什么想喝的,店员做,然后拿走。
于是就不需要占用太多的空间,瑞幸店面的经营成本会非常低。
更何况,瑞幸还强制用户使用APP下单,结果就是更少的人需要排队,占地面积可以更小。
虽然瑞幸也有仿照星巴克做空间的店面,但占比非常小,更多像是“样板间”,几乎可以忽略。
所以瑞幸的店面可以快速增加,因为足够小,对场地条件没有什么要求,星巴克能去的商业综合体,它可以;星巴克进不去的地方,它也可以。
有意思的是,瑞幸其实搭乘的恰恰就是星巴克的“东风”。
毕竟尽管星巴克那种空间文化很小资,但因为它很容易成为舆论曝光的对象,营造出一种“喝咖啡比较有生活仪式感”的印象……
所以,当瑞幸以差不多格调的产品包装、店铺装修风格出现后,对于那些仅仅只是想要喝咖啡或饮品的消费者而言,就成为了一种理想的“平替”。
所以,如果是在前些年那种大家看起来都有光明未来的环境中,瑞幸恐怕会长期被视为一种“星巴克的劣质山寨品”,有的是自来水会用几万字测评来分析星巴克的豆子比瑞幸更好喝、更能延年益寿、更容易利尿……
但如果是现在这种没有好日子过的时候,消费者就会变得更加务实理性,被包装出来的“文化”也会因此失去吸引力。
没有了文化光环,几十块钱一杯的星巴克就会变得无比尴尬。
回想起来,瑞幸是在2017年创立的。
此前一年时,王兴说出了著名的“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口号,实际上暗示了过热的泡沫已经开始要破裂,好日子即将结束。
瑞幸在这样的背景下入局,也许同样是预判到了接下来已经被星巴克培养出“咖啡爱好”的人们,恐怕会囊中羞涩,没办法再为了一杯几十块钱的咖啡买单了。
在这种情况下,瑞幸的“便宜”与门店快速扩张的市场占有率,无疑构成了市场竞争的护城河。
而与此同时,星巴克却选择了宁可涨价也不愿意多一点点“让利”的措施,继续维持相对于瑞幸以及很多茶饮的高价位……
若是持续的此消彼长,未来星巴克未必能被资本市场长期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