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健听女孩》获最佳影片,威尔·史密斯、杰西卡·查斯坦分获男女演员奖,如何评价 94 届奥斯卡获奖名单? 第1页

  

user avatar   segela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利用之前对于各个影片的回答内容,谈一谈个人的看法。各作品的具体展开,可查看相关链接。

一,前言

最近几年的世界电影,似乎走向了一个愈发追求“复杂”与“正确”的怪圈之中。一方面,导演们不再追求“雅俗共赏”的境界,不再拥有对“普通观众因为剧情而投入,作品内里拥有丰富主题“的野心,而是更多地朝着后者而去。仿佛是,如果一部电影能被普通观众接收到了---哪怕不是全部----相当一定比例的内容,就是不够“艺术”。而在另一方面,随着当今世界对于各种价值观的“极度强调”,每部有志于口碑与票房的电影,似乎都要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正确”要素。否则,哪怕并非触雷池,只是不涉及,都会被斥之以“冷漠”“缺乏责任感”,从而受到波及。

很多事情,其实是一个“程度”的问题。”正确“内容的加入,当然是如此---不是不可以加,而是应该在整体氛围合适、吻合作品方向、助于表达需要的前提之下,而不是为了”别骂我“或”看看我“而去硬加,舍”表达“之本而取”正确“之末。

更重要的则是,电影是否要追求“表述手法的新意、表述中心的深度”?当然如此,对于这两者的探索,是对于电影作为艺术的夯实、锤炼、升级过程。对于“用电影说什么”“如何用电影说”的研究和实验,是电影诞生开始便在持续进行的工作,也是将电影一步步推到今日高度的台阶。每一代的新“技术”,在当时都会是“大家看不懂”的,并在随后的时代中成为超越时代的先见之明。但是,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显然不是它的全部。作为一个以视听为主要呈现方式的艺术形式,直观是它的特点,“直观的打动”便是它的最独特魅力。传达情感,让尽可能多的人获得心灵体验,理应是电影创作者们永远的目标,也是艺术的感染力所在。而“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应该是作为这种“打动力”实现效果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

任何时代的电影,都需要一些如斯坦利库布里克的人,在《2001太空漫游》的记者会上表示“我就不是给你们看的”。但任何时代的电影,都不能全是库布里克,否则必然会导致它彻底地曲高和寡,变成极端小众的狂欢。更何况,即使是说出这句话的库布里克,也并非部部“实验”---《发条橙》里《贝九》与狂邪的重叠,《奇爱博士》的疯癫,《大开眼戒》里走向性之深处的男人,《全金属外壳》里的持枪越南女孩,都具有极度直观的情感作用,可以让观众在无法全部掌握作品的情况下,依然理解其核心意图。而在最近几年的“冲奖”作品里,最缺少的,其实就是够简单、够直接、够广泛的“大众化”作品。

对于如今的大部分电影来说,它不是过于简单、放飞了,反而是过于复杂、局限了。

二,2022简要

最近的几次奥斯卡,甚至世界电影,技术上用力的“匠气”、主题上统一的“正确”越来越严重,这限制了创作者本应更具自由度的构思火花,也让“电影”变得愈发无趣。今年的候选片单里,《驾驶我的车》《犬之力》都是匠气的代表,前者到了有些笨重的程度,后者则靠着导演高明的表意系统而胜出一筹,但也存在巨大的门槛,似乎更匹配导演奖。《西区故事》的老斯,也没能在一个爱情故事里,处理好太多的“正确”诉求。

《健听女孩》,成为这个名单里的异类,它更加简单、朴素,在这个年头里难得地以“情感”为核心,踏踏实实地铺开,以情——而非更复杂的表意技术——打动尽可能多的观众。放在以前,这不算什么,在当今却弥足珍贵。女孩凝视着耳聋的父亲,给他唱出情感充沛的歌曲时,它闪耀出了简单而直观,却足够打动人心的光芒。

三,最佳影片《健听女孩》

如何评价美国电影《健听女孩》(Coda)? - segelas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4805

“声音”,作为一系列冲突的契机,构成了女孩拥有普通少女生活、和睦家庭生活的双向阻碍,也是聋哑人与正常人的交互障碍。聋哑人群体对“声音“的无接收,自身手语的不传递,让他们对普通人保持着沉默的抗拒,女孩则站在中间。前半部里,女孩经常在家庭中放大声响也没人听到,由此也对家人难以袒露心声,而在学校里则对欺辱她的学生、暗恋的男孩不敢出声,怯于对普通人的表达。这是表达方式的不同,也是双方内心不通的排斥,在父母“拒绝与正常人交流”的环节也表现颇多。

爱情和亲情,都随着“声音”导致的“表达交互”不通畅,而造成了聋哑人与正常人的障碍,并拉远着双方的心灵距离,让他们成为了世界上的分别独立个体。这个手法无疑是恰当的:任何信息的发出和接收,都需要以“互相懂”为基础前提,而聋哑人和正常人在“表达方式”上的巨大差异,必然让他们不能理解彼此。在电影里,女孩经常会在“交流内容”方面,于正常与非正常的共处环境之下尴尬不已。例如,聋哑人与正常医生的交流全靠她,她也不时地尴尬于露骨言辞的难以转述;父母对着男孩解释自己的做爱,她同样窘迫,很多东西无法直接翻译。此外,在女孩之外,电影也更直接地呈现了聋哑人与正常人之间的巨大隔阂-----最典型的,便是“渔业公司”的线索,先是聋哑哥哥被收鱼人压价,因为他无法与其他渔夫交流价格而有恃无恐,随后则是他在酒吧中呆坐于谈笑渔夫之间的寂静尴尬,以及随后爆发的斗殴。就像父亲所说,“他们不会接纳我们”。

“唱歌”作为“声音表达”的具体化,是电影的关键。女孩与男孩的爱情升温,她对于一切的渴望,都通过----老师引导下“充满生机活力”---的歌声而推动、表露。而“情感”的传递,其实并不完全依赖有形的声音或手语,而更多地是靠真心。这也是电影在后半部中给出的一条开解之路,与“唱歌”要素紧密结合起来。

在前半部里,导演已经做了相应的铺垫。首先、父亲听的歌、男孩女孩第一次的演唱,只是普通的“出声”,而不带有更多情感,也就作为“声音”而制造障碍——父亲的放歌让他们被普通人排斥,男孩女孩的演唱也很尴尬。随后,老师对男孩女孩的对唱指导,让他们不要各自呆立,而是面对面对视。随后二人单独练习,则是背靠背,也同样适用——无论形式,重要的是要“传递情感”,而不是“各自独立”。此时,“歌声”带有了更多的情感内容,也就从只属于普通人的“声音”升级到了“情感输出”的高度,已然不只是单纯的表达形式,也促成了女孩与男孩的生情——她第一次真正走进了普通人的世界,打破了界线。

在女孩顾忌自己贫困的聋哑家庭,感到难以去伯克利进修、与男孩的爱情也受阻时,老师让她发出自己第一次对外人开口时“像是聋哑人”的难听声音,然后歌唱。老师在课堂上的歌唱训练中,也经常会让无法放开喉咙的学生们做出各种动物的动作,而后再放声。由此,电影其实已经打破了聋哑人的“非声音之形体语言”与“声音”的隔阂-----只靠声音,反而唱不出真情,而动用了聋哑人的难听声音和肢体动作,反而有助于发出真心流露的活力之语。

在高潮部分,女孩与一家人完成了基于亲情的交流,首先,是她与母亲的交流,以母爱的确认而解开了母亲“留住她”的心结。而后,则由“真情的歌声”促成。前半部里,让她打破对普通人排斥、向男孩传情的,便是放开自己后的真情歌唱。此时,她带有情感的”歌声”,则传递到了聋哑家人的心中,父母也第一次正视了她的演唱。情感的输出与感受,跨过了“能否听到声音”的鸿沟。

在这个关键的合唱表演段落,镜头的正反打与全景结合,强调了父母对她演唱声音的无法听到,不容于周围欢笑鼓掌的正常人,此时的歌唱只是声音。然而,当物理的声音消失,进入父亲的主观世界,他却通过其他人的眼泪与微笑,通过女孩热恋爱慕的唱歌神情,隐约地感受到了女儿歌声的动听。这也引导出了随后他与女孩的最终开解——他让女孩看着他唱歌,女孩如看着心仪男孩一样,唱出了最有感情的歌声,打动了父亲。他固然听不到声音,但唱歌也不再是单纯的发声,而是让他接收到情感的内心开放,是二人直接作用于心、跨越“声音”形式的交互。

这便是开解的方法:聋哑人父母,需要对正常人的世界打开,将自己的情感传递出去,让后者拥有回应的前提。正常人世界当然会有人认为他们是怪胎,但一旦感到他们的友好与真诚,终究不是所有人都无动于衷。演唱会后,老师打出了错误的手语,其情绪却被父亲表示“听懂了”。而当自己意识到“无需依赖女儿,无需隔离世界”后,父母兄三人与正常人同事热烈交互,也确实跨过了声音的障碍。最终,他们来到了正常人的环境:考学现场,并且成为了女孩发出真情演唱的力量源泉,象征着情感对双方的打通:亲情的感染让女孩实现了正常人的追求,聋哑人家庭自己、引导女儿的方向,则是更深地进入正常世界,但她的情感含量,又是以对聋哑家庭的爱而支撑。

以真情输出的歌声,不再仅仅是生理的嗓音,而更多地是“情感输出工具”。父母兄虽然耳朵听不到声音,但内心却听到了情感。他们自己,也需要有对正常社会的此等信心:有情感的传达,即可打破一切障碍——他们对自己女儿的歌唱,只要不排斥收听,不排斥对“非手语“的接纳,越过自己划定的界线,便可感受到感情,和更早感到了“她唱的很好”的哥哥一般。而他们真诚打出的手势,也让普通人们得以理解、接收。

当人们真地用真情去表达时,无论是喉咙还是手势,无论对方能否真地理解表层“语言”,都能够直接接收到内心的信息。这也正是电影给出的最终出路:当女孩怀有热烈之情而歌唱时,它一定能够跨越所有的生理隔阂,传递给聋哑的家人,而当她的家人们拥有对正常人的热情,再打出手语时,也一定能让对方了解到他们的善意。她与男孩最后一次跳下河水的情感激荡,则表现出了正常人基于“情感高潮”而对聋哑人世界的进入。

在一定程度上,本片有些类似于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绿皮书》。它给出了一个围绕强势与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但并没有将这种对立以“强者对弱者的关照”、“弱者以其弱的先天正确而无需做什么”而解决。它强调的,是一种基调平和的双方努力:正常人与聋哑人,都要对彼此放下固有的心结,相信真情的力量,相互靠近,这是一个双向的运动。它所传递出的和煦与温情,以其对某种尖锐对立的消解,固然有些理想化,但或许正是当今世界需要的东西。

它拍得非常简单,但其中蕴含的——本片作为“声音”隔离带来的——情感力量,却是近年来少有的“非政治正确”强调之作。它唯一的“正确”,或许就是对于“听力障碍演员”的选用----与作品毫不冲突,助推作品表达,完美的“正确”要素用法。


四,最佳导演《犬之力》

电影《犬之力》到底是在讲什么?有哪些值得深思的细节? - segelas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4871


电影利用荒凉的西部,搭建出了一个融合社会种种侧面的环境,借此完成了社会性的表达----世界永远是荒蛮的,只有冷血者的支配,而具有情感的人们,无论阶级、性别、肤色,都会沦为被掌控的弱势者。

前半部中,是压抑情感的菲尔与有情感的萝丝的对抗。到了后半部,对抗关系则变成了压抑情感的彼得,对于暴露情感的菲尔的暗招。

前半部中,导演先建立了菲尔的“无情牛仔”形象,让他成为其他人与动物的冰冷支配者,而非共情感应的平等者。随后,菲尔暴露出对乔治的同性感情,牛仔装的形象开始隐隐弱化,随即与有感情的萝丝打成了平手,在环境、佣人、属下、乔治的争夺中,被动摇了优势地位。

导演以菲尔其人为中心点,让他持续地与兄弟乔治的妻子进行对抗,争夺着乔治等人的“所有权”,由此展开了对他本人的本质揭开线索。围绕着菲尔作为牛仔的支配力量的状态阶段,电影精细地分成了繁多的小章节,极度强调着自己揭露内容的存在感,甚至显得有些刻意过度了。在第一阶段,菲尔的冰冷牛仔形象毋庸置疑,也给出了表现对抗关系的各种设计要素。他的家里始终挂着砍下头颅的动物标本,建立了他作为牛仔对动物的支配地位。而他第一次走入自宅,镜头紧紧地以远景平移跟随,始终保持着他的居中位置,随后他走过光线明亮的区域上楼,女仆则缩在阴暗的角落里而被他无视,则构成了“动物”到“女性人类”的延伸。他是动物的主人,也是女性的支配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影的前半部分里,菲尔和萝丝的对抗关系,并没有以萝丝的胜利而告终。在明示性的强弱关系中,菲尔依然占据着巨大的优势。他与萝丝演奏吉他和钢琴的竞争,最终以萝丝的率先停手而告终,意味着萝丝初来乍到之下的弱势:虽然可以改变环境,吸揽女佣甚至属下,但却不能在明面上抗衡菲尔,与他直接冲突,由此形成了对“话语权对抗”层面的阶段性表现——开始对萝丝有倾斜,但菲尔的震慑力还是更大:属下们愿意在菲尔不反对的情况下帮忙抬钢琴,却依然听命于菲尔“调戏男孩彼得“的命令。

导演提示了重要的一点信息:有情感对无情感的反抗,终究不能大获全胜,而只能居于弱势。菲尔的隐约弱化,更多来自于他自己在乔治身上的“牛仔形象动摇”,情感有所外泄。但是,面对萝丝,他依然保持了无情者的冰冷心态,将她视作自己对乔治感情的障碍,而非共情者。萝丝,也终究是一个情感化极其浓厚的存在。从一开始的丧夫之痛,到对儿子彼得的寄情,再到对乔治的爱情。在她与彼得交谈的段落中,她提及了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给她画了一个星星,意味着“遥不可及”。随后,她向儿子彼得探出手,想要获得对方的情感回应,央求着“我们并不是遥不可及”。星星成为了她爱情的象征,而她将在亡夫身上失落的爱情渴求,转移到了儿子身上。萝丝的情感化形象,由此得到了一个几乎扭曲的极端化呈现。

而儿子彼得在此刻的拒绝,“我们不必如此”,则让她的渴求落空,反证明了“”星星“”在这个家、这个西部荒原中的“遥不可及”。在他们所处的大环境中,情感是不可触及的存在,只会带来弱势。而情感化不可消除的萝丝,即使强迫自己喝下牛仔菲尔的酒,也终究不能变成无情者,而是头晕眼花、抱病困顿,甚至被菲尔用口哨轻佻地戏弄。

此时,电影的前半部完成,有情感者的弱势显露无疑:菲尔由于对乔治而生的隐约真情,让他自身的牛仔形象有所弱化,没能完全压制萝丝,支配权有了动摇;而情感化更彻底的萝丝,则终究不能战胜对自己无情、大体维持了牛仔形象的菲尔。不同于具体人物之间的胜负,导演有意强调的,是“有了情感则必然败北”的信息,是“无情感与有情感”的对抗。而到了后半部,情感化外露彻底的萝丝、完成情感转变的乔治,相对地退场,将舞台留给了真正的“压抑感情者”:彼得。

整个后半部,是彼得与菲尔的交互,更是二人在相反方向上的相对变化----彼得从“有情感者”变成了前半部里的“牛仔菲尔”,而菲尔则从前半部里隐约动摇的“牛仔”而愈发彻底“情感化”。

菲尔实际上并没有自己表现出的那般“孤高而强大”,他同样是一个追求集体温暖、急需要情爱的存在。在小时候,他与乔治便是被支配的弱势者,被压抑了对“男女爱情”的寻求之心------“自从你我会勃起后,家里的女人就全被赶出去了”。他口中那个“教会了我们如何经营这个牧场”的前辈布朗科,也试图用类似的方式,塑造出一个冰冷至极的强大西部男人,而布朗科自己也是一个“驾驭任何马匹都能越过障碍”的支配者。然而,乔治率先对布朗科的教育而产生抗拒,在第一阶段便对其不置一词。而菲尔虽然口称尊敬,实际上也有着不可避免的动摇----饭馆中,感受到自己的“求爱”之心后,他抚摸着布朗科曾经的马鞍,抑制不住自己对布朗科的思念爱慕,开启了这种动摇。

彼得战胜了“犬之力”的牛仔菲尔,但他自己也同样成为了那头犬。在电影里,彼得身边总是有猎犬的环绕,便是对他形象转变的表达。而他一眼便看出布朗科亨利眼中的“咆哮之犬”山脉,更是让他与那个“教导菲尔成为牛仔”的存在形成了对等,都是那头犬的人类形体。当他最终决定交给菲尔那张马皮,斩断自己的情感之心时,镜头给到了那头犬的山脉。而当他旁观菲尔做绳套却无动于衷时,他先是如曾经的布朗科亨利和菲尔一样,卷起了卷烟,随后将烟交给菲尔。而在菲尔接过烟的一瞬间,镜头保持在彼得看向菲尔的画面,切到了几匹马的闪回-----在彼得的眼中,此时的菲尔,已经是被他驾驭、支配的“马”了,而他自己,则成为了拥有力量的“犬”。

电影即将结束时,导演特意给出了一组“众人其乐融融”的画面,让属下牛仔们和女佣和谐就餐,让白人和黑人、男人和女人共处一堂,伴随以女佣搅拌着的“饮料”,而非代表牛仔菲尔的“酒”。然而,无论是帮助萝丝的属下们,还是示好萝丝且反复要“喝水”的老女佣,还是给兔子喂食的小女佣,他们都有着情感化的表达,但却只能是无情者的“马匹”,先是被牛仔菲尔支配,而后则是被彼得。

由此可见,电影的落脚点,并不是彼得基于亲情的保护母亲,也不是他、或者任何人,作为“弱者”“低阶级者”“同性恋”“女性”“肤色”等任何属性的正当性胜利,而只是“无情者对有情者的获胜”。这种胜利是凌驾于任何具体属性之上的,是这个世界的最高规则:无论你是什么人,只能变得无情,保持冰冷,才能不被支配,而换来的出路也只是支配他人,而不是带有情感地与他人平等交互。存在本身的“正确”与否,不能带来任何东西,唯有“冰冷的支配”才是凌驾于一切价值观之上的最高存在。

导演给这个西部环境中,加入了各种当代社会的群体,让它变成了对当今世界的表现平台。她打破了当今的西方世界普遍认可的各种“价值观正确”,告诉人们:价值观不重要,世界的话语权永远在无情者的手中,由恶犬支配一切,而恶犬可以是任何价值观的载体。

五,最佳原创剧本《贝尔法斯特》

如何评价电影《贝尔法斯特》? - segelas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4882


在民族问题成为时下世界核心议题的情况下,电影创作也不可避免地倾向于此,甚至有了一些喧嚣过度的意味,仿佛除了它为代表的那几个政治正确题材,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拍的东西。

而在这些“千篇一律”的作品里,《贝尔法斯特》的存在感尤为突出。它并不像同类电影一样,没有显得多么极端,反而在观感上淡化了冲突状态与激烈情绪。而在另一方面,它又并未真正回避问题,该说的东西都说了出来,甚至更为扎实、落地,且给出了一个更有普遍性意义的主题“扩容”,将作品从完全的“北爱尔兰”之区域性问题的角度上放宽,去到了“人生”的广义之中。

导演肯尼思布拉纳,选择了最完美的切入点:孩子的视角,并由此构建起整部电影的表达系统。由担当男主角的少年,电影为我们展示了他眼中的世界——那个充满了童趣、天真、快乐的贝尔法斯特。以北爱尔兰的“口音”“宗教”,电影建立了文化与信仰出发的对立面。在贝尔法斯特城里那个北爱尔兰族群的聚集居住区外部,新教与天主教的信仰冲突、因物质分化而更剧烈起来的宗教对立,阴霾并非不存在,反而极度恶劣,但男主角却对此并未有太多感知,在父母的刻意保护之下,对他而言这只是一个天堂。

由此,贝尔法斯特的“地域性意义”与普适性意义”,便得到了确立。一方面,它当然是族群于信仰冲突的舞台。而另一方面,它又代表了男主角的“纯真”,是他在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中,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状态,是他对于成人社会的纯洁理解。而随着影片的发展,冲突逐步激化、明化,贝尔法斯特的双重意义也就得到了相应的同步发展——在“地域性意义”上,让族群矛盾摆上台面;在“普适性意义”上,让男主角脱离保护,看到世界的真貌。英格兰,在口音为代表的各个环节都更加不同,是对社区内部宗教冲突的终极升级,从一点扩大到多点,从而形成了男主角一家回避、犹豫、但最终搬迁而去面对的“终极现实”。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族群在物质困境、信仰冲突下的分裂,但更是一个孩童的“成熟”,又相辅相成,用后者必然带来的“破灭”之残酷、茫然、惊慌,彰显前者对于个体的伤害性。

“现实”,在作品中存在大量的象征物。开篇横在丈夫面前的枪,延伸到了男孩偷窃的土耳其糖果,在他回家时被扔掉,暗示着此刻男孩对于社会冲突的回避,对应了母亲对孩子惩戒追打时、不给出正面镜头的淡化处理。暴乱中的“洗衣粉”,则是又一个“族群冲突”带来的赃物,先被男孩拿回家,而后在家庭会议中摆在后景的孩子们面前,引出了夫妻“不再维持对孩子的假象,带他们前往英格兰”的共识,从糖果的“被抛”到洗衣粉的“留下”,串起了一家人对虚幻与现实的态度转变。最终,帮助夫妻从共识去到坚持的,则是极端分子的枪,与开头呼应,又一个直接表现族群冲突的物件,并且破天荒地开火,让现实不再如开头一样被“掩饰过去”。同样地,“电视机画面”中对比“持续播放,虚构之相”电影的“现实”一面:国内新闻,则从暗示父母“遮掩”的“开播后马上关电视”,变成了最后对极端分子暴动的持续播报。

不同层面上的一系列变化,从开场延伸而出,带来了男孩对家庭与社会从天真到打破天真的变化,以及大人们对他从“保护、维持幻想”到“引领着进入现实”的变化。个人“认知成人世界”的成长,带着痛感,从个体与集体的两个角度上展开。就像暴乱发生前用来给孩子们荡秋千的路灯,在暴乱时被当作了冲击商店的武器,孩子终究要打破天真的认知世界,看到大人们身处的现实画面。

它带有希望的结尾。一方面,它来自于决定前往英格兰时的愉快春游。而更重要的是,它也流露出了“天堂成真”的未来暗示。在结尾处,男主角与他此前只能“为了换到同桌而努力学习”、暗恋作罢的女同学献花、奔现,而他二人在“奔向月球”上的拿奖,也让他曾经的“飘渺虚幻梦想”落到了现实。电影里有大量的类似要素,月球、航空探测器,在大部分时间里出现,象征着男主角对“贝尔法斯特”之理想的虚幻不可及。而到了最后,“月球”却成为了一定程度上的“现实”链接了,经历了夫妻犹豫前往英格兰时给到航天器特写“wheres next”的“现实迷茫”,而后与男主角爱情紧密对应起来,从迷茫走入了明晰。

由此,虚幻的梦想,照进了确切的现实。而男主角对女孩的“有一天我会回来的”,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当下的“虚幻天堂”贝尔法斯特,有朝一日会再次复现出开头时的其乐融融,那时的它将会是一个现实里存在的“天堂”,并完成男主角个人爱情与所属民族的双重圆满。残酷的是当下,是老一批不具有未来的北爱尔兰人——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和睦斗嘴、给男主角展示生机满满的祖父祖母,一个掩盖不住病情而病故,一个则留在了“现时”的贝尔法斯特,只能对年轻人说出“去吧,不要回头”,自己则孤独抽泣,被磨玻璃割裂身影。而男主角,则会成为他父亲那样的人,对英格兰的现实怀有希望,活到解决的那一天。

电影的开头与结尾,都给到了彩色画面下的当代贝尔法斯特街景,正是如此用意。全篇的黑白,让其中的“天堂“景象成为虚幻,现实则笼罩上浓郁的晦暗色调,被逐步筹划、延展、爆发的暴动而揭露。正片里唯三的彩色画面,则都关于“向往与希望”,且以非现实的形式出现——先是女人泳装的电影,代表了少年对“性”的向往;第二是一家人观看的科幻电影,一辆飞车直冲云霄,带着一家人跟着前后摇摆,与“月球”和“航空探测器”的意义类似;而后,则是男主角与字母观看的戏剧《a chirstmas carol》,其中的主角洗心革面,激发作品对黑暗人性的希望表达,映在祖母眼镜上的彩色舞台,祖孙二人的投入交流,让他们此刻由戏剧而生的希望表现出来。

在当时,这只是虚构的电影与戏剧,是如同男主角眼中“贝尔法斯特”一般的非现实,彩色丰富,但却不够真实。而到了结尾,彩色终于变成了现实,变成了当下确定出现着的贝尔法斯特。而朝阳初上的景观,也一扫正片黑白场景里的阴云密布。

当然,电影并没能给出一个解决的具体办法,就像他没有给到男主角一家如何融入英格兰社会的部分,甚至没有明确男主角回到贝尔法斯特的结局。并且,当暴动发生、天堂撕裂后,一家人也迅速地完成了对“英格兰之现实希望”的再建立,而没有太多的犹豫、挣扎、寻找过程。希望满载的踏青春游之中,夫妻马上和好共舞,男主角也马上接受了搬家。而在宗教信仰分化的切入点上看,开头狂放地宣传天主教、被彼时“不正视现实”的孩子逗笑过关,在结尾处第二次出场,已然春风和煦,其中暗含的“信仰并包”,也并没有细节展示。

其原因或许在于,这是当今现实里并未解决的问题,肯尼斯布拉纳也并不希望强行给出一个“说服别人”的合理化方案,它也绝不容易。现实是,在英国脱欧后,英伦各地的冲突正在进一步恶化。对电影来说,更容易具体化的,无疑是现实部分,如同开启后半部现实的那段父母对话,逐一说明各种困境,细节详实。而更重要的落脚点,并不是强行给出解法,而是传达“希望”本身,期盼有朝一日,它能够在现实里降临——从“没有未来”的一辈人手中,传到“有未来”的下一辈人,直到它最终实现。


六,最佳外语片《驾驶我的车》

如何评价电影《驾驶我的车》? - segelas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4715

本片以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为基础,但无论是从滨口龙介历来较强的作者性、还是从电影相对于原作更大的体量而言,它都更接近于滨口龙介----而非村上春树---掌控主导的创作,由原作小说触发,建立了导演个人化的表达思路。在这部电影里,滨口龙介探讨了对情感的掩盖与拥抱,将之以演员本体和角色的双重身份、现实生活与《万尼亚舅舅》戏剧的两层环境,构建出了表达系统:以上述形式为表现途径,围绕着男主角的内心状态,让他的情绪暗中推动作品,历经多个发展阶段,直到最终的完成态。

滨口龙介强化了“语言交流”的存在感。在此前的戏剧化场景中,无论是舞台上的确切表演,还是现实中的夫妻“理想状态”,包括男主角与青年之间的交流,都以语言作为唯一沟通方式。口头形式的语言,与“表演”构成了联系,随之与抒发情感的真实脱离开来。而到了节点处,“口头语言”的对比物“肢体语言”,作为“表演”反向的“真实”,开始浮出水面。“肢体语言”代表的“真情抒发”,与“口头语言”代表的“交流障碍”,对立起来。口头语言易于修饰,自然也就有了表演与掩盖的可能,带来了真情传递的障碍。电影前半部中的戏剧表演,多以台词念白做呈现,又是毫无感情的干巴巴,唯一一次有感情的演出半途而废,即是如此。而肢体语言却更为真实,难于伪装。男主角与妻子的性爱行为正是如此----受困于丧子之痛的他们,可以通过语言形成“不需要性爱,只追求纯爱”的理想化伪装,但终究不能掩盖完全,妻子出轨,丈夫乏力。缺少“性爱”这一肢体交互,意味着对真情交流的回避与隔阂。

对男青年的使用,是非常复杂的。后半部里的男青年,成为了对前半部中男主角的再现,带来了“本体回避真实情感”之下的表演难为。这种再现,同样以车内空间的打破为起始象征-----青年出车祸,车辆送去修理,正是对前半部里男主角车祸、车内“戏剧”空间破坏的重复。在电影里,青年只是一个如他所述的“空壳”,扮演着一个“被夸奖时手足无措的明星”,与台湾女演员私交被发现后的刻意澄清,便是偶像明星的所为。只有在与男主角妻子的交流中,他才拥有了真实的情感,并由此情感融入角色,做出了让人信服的试镜和排练。在给男主角讲述其妻子故事后续的时候,滨口龙介将镜头长久地对准青年眼睛,让始终“空壳表演”的他盈满了真情的泪水——男主角的第一人称镜头下,如此长久的对视,让其对爱情之存在、失去之痛苦,有了最直接的面对。

而另一方面,男青年又是对男主角的推动因素。他给男主角讲述的“自慰故事后续”,正是对男主角夫妻之惨淡真相的揭示。妻子化成的那个女孩,在自慰后与罪犯搏斗,虐杀对方,流露出极端的情绪,而她将尸体留在男孩房间,正是希望男孩对自己真实情绪有所发现。然而,男孩却无动于衷,依然“表演”着无事发生的平静,于是女孩也只能在监控摄像头下同样“表演”平静。

这正是对男主角夫妻状态的影射,在男主角始终隐藏的核心伤痛处,揭开了掩盖的背后-----实际上,妻子渴求着真正爱意融入的性爱,通过做爱得到灵感、写出戏剧的行为,是融入真情后的高水平创作,并在随后引出了万尼亚角色扮演的进阶变化,然而丈夫在丧女之痛下削弱了对性爱的投入,甚至对她出轨肉体行为都熟视无睹,虚构着“无需肉体”的理想模式。在讲述这个故事之前,男主角口述夫妻做爱,但电影中却没有任何相关画面,唯一一次也是男主角的乏力,正是对男主角性爱不够投入、似有实无的暗示。而妻子对他本人讲故事时隐去结尾,则是对此依然有回避的一个暗示。

由此,男青年以“本体的空壳”对应了前半部里男主角的状态,与男主角在序幕里一样,表演无能。同时,他也以“对女人之爱”而成为了男主角内心的化身,并通过对其妻故事的讲述、对其妻真情的泪水,构成了对其彻底直面自我伤痛的呈现对象。此前,男主角与他三次对谈,交流妻子话题,从佯装平静到深深触动,从两次离席脱出的回避到端坐车内的对视。最终,男主角被他充满泪水的凝视引出了自己始终以不同阶段、不同形式而掩盖的终极痛苦:肉体传情障碍造成的夫妻分裂、丧妻之伤,在情感与物质两个层面上的“失去妻子”。而二人对谈的不同段落中,代表“表演”的古典乐,也从一开始的响彻而渐次消失了。

他给予的力量,对此前女司机、韩国夫妇等人的侧面推动力做了升级,让男主角直接面对了关键的“妻子”一环,而不再是“旁敲侧击”的程度,最终直面并拥抱自己失去妻儿的巨大痛苦,爆发出隐藏最深的一处伤痛。男青年下车后,他与女司机将香烟举过头顶,仿佛向天上的亡妻致意,肢体语言流露出不掩盖的真情。

在舞台上不要表演,而是将自己呈现出来,在生活中也不要表演,而是不掩盖地直面本心。随之,男主角在最终的状态也就出现了:不再以任何形式逃避内心真实,而是在现实中以本体身份直面最大的痛苦,并将其情感融入角色,回到万尼亚舅舅之中,将念白绝不干涩、真情实感的高级表演延续下去,而不会如前一样,在本体并未直面类似伤痛时无法消受地逃离舞台。

在最终,滨口龙介用一个长镜头,强调了男主角的人戏合一——拥抱本体情感的他,将万尼亚的角色声情并茂、演出至终,并在结尾处借由“妻子”角色对自己的手语,以最真情的肢体方式,获得了来自亡妻的开解,并获得自己的救赎。电影给出了一个现实与戏剧、男主角本体与《万尼亚舅舅》的高度互文表达------从现实与舞台、本体与角色开始,经过上述的前者互溶、后者“现实里的角色化”,最后才引导到对角色的完全脱离,让男主角纯粹站在自己现实身份的状态中。最终,他终究要不再“驾驶我的车”,而是抛掉那辆车,走出车门。

《驾驶我的车》通篇,支撑以滨口龙介完整度极佳、表达逻辑严密的主题系统,其手法语言通用于全世界的电影表达体系。与此同时,他也融入了日本文化与美学中一些外界所知的“扭曲”特性,用对性爱的充沛渴望来象征真实,略有大岛渚等前辈的感觉。此外,本片的人物状态,暗合着日本人标志性的那种“隐忍”特征。他们在生活中维持着“团队、热情、友爱、积极”的脸孔,内心世界却充满了压力、消极的因素,甚至时而陷入扭曲的极端状态。本片中,男主角面对出轨妻子、间接害死她的男青年,却什么都没有表达,只是符合日本礼节地鞠了一躬,正是典型。同时,滨口龙介又设计了这个主题的表达方式,让它与研究者们喜闻乐见的“戏中戏”做了内在的连接。特别是,他对《万尼亚舅舅》的剧情有着有趣的借用,让本作的表达系统平添声色。

这一切,让这部电影既有广泛的接收性,又具备国别与民族的个性,又恰到好处地“讨好”,一举多得,兼容一切。滨口龙介在西方世界的备受追捧,完全可以被理解。毕竟,核心主题全盘走向西式政治正确、表现手法太多极端、一切都仿佛是“扭曲了”的当今欧美电影世界中,滨口龙介拿出这样一部作品,兼具了内敛叙述、情感牵线、隐忍克制、内里性欲的日本美学与社会心理,以及契诃夫小说、戏中戏式表达等西方乐见的要素与手法,必然具备了独特性、地域性的重要价值,并能够被西方世界所接受。于同质化严重、似乎从2019年后便严重下滑的当今电影世界而言,无论是滨口龙介本人还是《驾驶我的车》,都是宝贵的存在。

只是,这或许多少流露出一种聪明劲头过多的刻意,以及仿佛生怕表达不够清晰的用力。就像在收尾阶段,电影完全可以在“男青年讲述故事”后由男主角回到角色、取代“空壳”青年,迅速完结,一切表达已然到位,却依然给出了后面的半小时。并且,最后一幕的手语表演长镜头,也有着同样的“笨重”感。这种过分的刻意,破坏了电影通篇试图营造的隐约含蓄、渐入内里,也就弱化了人物“故作平静”的压抑到直面本心而爆发的过程。

而在手法的使用上,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沉重痕迹”,过多的手法叠加起来,虽然设计繁复,但却失去了举重若轻的灵性,始终努力地传达着自己的导演技巧,精细有余而精巧不足。以它的核心内容而言,似乎并不需要如此复杂的系统。创作心态上隐约之间的用力,让电影有些尾大不掉,也让滨口龙介看上去比大师差了那么一口气。

七,全场最炫酷时刻:


user avatar   wang-jun-yi-73-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豆瓣8.6,烂番茄96%,难怪她获大奖

如果说在一点点里唱「你爱我啊,我爱你」能够达成年度社死KPI的话,那么,世界上就没有比跟医生说「自己父亲患了股癣」更尴尬的事情了。


这样的场景就在这部电影里面真实发生。这部豆瓣8.6分,

一周口碑电影榜前三名

烂番茄新鲜度96%的电影,就是——

健听女孩圣丹斯剧情片评审团大奖


故事聚焦一个聋哑家庭中唯一有听觉的高中女孩鲁比,她每天都要帮助父母和哥哥操持渔业生意。

在加入高中合唱团后,鲁比对歌唱的热爱打动了合唱团长,团长决定让鲁比在梦想和家族之间做一个选择。



或许,你可能会认为导演Sian Heder的《健听女孩》是那种你以前看过无数次的、可以猜出结局的电影。《健听女孩》改编自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所以它的想法并不完全新颖。它的不同之处在于演员阵容。


虽然原版中的家庭多是由听觉健全的演员扮演的。但在导演海德的电影中,他们都由现实生活中的聋人演员饰演——

包括奥斯卡奖得主Marlee Matlin、抢镜的Troy Kotsur和Daniel Durant。这也为她的改编带来了由内而外的真实感。

大四即将结束,作为聋哑家庭中唯一听力正常的人Ruby面临着一个难题:

是继续留在大学追求音乐梦还是留在家里帮助,帮家里打鱼。作为一个CODA,也即聋哑人的孩子,Ruby 在 18 岁的时候就一人扮演多个角色。她不仅扮演着女儿、学生、音乐人、渔夫等角色更是一名家庭「翻译」。


一天早上,当他们在海岸拖网捕鱼时,她又充当着父亲Frank(TroyKotsur饰演)和哥哥Leo(丹尼尔·杜兰特饰演)的「耳朵和手」的角色。当她和妈妈Jakie(Marlee Matlin)在餐桌吃饭时,时而讨论鱼贩,活泼而又动人。但是在学校里,却没有一丝属于她的声音。

在一次合唱团的试镜中,她吸引了狂热音乐老师德贝兹 (Eugenio Derbez) 的目光。Ruby 突然意识到了她未来的道路:唱歌再然后是考入伯克利音乐学院还有追逐种种除了家庭以外的生活。就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Ruby 所熟悉的一切都开始发生变化。

她父亲和兄弟,面对海上督察员对渔船的镇压时,手足无措,这也给当地渔业造成了冲击。她的音乐追求引发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她,她的家人会怎样?

Ruby家里的每个人都可以在没有声音的情况下完美地适应社会。但这都是在Ruby的帮助下才会出现的情况。因而,没有人能够想象,如果她离开家,会是怎样的结果。


她在伯克利试镜排练的强度越来越大,以及和合唱团伙伴Miles的关系日益密切。

越来越亲密的剧情,也无形中充满着巨大压力。那这部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

编剧兼导演夏安·海德在此前导演的《女子监狱》中讲述了一名无家可归的青少年,无意中绑架了一个婴儿的故事。她认为这个婴儿需要从一位不负责任的母亲那里拯救出来。在《健听女孩》 中,她以同样的手法,再次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起放入高压锅中蒸煮。不同的是,这部家庭剧以更温暖的色调,描绘了「在聋哑人家庭环境中长大可能面对挑战,以及聋哑背后的艰辛」这个永恒命题。那句台词说明了一切: 「我不能一直是你想让我成为的那个人。」

那这部电影它做到了吗?真实、敏感和有趣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电影《健听女孩》仍然充满着人文关怀,即使它总是那么地扣人心弦。导演海德在她的摄影机和拍摄对象之间没有保持人类学意义上的距离,这使得电影永远不会将聋哑人视为「他者」。


同时让我们意识到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多么地依赖于我们的听觉。同样,在演戏过程当中,演员们的情绪起伏和精湛的演技,令人着迷。Ruby的饰演者是英国人,她甚至为这个角色转换成了美国口音。


电影给 Ruby 和她的家人设置了很多障碍,而这些障碍也为电影带来了趣味性。例如,当她的爸爸因股癣而倒下时,他十几岁的女儿无疑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她需要做手势向医生传达「生殖器炎症」,然后还要将医生的「禁欲」建议翻译给妈妈。


在他们即将到来的二重唱的彩排中,Ruby 和 Miles 无意中听到了 Jackie 和 Frank 的「床上活动」。这些是青少年生活的考验和磨难,同时也是命运的转折。如果非要说有哪里不合适的话,那就是音乐老师德贝兹。他的情景喜剧基调与家庭喜剧的真实性搭配在一起,略显不协调。

导演海德也为电影剧情带来了更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即使Ruby 拥有美妙的声音,而她的父母却永远无法感知。更不用说让他们理解女儿将以唱歌为生。就在父亲Frank的职业生涯遭遇瓶颈的时候,矛盾也就出现了。他的一生都在钓鱼,码头上的大佬对渔夫们的压榨也让他的生活变成了一部迷你戏剧。

电影中,父亲Frank、哥哥Leo、母亲Jakie和Ruby的一生都在梦想与生存之间做斗争。电影的核心就是:个人与家庭之间如何抉择。《乡土中国》讲述了中国是一个家庭本位的社会,而从来不是个人本位的社会。人们生活中的主要价值是生育子嗣,祭奠祖先,壮大家族,光宗耀祖。

在这样的价值里,个人的快乐是一个很不重要的价值,常常是被人忽略的。

具体到电影,它讲述了一个令人愉快的熟悉的成长故事,一个才华横溢的小镇女孩,出身贫寒,梦想去大城市学习音乐。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老师、迷人的校园恋爱、剪辑的蒙太奇、充满冒险的试镜。当然,还有一个不愿考虑后代前途的家庭。价值的转变是社会进步之后必经的过程,

这部电影无论在国内外的口碑都非常高,正是切中了这个现代人关心的矛盾里。


user avatar   lu-sen-lin-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年奥斯卡最佳场面应该是威尔史密斯胖揍Chris Rock。直接照着chris的脸狠狠地打一拳,那声音非常的清脆。然后史密斯又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戏剧效果拉满。

史密斯打完下台后还爆了粗口




Chris也不是什么好人,这次是因为调侃史密斯老婆jada的光头。但是他老婆jada去年公开说过是因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导致脱发,然后只能剃光头。Chris在台上讲了他老婆光头的段子,说她可以去演《魔鬼女大兵》(里面女主角是光头造型),听到这个,史密斯和jada在台下变了脸,然后史密斯就上台揍了Chris。

不过推上有人爆料,这个笑话本来就是写好的段子,在彩排的时候,史密斯并没有发飙。所以合着这是一起演戏的意思?

当时打过去的时候,台底下的妮可基德曼吓坏了。直接张大了嘴巴。


user avatar   aaronli-yu-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奥斯卡惊人一幕:威尔暴揍主持人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1756270650130432

最亮点的是威尔史密斯上台揍了主持人Rock一拳(视频20秒),因为Rock调侃他老婆的光头,

威尔下台后还大喊,“不要用你的脏嘴说我妻子的名字”,

这就有意思了,

熟悉奥斯卡的都知道,主持人就是个大号脱口秀演员、串场热气氛的,


之前不少人说,这西方脱口秀就是高级哟、绝不用健康和身体残缺来当笑料去冒犯别人,

所以我们要反思,以前的小品总拿残疾人说事,太不应该了!

看来这种反思,也被打脸,


更严重的是,被调侃的Jada,是因为疾病而脱发的,按理说最不能被调侃,

而且奥斯卡为典型的欧美娱乐圈,属于典型的白左聚集地,他们满身忌讳,应该对此非常警觉,

可主持人调侃时,全场除了威尔史密斯外,其他人并未觉得不妥,反而跟着起哄,大笑,鼓掌,

也是挺讽刺的。


其实我挺喜欢威尔的老婆Jada,是《哥谭》里的前几季的BOSS--Fish Mooney(人称鱼妈,企鹅人的上头),

还有个冷知识是,这一对是开放式婚姻,各玩各的,

就这样还能如此恩爱,上演丈夫为妻子出头的一幕,场面温暖人心,确实难得哟。


user avatar   ljd2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脱口秀是冒犯的艺术,前提是你冒犯的人的爱人不能在现场。

黑人可以开所有的玩笑,且只有黑人能打黑人。


user avatar   Reykjavkat18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2 奥斯卡终于来了,简单做个图文的回顾吧:

今年的颁奖典礼把几个奖项挪到直播前,做了提前颁发,其中《沙丘》成为最大赢家,获得最佳音效、原创配乐、剪辑和美艺术指导。《塔米·菲的眼睛》拿下最佳化妆及发型设计奖;《漫长的告别》获得最佳真人短片奖;《皆为爱》获得最佳动画短片奖;《篮球女王》获得最佳纪录短片奖。

在奥斯卡决定要提前颁发这几个奖项,而不转播的时候引起了比较大的舆情,本来以为是出于时长和收视率的考虑,但实际在颁奖过程中,还是穿插着进行了,有种「背着抱着一边沉」的感觉…似乎有点得不偿失。

凭借《西区故事》最佳女配的阿丽亚娜·德博斯是首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女配的公开出柜的黑人女性,今年的颁奖季她已经拿到了电影演员协会奖和评论家选择奖。

最佳摄影奖由《沙丘》获得,这是格雷格·弗莱瑟(Greg Fraser)第二次提名该奖项,他同时也是正在热映的《新蝙蝠侠》的摄影。

去年因为《米纳里》拿到最佳女配的尹汝贞颁发了最佳男配奖,她在颁奖的时候还自嘲说去年自己还抱怨过自己的名字被念错,如果今天她念错了获奖人的名字还请大家原谅。最终获奖人是《健听女孩》的特洛伊·科特苏尔,一位聋哑人,他用手语表达了自己的获奖感言。他是第一位获得演员奖的听障男演员,他在获奖时也特别感谢了《健听女孩》的导演「最佳导演就是那个最擅长沟通的人,《健听女孩》的导演夏安·海德你就是好莱坞最好的导演」,因为她并没有入围导演奖(但是最后拿到最佳影片,也很不错了。

没想到奥斯卡也搞出了《王牌对王牌》的「重逢时刻」哈哈哈哈,但看到《朱诺》三位主创合体还挺暖的,尤其这是在 Ellen Page 变性后第一次看她上颁奖台。后面《低俗小说》的合体真的是时代的眼泪,我在座位上差点跟着跳起来哈哈哈哈哈。

最佳原创剧本颁给了《贝尔法斯特》,肯尼思·布拉纳真的太神了,前不久他执导的《尼罗河上的惨案》才在国内上映,也仅仅拿到了 6 分的成绩,再之前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还被拿出来鞭尸过…但这不是,一转头就拿了奥斯卡。(而且他还是《哈利·波特》里不讨人喜欢的吉德罗·洛哈教授)

《魔法满屋》获得最佳动画奖,颁奖者也都是迪士尼电影的各位主演;《沙丘》获得最佳视觉效果奖;《驾驶我的车》如期拿下最佳国际影片。

简·坎皮恩因为《犬之力》拿下了最佳导演奖,这是奥斯卡历史上首次,连续两年把最佳导演都颁给了女导演,她也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第三位拿到这个奖项的导演。(第一位是凯萨琳·毕格罗,2010 年的《拆弹部队》

史皇在刚刚的小事件后拿到了最佳男主,他在致辞里说「理查德是一个非常维护家庭的人」,并为自己刚刚的行为道歉,「爱会让你做出很疯狂的事(love will make you do crazy things)」,他说自己哭不是因为拿到了这个奖,而是因为能跟自己剧组的同仁一起完成这个项目。(虽然《国王理查德》里他确实突破了以为他在电影中的形象,但是私心里感觉今年这个奖还是应该给丹泽尔·华盛顿

(打人的过程就不写在这个回答了,想看的在这里:

安东尼·霍普金斯来颁发最佳女主,他调侃说史皇把话都说了,我们需要爱与和平。这一奖项的其中一位入围者 Olivia Coleman 就是去年跟他一起出演《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拿到最佳女主的演员。不出意外,最佳女主的获奖人是劳模姐。应该说她今年拿奖是众望所归,早就该给她了。她今年还跟一起入围的科鲁兹一起演了《特工 355》(但那部确实难看)。今年也很难得的,所有入围最佳女主这个奖项的电影,没有一部入围最佳影片奖项…

另外强烈安利大家去看劳模姐和奥斯卡·埃塞克一起演的《婚姻生活》。

颁最佳影片奖的是拿了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在颁奖季四次入围女主,但甚至没拿到奥斯卡提名的 Lady Gaga(讲道理在《古驰家族》里 Gaga 表现很不错,活灵活现得演出了一个有点土又不那么聪明的意大利女人的形象,在提名名单出来的时候,也有不少人为她喊冤……

最佳影片最终(有点意外地)给了《健听女孩》,今年它拿到了三座小金人,这也是第二次改编剧本的电影拿到了最佳影片。上一次是马丁斯科塞斯翻拍版的《无间道》。Apple TV+ 赚翻了。

p.s. 上一次看到跟 Gaga 一起颁奖的 Liza Minnelli 还是在电影版《欲望都市》里,她在 Stanford 的婚礼上激情澎湃地唱跳《Single Lady》,然而今年 Liza Minnelli 已经要坐轮椅出现了,Stanford 也离开了我们…

很多人都说奥斯卡一年不如一年,但这么多年看下来,再加上最近几年从各个维度上说都越来越紧张的局势,只觉得能看到电影就还挺开心的。

好了,就酱,散会!


user avatar   qqqwwwaaazzz 网友的相关建议: 
      

恭喜扎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cmf20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酸碱体质和酸碱食物学说。

算是很有趣了,说它是民科因为它毫无根据,说它有趣是因为它利用了对的结论去反推无稽之谈般的原理这种奇妙手法,让很多人无法全盘否定它。因此在很多民科信口提出酸碱体质说的时候,因为他们最后的落点是:多吃蔬菜少吃肉更健康,导致我们无法有力反驳。这就是这类民科的厉害之处--用民科的论据去包装科学的论点。

而它的民科部分在于:空口说某些东西是酸性某些东西是碱性,比如我完全不明白它认为白米饭是酸性的?是体外实验还是吃下去后发现血液pH值有显著性下降?而且血液和身体微环境又是如何被这些所谓酸碱食物凭空改变了pH?

以下我们拆解下民科部分,然后肯定下真正科学的部分:

1.血液是强大的缓冲体系,不会因为饮食有大波动(此外呼吸也是调节pH的一个环节)

血液中有三对缓冲对(蛋白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碳酸氢盐缓冲对),它们在血液中构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缓冲体系;毕竟血液酸化或者碱化都是致命的,因此人体必然不会进化了这么多年还会仅仅因为吃的东西太单一就严重影响身体pH而生病。再说,其实人体摄入食物消化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并不是主要由缓冲对来调节的。


2. 肾脏对血液的pH有强大的调节功能--维持体内pH长期稳定

肾脏不仅有滤过血液功能,还有分泌功能,因此它可以双管齐下来调节血液的pH,尤其是纠正因为饮食或者生理病理原因导致体内酸或碱累积过多的情况。


3.饮食所产生的酸碱作用非常有限

最后落实到食品上,到底哪些食品是所谓“酸性"或者“碱性”的。举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关于大量动物性蛋白(如肉类)的饮食会增加尿酸,且尿钙上升(这是陈述性事实),而这部分钙的来由在以前并不明确,有学者猜测是骨钙释放而来;因此民科认为是“酸性的肉类”导致了骨钙减少乃至于骨质疏松。而事实上,近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大多均表明尿酸增高和尿钙增高其实跟骨钙丢失没有关系(1),因此就对于民科把一个陈述性的事实(尿酸尿钙增高)和他们放飞自我的猜想(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看似严谨的套路:肉=酸性物质=有害健康。


4.利用共同“关键词”偷换概念

比如说酸性食品导致酸性“微环境”从而致癌这一说。这句话利用的就是一个基本事实:癌细胞可以利用糖酵解(无氧呼吸)的方式维持生存,而糖酵解的代谢产物正是乳酸这种有机酸。因此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确实是较其他地方偏酸性的。而这就被民科利用了,并且强行联系起来之前的肉类是产酸物质--所以酸化微环境--致癌。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说不通的,但是对于不懂生理学的人来说,听到个癌细胞偏酸,又听个肉类产酸,最后得出吃肉致癌的结论,反而比正统的说教更容易接受。


那么最后分析下,为什么说“酸碱体质说”的结论是对的呢。因为说它是民科,主要因为民科其实没有从头推导和验证的能力,而只有猜测和自圆其说的能力;因此大多数民科都是从结果推到到论据的。所以他们是从正确的饮食建议出发:多吃蔬菜水果,杂粮五谷,限制红肉和动物来源的蛋白,然后自己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蔬菜谷物是碱性而肉类是酸性的说辞,这样的好处就是:你永远无法说他们是错的,毕竟他们用的结论都是对的。

然而这类民科的害处就在于,它简答粗暴的教会很多没有科学基础的人一个错误的观念,导致这部分人很可能会极端而粗暴的理解食品,比如很多人会长期完全不吃肉或者低蛋白饮食,而因此增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概率,还乐津津的觉得自己碱性饮食很健康。


近期这个学说的创始人被罚款了,可见捏造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会导致很多人的饮食观走偏而被商家利用,最后由于人群健康受损,买单的还是纳税人,所以抵制伪科学是全社会的责任。



Cao, J. J., & Nielsen, F. H. (2010). Acid diet (high-meat protein) effects on calcium metabolism and bone health.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 Metabolic Care, 13(6), 698-702.


user avatar   zhong-zhu-8-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酸碱体质和酸碱食物学说。

算是很有趣了,说它是民科因为它毫无根据,说它有趣是因为它利用了对的结论去反推无稽之谈般的原理这种奇妙手法,让很多人无法全盘否定它。因此在很多民科信口提出酸碱体质说的时候,因为他们最后的落点是:多吃蔬菜少吃肉更健康,导致我们无法有力反驳。这就是这类民科的厉害之处--用民科的论据去包装科学的论点。

而它的民科部分在于:空口说某些东西是酸性某些东西是碱性,比如我完全不明白它认为白米饭是酸性的?是体外实验还是吃下去后发现血液pH值有显著性下降?而且血液和身体微环境又是如何被这些所谓酸碱食物凭空改变了pH?

以下我们拆解下民科部分,然后肯定下真正科学的部分:

1.血液是强大的缓冲体系,不会因为饮食有大波动(此外呼吸也是调节pH的一个环节)

血液中有三对缓冲对(蛋白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碳酸氢盐缓冲对),它们在血液中构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缓冲体系;毕竟血液酸化或者碱化都是致命的,因此人体必然不会进化了这么多年还会仅仅因为吃的东西太单一就严重影响身体pH而生病。再说,其实人体摄入食物消化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并不是主要由缓冲对来调节的。


2. 肾脏对血液的pH有强大的调节功能--维持体内pH长期稳定

肾脏不仅有滤过血液功能,还有分泌功能,因此它可以双管齐下来调节血液的pH,尤其是纠正因为饮食或者生理病理原因导致体内酸或碱累积过多的情况。


3.饮食所产生的酸碱作用非常有限

最后落实到食品上,到底哪些食品是所谓“酸性"或者“碱性”的。举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关于大量动物性蛋白(如肉类)的饮食会增加尿酸,且尿钙上升(这是陈述性事实),而这部分钙的来由在以前并不明确,有学者猜测是骨钙释放而来;因此民科认为是“酸性的肉类”导致了骨钙减少乃至于骨质疏松。而事实上,近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大多均表明尿酸增高和尿钙增高其实跟骨钙丢失没有关系(1),因此就对于民科把一个陈述性的事实(尿酸尿钙增高)和他们放飞自我的猜想(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看似严谨的套路:肉=酸性物质=有害健康。


4.利用共同“关键词”偷换概念

比如说酸性食品导致酸性“微环境”从而致癌这一说。这句话利用的就是一个基本事实:癌细胞可以利用糖酵解(无氧呼吸)的方式维持生存,而糖酵解的代谢产物正是乳酸这种有机酸。因此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确实是较其他地方偏酸性的。而这就被民科利用了,并且强行联系起来之前的肉类是产酸物质--所以酸化微环境--致癌。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说不通的,但是对于不懂生理学的人来说,听到个癌细胞偏酸,又听个肉类产酸,最后得出吃肉致癌的结论,反而比正统的说教更容易接受。


那么最后分析下,为什么说“酸碱体质说”的结论是对的呢。因为说它是民科,主要因为民科其实没有从头推导和验证的能力,而只有猜测和自圆其说的能力;因此大多数民科都是从结果推到到论据的。所以他们是从正确的饮食建议出发:多吃蔬菜水果,杂粮五谷,限制红肉和动物来源的蛋白,然后自己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蔬菜谷物是碱性而肉类是酸性的说辞,这样的好处就是:你永远无法说他们是错的,毕竟他们用的结论都是对的。

然而这类民科的害处就在于,它简答粗暴的教会很多没有科学基础的人一个错误的观念,导致这部分人很可能会极端而粗暴的理解食品,比如很多人会长期完全不吃肉或者低蛋白饮食,而因此增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概率,还乐津津的觉得自己碱性饮食很健康。


近期这个学说的创始人被罚款了,可见捏造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会导致很多人的饮食观走偏而被商家利用,最后由于人群健康受损,买单的还是纳税人,所以抵制伪科学是全社会的责任。



Cao, J. J., & Nielsen, F. H. (2010). Acid diet (high-meat protein) effects on calcium metabolism and bone health.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 Metabolic Care, 13(6), 698-702.


user avatar   pai-da-wei-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基本上所有高复杂性的问题,比如说天气预报、地球洋流、股票预测、大型生态系统演化、癌症、狂犬病等等。

具体一点的,湍流、堆积固体颗粒的流动计算。




  

相关话题

  原定 4 月疑似重映的《指环王》疑似全部撤档,你有什么想说的? 
  冷兵器历史上的普通小兵战斗力究竟如何? 
  如果韦小宝是《让子弹飞》里的六子,被人污蔑「吃了两碗粉,却只给一碗钱」时,他会怎么办? 
  你们觉得电影《楼兰传说:幽灵军队》怎么样? 
  为什么我觉得《罗曼蒂克消亡史》很无聊? 
  奥斯卡已经过了 90 年,哪一届含金量最高? 
  你见过哪些高能片段? 
  看完电影《误杀 2》,你有什么感受? 
  在各种历史(穿越)小说、电影、电视剧中,有哪些令人无语的 BUG? 
  八佰票房首度问鼎全球票房冠军,预计最后票房能够达到多少?之前抵制八佰的人对它的看法有所改变了吗?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2000之内的礼物(除了化妆品)送给女朋友会让她倍感开心?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有创意的生日礼物?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