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研究生复试 331 分逆袭 390 分,招生处称「严格复核,成绩有效」? 第1页

                          

user avatar   kana-nagat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并不知道协和的研招录取规则,不过按照一般大部分学校「初复试各占一半」的规则,初试领先60分,折算到总分里,仅仅相当于6分。

区区6分

想在复试里超过或者损失6分,真的太容易了……比方一个英语口语就可以占20分,表现好的满分20,表现一般的15分,这一下就差出5分去了。按照50-50就折算了2.5分了。

顺便一说,面试环节的打分规程一般的是有严格的分档要求的。比如打分你要先打优良中差四档,然后再分档给分,优就一定90以上,差就一定50分以下。然后再把各复试各环节折算出总分。这是为了增加区分度,避免大家复试都是90多。

所以初试差出5分累死累活,复试差出5分轻轻松松。

考研的一大误区就是把初试排名太当回事……


多说一句,学生党可能很容易忽视甚至很难接受的事实是,考研作为一个非标准化考试,公平已经不是它的追求、至少不是唯一追求了。公平以外,考研追求的更多的是选拔出有学术潜力的人来。而学术潜力这个东西终究是没法标准化的,人们到最后发现最靠谱的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老板雇佣员工,最终评判标准只可能是自己的判断,理性的老板不会招让自己亏钱的员工。导师招学生同理,导师招一个学生是要付出大量的资源的,理性的老师不会愿意招一个没有学术潜力的学生。因此,个人主观化的评定不可能被标准化打分所替代。

考研复试要改进,但更多是从考试的组织入手,避免个人的非正常好恶影响结果。但只要研究生还是师徒制,主观面试就不可能被客观打分取代,并一定占据大权重。


user avatar   wang-hao-5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多人邀请,统一谢邀。

这个结果是算很正常的,我对提问者这一类的思路略有惊奇。

完全不需要引申为黑幕。

如果初试分数那么重要,还安排复试干嘛?

能发SCI很重要,相当于带资入组。

英语考试成绩相比而言,没那么重要。

看文献和写文章并不需要太高的英语水平。

各有优缺点,所以最后总分差距也不大。

猜测导师也是纠结的,很多时候,也是赌运气,看发挥。

也有可能导师前两年就选了初试分高的,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


user avatar   liu-yu-tao-83-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难想象这样的学校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医生。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陈鑫的发小,因为怕被网暴所以匿名了,下面是我和他的一些聊天记录,包括今年刚出成绩后的聊天,去年他写论文时候聊天。

我们俩是一个村的,从小玩到大,他父母就是在家种棚的农民,而不是网上说的“院长”“博导”之类。的确他不是一个有天赋的人,高考的时候成绩很一般,他想当医生,所以报考了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进入大学后,跟着导师进实验室,做实验写论文,去年暑假他也没有回家,一直在学校学习和医院里实习。

去年写论文的时候,本该是准备考研的时候,当时他也很纠结,因为他考研的内容的确学的并不好,但他想去个好点的学校,所以想努力把论文发出来,因为他本科学历不好,应试能力也一般,论文对他来说挺重要的。论文发表出来以后,他决定一战报个好学校试一下,考不上就二战。今年刚出成绩的时候,他也觉得希望不大,已经开始看调剂了。

他英语的确不好,但网上说英语差就写不了sci也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可以用翻译软件翻译后再润色,他之前还让我给他改过论文,聊天记录已经放下面了。

网上说他6篇sci一作也是不实的,是他发了一篇sci的影响因子为6.58。他的论文成果我也放在下面了,是他之前发给我他做的简历的截图。

我知道我发小一直以来的努力,也知道他家庭的真实情况,希望大家能够理性评判,谢谢大家。

评论区有说他父亲是教授的,我就再加一张截图,是之前聊到要不要继续读书,他爸妈都是农民,在家种棚供他上学,他觉得他多读一天书,他父母就要多干一天活。

济宁医学院发的辟谣声明。















user avatar   henry2015nic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外行看了一下文章,我觉得难度不大工作量大,本科生有老师指导也不是做不出来。

这个期刊的主要领域并不是作者所写的内容,但我百度居然搜到了貌似是作者本人的提问。。时间都可以对上,证明至少自己有在搞吧


贴下截图






感谢评论区的提醒,那个匿名发小截图里的名字和这个网名一样。



评论区提醒官方已申明



在某期刊发表文章的难度,主要取决口碑而不是影响因子,外行也可从是否开源、发表时间线大致判断。

有文章的,复试一定会被问文章相关的问题,如果思路清晰、细节准确又表现对科研的热情,那面试优势的确非常大。

不要因为一篇sci就神话人,也不要因为没有就贬低人,每一位努力的普通人都值得被尊重,可就是现在太卷了……


导师的确会偏好更有科研潜力和意愿的学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卷论文就会有超大的劣势,重要的是表现出一种愿意思考、愿意从事科研的倾向。

有人说发论文和学生没关系主要看平台,对于平台不好的学生不公平,以后会愈演愈烈。其实本科搞科研更多是态度而不是成果,如果计划读研,能先确定报考的导师,阅读他以及同行的文章,了解从事领域的发展现状,多思考,提前联系多交流,这也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信号,外加上扎实的理论功底……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一个后续,算是定论了,济宁医学院发布声明了(协和也发了复查声明,链接在下),也印证了我想的吧,造谣的也是可恨啊

协和也发声明了,还公布了具体的成绩,针对面试也进行了复查mp.weixin.qq.com/s/rIsk

以下是原回答

不是洗地,但是这个风向太像常见的故事情节,高分被逆袭,有背景,有人,学阀,小作文风生水起,这种触动大家最在意的公平的话语,很能掀起风浪。

不是我怀疑,只是这样的风向太熟悉,情节几乎都可以补全,且不说是否真有SCI,学阀等小作文情节,这些捕风捉影的事情本身就很容易挑起大家情绪,从而忽略了一些理性。

鄙人查了一下协和的复试方案,初试复试各占50%,初试成绩怎么算平均分没有给,但是通过公示成绩反算一下391折合38.995,331折合33.1,最后的总成绩中,391同学只领先6分,那么6分算不算很大呢?各位心中自有一杆秤。复试中明确要求各个专家要广泛的提问,考生回答和表现,很容易拉开差距,相信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会有同感,毕竟你也不能预判老师会从那个角度考察你,除非你本身就很优秀,什么问题都能让老师满意。

其实考研初试和复试本身就是同等重要,初试高也并不意味着一定能上岸,只不过大多数学校一般不会只招一个,在多数招录背景下,逆袭只能算少数,不同的是在这个问题中放大了这种差异。这种情况在顶尖学校的学硕只招录个位数的专业更为普遍,大家有闲心可以去查查。

在现行招生规则下,初试成绩只能反映一部分你的所学,复试则是对你全方位的考察,就复试而言,科研经历,优秀的本科成绩,获奖显然都是加分项,这两位同学的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但现在招生复试面试专家(协和的叫法)也不止一位,能让多数老师取得认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归根到底,个人在当事人没有出来说明情况下,结合已知信息,觉得可能大概率也没有什么猫腻,为什么331的同学复试不能表现更能得到老师的青睐呢,这本就是互相选择的过程。老师并不认识你,在复试时间里快速的认识你,并且衡量你是否可以成为我的助手,只能依靠你大学的各种证明,成绩单,论文,科研项目,但是也或许真如小作文写的那样呢,如果协和不公开调查(大概率)只有天知道,作为旁观者,也只能唏嘘了

最后补一句,现在复试全程录像,而且也会保留,相信考生投诉后,相关纪律部门会介入,一查便知,但是纪律部门最关心的是程序是否合规有没有利益关系,如果程序合规,多半是不会翻盘的,毕竟面试专家的看法是主观看法你不能说他错或者对,让我想起了那年北大没录取河南两个考生,最后补录不过那次是程序不合规。


user avatar   jie-dao-ban-lai-liao-ge-nian-qing-r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初试高60分,折合百分制高12分,复试笔试也高2分,合计领先14分,面试过程中,面试专家组对两位考生的专业知识、英语听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科研能力等进行了综合测试,面试被翻盘15分。嗯,笔试被碾压60分的专业知识,英语只考47的英语听说。直接就说只看论文就行了嘛。而所谓的专家组也就是个摆设用人的导师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以后高校就是私企了呗。我知道这已经是潜规则了,但这次的事是要把潜规则变成明规则,连装都不想装了。这些天看下来,我大致相信陈鑫是无辜的,协和也只是纯粹的偏爱。但是同志们,这是路线之争啊!本来就已经大量的名额给保研了,还不给统考生留一点活路吗?那些口口声声研究生不看分数的985er们,你们当初不是靠高考分数上的985吗?这么急于关门!这个口子一开,以后真的就科研从娃娃抓起,985世袭制了呗。那些疯狂洗的人,你们确定你们配当既得利益者吗?别到头来小丑竟是自己。同志们,这世上没那么多天才,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什么时候天道酬勤变成了被嘲笑的小镇做题家。况且很多人缺的是那个平台。那些今天骂高分低能的人,和前不久骂颜宁sci机器的是同一波人吧?同志们,想想你们的立场!我们追求的,是公平,公平,还是tm的公平。这不是学术问题,这是分配问题。这事情解决不好,也不用谈什么中国科研的未来了,根基都动摇了。


user avatar   lewisalonso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事情有个很大的bug:高校可以先选人再打分。

在现行的规则下,初试分数可以没有任何意义,高校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任意调分,确保选到自己想要的人。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本来说好的初试复试5:5,但在实际操作时,复试对最终录取结果的影响占比可以达到90%甚至95%,即实质上1:9甚至1:19。

而考研初试+复试规则的初衷是给高校一定的自主权,但一定不能是无限自主权。

390腊梅考生的分数构成是:初试390/500(占比50%)+复试笔试48/50(占比25%)+复试面试29.93/50(占比25%)。

即:39.00+24.00+14.96=77.96分

331考生的分数构成是:初试331/500(占比50%)+复试笔试47/50(占比25%)+复试面试43.86/50(占比25%)。

即:33.10+23.50+21.93=78.53分

前两个分数都是实打实的,只有最后一个分数有主观操作的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专业考研的考核模式是政治100+英语100+数学150+专业课150。严格地说,只有专业课150和考生的专业水平比较相关,这也引来了许多人的诟病;但此专业的考核模式是政治100+英语100+专业课300,专业课的占比达到了60%,这种考核模式应当是比较能反映出考生专业水平的。

众所周知,我国有很多“考研名校”,比如曲阜师范大学。这种学校的不少学生,大学四年只学考研的几门科目,实际应用能力一片空白,非考研科目基本啥也不会。这样的学生被刷,并不冤枉。

但此390选手一定属于这种“做题家”?我觉得,不能妄自下判断。尤其从他的复试笔试成绩来看,大概率不是这种情况。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发布的声明中写道,面试专家组对两位考生的专业知识、英语听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科研能力等进行了综合测试,面试专家根据考生表现进行独立评分。

那么我们看看这五项。

专业知识,390选手经过初试专业课300分+复试笔试的考验,不太可能明显弱于331选手。

英语听说,390选手明显强于331选手。

逻辑思维,无法明确判断。

语言表达,无法明确判断。

科研能力,331选手明显强于390选手。须知,英语考研47分不等于不能发sci,331考生发表了6分的SCI,确实相当相当相当牛逼。

但综合这五项来看,390选手除了科研能力不如331选手,在其它四项上基本还占了一定优势,为什么反映到面试中是29.93:43.86的巨大分差?为什么不能是32:44,或者34:44呢?

真的做到独立评分了吗?还是,精准控分?

程序正义得到严格遵守了吗?

附张图

真就只看发论文呗?那其它的考核环节还有意义吗?

如果是这样,倒还不如改为纯申请制,招生官直接根据申请者的材料进行综合评判打分录取。至于关不关系户,暂时顾及不上了。

既然我国采取初试+复试的考核形式,我觉得就应该明确高校在复试中的打分标准。

比如,复试总分50分,按照复试笔试、本科学校、本科成绩、语言表达能力、外语能力、科研能力等考核方向进行预先分配,并制定尽可能详细的评分标准。

比如说:复试笔试占比25分,这个已经有明确的评判标准,无需多说了;

本科学校占比5分,清北=5分,华五人=4分,普通985=3分,211=2分,双非=1分,专升本等=0分,上财、国科大、南科大等学校单独赋分;

本科成绩占比5分,985排名前10%/211排名前3%/双非排名前1%=5分,985前30%/211前10%/双非前3%=3分,其它1分,每挂1门专业课扣1分,每挂1门非专业课扣0.5分;

语言表达能力占比5分,由相关专家进行考核,这个没法直接量化分数了;

外语能力占比5分,侧重实际运用能力,侧重口语表达能力,结合四六级考试和雅思托福的考查方式和考核标准进行给分;

科研能力占比5分,每发表一篇SCI源期刊一作4分,二作2分,三作1分,每发表一篇EI源期刊一作2分,二作1分,三作0.5分,每发表一篇其它期刊、会议一作1分,二作0.5分,三作0.25分,特殊情况如引用特别高的论文、专业性质较强的期刊另行考虑,加满为止。如果考生发表的论文不是硕士申请方向的论文,可以按照论文方向与实际申请方向的相关度进行折扣,最低按原始分值的40%计入,最高100%。考虑到论文发表可能涉及到关系、金钱,不应该设置过高的比重。

所有部分单独打分,老师只能看到考生本部分的材料,如考查外语能力的考官不知道考生的本科院校。

且:复试的评分标准应当在考生报考前就公布,确保考生知情权。比如我事先知道我比别人少发论文,这会体现为复试科研能力5分的分差,相当于初试50分,如果我能接受这个规则,就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报考;如果不能接受,就选择其它院校。

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避免了“考研名校”做题家被刷不掉的情况,因为他们的本科学校,本科成绩,外语能力,科研能力大概率一塌糊涂,分数会被扣光光;其次,避免了高校“想要谁就要谁”的情况,所有综合素质考察环节有据可依,提高了考研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此外,考生在报考前就知晓院校复试规则,可以选择规则对自己最有利的院校。

考研和申请国外院校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考研一年只能报一所,而出国一年能申n所,两者存在着质的区别。对于后者,只要申请者的水平够格,即使这所学校申不到,换一所同等级别的学校也能申到,这个时候,给院校较高的自主权(比如学校A偏爱中国人,学校B偏爱白人,学校C偏爱女性,学校D偏爱高gpa选手,学校E偏爱文章多的选手)甚至是对资源配置有利的;但对于前者,只要被这所学校拒绝,大概率一年的努力便打了水漂(调剂懂得都懂)。在这种“一年只能报考一所”的考核模式中,其实应该给考生更多的“主动掌控命运”的权利,不应该给高校无限的自主权的。


user avatar   cc.tenso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就问问,有几位同学本科生期间能获取这么多的科研资源的?

更何况还是个二本院校?

我想这其中的能量和操作空间就值得商榷了。

请问,如果你父母都是农民、家境一般,自己学习成绩也一般,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获得恐怖的科研资源?

这是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前提条件是假的,即:你家境优越 或 你的学习成绩拔尖。

好,哪怕这位同学真的将不可能变为可能,而且在拿到这些科研资源后,又发挥了和自己成绩完全不符的、超乎常人的科研能力!

但我们再做一个假设:

如果你的家境一般甚至较差,你的成绩也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是你超乎常人的科研能力,请问你对毕业之后道路的选择是什么?

  1. 准备工作,提早赚钱贴补家用
  2. 考研,报考一个招生名额多点的、分数相对现实点的院校,免得复读加重家里负担
  3. 考研,报考一个好点的院校,努努力拼一把
  4. 考研,报考一个招生名额只有1位,且对自己来说较为困难的的院校

如果你是正常人,你一定会选择1、2吧;如果你真的要拼一把,也一定会选择3吧!你怎么可能会选择4呢?除非你脑子坏掉了,或者早就知道自己被内定了吧!

是的,如果他有保研名额的话,应该已经保研了吧;更可能就是因为所在院校没有保研名额,所以就用了一种近乎内定的方式变相“保研”了吧。

说不公平吧,这么强的“科研能量”,本应该就是处于保研队伍中的,给个内定名额又怎么了?

说公平吧,岂不是又寒了那位390同学的心呢?


我在这里劝一句,390的那位同学,咱还是别上了;

如果这位天才真的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咱只不过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去与神一样的存在作斗争罢了。

如果最后查出来这位天才有问题,但你觉得你能在拉下了这位天才之后,在导师的手下顺利毕业吗?


user avatar   ni-ni-gou-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深感科研甘苦的博士生,我要和大家唱反调了。

协和这吃相太难看了。

注意,我不是说协和复试搞暗箱操作,是的,我完全相信确实没有PY交易,你会写文章,导师就收你进来干活,仅此而已。

也许导师觉得我只是找个人给我干活,又没有偏心谁,但这种做法是贻害无穷的。

以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资源,本科阶段就能拿到导师的资源发非水刊SCI的学生,才占多少比例?这个陈鑫和他的本科生导师有没有什么后门关系我不知道,但现实是绝大多数没有后门的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在本科阶段熬SCI,想拿到6分的SCI更是难如登天,这个分数的SCI不是靠自己就行的,九成九要拼爹才能拿到资源。

如果他是协和本科也就算了,你一个双非本科生发6分SCI,英语还只有47分,吹自己纯靠能力,这和富二代说实力以外能力资本为零有什么区别?当我们这些硕博都是傻逼?这话也只有不搞科研的人才会信。也许陈鑫确实没有后门,是个非常有本事的幸运儿,但这种人才几个?

这道理你以为全国的导师们不知道吗?但是,以前,一直有一道门槛卡着,就是研究生初试。你分数和人家差太多,强行把人挤走,人家会闹的。导师找人干活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影响,虽然复试导师是权威,但要是分数差太多,公然无视之,也是挺有风险的。

现在你北京协和医院这么一个国内领军机构,公然鼓励唯SCI为标准录取学生,等于直接打脸说初试成绩就是狗屁,影响有多坏知道吗?以后国内各个985高校纷纷效仿,有点关系的本科学生也纷纷跟进,导师们毫不顾忌地招收投稿机器,学生和他们的爹全副精力放在怎么和本科生导师玩PY交易水文章,那初试还有什么用?

就算导师复试完全公平公正,我就要科研民工,但是本科阶段能拿得出SCI的资源全被拼爹的人占了,名校研究生资源还能留几个给家里没背景的寒门子弟?你以为发一区SCI只靠自己啊?

我真是不理解竟然有普通穷人觉得陈鑫逆袭是件励志故事,太魔幻了,没权没势的普通人居然会一个刺激阶级进一步固化的事情欢呼,猪油蒙了心啊。

我是既得利益者,以后我也会招学生,学生本科阶段普遍就具备科研能力对我是好事,说难听一点要是自己想摆烂的话,我不收学生了,还可以帮人写文章挣外快,混个水刊低分SCI也不是什么难事,对我有什么坏处?

你家里有背景为他叫好可以,你普普通通,什么资源都拿不到,除了玩命考试没有其他出路的人为他叫好,这叫被卖了还替人数钱。




                          

相关话题

  医学生规培制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吗? 
  2022考研全年时间如何安排? 
  如何看待研究生报考「放导师鸽子」、「录而不读」的行为? 
  2018考研成绩快出来了,你现在是什么感受? 
  法律硕士(非法学)就业真的很差吗? 
  考研是什么?为了什么? 
  为什么有人考研付出了巨大努力,还是成为炮灰? 
  想向非诉讼方向发展,考研去上财和华政哪个更合适? 
  政协委员建议「将考研模式改为申请审核制,一名考生可以申请若干所学校」,你认为这一建议可行吗? 
  哪些网站的考研信息比较齐全? 

前一个讨论
感谢作者功能是否已经名存实亡?
下一个讨论
美国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对赴美华人实行入境限制,以减少肺炎传播风险 2月2日生效。?





© 2024-11-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