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方面看,1.从录取方(学校)的角度看,录取流程没问题,学校就要和结果站在一起,没的选。2.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复试(或者面试)比例越大,越不利于公平录取,懂得都懂。两方面都有合理性,所以才有很多争论。
先说观点,此事对于个人,低分考生有可能逆袭,高分的考生愿赌服输,没啥说的。此事对于考研群体,是利空的,谁逆袭,谁服输,你说了不算。
2022年考研录取110万人,对照1998年高考录取108万人,不管你是否承认,考研事实上已经高考化了。如果时光倒流到1998,协和的两位考生参加1998年高考,一个331,一个390。协和录取了331,你是否还像现在一样坚持你的观点?
在考研高考化的大背景下,涉及的考生越来越多,再采用不那么透明的5:5面试录取方法,此类的问题就很难避免。对应当前超级内卷的现状,本来公平的上升通道就不多,大家还是共同呵护好考研这条上升通道。如果我是有更多资源的阶层,我是乐于看到加大面试录取比例的情况发生的,当然,靠推荐信录取更好。不要杠,杠就是你对。
我的建议:在博士录取中采用面试为主的录取方式,在硕士录取中采用笔试为主,面试为辅的录取方式,比如7:3或8:2,限制下自由发挥的幅度。
用骆驼祥子里的一句话结尾:车行的老板纳妾,臭拉车的高兴个什么劲儿?
实话实说,看了铺天盖地的控评我就知道腊梅妹妹是彻底没戏了,再来一年换个学校吧,早一点了解社会也不一定是坏事,如果可以帮到你,随时联系我
济宁医学院,SCI,初试英语47分,能发SCI的,初试英语咋地只有47分
还有这个,中科院某所物理的,高数不及格,量子力学正好及格,这靠啥面试逆袭?
不是医学生,也没啥资格评论专业难度什么的。但是,同样是去年的考研党,我完全明白英语一能考到47是什么水平,可以说是完全不懂。而且,我认为专业课上20分的差距来说,至少是差一个层次的水平了。要说专业或者科研能力杨同学更低的话,我不敢苟同。
巧合的事情是,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最后成绩仅仅差了0.53分,换算下来,也就是面试分如果多2分即可录取。有大佬可以去扒扒前几年协和进复试的平均给分,看看是不是这分数给的稍微有点低了?换而言之,一篇sci的分量,足足可以在面试的时候高出13分?给陈鑫同学高分没问题,只是杨同学复试真的在老师头上蹦迪吗?50分得29,连及格都没到。
是当然不能唯分数论,同样唯论文论的方式就恰当吗?不过这事情,说到底是学校的问题的。拿我这法学专业举例,这几年复试上交的材料直接标黑加粗要求法考证,甚至某些学校直接表明通过法考复试成绩+5分这类。同时吐槽下,我一直不明白复试的一些分数情况为什么要像国家机密一样保存着?(小声bb一句,从法律角度来说,杨同学完全有请求权要求学校出示具体的评分细则以及两位考生的各项分数,包括复试录像等。当然这么做后果就在于得罪了学校,不过如果没有黑幕也谈不及得罪)。
不否认两位同学都很优秀,只是如果一篇sci可以弥补医学生初试60分的差距的话,这不也是对踏实读书的高分学生的一种不公吗?
矛盾点并不在个别寒门学子的逆袭,而是考研统考标准合理性与公平性。
吊尾车的排名+论文,可以不可以挤掉第一名的名额?
如果可以的,以后努力的方向,便不是初试成绩。
考试分数只要过线即行了,因为考试成绩再高,过线后再也无任何作用。
何必浪费时间去备考?
既然不看考试分数了,总得看看其他东西吧。
那以后得看啥?
那必须是文章、资本、人情!
哪一项是寒门学子玩的起的?
之前的标准:唯分数论,兼顾动手能力。
谁知识点掌握扎实,谁就成绩优异,谁就考试分数高,谁就排名靠前,谁就基本稳上。
初试占比高,但复试也有部分占比。
可以让成绩优异的稳上。
可以让成绩差点,但是其他资源强的二代们,能够以吊车尾的形式逆袭倒数入线的名额,拿个入学名额。
这个标准可以说是造福寒门整个群体,留了一条改变命运的通道。
而不利于二代们,因为寒门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拼劲是二代们无法比拟的。
而现在的标准:一篇论文+过线就行的分数。直接挤掉分数差距极大的第一名学子的入学名额。
你再努力,初试成绩再高又怎么样?
一篇论文+过线就行的分数。直接挤掉分数第一名的学子入学名额。
就问你怕不怕。
努力学习,辛苦考了优异的成绩,最后被过线没多少的“逆袭”。
搞一篇文章,对有着丰富学术资源的官二代、富二代、学二代而言,真的就是一个电话或者吃顿饭的事。
可这降维打击,不是一般寒门学子能够扛得住的。
今天一个过线没多少的331分+一篇文章,就可以挤掉一个排名第一的390分。
那明天、后天,就可以又无数的学二代、官二代凭资源弄到一篇文章+刚过线的分数,挤掉无数寒门学子的深造名额。
这是你们所希望的?
其实我的关注点倒是不在后台黑幕。
这件事以后,只怕以后本科生们只会更加疯狂地搞论文灌水,大学专业课程倒成了次要的。
我个人觉得这不是本科教育的初衷。
好在这次是个以科研为主的学硕,而不是临床专硕,也算情有可原。
如果是临床专硕,我觉得拿这种论文逆袭是站不住脚的,但实际上专硕复试这种事情也不少见。
大家都在吐槽医生以科研论文评高下的制度,原本只是硕博或者在职医生的事情,现在这件事已经波及到了本科生。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是我,在这样的规则下,可能也会无可奈何,先想办法进实验室灌灌水,为自己的考研加点筹码。
不管这是不是违背了我的初衷,屈服于社会规则是每个资质普通的成年人的必备素质。
当然,同样的,不管导师们是不是想专心做临床,在这样的规则下,倾向于有基础科研经历的学生,也情有可原。
还有人觉得就算论文是自己做的,也很可能有造假。
我倒觉得出现这种声音是个好事情,既然事情闹这么大,如果有好事者再进一步查查倒也是情理之中。
翟天临的事情,如果不是广大硕博深挖下去,而不是只玩玩博士不知道知网的梗,也不会闹成今天这样。
如果真有人深挖出来论文本身有问题,事情搞成“还没入学就学术不端”,也算给所谓的本科生搞科研敲一个警钟。
没看论文,不过如果真的像高赞答主说的,只有HE图片和柱状图,起码这篇6分文章被扒出学术不端证据的概率不大了。
但我想,没准以后真有哪天,医学考研复试,反倒成了论文打假第一线了呢。
所以:
1,这次是学硕,以后临床专硕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拭目以待。
2,本科生做科研也算情理之中,但不要疯狂到不择手段,以后就算低分拿着文章逆袭,未必没有人去扒你的论文。
还有人杠论文有意义,还跟我谈对科研的“热爱”,在搞笑吗。
我都说了,在现行的规则下,本科生去搞科研也是情有可原,毕竟谁都想考研成功。
但是你要跟我谈“意义”,“热爱”?
别说这些本科生了,你让那些导师摸着良心说说是不是“热爱”。
花了纳税人那么多钱,发了些什么东西,真正有意义的有多少。
如果有人敢拍着胸脯说那些论文真的对得起国家投的那些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要么真的是大神,要么对科研圈一无所知。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确实没什么良心,也无所谓对得起对不起良心了。
更新,已经有人扒论文了:
麻烦各位还打算来评论区找我吵架的,先把这个链接看完,再来跟我说话。
先把上面这个链接看完,谢谢。
如果看不懂,就请您闭嘴。
这么多学生科研大神来冲评论区,保护性匿名。
既然当了妓女还想立牌坊,那就继续为自己的行为找正义的理由。
话放在这,我确实是医学博士在读,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做的东西毫无意义,才会来说这些话。
至于你让我拿出我的科研成果,抱歉,我吃了几碗粉,不关你的事,我不打算剖腹自证,也不想有任何被网暴,甚至波及我的学校,导师的隐患。
不过可以让大家看看我觉得我做的比写论文更有意义的事
其实这事儿非常简单,简单得令人发指:
就是老板觉得你能发文章,对我有用,所以我要你。6分的SCI,这优势非常大的好不?比什么初试成绩都有用。
复试的真实流程是:先决定要谁,然后根据结果去调整成绩。
所以不用怀疑,复试的成绩根本看都不看,没一个真的。
外人以为的初试+复试:初试有分数,复试也有分数,两者分数相加。
真正的初试+复试:初试是拿准考证,复试才是考试,除非少数后者很难选择的情况,才会酌情考虑一下初试成绩。
但这不代表是黑幕,只要复试选人的过程确实是公正的,你也说不出什么太大的毛病。北京协和医院在这一点上,应该公信力还是不错的。(虽然我不喜欢这种做法)
人家皇亲国戚,我等屁民怎么拼得过。
听说确实有多篇sci,确实英语47,而本科院校不好。sci能操作,但分数不能。这样看,所谓科研能力有时不过是一些遮羞布。就像是国外的体育特长,富人专属工具。
张老师说得对,有时候招一个人只是为了招那一个人。
分割线————
现在据说有反转,但我本人还是保持怀疑态度,协和前些年英语还划线65分,怎么刚好今年就这么低。(以后协和也别说注重英语了,反正英语不行也能翻译润色发sci)
现在进入论证据阶段了,既然如此,有没有陈同学的好友贴一下几篇sci的链接,让我们看看研究方向啥的。
假如陈同学的确是凭借自身本领逆袭的,我会道歉并删除帖子。
分割线———
在这里对陈同学道歉,他确实不是靠后台,sci也是本身努力所得,在这里祝陈同学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
很多人说我平白怀疑人,造谣,但我相信任何考研人,任何医学生都能理解这种愤慨。假如面对问题无人质疑,谁能说不是另一种不公。60分的分差是多少医学生日日夜夜的拼搏,但现在这样看,放在复试上也不值一提。
但这也有一条新思路,这样看,有科研天赋的同学不如前几年专注做实验发论文,学医的事大4大5考研再说,毕竟现在医学论文为主。学弟学妹们共勉吧。
帖子因为一个很魔幻的原因被屏蔽了,呵呵了。
事情已经逐渐浮出水面。
但我们对于事情的真相已经不在乎了,我们更愿意看到这是一个“公子哥”被列文虎克发现并曝光、被人肉、被攻击,以此揭露协和以及其他“名校”的复试黑幕,让我们广大平头老百姓出口恶气的故事。
人们不愿意相信一个土匪的名字叫“牧之”,人们愿意相信他叫“麻子”,而且更愿意相信他的脸上真的tm有麻子。
当人们一次次看见或经历社会中不公平的对待时,人们会本能地认为是社会的错,会本能地想要报复、想要公平,哪怕不能让自己得到自己本该得到的回报,也要让那些特权阶级不能顺利得获得利益;不管对方是不是特权阶级,人们希望他是,希望看到他身败名裂,以此实现对“不公平”的复仇。
这背后究竟是谁的错?不是我们的错,不是特权阶级的错,而是每一次的不公开,不透明,不公平,都会损伤学校,政府和所有官方机构的公信力,搞暗箱操纵的学校有错,他们错在不应该打破公平的底线;没有暗箱操纵的学校也有错,错在出现了争议事件,他们选择继续维护着不透明的环境,选择回避。
哪怕协和这次没有问题,在看到舆情之后不应该选择回避,而是应该走到台面上来,告诉大家为什么录取低分而不录取高分,把你的理由说出来,只要是合理的,大家会心服口服,而且会支持你。但你没有这么做,哪怕你是对的,你也是错。不要认为清者自清,在互联网时代,不透明就不存在清。
当我们的社会风气变得喜欢看高校与考生之间冲突对立的时候,没有一家高校是无辜的。
就像那句话,当雪崩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
呀,刚说完协和应该有点担当,应该出来把事情讲清楚,刚就刷到协和声明了,效率很高,值得表扬。
--
不是,这知乎日报断章取义啊,随便截我回答里的一段话就往上贴,也不管和事件相不相关,这容易误导人啊。我这句话是在分析“人不再关注事情的真相”这个现象,和事件本身没有关系啊。
--
原回答当个段子看就行了:
孙力军:“我提拔你是提拔,提拔那个送我‘小海鲜’的也是提拔,你来告诉我,我凭什么提拔你不提拔那个送我‘小海鲜’的?”
研办:“我录取你是录取,录取那个老爸是副校长/是副市委书记/是市教育副局长/是副院长/是药企副总经理/是人事科副科长/是市卫健委副主任的也是录取,你来告诉我,我凭什么录取你不录取他/她?”
还不李姐的建议去这个问题下看看高赞回答。
--
中午被知乎删帖了,理由是
我真的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我只能说孙部长new bee。
--
我看见有同学在纠结英语47能不能发SCI,可能本科的孩子们还不太了解发SCI的事情,能不能写SCI和你英语好不好无关,和你电脑上安没安装百度翻译和AI写作助手和愿不愿花钱润色直接相关(狗头)。
--
我真的,强烈推荐一下这部专题片《零容忍》,是中央纪委国家检委与CCTV联合制作的教育片。
我愿称之为“摆脱学生思维之良心指南”“读懂社会运行法则之职场宝典”的良心课程。
央视影音里能看,一共五集,看完整个人都通透了。
(我本来放了一张央视影音零容忍节目的截图,系统勒令我删除,我很不解???是不让大家看这种反复宣传片吗??)
--
不行了必须出来说两句了哈哈哈,评论区好多孩子说英语47分的水平怎么写得了SCI,
孩子们呐,你们问出这个问题来可就暴露了呀。
你们不会以为SCI真的是作者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自己敲进去的吧,参考文献是用来干什么的呀听懂掌声。
--
评论区有人说“他发SCI这么牛逼,为什么分数这么低?”
麻烦问这个的回答一下,“那些考400+的这么牛逼,为什么连SCI都没有?”
不要双标嘛。(狗头)
考试能力是考试能力,科研能力是科研能力,英文能力是英文能力,拿别人考试能力来质疑科研能力从而攻击别人英语能力,这是咋个逻辑嘛。
--
评论区已经成为辩论赛了哈哈哈,我来盘点一下几个主要的交锋话题:
(各抒己见,理性讨论,大家都是文明人,就事论事,有理有据,不要骂人)
1、英语分数不高到底能不能写SCI?
2、机翻和人翻到底哪个更强?
3、考研分数低的人能不能说明科研能力不行?
针对这事,作为考研读硕已毕业的过来人,我还是那句话:
如果陈同学这波科研证据确实是真的,那我支持协和。
虽然我自己本科就挺废的,除了三月参加复试确定已经录取后心情大好,突击奋战两个多月搞了那么一丢丢的“科研工作”,被推荐参加毕业争优答辩并拿了优以外,本科根本没什么像样的科研成果,完全就是靠考研分数上的武大。
但我还是认为研究生更重要的是科研能力,考研和唯分数论的高考并不完全一样,而有点类似于求职,初试的笔试只是一个初步筛选,是你参与更进一步考核的入场券。
不过现实情况就是,绝大多数的本科生是不可能有什么科研经历的。
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要么你幸运,别碰到这种有含金量科研成果傍身的大神,碰到了那只能认栽。
另外,很多人大概是没考过研,没参加过复试,更没读过研,质疑的都很业余。
我就说两点:
一、有人质疑就算陈同学有那篇6点几的SCI,怎么证明他真做过科研工作,真有科研能力,文章不是通过某种见不得光的手段搞来的?
同学,你们真的太小看研究生复试、面试的教授们了,把这些全院系最优秀的博导、硕导当傻子,你觉得能糊弄住他们吗?除非你坚持认为参与面试的几位教授全被买通了。
以我自己亲身经历为例,当时面试我专业相关的有三位,一位是本院副院长兼本系专业方面最厉害的学术大牛,一位是本系主任,一位是隔壁实验室一位博导,后来知道都是学术大牛。
他们之前都看过我的个人简历,知道我学过哪些专业课程,偏向什么方向,分数怎么样,参加过哪些有价值的科研项目、竞赛,毕业设计做什么。
奈何本人实在没有拿得出的科研成果和科研经历,毕设也还没开始做。感谢当初我们那群人里没出现陈同学这样的人。
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科研经历的话,他们就会问我学的比较好的一些重要专业课程的相关问题以及曾经做过的一些实验等等。
比如模电数电,信号,通信,光纤,电源、自动控制等等,你答得上来,他们就会一直深入追问,有些问题非常细节,非常考验你对该方面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绝不是把题做好就行的,最后把你问懵逼到无言可对才罢休……
那个追问真的太可怕了,我现在都记得从专业面试那个小屋子里出来整个人都是迷迷糊糊的,腿软走不动,浑身发热……
所以你觉得你发的SCI只是挂个名,没真有几把刷子能糊弄得住他们吗?你不是真的做过科研,基本上是不可能糊弄过去的。
复试以后我同其他一些同学复盘过,千万不要自作聪明,没做过就是没做过,不要给自己假造一些不存在的科研经历。
有些人就从网上搞了些科研项目添加到自己的简历里,你骗不了他们的,三两个问题就能让你原形毕露,结果就是适得其反,问题很严重,不诚信,涉及到学术造假。
二、很多人质疑陈同学的考研英语太差,不具备相关英文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
我先声明,我理工科硕士,别的学科我不知道,但考研英语分数高低并不完全和理工科专业英语相关。
我当初也是考研英语一,分数60+,但也只是应试英语,实际写作水平一般,阅读理解能力还行。我研究生期间发论文的关键还真不在于英语,写的东西我导师看了直摇头,指出一大堆错误。
实际上复试就有英语面试,恰好我导师就是当时的英语面试官,并不难,用英语自我介绍一下,简单问你几个问题,随机给一段专业方面的英语文章让你翻译一下。
在整个复试中,相对专业面试和专业笔试,英语面试的权重是最低的。
至于看专业相关的文献,发英语论文,熟悉一些专业词汇以后,基本也不存在太大障碍,不行就自己网上翻译,你导师要是人好负责的话还会给你润色修改。
而且我导师也说过,现在研究生发文章主要问题还真不在于英语,而在于中文,有些人差的是英文吗?纯粹是写作逻辑太差,写得乱七八糟,你英文烂他还能帮你修改润色,你中文烂写文章狗屁不通整个文章逻辑不严谨,他是真的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