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研究生复试 331 分逆袭 390 分,招生处称「严格复核,成绩有效」? 第3页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主要原因不是发了SCI么?本来招研究生目的就是发论文,这有个现成能发的,太爽了,不要他要谁?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全民考研风气特别奇怪,研究生的本质是廉价学徒工,现在的年轻人一边骂资本家996要躺平,一边挤破头去读研,拿打发要饭的工资,当没有跳槽自由的007封建学徒工,到底是图啥?

韭菜还是太多了,不割可惜,应该放宽研究生名额和毕业标准,让老板们想招多少研究生就招多少,然后派到企业里做3年横向,学生收获了学历,企业收获了廉价劳动力,老板收获了中介费,三赢,赢麻了!


user avatar   xu-fang-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2009和2010年考了两次研究生,当年考研比例不高,我们领域内有几个考研名校,比如莱阳农学院(现在的青岛农业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人家从入学开始就是按照考研来培养,当年这俩学校出来的400分以上的也有不少,按当年考试的人数和水平来看,400分算是捅破了天的分数,但是当年我们学校招自己本校刚过线放弃掉外校400分的情况也出现了很多……


我读博士的时候,2013年左右,考研面试就严格很多了,全程录音录像,录像资料要交给学校备案,我就是管我们专业录像的,连续3年都是我坐在角落里录像,所以算是全程参与了我们专业的研究生复试的,必须有个人在那看着,一旦不小心录像设备出了问题,有某一段没录上,追起责任来,没有人能兜得住,现在我还不是硕导,最近3年我帮我们领导带了5个研究生,前两年每年一个,今年领导去生孩子了,今年一下来了3个研究生,我要组织开组会,我说说我的感受,可能对年轻的备考者有用……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一篇这样的SCI文章(IF6.58)加上他的科研简历(网上有),足够抹平这几十分的差距,我看复试的现场,老师们几乎不会去看每个学生的考研分数,老师们更关心的是专业背景和基础知识(最近跨专业考研的越来越多)、表达和反应能力还有本科学校,至于科研方面,大家都没有很扎实的科研基础的话,那就参考总分和英语分数,如果有科研背景(大学生创新项目、发表文章)就比大家的科研背景,现在本科生发SCI文章的不少,发表了文章的陈鑫,至少知道怎么做实验,怎么整理数据,怎么分析数据,怎么写文章,怎么投稿,文章里的附件怎么弄,所有的图怎么用AI处理成矢量图,怎么回复审稿意见,怎么和编辑沟通(以上内容可能有一部分是导师完成,比如投稿、修改稿件或者和编辑argue),但是这些能力可能是一个研究生要花一年以上学到的,我自己从入学到第一篇SCI见刊(2013年影响因子7.1)花了27个月,没黑没白的做实验整理数据,每天早上8点半到实验室,晚上10点后下班,最忙的5个月中只休息4天,研一的前5个月瘦了30斤……

所以,如果从一个老师的角度来看,选择能写出SCI文章的没有问题,如果那个学生没有SCI文章,我选分高的……


所以我也对想考研究生的学生说几句,越好的学校,对分数越不看中,老师们更关注的是你做科研的潜力,所以有志向考取研究型大学的年轻人一定要注意,在你花大量时间准备考试的同时,也要注意你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当年我们本科有专门的科研训练学分,大二下学期要自己找实验室,如果你的学校没有类似的安排,就自己想办法找实验室做实验,本校没有就去找外校的,同城市没有就利用寒暑假去省会城市或者北上广深的高校去找,以前我们实验室就有一个中国矿业大学的本科生来做毕业设计,后面也发了一篇不错的SCI(一区top,实验主要是那个学生做的,包括分析和画图,但是文章的文字是我导师主笔的,她挂一作也没有问题,毕竟整个研究做了最大的工作量),来我们实验室面试的一个北师大的学生本科阶段也有一篇SCI,我本科同学里有去清华做毕设的,有去北大的,还有一个去了中科院上海的一个研究所做的(他是保研到那边,本科毕业答辩的时候老师说他的研究内容可以够一个硕士毕业了),这就是最硬的敲门砖,老师招研究生是做研究的,不是招来考试的……

而且现在也辟谣了,那个孩子不是什么领导的孩子,他发表的那篇文章我没看,但是有内行说实验不复杂,但是要花时间,这样的文章对于本科生来说也是可能做出来的……

所以就别争了,从老师的角度来说,这个选择我认为没有问题,很多人只看到了那60分的差距,却不懂一篇SCI背后意味着什么……

实在有疑问,学校可以公布面试录像啊,我拍了3次面试,真的有个别脑子不太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胡说八道,乱编一气,所以我也和年轻的同学说一下,不会的就老老实实的说自己没有复习到,回去一定加强学习,你不会可以,但是要给老师一个态度,有些人不会还说老师没讲过,整个领域内老师都相互认识,专业学会每次开年会的时候,相当于老朋友们见见面喝喝酒,每次开会除了听报告作报告,最重要的活动是会议的晚上师兄弟们坐下来聚一聚,很多人一个晚上要赶两三个场子,回忆起过去再挖掘一下当下科研不顺利,或者想起了哪个英年早逝的同门或者朋友,年轻老师们喝到抱头痛哭的场面我也见过不止一次,会议酒店附近的饭店里不同包间可能都是熟人,可能教你专业课的老师和面试你的老师是亲师兄弟,大家都是要给本科生上课的,一本厚厚的书,有些内容不讲很正常,但是面试的老师能问出来的问题,不会是专业课老师不讲的,不会就老老实实说不会就完了……


user avatar   wo-bu-shi-li-tian-x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的人从来没参加过复试,也不知道复试标准,仅仅看到录取的第二名考生比第一名考生低了六十分就大喊有黑幕,仅仅根据他和学校领导姓氏一致就诬陷对方是他爹。仅仅因为被录取的是男生就喊对女性的歧视。看到别人发了英文论文就说文章是假他人之手,写的是水文。他们只愿意相信自己虚构的结论而不愿意去相信事实,甚至不愿意作出任何调查,仅凭自己想象就给别人定罪!

济宁学院声明没出之前说人家是领导的儿子,出来之后说论文不是陈鑫自己写的,榜一大佬给出论文从投稿到修订的所有证据链出来以后又说发的是水刊,医学专业论文不重要,被医学大佬打脸以后又说现在研究生考试存在问题唯科研论。总之只要不符合他们的认知,就说有猫腻,有黑幕。现在又要协和公开复试视频让他们审核。这简直就是笑话,他们有这个能力吗??并且你凭什么相信几个网络上的大V比协和专家专业?



这些人要么蠢,要么就是为了自己卑微的流量刻意挑起社会矛盾!事实证明,在科研能力面前分数是不值得一提的。因为导师需要的是一个具有科研潜力的助手,而不是一个擅长考试的学生,毕竟他需要你做实验,写论文而不是替他去考试。

研究生复试其实很像是工作的面试,你只要入围之后之前的分数就不太重要了,导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作为一个导师见过了太多分数高而科研能力平庸的考生,看到了一个热爱科研,并且在本科及能发SCI,6分以上的学生难免眼前一亮。另一个学生也不用抱怨,要怨就怨自己遇到一个神一样的对手吧

有的同志内心戏太丰富了,什么导师方便自己挂名都出来了,不否认有这样的导师,但是大部分导师选硕士的要求就是能够凭着自己的本事顺利毕业。别到了毕业季去办公室下跪,卖惨。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变成了选边站队了,挺协和的很多都是自己是导师或者是硕博上岸的。黑的大部分是自己被淘汰了的,或者还没考试害怕将来被黑的,就是来单纯发泄自己的怨气。这些人大部分既不懂研究生复试,逻辑又很差,单纯输出情绪,所以大家很难交流。

关于英语47分和发SCI关系,我不是专家。何凯文你们总该信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3553274070069248

并且很多人不知道SCI六分以上的标准这么说吧,很多人博士毕业也未必有这个水平的论文。真有点可怕了!


user avatar   qing-cong-nian-shao-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实话,最近22届考研逐渐进入尾声,很多网友在网上发表观点,认为自己“遭遇了不公平待遇”,或者看到别人“疑似遭受不公平待遇”,因此在网上痛斥社会不公,感慨世风日下。

最明显的一个,前几天调剂系统开放时间迟迟不公布,很多人听说国家要等一志愿参加完复试再开启调剂,于是大家纷纷怒骂,说国家“不把调剂生当人”,“不公平”等等...

还有人说:“让我们调剂生和一志愿复试失败的高分考生一起竞争,这是要不给调剂生活路吗?”

调剂生的愤怒虽然很值得同情,但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说,国家就是应该让综合实力更优秀的学生有学上啊,这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一志愿复试失败的高分考生里很多都很优秀,而连分数线都没通过的调剂生大多没有那么优秀。

考研政策越健全,一定是选拔人才的方式越公平,选拔人才的效率越高。而且如果你真的很厉害,也不用怕和高分考生竞争啊。

说白了,大家根本不在乎什么公不公平,更不在乎制度的进步,只在乎自己能不能考上。只要自己能考上的制度就是好制度。

上面的例子是低分调剂考生,下一个例子就是今天的高分考生了。

390分高分的考生落榜,331分低分的考生被录取。

很多人怒斥有潜规则,有黑幕。

但我想说:谁规定必须按照初试的成绩录取?如果必须按照初试成绩录取,那还要复试干嘛?

复试,不就是为了让高分低能的考生现出原形吗,不就是为了给分低但能力强的考生一个机会吗?

很多人在这里骂,其实他们不是真的关心,而是天然想维护高分考生的利益,因为他们自己就是高分考生。

就像调剂生在网上的发泄一样,调剂生也不在乎什么,他们只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

问题是:谁规定世界必须按照你们说的运转?

很多人说北京协和医院有黑幕,一开始他们揣测那个331分的考生一定来自好的本科学校,后来他们发现331分的考生的本科学校也一般;

然后他们说那个331分的考生一定有家庭背景,随后被光速打脸:那个331分考生是农村家庭。

然后这些人不信,非得让那个考生拿出证据。

甚至还有人说这是性别歧视,因为331分的考生是男生,390分的考生是女生。

他们已经不在乎真相了,他们为了证明有黑幕,把331分考生的每个特点都拿出来,挑出一个最有可能的特点,然后强行说这是黑幕。

怎么证明没有黑幕?那就请331分考生现场说法,回应每一个质疑,否则就是有黑幕。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越是牵扯到自己的利益,越是无法站在公正的立场,因为这是真正的“利益相关”。

看了这么多回答,我想说这简直就是一场闹剧,一群人为了证明低分考生有黑幕,把一个个罪名强行套在那个考生头上,而且是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那种。

你想证明自己的观点,至少也要有个信息来源啊。

不好意思,没有信息来源,全凭一张嘴。

你们奋力表演的样子,真的很滑稽。

——————

最新更新:

济宁医学院已经官方辟谣了,说这个考生有家庭背景的人可以歇歇了。


user avatar   CommanderYCJiangS1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一句啊,考研英语的大头在阅读。然后从内容上看,阅读的文章题材基本上都是新闻或者社科类,几乎没有理工医相关的内容,跟学术英语更是完全不沾边;然后从得分上看,阅读出题的思路很奇葩,甚至跟四六级也有相当大的差异。说得直白一点,考研阅读考的是你抠字眼揣摩题意的能力,跟你实际的阅读能力并不完全相关——就算你英语基础好,如果你get不到那个点的话那裸考绝对是要多崩有多崩,而get到点的几乎唯一方法就是批量做题之后对着答案解析一个个复盘。

实际写论文的思路跟阅读理解的文章完全是相反的——理工类论文,在排除专业词汇之后剩下的部分都是尽可能简单直白的小学生作文,基本看不到长难句。因为论文是要审稿的,而审稿人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如果你敢让审稿人做阅读理解,审稿人和编辑就敢直接给你Reject,现实中没有人敢作这个死。

所以如果当事人没时间备考的话,考得低是很正常的,跟学术英语能力没啥关系。

顺带一提,复试同样有笔试,同样会考英语——只不过考的是纯粹的专业英语,主要形式一般包括专业单词的名词解释和文献选段翻译等。从校方公示来看,两个人复试笔试成绩几乎完全一样,更进一步证明了考研英语跟学术英语关系不大。


user avatar   yun-dan-feng-qing-41-5-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人都想逆袭,人人都见不得逆袭

协和初试复试是5:5,一个初试领先,一个复试领先仅此而已……

你把60分折算到总分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我看到评论区的人还在纠结于初试60分上……

看来很多人对于一篇6.58影响因子的sci没有概念……

那些还在纠结初试60分,或者认为英语成绩和sci成正比的看官,可以看这个贴

另外本人在写这篇回答的时候,只有几个人回答,而且无一例外的都是在喷黑幕,现在多数人都删帖跑路,还有几个为了那几百的赞不舍得删……

我先开始就说了的,还没有水落石出的时候,就先观望,等证实以后再去评论

最新消息,已经辟谣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同学让我帮她贴个链接

果不其然,有人已经开始打拳了,借这件事情冲自己的热度,或者骗赞

这是这个拳师的链接

(最近看了一下,她已经删帖跑路了)

打拳打的连女生都看不下去了……

另外,评论区有济宁医学院同学私信提醒,他爹真要是陈廷,他早就去济宁医学院圣地卓越班读去了……

还有人依旧愿意相信陈鑫是有高人,她的逻辑是:陈鑫选择济宁医学院护理系,然后再转入临床。

一开始先否认本科生不可能达到这种水平(6.58sci),一方面有说文章质量不好

逻辑可真是清奇,为了流量和赞同数可谓是“殚心竭虑”

以下是她的链接



评论区出现了,对这篇sci含金量问题的讨论

本科发sci看重的可不是什么含金量,你还要强求本科生能有什么重大成果?

先不说别的,不说发个SCi,你先给个CSCD的1作试试……

大佬去看这篇文章当然会发现比较多的问题

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导师可不会看重你本科发sci有多少含金量,他能不知道里面的问题吗

他更看重的是一个人有没有科研的能力,最好是发过sci,经历过发sci的整个流程。因为这样的学生至少好培养,风险不大。

因为导师带学生就好比开盲盒,这已经发现“盲盒”被打开了,发现了已经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考生,还是学硕方向,谁会拒绝?


其次我发现有人质疑为什么陈鑫是搞医学的,为什么还要发关于农业方向的综述?

甚至有篇回答里,就在质疑这个问题。

以下是链接

如果这类人搞过生信就不会问这种问题,这种学科交叉很常见。

农业方向的同学搞草药基因的,也投医学方向文章。

材料也投过医学方向的文章,医学也投过其他方向的文章,这种学科融合很正常

比如之前中科大的纳米发电机技术和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合作

学科交叉现在越来越多……

一些人他们只会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觉得自己不行,也认为别人不行,自己无知,却把帽子扣给他人

这种人已经有了判断,多说无益


以下为原答案:

希望大家现在不要妄下定论,还是先观望为好

我去查看了问题日志,发现有一处问题

冒昧的问一下

据我所知协和本科招生只有护理和临床

其中护理是协和自己招生,临床是放在清华里招生,而且都是八年制。按道理来说,那就不存在协和本院的人去竞争考研。

所以我对这一点有点疑惑,这3个人若是协和本院的都是八年制,他们应该不会和考研的人竞争呀

有没有知道的大佬解答一下呀?


评论区有人回复我,说我发错了:发的是武汉协和,但是提问者发的是北京协和。

首先,我在这里澄清,原来提问者的问题日志里,就是这样的,他故意把武汉协和和北京协和放在一起提问,只不过现在把他删掉了。


这是本人去问题日志里翻出来的

现在被我指出来了猫腻之处,提问者又把图片给删掉了。

所以这种行为让我觉得是在钓鱼

原因如下:

1.起初故意把北京协和和武汉协和的帖子放在一起,而且还没有说明,误导其他回答者。

2.当我揭露这一点时,提问者就删掉了武汉协和的图片……

这一来二去让我觉得有问题……


真相大白了

提问者已经承认错误,我们也就点到为止

我们可以大胆怀疑低分逆袭是否有内幕和猫腻,但是没必要添油加醋,故意曲解和抹黑

(当然我这里并没有说提问者是故意这么做的)

通过这起事件,我们可以反思一下:

1.勿信小作文,这个年头还有人相信小作文的吗?阿里巴巴女员工小作文事件大家都忘记了?

我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这个回答之下,大家没有去证实事情的真实性的情况下,就铺天盖地得吐槽复试的黑幕等等

吐槽固然没有错,只不过希望大家能够先观望,确定事情的真实性以后再去评论

而不是道听途说就抹黑或者谩骂一个学校或者个人……

2.先观望,确认事情真实性再来评论

比如有一点在传:低分者以英语1 47分,但是却有 SCI一作就低分逆袭上来。

对于这一点目前还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包括初试者的英语成绩贴图也没有

通过大家回答的口吻,我发现是“听说”来的,还没有证实的情况下,把这一点当作论点,就开始吐槽复试的黑幕

这样的做法有些欠妥……

当然质疑精神是值得赞扬的,如果能够先证实,再去质疑,我相信这样的做法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就写到这里,我们先观望一下,看后续的发展


最新消息

已经有高赞查到了,证实了英语47分,但却有sci

首先针对这个事件,我希望给后面的同学提个醒:

第一,选择大于努力,提前联系导师,有条件的情况下,甚至打探一下有没有人(熟人)报考。

第二,写在开头,除了复试黑幕,通过暗箱操作以外

如果你复试低,也不要放弃,因为有些院校是5:5来计算分数。

复试努力准备,你也有机会超过初试比你高的人,因为用这种计算方法,初试成绩很大程度上被稀释掉了。

所以千万别放弃


最后,祝医学考研的学子,能够顺利上岸



本人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只有3个回答,很多东西都没有被证实,所以写的比较谨慎

因为第一,提问者把北京协和与武汉协和放在一起,让我以为他在钓鱼

其次,没有被证实之前,先观望,等证实以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的逻辑难道不是正确的吗?

在没有经过证实的情况下,就随便相信小作文,这和当初轻易相信阿里女员工小作文的人有什么区别?

现在高赞都在说:一个萝卜一个坑,质疑复试黑幕我觉得没有问题

那是因为这些回答都是建立在已经证实的前提下

可是我最初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没有证实这些条件

最后,我写本文的目的是希望:

大家能够保持克制和足够的战略定力,先观望,等证实清楚后再发表意见,而不是轻易相信小作文

这样的逻辑才是对的

现在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去质疑了


现在出现了2种风向

一种是

《我的院士父亲》

认为复试有黑幕的存在,这个大家都可以大胆质疑,我并没有说这是错的

另一种则是

自己努力逆袭上来的

贴个链接



其实我们旁人都是过客,那我们如何去看待呢?

或者说到底站在哪一边?

回答这个问题,就要看你想要从这件事里想要得到什么。

到底是启发,或者只是单纯的吃瓜吐槽

选择权在于你

如果你想要获得启发,你就看我下面写的文字

如果你只是单纯吃瓜吐槽,那么你可以划走,不强求


我最想分享给大家的是一种精神:

不给自己贴上标签,不要让标签效应阻止自己进步勇于挑战,努力拼搏的人生态度

如果真实情况的确是陈鑫是自己努力,一步一步走上去的,比如我上面发的链接里所描述的那样,那我非常的敬佩

如果是黑幕,大家可以大胆质疑

但是,当我们质疑的时候,请不要一昧否认不存在逆袭的情况,或者是没有逆袭的例子

在层次相对落后的学校里,并不意味着你的上限被限制住了

只要你不放弃自己,愿意为梦想努力拼搏,你依然可以拥有灿烂明天

加油!


user avatar   hu-yan-luan-yu-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些人啊,就是“皇帝肯定在用金锄头耕地”的思维。


试想,如果有位大人物的孩子要考研,是怎样的流程呢?

第一件事自然是联系院长,先行拜师礼。

上一届的师兄师姐自然有学霸,孩子可以先交流学习,为初试做准备。


成绩下来了,初试331分,第一名390分?

学院向上级申报:我院过去两年研究生工作出色,曾被评为优秀XX单位,因此今年申请增加一个名额。

一般来说,复试之前名额就下来了,第一第二全部录取。

如果沟通不畅,赶紧和大人物交流,让大人物去疏通。

复试之后不久,就能拿到这个名额。


那要是研究生院或者再往上有位干部,是葫芦娃三娃转世,铁头娃一个,大人物也搞不定怎么办?

那也没必要把390分的给挤走——大人物就吊死在协和上?

协和这边调剂,只要有一个名额一定能拿到,真的一个都没有,大人物还没有自己的地盘吗?

回到自家地盘,本地医学院调剂保底。


真调剂到下级医学院去了,牵个合作课题,孩子就在协和培养了。

博士再把孩子拉进来,不想读博直接安排工作,晋升的时候再弄学历也来得及。

就非得331挤走390是吧?这种事情十几年前也只是小地方才敢干的,协和压根没必要。

真要没底线操作,也是回大人物的大本营玩这么一手。

什么?北京就是大本营?

那还犯得着这么折腾?本科就已经能中美名校随便安排了。


学历是敲门砖,所以总有人以为,大人物会用巡航导弹把门炸开,就为了抢一块敲门的砖头。


user avatar   aaronli-yu-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很多信息,我倾向陈鑫是无辜的。拥有影响因子6.58的SCI一作,就是很大的优势,如果复试遇到重科研的导师,反超也合理,

英文47分?

只要能过线,正说明校方不拘一格降人才。


农家子弟报几千块的考研班?

能拿奖学金,本科毕业存一两万没问题,再说打工实习送快递都能挣钱,我们不臆测人家钱怎么来的,

但人总有报班的资格吧,说明看得长远,没被暂时的窘迫束缚住人生的未来,这妥妥的底层励志故事啊!


不过陈鑫上热门被网曝,客观来说也有好处,因为考研复试的水很深大家都知道,学阀学霸也是客观存在的,

这事过后,这群人想走后门的门槛和成本肯定大幅提升,

都害怕网友们的火眼金睛,


只是委屈了陈鑫,

从这个角度说,今后很多人会因为这次事件,避免被关系户挤掉,反而应该感谢陈鑫。



(要是此事还有反转,就当被打脸吧)



陈鑫发SCI前,在丁香论坛咨询论文的过程都被挖出来了,这还有什么说的,

就是一个二本农家子弟、热爱科研、通过努力拼尽全力复试逆袭、成功考上国内顶尖医学院的故事,

太励志了,

陈鑫6.58的影响因子摆出来,绝对让复试导师眼前一亮。

作为上海交大的毕业生,读完本硕也没发过SCI,对陈鑫同学的科研实力还是十分佩服的。

(不用质疑这也能毕业,只要翟博士事件前毕业的,标准都没现在这么高。此处心疼下正在就读的朋友们)


user avatar   cheng-feng-po-lang-de-ye-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互联网不就是这个氛围,给你片面的信息,然后把你忽悠的团团转。

就像有个妹子跟你说她男人不行,她才跟你睡的。

后来你才知道不是她男人那方面不行,是钱包不行。

所以,上网啥事都别当真。

回归互联网的本质,大家都来搞颜色,这才是互联网的正道。

再说颜色搞到位,也利于人口增长不是吗。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2022 年微电子相关专业考研难度暴涨? 
  考研,想考法硕非法学,只想考个普通双非院校(最好一区)是不是也挺难的? 
  如何看待浙大研究生复试中,倒数第一学生逆袭成功,413 分考生反被刷这一现象? 
  想问一下,考研可以报考原来大学没有的专业吗?(ง •̀_•́)ง? 
  保研学生看不起考研学生正常吗? 
  医学生能不能谈谈你们的学习方法? 
  医学生要考研又要实习怎么办? 
  如何看待 2022 中科大软件学院复试线 335,去年高到「炸穿地心」今年低 53 分「骤降北极」? 
  请问备考法硕非法学,推荐入手人大绿皮书练习题吗? 
  本科宁波大学,想考研赴日留学,可是听很多机构说专科生也能轻松考上日本高校修士,那是否还有必要去呢? 

前一个讨论
感谢作者功能是否已经名存实亡?
下一个讨论
美国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对赴美华人实行入境限制,以减少肺炎传播风险 2月2日生效。?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