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的有效要件和单独虚伪表示有效情况冲突吗?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意思表示的效力,涉及两种对立利益的权衡问题。即当事人的意志自主和相对人的信赖保护。

究竟哪种利益更值得保护,学说上有主观说、客观说、主观说兼采客观说、客观说兼采主观说……据我了解,日本、台湾地区法律采取最后一种,也就是倾向于保护相对人的信赖利益。因为,单独虚伪表示,其真实的意思存于内心,旁人无从探知,为了保护善意相对人,从而规定其为有效。

至于法条,可以解释为并非效力强制性的规定。就好像《合同法》规定出卖人应当要对出卖物有处分权一样,但是没有处分权也不影响买卖合同的效力嘛。算是对一般情况下法律行为有效的一种描述吧~




  

相关话题

  是否可以通过法律的漏洞来赚钱? 
  微信微博聊天记录可正式作为打官司的证据,将带来哪些影响? 
  江西 16 岁少年遭八人持刀围殴,反杀一人被判 10 年,检察院以量刑畸重抗诉,如何从法律角度解读? 
  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在中国被拘留,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当遇到危险时向身边的军人求助时军人可以置之不理吗? 
  杨永信涉嫌哪些罪名? 
  为何网上充斥着对乌克兰维护国家领土完整行为的嘲弄? 
  「杀人偿命」是否合理? 
  为什么中国法律不设置惩罚性赔偿?为什么外国的惩罚性赔偿一定要给原告? 
  想问一下,法硕,背诵考试分析的时候的背的要和它一模一样吗? 

前一个讨论
我是应该坚持二战考法硕(非法学)还是应该老老实实考教资以及教师编制?
下一个讨论
考研一战暨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稳进复试后,准备期间发现对本专业不感兴趣 想要跨考法硕非法学值得吗?





© 2025-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