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没学过?
当年报纸比较中韩球队差距时候,说中国球员饮食随便,韩国球员只吃牛肉。号召球队给球员提供牛肉餐。
比如
这种风气到了大概十年前还有,比如
赛后有网友说,韩国队之所以“跑不死”,关键在于球员身体素质好,还有人举例说,韩国当家球星朴智星每每要吃下4磅牛肉。
这就属于当年“牛肉餐”的遗毒,仿佛牛肉成了足球运动员餐餐必吃的东西一样。
PS. 我不得不承认,我喜欢吃牛肉,就是受这种言论的影响。明明鸡胸脯肉更便宜,更健康,但是总是下意识的觉得牛肉更好。
PS2. 今天郭田雨正好上传了他在葡萄牙的伙食,意面+生菜+鸡肉+胡萝卜+肉汤。这就是葡超球队一线队的营养餐。实际上,韩国足球的饮食,并不正确。
日本足球体系在国内直到现在都有人在执行,
你以为没人向日本学习,只是因为学习的效果不好。
向谁学习,决定因素从来不是距离上离得近不近,而是体系上离得近不近。
日本和韩国走的时候美式教育体系:学校在足球青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球员在学校中接受到的足球训练,距离专业俱乐部并不遥远。最简单的,日本韩国从高中、大学培养出来的球员有多少,我们又有多少?
这种区别从根本上杜绝了中国整体照搬日韩体系的可能性,除非某一天我们决定抛弃现有教育制度,全方位转投美式教育体系。只不过,为了一个足球,去改掉一个体系,值得吗?就算值得,足球界,有这个权力吗?
因此,足球界只能够在某些特定领域里学习日韩足球的闪光点,并摒弃日韩足球的黑暗面。而在体系架构上,去向和我们体系更相似的欧洲、南美国家进行靠拢。
比如,大概十多年前,曾经有过一场论战:中超的发展应该走阿甲路线,还是巴甲路线。我仍然记得当时支持巴甲路线的媒体的一篇报道的题目:《干涸的“河床”》,其中提到了河床在井喷了很多人才后,由于人才被欧洲掠夺,导致青训随之枯竭,多年间仅有拉梅拉一人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除此之外,另一个限制了日韩足球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因素是:日韩足球思想,在中国没有成功过。
在中国足球界里,又不是没有日韩教练的身影,以及日韩体系的球队。比如李章洙,比如冈田武史,他们带队成绩如何?比如延边,比如绿城,他们的成绩如何?换成你是制定“向谁学”的人,你会学习一个已经在中国证明了水土不服的东西吗?
反正我不会。
私货预警
其实,中国足球从来就没有真的以XX为师,大多都是媒体们的自我高潮。派出小球员的目的地,往往是由赞助商决定的。健力宝想去足球王国,那就去巴西;前首富想为自己在西班牙的项目站台,那就去西班牙;德国企业牵线中德足协合作,那么就去德国;某彩票网站承担去葡萄牙的费用,那就去葡萄牙;彩票网站凉了之后,下一个接盘的想去意大利,那就去意大利。去哪,其实不重要。反正,都比在国内踢得青年队比赛场次多,水平高。
当然,那些被经济人忽悠的出口转内销的除外,本来能踢中超或者预备队联赛的孩子,被忽悠着去踢葡萄牙第六级别地区业余联赛,还被经纪公司塞进国青,就离谱。
在中国足球版图上,你能找到学各个地方足球哲学的青训营。比如鲁能就是典型的葡语拉丁系:葡萄牙体系搭配巴西基地实习;梅州则是相对单纯的葡萄牙系统;绿城是日本系统;富力是英格兰,或者更具体,切尔西系统;恒大是西班牙系统。甚至,你还能看到各地足协(为准备全运会)沿用体工队时代的青训系统;以及备受“世界上最好的球迷”青睐的侧重意志力训练的新疆足球。
注:根据 @南河晚行 的信息,以及随后查证的富力足校的公告,富力足校现在转向了阿贾克斯的系统,和切尔西的合作已经到期了。
从业人员和投资者们不是傻子,或者不都是傻子。作为管理人员,根本不需要下个命令,说学XXX。只需要说想踢联赛,把青年队安排整齐再说,于是申花、泰达、重庆、辽宁、贵州这些因为种种原因青年队断档的俱乐部,就被迫以这种或那种手段重组了自己的青年队。至于他们怎么搭体系,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不清楚的就会被淘汰。
而作为球迷,我们只要安心等待这些俱乐部厮杀后的胜利者就行:毕竟,你统治了国内,才有资格去挑战亚洲,甚至世界。
彩蛋1
当年《足球之夜》为了探讨中日韩足球运动员意志力上的差异,曾经“另辟蹊径”,分别采访这三个国家的球员最喜爱《三国演义》里的哪个人物。最后得到的结论是,韩国球员最喜欢曹操,所以他们对于胜利的渴望是最强的。
这个国家的媒体啊……
彩蛋2
有一说一,在中国足球版图上,韩国青训风格的球队还真的式微了,原因就是韩国足球最大的粉丝,延边富德屡屡遭受重创。先是因为年龄造假,整个95/97梯队几乎被连锅端;后来因为偷税漏税,球队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