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很多国外电影里都很推崇西藏文化? 第3页

              

user avatar   sun-tao-17-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他们根本没把西藏人当成人。

试想一下,当你身处非洲野外,坐在安全的观光车上,抽着雪茄喝着咖啡唱着歌,看着充满野性的非洲大草原上发生的一切。

不论是看到狮子扑杀角马,还是看到鬣狗围攻落单的豹子。你都能兴高采烈的欣赏着并记录着这一切,并能兴奋的将其分享于你的朋友,以作谈资。如果你愿意花钱,甚至能带着猎枪站在车上亲身参与一场安全的猎杀。

一天下来,你会觉得心满意足,不虚此行。当你对你的朋友讲起这场旅行的时候,一定会对其推崇备至。

可是一旦当你孤身一人,手无寸铁,身处荒野,成为了这蛮荒之地的一份子的时候,那么你还会去推崇这个充满血腥和野性的世界吗?


user avatar   zhi-hu-yao-wan-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影看的少。

大家看看这个美女。

李子柒

我就不放她的视频了,太美了!

那乡土视频拍的!

美!

我可以这么跟你说

全部都是扯淡。

这玩意叫黑色金龟子。老家叫苍蝇。

八九十年代交接的时候,我们农村偶尔会拿来给小孩烤着当零食吃。爸妈说他们吃够了!

没去过西藏,在农村待了20年,九十年代中期,我家在村子里还算中上,几间大瓦房,厨房是茅草屋,院子里只有几块砖渣铺的路。还有几块方形下水道板,是县城规划,我和我爸拉回去的,脏成啥样就不需要我描述了吧?

那时候的生活很像电视里的西藏,你们看那时候的我,眼睛也很清澈,农闲的时候,树林子里都是纳凉的村民,与世无争。

那时候我家有钱,真的很有钱。

别人家高粱面、玉米面、红薯面伴着吃,我家早上红薯稀饭,带白面胡的,人家都不带。中午面条,不仅有菜叶子还管够,偶尔还能吃到肉.....丝呢!晚上还是红薯稀饭,依然带面糊,人家的也没有。

下面画面有点恶心,请谨慎观看!

再次提醒

饭前饭后请不要观看

对了

农村怎么不提寄生虫呢?

我们当时喜欢拉出来,偶尔牛逼的要吐出来。

好美啊!

有一年,我妈要杀猪,那猪肠子里,那画面,太美↓

[图片]

...........

算了,我都快写吐了!

艹!

李子柒的农村是我没生活过的农村,

也是我向往的农村。

西藏原来的农村是....

哦,拿错了,他们一定不推崇以前的这个西藏文化 。

当然,社会主义的西藏,我估计他们也不喜欢。

不过,我想,西藏人应该喜欢。

------

没想到随手一答,引起那么多共鸣。

@黑手 黑手兄弟不满意,怪我少说了个东西,嘿嘿,那我就补上,反正我昨天已经恶心过了!

虱子,这玩意,我一直以为只有人身上才会有,知道我上初中的时候给我家老母猪挠痒痒,才发现原来猪身上可以长那么多!

在人头上的时候很不容易发现,但是要知道长没长这玩意很好办,那就是找它的卵----虮子

看看,有没有虱子是不是一目了然?

我们农村那时候没文化,说头发不能淋雨,不然会长虱子,搞得我现在还习惯性的护头发(虽然也没几根了),我一邻居,漂亮的小女孩,一头乌黑的长发,却是一头虱子,怎么刮都刮不干净。用箅子。

后来她父母一发狠,直接剪了个光头,没找到图片,大家脑补一下(短的一厘米不到,长的十厘米不止,一撮一撮的,很像和尚头上粘几根头发),然后头上喷的农药,好像是敌敌畏。我那邻居也爱美,躲在家里好久都没有出门。

箅子这种物质文化遗产,不知道谁愿意继承啊!

--------

4.29再更!豁出命去了,罪魁祸首 @白落提

比起上面的东西,我想接下来的东西,估计更能让人恨不得把它碎尸万段!

这玩意大概只有两毫米长,但是能蹦几十厘米!跳蚤一条,所有人都得赶紧拍衣服跑。

我就是这么倒霉,那年家里的猪卖完了,狗呢又要下崽子。就把猪圈打扫干净把狗窝弄进去了。

我呢,也从来没进去看过,大家都知道,猫狗身上就爱长跳蚤,逮不干净,长得小,跑得快,还跳的又高又远。

等小狗满月了就感觉家里跳蚤怎么越来越多,院子里都能看见。但是家里养狗嘛,谁会多想呢?毕竟还要上学的。

又过了个把月吧,家里的狗被偷狗的一窝端了,大大小小的狗死了一院子,全是药死的!从此以后再也没正经养过狗,伤心了。这是后话,按下不表。

又过了几天,想着反正狗也没了,干脆把狗窝拆了引火(秸秆做的窝)

卧了个槽,直接捅了个马蜂窝。

就把这些蚂蚁想象成满屏幕的跳蚤,半米见方的草狗窝,一层一层的,蹦的我手上腿上全是!吓得我赶紧拍拍身上,垫着脚后跟,连蹦带跳的跳到猪圈院墙上。

头皮发麻。

想了半天想了个好主意,去麦场里背了几筐麦秆,远远的撒了厚厚的一层。

一把火扬了。

正在我欣赏劳动成果的时候,好多邻居跑过来问我是不是失火了!

我能咋办?只能告诉他们是把猪圈里的垃圾烧了呀!

-----5.3

不知道写个李子柒怎么也有那么多人批评。我有批判李子柒吗?只不过是拿来比较艺术制作和现实的区别。

外国电影推崇原始西藏文化,一个是不了解,外国人看西藏和你们看李子柒有什么区别吗?他们以为的原始西藏文化和你们以为的中国传统农村是一个东西吗?

类比,明白吗?

李子柒如果没火出中国,也仅仅是为了流量、为了钱而已,毕竟多数中国人都知道真实的中国农村不是这样的。但是她火出中国以后性质就变了,外国人不知道中国农村是什么样的,他们会认为这才是中国的农村,是文化输出。

最后我那两个对比图,是点出来部分西方政府的丑恶嘴脸,电影输出是文化输出的一部分,你们不会不知道欧美有大量的藏 独吧?他们会告诉你:原始西藏文化被某国现代文明冲击的七零八落,已经没有了信仰。

真以为西方电影行业是啥好东西?

西方白左们和那些叛徒,会在乎藏族同胞有没有好的生活吗?他们只会为了没有奴隶而惋惜,为了没有他们秀优越感的机会而惋惜。换句话说,他们不关心西藏好不好,只会关心怎么通过西藏搞乱中国内政,只会为没有动物园而惋惜。

如果你们还觉得我在攻击李子柒,那就算你说的对吧。

------

5月8日

评论区说没有旱厕的照片,现在实在是没有勇气写。

还是写一个苍蝇的吧。

以前的农村,旱厕和猪圈其实离厨房不远。当然,屋外十米内几乎必有堆肥。

可想而知家里的苍蝇有多恐怖。

预警了!

拍照肯定是拍不出效果的,不过可以想想这些苍蝇在锅里,剩饭里,碗里,盛馒头的篮子里,只要有吃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

馒头上叮的都是那种粪点。

上面的这种照片其实用不了多长时间,一天就足够了,会有一段时间苍蝇减少,过不了多久又会恢复原样。

打字的时候出现一句话“苍蝇不叮无缝蛋”,其实,我经常见苍蝇叮无缝的蛋。只是多少的问题。

--------

本来是写农


user avatar   lai-fei-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我派055拉萨来,把你们一个个都送上天.jpg


user avatar   feng-si-w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去上海出差,坐出租车里赶路,听了一小段车载广播,好像是个脱口秀类节目。

主持人说,有位海龟,回到上海,发现他记忆中的“弄堂”不见了,变成了高楼大厦。他很不开心,说,“老上海的味儿”没有了。

主持人借某位路人的嘴回怼说:那你愿意放弃现代化设施,住在旧时的老弄堂里吗?

“那我肯定是不愿意的。”

然后这节目就结束了。


后来我想了很多。因为我曾经也深受“北京胡同都拆了,没老北京味了”这种说辞的影响,但老实说,就我住胡同的经历……首先我受不了家长里短的闲话;其次接受不了胡同房的憋闷,太挤了,是真的不通风;然后受不了自己烧煤的暖气,托这玩意的福我居然学会了烧煤炉用通条;再就是接受不了没有厕所,只有公厕大蹲坑。一到夏天……

当然了,胡同里的人情味肯定是浓的,这也是好的一面。但总体来说,我仍然更愿意住楼房。


总之继续说前面的话题。后来我不是想了很多吗,从北京胡同的拆迁,想到老北京所谓“拆掉古董城墙,以后你们只能建个仿的”之类的民国公知语录,再想到新疆和西藏等地的“民族特色”。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小说,讲述鄂伦春族人的故事。小说名字想不起来了,但记得有一段剧情,讲新中国要为鄂伦春人盖楼房让他们住,但这样他们就必须放弃原先的“传统生活习惯”。很多老人家不习惯,有抗拒心态,又需要基层干部一个个做工作之类……

小时候受很多思潮的影响,觉得这样是不正确的。认为就是这样的工作,使得我国很多传统民俗都逐渐消失了,结合民国公知的话,那可是“真正的古董”啊。拆了真古董,以后可就真的没有了,不可惜吗?


说到这真的要特别感谢那次出差经历,让我可以听到这么有启迪意义的广播节目。不接受拆迁,继续住在胡同里,我愿意吗?想想今天住在楼房里,南北通透,采光良好,统一供暖,独立卫浴……在这一切面前,什么胡同文化,见他的鬼。于是我得出这样的结论:

有些东西,应该修个博物馆保存起来,而不是让民众以生活品质为代价去保存。如果有谁疾呼要在民间保存那些东西,那么,谁疾呼的,让谁保存。


就比如说后来我看过一期生存节目。说有位老外特别推崇原始文化和原始的生活方式,于是他为了保存这种民俗文化,就自己光着脚,编草裙,用燧石做斧,砍自己山头的小树搭房子。

我觉得特别好,这就是谁疾呼的,让谁保存


我看网上还有一些国内的文青们,说西藏不像西藏,西藏人应该有“纯洁的信仰”。

所以还是那句话:谁疾呼的,让谁保存。

哪位文青自己住到西藏去,到戈壁边上自己用石头垒个小房子,物质生活最简化,天天早晨磕长头,转经筒。也别搞商业化的玩意,毕竟要“纯洁”,就自己种种地,或者做做工。每年把劳动所得,捐一大部分给寺庙,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去抄经,然后布施给那些同样有“纯洁信仰”的其他文青们。

如果他愿意这么干,我是会佩服的。毕竟,他践行了“谁疾呼的,让谁保存”。


否则,没有哪位藏民有这个义务牺牲自己的生活品质,来满足你的意淫。


啊以上是针对那些说西藏不纯粹之类的文青的说法的。

至于国外电影以及那些抱着浏览动物园心态来看世界各地发展中地区的民俗文化的——

更重要的还是交流。唯有交流,才能让更多国外民众知道真实的西藏是什么样的,真正的藏民是怎么想的。藏民有过上好生活的权力,国外民众也有知晓这一切真相的权力。

也唯有交流,你才能知道哪类人只是一时没想清楚,哪类人是真的憋着坏。


毕竟,你不能把所有“别人”都视为“敌人”。那样的话,不管你做什么,都一定会失败。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唯有交流,包括文化和利益上的交流,找出一致的利益方向,才能做得到。


user avatar   si-da-w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广大国外青年知识分子,到西藏的农村去,接受喇嘛活佛大地主的农奴教育,很有必要。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去动物园看猴子,肯定希望最好是野生动物园,越原始越好···越贴近自然越好,这样才有看头

你去山区看亲戚看朋友,肯定希望他们那里越来越发达越好


外国人看的是猴子,可我们,是同胞

-----------------------------------------------------------------------------------------------------------------

毛主席说,你们看到了那些西藏贵族,唯独没有看到那些农奴

就是这个样子了···

----------------------------------------------

发现已经有很多类似的答案了,哈哈··

以后答题前我还是先扫一遍回答比较好

----------------------


1906年9月8日,当纽约人像往常一样走进布朗克斯公园时,他们在猴屋意外的发现一个新成员:“它”身材非常矮小,有一身黝黑的皮肤,牙齿奇特地向外突出;“它”穿着现代的服装,但是却打着赤脚;“它”在狭小的笼子里表演精准的射箭术、能用麻绳进行编织;“它”可以做出各种奇怪的表情,还和观众一样喝着苏打水!

一开始,绝大多数参观者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与其说“它”是只猴子,倒不如说“它”更像人。事实上,这位猴屋的新来客确实属于人类,他是来自刚果、名叫奥塔·本加的俾格米人。

奥塔·本加异于常人的外表和独特的表演,还有对他的不了解而产生出来的神秘感,立即吸引了纽约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游客蜂拥而至前来观看。第二天,猴屋旁的标示牌上对他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奥塔·本加,高4.11英尺(约1.24米),重103磅(约46.8公斤),23岁,9月份的每个下午进行展出。

随后,到猴屋参观的人看到了更为精彩的表演。奥塔·本加和一只猩猩在一起,他们表演了拥抱、摔跤,还相互作恶作剧。为了表现丛林效果,动物园方面在笼子里放了一根胡萝卜和一些煮过的骨头。

观众们非常喜欢俾格米人的表演。当奥塔·本加坐在那盯着一双帆布鞋看时,观众们开怀大笑。《纽约时报》第二天发表评论说,“没有人对把人类和猴子关在一起进行表演的这种行为表示反对,而且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和猴子的联合表演是布朗克斯公园最有意思的景观。”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看到旧照片里,我爷爷姥爷帅的秒杀很多明星啊!你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年轻的时候长什么样子呢?请放上旧照片。
user avatar   timexplo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user avatar   yu-hua-xia-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期错过了殖民掠夺,后期在分蛋糕战争中站错了队


user avatar   maximilianofshangh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相关话题

  现实生活中特种兵真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上有哪些人或事是真正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 33 届金鸡奖提名名单公布,你觉得哪些影片会获奖? 
  有什么奇葩的电视剧或电影? 
  哪些历史人物在影视作品的形象与真实历史形象相差很大? 
  「四川话只差一票就成了普通话」是真的么? 
  怎样看待陈凯歌的《白昼流星》? 
  2019《小丑》,为什么看完有种幼稚的感觉? 
  周星驰的《功夫》为什么能在近几年评分不断反升? 
  有哪些具影视表演天份的体育明星? 

前一个讨论
多囊促排卵大概促几次能怀孕?已经第五次促排了,有点担心。
下一个讨论
我爸被车撞做了开颅手术,进了ICU,现在肇事司机说责任不在他,不肯赔钱,怎么办?





© 2024-06-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