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东航MU5735航班黑匣子已经从美国寄回中国,坠机原因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kinsey-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航MU5735航班坠机原因还需要耐心等待官方的调查报告。以下内容与东航MU5735坠机事故并无直接因果关系,请勿错误理解。

给大家推荐一个Netflix的纪录片,在事故发生前一个月的2月18日,Netflix刚上映了一部调查波音公司的纪录片:Downfall: The Case Against Boeing (一落千丈:波音大调查)。


以下多图长文预警


该纪录片目前仅可在Netflix观看。


1 狮航610号航班

美国波音公司的客机曾经是美国甚至世界范围内机师和乘客公认的安全飞机,业内有句老话:If it ain't Boeing, I ain't going. 不是波音,我就不坐。直到2018年,情况有了改变……


2018年10月29日清晨6点20分,印尼狮航610号航班从雅加达机场起飞,仅13分钟后就坠海,机上18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涉事飞机为波音737 Max 8,是两个月刚交付的新飞机。





事故发生后,由于狮航糟糕的飞安记录,几乎所有的新闻媒体猜测事故原因出自印尼政府、航空公司或机师水平,说他们能力不足,没有人怀疑波音飞机有问题。





美国前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主席Mark Rosenker认为,狮航需要加强培训,确保机师懂得如何处理飞机出现的不寻常反应。





当CBSN的主持人继续问道:乘客应该担心737 Max的安全性吗?Mark Rosenker非常坚定地说:多虑了,我敢肯定美国的机师都知道怎么开这个型号的飞机。





事故发生后一个月,黑匣子被打捞上来,事故原因得以查明:起飞后不久,左侧迎角传感器失灵,显示错误的空速、地速、高度,同时机头不断受到强力下压,机师奋力对抗拉升高度,但无法改变俯冲姿态,最终坠海。


波音公司对此评论: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此时,媒体开始追问飞机的设计问题,终于,迫于美国运输基建委员的调查压力,波音在2018年11月11日发布了一项声明,其中提到狮航坠机事故可能,说的是可能啊,可能是MCAS系统错误启动导致。


什么是MCAS呢?

简单来讲,MCAS是一段代码,通过读取迎角传感器数据,自动调整飞机俯仰姿态。当机头仰角过高时,飞机容易失速下坠,此时MCAS会自动启动,调整水平安定面将机头往下压。注意:只有最新的737 Max才有MCAS系统,此前旧机型都没有。


狮航610号航班坠机原因正是因为迎角传感器失灵,错误地显示迎角过大,于是在飞机姿态平稳良好的情况下,MCAS自动启动,不停地强行下压机头,导致飞机俯冲坠海。


波音认为狮航机师没有及时关闭MCAS系统导致发生坠机,但让所有人感到震惊和愤怒的是,波音从来没有告知机师飞机存在MCAS系统。


荒谬至极!





随后《华尔街日报》爆料了波音故意对机师隐瞒可能害死人的MCAS系统,引发机师众怒。迫于舆论压力,11月27日,波音高层主管拜访美国机师工会,表示会在6周内更新MCAS代码,但拒绝机师工会的停飞建议。同时波音CEO Dennis Muilenburg在电视访谈中仍然坚持说:


737 Max很安全!





2 埃航302号航班


2019年3月10日上午,也就是狮航610号空难后4个半月不到,埃塞俄比亚航空302号航班从博莱机场起飞6分钟后坠毁,机上157人全部遇难。


两架相同型号的新飞机在4个半月内接连坠毁,这在现代航空史上从未发生过,舆论纷纷呼吁停飞所有的737 Max机型,但此时波音公司仍然头铁如锤:


我们的飞机一向安全,请大家放心乘坐!









埃航坠机事故当天,波音发表申明称,对737 Max的安全性完全有信心,你看FAA(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也没有叫我们停飞啊。


掌管美国航空安全的FAA竟然也认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需要停飞!然而事故隔天,中国民航局啪啪打脸,单方面宣布停飞国内所有737 Max机型。





随后,世界各国(不包含美国)陆续停飞了737 Max机型。





2019年3月13日,埃航空难调查发现,涉事飞机的水平安定面处于向下卡状态,与狮航610号航班几乎一模一样,迎角传感器的错误信息导致MCAS自动激活,反复压低机头形成俯冲,机师无法拉升改出俯冲状态,从而坠毁。





调查报告公布半小时后,时任美国总统川普宣布停飞737 Max 8,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款被总统宣布停飞的机型。





这款机型的问题有多可怕呢,停飞的飞机需要飞去指定的停放地,有机师表示不敢自己开过去。连机师都不敢开波音的新飞机,问题就大了。


波音737 Max第二起坠机事故发生后,与狮航坠机事故一样,波音公司试图将坠机原因归因于机师,坚称埃航机师没有做出相应措施,并依此大力公关,试图带领舆论方向。





在美国运输基建委员组织的国会听证会上,波音代表仍然质疑埃航的机师资格和训练水平,达不到飞行标准。


然而当天晚上,《华尔街日报》就拿到爆料,事发时埃航机组认识到MCAS出了问题,也按波音要求采取了波音认为正确的措施,关闭了MCAS,但由于下降速度过快,机师已无法手动配平飞机,最终在奋力挣扎中坠毁。





3 天使的堕落


1916年,波音成立于美国西雅图,最早为美国军方制造军机。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波音开始发力制造民航客机,从1955年开始相继推出707、727、737、747等大型民航客机。波音以其工程师主导的企业文化,始终将安全和质量放在首位,深得机师和乘客信任,一度霸占民航客机60%的市场份额。





当时的波音工程师话语权真的很大,波音管理层也把安全放第一位,如果有工程师认为飞机不安全,就绝对不会放飞,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提出问题而不用担心被解雇。





这种安全至上的企业文化在后来却成了政治不正确……


1996年,波音收购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与其说是波音收购麦道,还不如说麦道用波音的钱收购了波音,原麦道公司的总裁Harry Stonecipher成了合并后的新波音公司的总裁。





Harry Stonecipher上来就四个字:上市,赚钱!合并后不久,波音便从一个工程主导的公司慢慢变成一个金融导向的公司。缩减人员,降低成本,以制造便宜的飞机为目标。让所有员工都盯着股票,大家都围着股价转。


这一转变引起了很多工程师的不满,于是2001年,波音为了彻底摆脱西雅图的技术人员,方便执行财务决定,将总部迁往芝加哥。





2003年,成立于1970年的欧洲空客公司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波音,波音慌了。


波音的节奏从合并之前的确保安全,不走捷径,遇到问题就找出来解决掉,慢慢变成速度第一,快点做完,交差了事。提出问题的员工成了公司快速前进的绊脚石。举报过问题的人,要么被解雇,要么被裁员,或者自己离职。渐渐地,没有人再敢提出问题,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推高股价。





为了加速生产,质检人员和质检经理都可以跳过。原来15个人的质检工作,现在只有一个人在做。起落架螺栓孔垫片来不及装就不装了,不装了?不装了!因为来不及了!





每天都可以在飞机上发现遗留的装配图纸、工具,线束电缆里面到处都是可能引起短路或火灾的金属碎屑。





质量经理书面投诉质量问题?扣薪!波音高层明确表示不要有任何文件记录,出事好推锅……





这一切,都发生在波音位于华盛顿州的伦顿工厂。而这个工厂主要负责生产波音737 NG和737 Max,东航5735号空难的737-89P (WL)也是在该工厂于2015年完成制造。


4 MCAS的由来


2010年,欧洲的空中巴士公司A320 neo强势进入市场。当时航空公司最大的开支是燃油费用,而A320 neo最大的卖点正是省油。A320 neo的推出打得波音一个措手不及,波音手上没有任何机型能与之抗衡,也没有10年的时间研发新型飞机。留给波音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波音看了看旁边已经魔改过无数次的、诞生于1960年代的737机型,头顶一亮:嗯!改一改,还可以再战10年!


于是波音灵机一动,把更省油的发动机安装在737-NG机型上,当当当当,737 Max横空出世!





2011年,波音宣布推出737 Max,声称给航空公司带来史上最省油的新飞机。


尽管这让工程师很失望,但改进机型有很多优点,比如可以更快通过FAA的审批、机师不需要额外训练、航空公司也可以节省高昂的机师训练成本等等。





这一招很管用,波音获得了成百上千的新订单,财务上的成功前所未有。





然而,在制造737 Max的过程中,波音发现新的发动机对于45年前的737来说有点太大了,不得不把它往机翼前面移动一点,再往上移一点,才能装上。波音担心太靠前的发动机会把机头拉太高而导致飞机失速下坠,于是加入了MCAS系统用于自动配平飞机。其工作原理是当机头的迎角传感器显示机头过高,MCAS就调整机尾的水平安定面,将机头下压。





但MCAS是个至关重要的新系统,按照FAA的规定需要提供额外的机师培训,而当时所有的波音人都知道,不能让机师重新接受培训,不管飞机怎么改都要假装跟原来是一样的。那怎么办呢?有人出了个主意:对外声称这属于速度配平,这是机师早已熟悉的系统。


波音决定对外隐瞒MCAS的存在!





而在飞行测试中,波音发现不只是高速巡航飞行时需要MCAS发挥作用,在低速时也需要,甚至更需要。于是扩大了MCAS对于水平安定面的控制,从最初版本的0.6度,扩大到2.5度,同时删除了加速度传感器的判断,只保留一个迎角传感器作为触发条件。





也就是说,如果有个气球卡住了迎角传感器,或者遭遇鸟击导致传感器失效,MCAS就会被触发。并且操作优先级超过机师,强行将机头往下压。这是一个非常荒谬、非常可怕的设计漏洞!而波音公司没有人把这些逻辑告知外界。





波音内部的一份协调单提到,如果MCAS系统误启动,经过培训的机师需要在10秒内采取正确措施。你没看错,经过培训的机师+10秒内采取措施,才能避免坠机!但在波音2017年3月28日的内部通讯中,首席技术机师一再强调波音绝对不会允许机师培训的事情发生。





更令人发指的是,2017年6月6日,也就是狮航空难发生的前一年,狮航邮件询问波音如果有额外的机师培训是不是比较安全?波音坚定地回复说完全没有理由培训机师!不需要!波音还嘲讽狮航居然还想要机师培训,是不是傻?机师培训不要花钱啊?





波音让机师在10秒内面对一个从来没用过的系统,作出正确的反应,这是玩电锯惊魂呐???





2017年5月,波音陆续交付737 Max。截至次年10月,波音已经获得超过5000个737 Max订单,包括南航、国航、东航等13家中国航空公司的97架。


这架飞机把波音的财报带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股价蹭蹭蹭地上涨。





波音重新发明了飞机,波音远超外界期待!


但没有人知道,每一架737 Max都背着一个不定时炸弹,直到2018年10月29日,狮航610号航班。





5 资本家的嘴脸


狮航机师不仅不知道这个MCAS如何运作。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当迎角传感器失灵时,飞机像被幽灵控制了一样往下俯冲。很难想象当时的机师有多绝望,面对一个不知是什么的力量,困惑、焦急、紧张、绝望,最后与机俱毁,死不瞑目。





狮航空难发生后,FAA的TARAM(运输机风险评估方法)定量风险评估推测,如果737 Max机型不修复问题,在服役年限内还会制造15起坠机事故,也就是,每两年就会发生一起坠机!





但当时波音认为未来的事故无法推测,他们会尽快更新软件修复这个小bug,然后FAA觉得波音说的很有道理。你说波音跟FAA之间没有在桌子底下摸腿勾脚什么的,我是不信的……





事故发生才6周后,波音还满脑子都是股票股价,董事会决定回购股票,增加股利,假装两起事故346人的遇难没有发生一样。飞机?我们的737 Max安全得很!





利润比人命重要吗?波音:当然。





2019年10月29日,美国运输基建委员在参议院举行调查听证会,波音公司总裁Dennis Muilenburg面对镜头道歉,都没有正眼看他身后十几位遇难者家属代表。


参议员Blumenthal请遇难者家属起立,这一刻应该是全片最让人难过的一幕了,那曾经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啊,他们有过精彩的人生,还有未来的期待,但现在一切都毁了。本来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波音选择视而不见。





Dennis Muilenburg只是转头冷冷地看了一眼,没有一丝一毫悔意。





两个月后,Dennis Muilenburg从波音公司领了便当匆忙下线。





2020年11月,停飞了两年的波音737 Max在更新了MCAS之后通过FAA核准。新任波音总裁Dave Calhoun在接受采访时慷慨激昂:


我们不向任何人隐瞒任何事,因为我们为自己的表现感到骄傲!我们做出的产品好到不可思议,为全人类作出了贡献!我为这架飞机感到骄傲,它跟任何空中载具一样安全!





但是,你会用自己仅有的一次生命去赌它安全吗?


6 审判?


2021年1月,美国司法部以犯罪阴谋欺诈联邦航空管理局为由起诉波音公司,波音同意缴纳25亿美元罚款以避免刑法起诉。





在波音眼里,人命值几个钱……



user avatar   bu-zhun-jiao-wo-zhang-zang-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坠机原因还是等官宣。

个人担心的是,如果真是牵扯利益性质的人为事故,就会对社会造成非常恶劣的示范效应。

当一个极端行为被传播,会严重影响具有同类心理倾向的人,激发出其做出类似的极端行为。

这在犯罪心理学上被称为示范模仿效应。

如果MU5735真如传言所说,那么犯罪示范就会在通报之时形成闭环。

则身系多人生命性质的工作人员和具有同等条件的人员,当重大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之时,会出现一条新的渠道。

当然,我没有任何恶意。

只是这类行为能产生极强的伪社会认同,虽然事实上只是被极端个体认同甚至付诸实践而已。

但这种伪认同非常具有煽动性。

如果属实,不出意外会出现大面积的心理教育、思想建设行动,以亡羊补牢的姿态阻断示范模范的学习链条。


user avatar   appobs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其实对事件分为俩派:

某航内部其实是希望“人为”,因为牵扯太大。一旦涉及到检修问题,那倒霉的就是整个航空公司,包括地勤,检修,人事等等,都跑不了;

广大网民则希望是飞机本身,一来可以继续推责给灯塔,二来保证了人性中“光伟岸”的形象。


user avatar   jing-12-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已经变成高赞回答了,我所指的阴谋论是指从局方的文件来推断事故原因,或者阴阳怪气事故的回答,其实作为圈内人不应该回答这个问题,无论事故结果是什么样,最终局方都会给定论的,这是国际民航组织的要求,参与者众多,并不是可能篡改和隐瞒的,反倒是等待过程中的各种阴谋论给各方的伤害是最大的,抵制阴谋论不是为了谁,也不是为了官方,只是尊重自己,尊重逝者,一次事故的原因是复杂的,系统的,并不是所有事件都能归结到二极管的两端。 高赞的回答一看就不是圈内的人,也难怪知乎越来越微博化了,人机料法环是安全管理的五要素,所有的行文顺序都是这么写的,发生事故第二天我们单位自己的检查要求也是安抚员工情绪,关注员工各项心理波动,难道我们提前也知道了事故原因么,不是圈内人你难以想象事故对民航从业人员的思想冲击,这样的通知行文是极其正常的,无论是什么结果,客观的讲这真不是阴谋论的着眼点


user avatar   xin-huai-yu-zhou-sun-lian-cheng-73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rock-49-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据Jet News推特报道,当地时间4月7日12时34分,搭载着MU5735失事客机黑匣子数据的国航CA86包机航班从华盛顿起飞。4月8日14点33分,航班顺利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在事故调查主导方(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对外发布调查结果前,协助调查方NTSB(包括波音公司)无权对外发布调查数据。

此前,帮助各国发展航空事故调查能力的Plane Sciences的首席执行官Mike Poole估计,美国对黑匣子的分析可能一两周内就有结果。Poole说,由于坠机造成的高速撞击,他不知道数据是否可以完全恢复,但下载数据、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信息并正确分析细节需要一定时间。

曾在2014年调查马航370事故的前空难调查员Joe Hattley说,即使黑匣子严重受损,也可以从内部的单个存储芯片中提取信息。Hattley目前在新南威尔士大学航空学院任教。他说,“如果从黑匣子里提取不到任何信息,我会感到很惊讶。”

根据国际民航公约附件和中国民航规章相关要求,中国民用航空局将在事发30天内完成初步调查报告,全部调查结束后将向公众公布完整的调查报告。

以上回答发布于2022年4月9日

4月20日初步调查报告发布后追踪

从初步调查报告中已公布的信息来看,“黑匣子数据”,仍然是调查还原事故最关键的“钥匙”。

据航空安全专家安东尼·布里克豪斯(Anthony T. Brickhouse)介绍,黑匣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记忆单元,解读其中记录的信息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飞行数据记录器(FDR)存储的原始数据“看起来像一堆代码”,调查人员必须将原始数据插入到不同的软件包中,提取并译码转换成图表后才能开展分析。

布里克豪斯曾参与过30余起飞机事故和安全事件调查,他是世界知名航空航天大学——安柏瑞德航空大学(Embry-Riddle Aeronautical University,ERAU)航空学院应用航空科学系副教授。加入ERAU之前,他曾在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任空难调查员。

布里克豪斯说,飞行似乎进展顺利,通信也正常。然后突然间飞机没有了通信,这时它开始俯冲。布里克豪斯表示:“这些黑盒子的设计非常非常坚固。我真的想不出近期历史上有哪一起事故,我们找到了黑盒子,却没有从中得到信息。”

NTSB的一名代表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告诉《国际航空电子杂志》:“根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附件第13条的规定,NTSB正在参与中国民航局对中国东方航空公司B-737事故的调查。这些条款还规定,负责调查的当局,在本案中,CAAC,将发布所有调查信息。”

根据国际公约,为了预防事故,进行事故或事故征候调查的国家必须尽快并在可能时于十二个月之内将“最终报告”公开发布。如果不能在十二个月之内公开发布报告,进行调查的国家必须在每年的出事周年日公开发布一份临时声明,详述调查进展情况及所提出的任何安全问题。

根据中国的规定,调查报告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尽快完成。由地区管理局组织的事故调查,应当在事发后6个月内向中国民航局提交调查报告。由中国民航局组织的事故调查,应当在事发后12个月内向国务院提交调查报告。不能按期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应当向接受报告的部门提交调查进展情况报告。

初步调查报告一般只包含调查人员获得的基本事实,而不是对飞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结论。另外,初步调查报告可以是保密或公开,由调查国自行决定。至今,初步报告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大家静候最终报告吧。

更多中美合作调查细节可参见下文:


user avatar   ai-wo-zhong-hua-67-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user avatar   mai-cui-ya-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madm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离完美的全能本还差几步?——华硕 天选3评测(i7+3070版)

天选系列从诞生至今,一直有着极高的讨论度和不错的销量。无论是二次元属性的天选姬,还是备受好评的「魔幻青」配色都是一道非常靓丽的风景线。

此外,天选系列的前2代总有着特殊的引发讨论技巧:

1代面世时除了其首发AMD的4000系CPU之外,那块45%NTSC色域的144Hz屏幕也成功打破了「高刷屏都是好屏幕」的定律,QLC表面固态硬盘也是2020年华硕非常独家的特色;

2代改进了屏幕刷新率,换上了TLC固态,但性能释放沦为了2021年游戏本基石单位,不支持独显直连更是进一步奠定了其稳定的地位。

这些并没有妨碍天选系列不错的销量,也好在产品经理没有躺在销量数据和拥趸的支持之上,在这次的3代做出了不小的进步。

独显直连有了,性能释放好了,机身还更轻薄了,青天就有了!(x

购入渠道

这次的首发供货非常少,京东渠道出货不到1万台。我是从咸鱼加价400入手的。(可能是经历了去年,居然感觉加价400完全可以接受…)

配置一览

表格漏写了,机器网卡是Intel的AX201

对这样高功耗的i7-12700H、RTX 3070,同时还能有90Wh的电池,机身做到了2.05kg,重量控制非常好。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起到部分全能本的职能。

最遗憾的是不支持PD充电。

故外带时要带上1斤4两的240瓦适配器,出行重量骤增。

测试环境/跑分原则

室温保持在24.0°C~26.0°C之间(空调调温,没法做到恒温,望见谅)。

机器在控制台中有3个模式可以选「安静模式」、「性能模式」和「狂飙模式」,可用Fn+F5进行切换。

若无,测试均采用「增强模式」。

除了续航测试使用「集显输出」(iGPU)之外,其他测试均开启MUX的「独显直连」选项。

「独显直连」图形性能更好,「混合输出」续航更好。

所有跑分、帧数测试都会重复5次,每次跑完后静置5分钟再开始下一次,取最高分。

外观

英特尔版天选3的3070显卡只有「日蚀灰」配色可选,无魔幻青。黑色有个小缺点,就是手上的油容易沾染,看上去比较明显。幸好比较好擦。

A面有LOGO「TX」代表天选(和企鹅没啥关系),位于上部。

B面&屏幕素质

B面为一块2160*1440分辨率、165Hz刷新率的屏幕。没有采用16:10的屏幕稍有可惜,下巴2指宽。

屏幕来自京东方。

作为一块广色域屏幕,色域容积142.7%sRGB、101.1%DCI P3;色域覆盖99.9%sRGB、98.9%DCI P3。

sRGB基准下,色准并不理想。有条件的话最好自行校色。

屏幕最高亮度为310尼特,边缘仅250尼特左右,在同定位&同价位游戏本里明显偏低。


C面键盘布局

键盘布局方面,风格延续上一代,WASD采用了反色设计。方向键半高。空格左半部分的突出被取消。数字小键盘相对完整,Delete和小键盘切换按键被做到了一起,对我来说需要适应。键盘手感回弹偏软。

最大可开合角度如图。

机器有运输模式,不插电无法直接开机。

CPU:i7-12700H(90W)

之前已经测过了,而这也不会是最后一台,应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时间内很熟悉很主流的CPU。

15轮R20:稳定分6622

除了开头2次之外,之后基本稳定在6620分左右,取后5轮中位数6622。

观察功耗可以发现,第一次较高,第二次逐步下降到100W,第三次出现波动,第四次开始比较平稳,打包功耗90W,IA大约83W,符合跑分曲线。

蓝线打包功耗,橙线IA功耗

大小核频率如图。(蓝线大核频率,橙线小核频率)

R23跑分:多核16619,单核1803

功耗表现如图(蓝线打包功耗,橙线IA功耗)

大小核频率如图(蓝线大核,橙线小核)

显卡:RTX 3070(140W)

RTX 3070是我心目中笔记本最值得选购的旗舰级显卡,处于一个性能与价格的甜区。

跑分

TimeSpy图形分 10261分

FSE图形分:13134

Superposition 1080P Extreme:6637

游戏表现实测

网游

测了DOTA2、CSGO和《彩虹六号·围攻》3款网游在1440P和1080P下的表现。

DOTA2:全最高特效,比赛编号6040722034,完美世界视角。

CSGO:开多核渲染,其他全部最低,创意工坊BenchMark。

彩虹六号围攻:全最高档,性能测试。

可以看出网游部分的1080P和1440P分辨率下,帧数基本非常接近。可以任意按照自己喜好开高。

单机游戏

对比上面的网游,单机中,1440P和1080P分辨率下,帧数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帧数和清晰度不可得兼。

续航测试

机器电池为90Wh。

把机器切换至核显输出,系统为「均衡模式」,中心亮度150尼特,开WIFI,关蓝牙,PC Mark 8的Conventional测试,办公场景下的中高负载,成绩比较接近实际使用。

实测续航为5小时15分,Conventional 3.0 Score为3572分。

还好买了个延时相机,现在拍续航方便多了,不再担心错过

烤机/散热测试

室温在25°C附近。

单烤CPU

使用AIDA64中的Stress FPU单烤CPU。

20分钟后,CPU功耗为90W,温度为87°C,大核3.6GHz,小核2.9GHz。

图上可以看出一个小插曲:单烤CPU期间,桌面突然变成一片白…我寻思又不是海涛,给我看一片纯白干甚…之后在任务管理器启动Explorer才恢复正常。

单烤期间功耗如图。

前期会冲到115W左右,前3分钟会保持在约100W(中间有过瞬间掉下去),之后稳定在90W。


单烤显卡

使用Furmark 1.10.6(比较老的版本了,只不过我之前电脑都用这个烤的,所以暂时还没换新版本)。

关抗锯齿、1920*1080、勾选Burn-in和X Burn-in。

20分钟后,GPU温度75.8°C,功耗139.5W,频率1260MHz。

除了偶尔掉到过125W左右,其他时间基本全程在140W左右。

双烤

同时进行上面2项测试。数据取20-30分钟的平均值。

CPU功耗48W,温度为82°C,大核频率2.54GHz,小核频率2.29GHz。

GPU功耗115W,温度78.1°C,频率837MHz。

CPU功耗、GPU功耗与总功耗如图。

从110秒左右开始区域稳定,达到CPU 48W加上GPU 115W的功耗水平。

测试时电脑和分贝仪有固定位置,大概是在这个位置关系,比较接近人耳所听到的噪音,可能会比其他测试者的数据低一些。

烤机全程最高为52.3分贝,总体还算可以接受的水平。

此时键盘表面温度如图。

腕托为室温,WASD区域仅30°C附近比较低,键盘最热的区域在上部,键帽最高温在F8按钮名为48.4°C。中间有一个倒三角区域相对偏热,其他的地方温度都不算很高。

另外,这台机器用瓶盖垫高机身之后,双烤成绩上除了CPU和GPU的频率稍微提高,其他部分几乎完全一致,可能是原本已经有4个出风口充分散热的关系,底壳基本不出风。


拆机

拆机不难,机器底面除了右下角的螺丝之外的11颗螺丝全部拧下。

注意拆的时候右下角一颗螺丝是和后盖一体的,无法取下,但一定一定也要拧松。

先从这个螺丝周围开始撬开,右边撬开之后就比较方便可以拆下了。

机器为双风扇、五热管、四出风口的散热设计。贴纸下面有硬盘和内存。

内存

我这台机器内存是三星的,跑分如图。读写都在56GB/s左右,延迟102.3ns偏高(DDR5目前的通病)

硬盘

硬盘为美光的3400,大文件读写的跑分如图。

ASSSD的10GB读写跑分如图。

CrystalDiskMark的32GB读写跑分如图。

硬盘初始状态没有分盘,全部在一个C盘下,还剩余396GB(图为393是因为我装了测试软件)

机器总结部分

优点

1.机身轻

一拿到手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机器总体的重量比以往任何一台15.6寸的3070游戏本都要明显轻,这种第一印象是很好的。

在这样的机身重量下,双烤成绩弱于部分更重、更大的游戏本,其实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2.游戏表现达到主流水准

双烤47+115不算特别出色,但已经完全不拉跨了。相比于上一代天选2的3070,那这一代进步非常明显。

游戏的表现也都达到了主流水平。除了个别像2077这样优化不好的游戏,或者像《全战·三国》这样同屏单位多的游戏,其他大部分单机游戏都能1440p开预设的高档位拿到60帧以上,这个成绩是很令人满意的。

3.散热和隔热还行

键盘的键帽温度热区在中间,基本避开了WASD部分,而且腕托很凉快。

同时,噪音比想象中要小很多,也不是特别吵的那种,使用体验是OK的。

缺点

1.屏幕素质有待提高

当价格来到五位数的时候,我认为屏幕最高亮度至少也得有350尼特吧…310尼特真的有点拿不出手了,这点真的不得行啊。

机器的其他硬件已经都没啥问题了,硬盘、内存都没缩,网卡也是AX201,但就是这个屏幕给了个300尼特屏…淦…

同时,作为一块广色域屏幕,在色彩管理上基本没花心思和力气,非常放任。

2.不支持PD充电

这点其实是我感觉特别难受,要是这台机器支持PD,那我就不出二手留下自用了。

不满意的地方在于,明明ROG是支持PD的,而且之后会发售的天选Air也是支持PD的,天选3不支持PD完全是有意而为之的选择,真的感觉很不爽…

这样一来,机身轻的优势完全被不支持PD给削了一大部分。

左:65W GaN;中:100W GaN;右:天选3适配器

我要是出趟门,你猜我更愿意带这三个充电器里左边这两个,还是右边这个?

尤其对我这种有紫米20充电宝的,我就更希望会支持PD了,这样找不到插头还能用充电宝应急。

3.i7+3070版目前只有一个配色

不是很清楚为啥机器没有天选3经典的「魔幻青」配色。倒不是我多喜欢这个颜值,只是黑色真的容易看起来脏。

而且锐龙版3070也有,怎么这Intel版的3070就没这个颜色了…很奇怪。

缺货,需要加价

这个没啥好说的,英特尔版京东放货7000台,锐龙版甚至不到5000台…目前需要加价购买。

购买建议

总得来说,天选3是天选最均衡的一代,这次测试的3070版表现也远超个人的预期。

由于个人原因经常在多个城市之间来往,手头的17.3寸笔记本多有不便,今年也一直在考虑换一台笔记本。天选3差一点就成了我的落脚处,可惜最终由于屏幕不够亮、不支持PD两个主要原因,算是擦肩而过了…

总得来说,如果你对天选系列的外观垂涎已久,那天选3就是目前最值得购买的一代。

如果你需要当一个便携的全能本来用,那记得要把适配器重量也考虑在内。

如果上面提到的2个问题你不在意,又需要换一台12代的新3070游戏本,那目前天选3的3070版是值得考虑的。


至于上面提的2个主要缺点,大家多吐槽吐槽,按照天选以往每年的进步来看,说不定天选4就会更好。


这台机器,原价10299,我10700入手,按惯例一般是自刀300。

不过这台机器涨价买,而我无论如何都不太能接受自己的二手价高于首发价,会有点良心不安,因此折价500,按10200出。

等我视频做完就会放上海鲜二手平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蹲一下。


user avatar   wang-you-li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和平年代,要成事最好的策略是无底线的投机。

大家都在排队,什么策略可以最快?插队。大不了被骂一顿,又回去排队。我今天在游乐场遇到一个女的很厉害,插队以后不仅一口咬定自己没插,而且大哭大闹说我一个男人欺负她女人,搞得围观的有女性为她撑腰了。因为已经排队一个多小时本来很烦躁,我一直拒绝让步,但最后也没办法。

战争年代我直接一把枪指她头上让她滚。和平年代对这种的人没办法。无底线的投机是个体最优策略。

排队的时候无聊刷手机,看了几个最近落马官员的经历。无非是卖官鬻爵,权钱交易,利益输送那一套。所以也可以看出来,怎么能快速升官?各位读者冰雪聪明,不消我说。

无底线投机的人,往往不那么喜欢谈国家大事。不过这也未必。有些人也喜欢谈国家大事中美关系,或者谈理想。这不影响他们干损人利己的事情。或者谈国家大事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投机行为。

和平年代大家不愿意喊打喊杀,所以纵容了他们。就像马路上开车左冲右突的那些人,如果碰上乱世,那谁敢乱插我就乱撞。但和平年代,大家都怕麻烦,都让着他们,让他们得到了利益最大化。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苍天是不会饶过,可我们的小命不敢跟苍天比,我们就这几十年。正直了一辈子,贫穷了一辈子。升不了官,你谈的理想有人听吗?发不了财,只有福报管什么用。袁世凯再遗臭万年,也当上了大总统甚至皇帝享尽荣华。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少不了还要被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揶揄一句,好酸。




        

相关话题

  737,320,arj他们该如何选择呢? 
  飞机和动车上的呕吐袋为什么那么小? 
  全美航空哈德逊河迫降过程中襟翼为什么不完全打开? 
  转机两次靠谱吗,会很容易赶不上后段航班吗? 
  监控拍下东航 MU5735 客机坠落瞬间「机头朝下直线坠落,空中疑未解体」,如何从专业角度进行解读? 
  春运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大迁徙,铁路、民航部门是怎么做到的? 
  东航 MU5735 坠机空难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你坐过只有一位旅客的航班吗? 
  中国发生过哪些重大空难? 
  坠机的时候适合听什么音乐? 

前一个讨论
英伟达希望在 Omniverse 中创建地球的数字孪生体的目的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安徽博物馆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文物?有哪些典故值得分享?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