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反对野蛮人收购,挑战刑法将开启牢狱大门」?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只是希望这话不是因为万科说的,真的太不希望如此了。


user avatar   zhang-li-wei-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中国炒个A股真心难,要关注美股,欧股,港股,汇率,债券,期货,现货,大宗,国债,逆回购,MSCI、各国大选,吃面粉的命,操白粉的心,现在还要了解一下保险了,真是日了狗了……


事情的起因是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同志在基金业协会上的一段即兴发言,被人录下来发到网上。


这个消息现在到处都是,就不多说了,核心意思就是说:


现在很多获得保险牌照的公司不按套路出牌,但具体这个害人的小妖精套路是在二级市场上短线操作,还是利用险资进行杠杆收购我们不得而知。


但在国内,公开跨部门指责这种事情是非常罕见的。


毕竟这是保监会的自家事,按理说轮不到证监会瞎逼逼。到刘主席还是说了, 保监会也公开正向回应(此处内容可能是被举报敏感内容,已删除)。


我关心的是,对市场的影响到底几何。这里面都有我们的真金白银。


我们先了解一下保险行业的相关基础内容。


保险的分类:


简单来说,人身保险就是保命保健康不出事,出事就赔钱的,财产保险就是保钱的,你的财产损失了就赔钱的。


保险业是金融行业的一部分,在中国,只要是金融业,就有准入门槛,也就是要获得政府颁发的牌照才能经营。


能玩保险的公司并不多,其中集团、控股公司一共有12个,比较知名的人保、人寿、太平洋、平安、华泰、阳光、安邦、泰康、太平、中华联合、再保险、富德。


这12家保险大鳄国内所有保险形式都有资质玩,是保险行业的顶级玩家。


剩下的就是具体经营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有做人寿的82家,有做财产的58家。


还有两类公司是保险业的衍生公司,一类叫再保险公司,一类叫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前者是当保险公司收到投保人的保单后,如果觉得自己hold不住,可以把这个业务打包卖给再保险公司,其实就是要分散风险用的。


后者是保险业的基金经理,负责给保险公司的资产投资理财,获得收益的。

恒大人寿、前海人寿,最近风生水起的出场主角全部都是具备人身保险牌照的企业。


而为他们吸金的最主要的产品就是万能险,是不是挺眼熟,因为这个万能险,在之前关于恒大的文章中,已经出现过了。恒大人寿:这口热翔,我自己吃回去。


这次我们在稍微详细的说一下这个保险产品:


万能险并不是我们的创新,也是个舶来品,1979年,世界上第一款万能险在美国应运而生,市场占比一直保持在30%左右,80年代中期开始,万能险在欧洲各国也显示了强大的市场生命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抢占了英国、荷兰等国的保险市场。在万能寿险登陆亚洲市场以后,也迅速风靡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地,成为市场销售的主力险种之一。


最近几年,万能险在中国遇到了黄金发展时期。为什么?


罗列一下万能险的特点:

1、提供正常的人寿保险功能,只需要正常交保费即可。

2、提供理财功能,理财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已经高达9%。



3、承诺保底收益利率2.5%(不同产品可能略有不同),也就是说我有可能达不到9%,但最低会给你2.5%

4、期限较短,一般在90天到1年,有些产品甚至极端到30天

5、随时可退。

6、可以在互联网销售。


你还能看出来点保险的影子吗?这活脱脱就是一个高收益、兜底、高流动性、方便购买的理财产品。对,顺带还买一送一搭一个人寿保险。


同期的银行理财收益是多少?4%都不到,这个收益,已经可以媲美风险极高的P2P了。


除了高风险高回报的股票市场,还有什么投资能段时间内能达到如此惊人的年化收益?


其实也有,那就是借新还旧。


假如股票市场投资能够赚钱,这个游戏能一直玩下去,皆大欢喜。


可要是赔钱呢?你敢想像吗?


谁又敢保证股票市场能一定赚钱呢?别看你险资钱多,你也不能,要知道,资本充足的外管局投资黑石也被套了整整七年。


这个游戏,玩不下去之后,大量的投保人该怎么办?是去找保监会,还是去找证监会的麻烦?


所以,刘主席在非公开场合发飙,那是有道理的。别看刘主席是从银行系上来的,但早在04年央行任行长助理分管金融稳定局期间,就已经处理了“德隆系”、南方证券这些当时的大案要案的风险处置工作,那是真见过世面的。


在刘士余的发言中,并没有看到其对保险行业资金进入股市的抵触和不欢迎,而是通篇强调对钻营漏洞之徒的愤恨和不屑。


保险资金投入股票市场这件事没错,举牌更没错,在市场低利率情况下,这是资金的正常选择,不仅我们国家如此,美国这样的问题也同样遇到过。


如图,80、90年代,美国的养老金对股票市场的分配仅仅38%,但在随后的十年,这些机构在股票市场的分配已经高达60%。机构的进入,也造就了美国股市黄金十年。


反观我们这边宝能、恒大这两个拿到保险牌照的企业,在二级市场上风生水起带来了哪些影响:


原来保险行业都是跟着基金屁股后面买,现在发现自己的能量已经如此之大了。几乎可以在二级市场上呼风唤雨了,已经不再愿意甘做小弟了。而他们两者在二级市场赚的盆满钵满,也让更多安全合规的险资更加大胆的配置A股市场。


客观来说,这是好事。


而我们的A股市场,的确也需要这些新近和稳定的险资机构和大鳄补充血液。在不参与上市公司管理的基础上,帮助其财务更加健康,有更充足的资金进行业务创新,让实体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


但我个人极端反对这些利用万能险进行短贷长投的高风险行为。这种带血的杠杆就像当年的配资一样,会埋下一层一层的雷,总有一天会逐级引爆,让我们今年以来健康回血的市场再次遭遇灭顶之灾。


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这样的悲剧,同样在美国的资本市场发生过,只是,让华尔街崩溃的不是我们今天的万能险,当时他的名字叫垃圾债。不管名字是不是一样,但本质是相同的,都是高息举债。


经典的RJR Nabisco案:管理层和“门口野蛮人”的较量


1、RJR是一个烟草公司,管理层计划通过MBO完成私有化。


2、KKR是一个并购公司,认为RJR市值被严重低估,于是通过大量的垃圾债融资进行收购。


3、RJR发现KKR的意图,开始和KKR进行竞标。


4、本身管理层还占优势,但突然被爆出RJR管理层在管理协议和“金降落伞计划”中中饱私囊,触怒了股东和员工,股东最终选择了KKR。


4、结果KKR获胜,RJR管理层出局。


这是一个被我删减后的精简版过程,大家理解即可,太眼熟了有没有,这不就是我们今天万宝之争的翻版吗?


是啊,历史就是这样惊人的相似。


发展路上该挨的刀,一刀也别想少,也少不了,还没挨着,别急着庆幸,很多时候不是说你牛逼躲过去了,你躲不过去,就是你还没混到挨那刀的资格而已。


那这个故事的结局呢?


KKR成功收购RJR Nabisco后,任命路易斯·格斯特纳为新任总裁。格斯特纳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度使Nabisco的营业显著改善,现金流高达原来3.5倍,利润在1990年的上半年增加了46%。


是不是觉得资本的力量太伟大了,管理者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这年头,谁离了谁不是活。


可随后的发展就不那么乐观了,KKR收购过程中的垃圾债的威力开始逐渐显露出来,偿还这些利息和本金,消耗了公司大量现金流,限制了销售能力的扩张。公司主要对手菲利普·莫里斯趁机压低价格,扩张销售,RJR最终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几经周折,KKR最终不得不剥离RJRNabisco的剩余股权,资金回报所剩无几。


这个游戏里,没有赢家。


为什么险资不计代价的要并购优质资产,那些高息的万能险就像是鸦片,一旦开始根本就停不下来,就像跗骨之蛆,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盈利现金流来支撑其消耗,不管是万科、还是格力,还是被这些高利息险资举牌过后的优秀上市公司,都逃不过最终这层层吸血后的无力回天。


可惜的是这个游戏在国内根本没有停止的意思,反而愈演愈烈。


今年以来共有51家上市公司申请设立保险公司,其中有15家已经获批,此外还有200多家企业在排队申请保险牌照。


连贵州茅台、七匹狼都拿到了保险牌照开干了。


这都根本不在乎吃相了。


不要动不动说我们散户爱跟风。


都他妈一个德行!


不管是刘主席,项主席,又或者是哪个长老动了真怒要敲山震虎。


不管是不是王石、董明珠有通天本领能够翻云覆雨。


对于这番训话和此次及时的处置,我双手赞成,更多的险资进入二级市场是大势所趋,必须欢迎,能给A股长牛打下坚定基础。


但对于这些“垃圾杠杆”,我必须竖起中指。


一年前,我已经被坑过一次,同样的亏,我不想再来一次。



---------这件事有了一些后续,所以我也就再补充一些---------




12月7日,保监会检查组已经进场前海人寿、恒大人寿。其中,进驻前海人寿的检查组将由发改部牵头,进驻恒大人寿的工作组将由资金部牵头。


为什么进驻前海人寿的是发改部,进驻恒大的是资金部?


看一下两个部门的主要职责:


发改部:发展改革部。

  • 拟订保险业的发展战略、行业规划和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保险监管的方针政策及防范化解风险的措施;

  •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保险业改革发展有关重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对保险市场整体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 对保监会对外发布的重大政策进行把关;归口管理中资保险法人机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的市场准入和退出;


资金部: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

  • 承办对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工作。

  • 拟订监管规章制度;建立保险资金运用风险评价、预警和监控体系;

  •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审核保险资金运用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及业务范围;



很明显,去宝能,是检查保险业务开展的合格性;去恒大,是看你保险资金运营的合理性。




所以,两个公司的惩罚也各不相同。被禁止万能险新申报三个月的宝能所受处罚更严重一些。这等同于直接断了宝能的现金流蓄水池。


而对于恒大而言,只是说你的保险资金暂时不能再炒股了,但还有机会“发新还旧”。


其实,恒大关于万能险问题的处罚力度,也并不比宝能轻多少,今年3月份,就因为万能险销售的问题被保监会处罚,禁止互联网销售,恒大人寿还因为此事将总裁李钢拿下。只是互联网线上销售虽然停了,线下还能继续,等于给了一条活路,虽然线下销售的利率低一些,保险期限没有短期,那也总比宝能这样釜底抽薪式好一些。


谁让他吃相太难看呢,万科一事,监管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南玻A把管理层都逼走,则着实让市场大跌眼镜。


险资进入二级市场真的就是洪水猛兽,不被待见吗?


真不见得,同样是险资的安邦这一次却步步为营,广受好评。此次举牌中建,也落得了两情相悦的市场佳话,什么有背景的妖精一说,也就当个笑话听听好了(此处内容可能是被举报敏感内容,已删除)



公告中明确表态欢迎安邦投资中建,宝能,恒大哪一次举牌,受到过这种待遇?


很明显二者在二级市场的选择有明显的不同,安邦的每次举牌:


1、公司股权集中,避开争夺控股权的嫌疑;


2、中建又是“一带一路”的海外重要业务支撑企业,这是多么重要的政治成熟;


3、事前一定会有的必要沟通,否则中建的公告怎么会这么暧昧?


4、对于证监会的问函回复得当,将自身的资金运用情况甚至提前公布,甚至公开承诺未来还要继续增持10%左右。



上述哪一项做的不是里子面子全都兼顾,监管法规全部合格?关键是还给足了证监会面子。


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其实跟着也没少吃肉。


这么经典的上市公司、险资、投资者全部受益的操作,不被树立典型已经是很亏得慌了,难道还要惩罚?


安邦的这一轮险资入市操作,才是未来正确的市场风向标,是险资入市的正确姿势。


最后看看安邦的资金来源,安邦此次举牌中建,所用的资金全部来自于其旗下的安邦资产(上一篇文章说过,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就是负责替保险公司投资理财)的“共赢3号”,而共赢3号的资金,全部来源于安邦下面不同的保险公司。


从今年6月至10月,三家安邦系保险公司分三次申购了共630亿元的“共赢3号”产品。


  • 安邦人寿 280亿

  • 和谐健康 315亿

  • 安邦养老 35亿


安邦当然也做万能险,只是,所属人寿的万能险在“共赢3号”的比重,也没超过50%。我没有查到监管中关于资金来源比重的限制条款,但安邦的风控,显然要比恒大、宝能全仓满票干要安全的多。


所以,在资金来源和杠杆使用问题上,安邦也许略有瑕疵,但绝对谈不上违法违规。


当然,安邦虽然大事上没话可说,但也并不是干净到一尘不染,他也曾经在二级市场上炒过短线,只是不像恒大那样唯恐天下不乱,体量规模很小而已。


根据安邦资产前六个月内买卖上市交易股份披露情况,今年5月,安邦资产的“共赢1号”买入中国建筑746200股,每股成交价格为5.36元,并于7月将这些股票卖出,每股成交价在5.53~5.54元。此笔交易获利区间在12.69万-13.43万元。


今年10月,安邦资产通过“共赢1号”买入中国建筑1300700股,每股成交价在6.13-6.17元,并于11月卖出等额股票,每股成交价格在7.11-7.13元。获利区间在122.27万-130.07万元。


只是这样一个巨量险资,偶然偷偷摸摸这么低的仓位买卖股票赚个差价,风控完全没问题,为保民赚点利息,有什么可指责的?再说,投资本身也就是他的本职工作。


所以,安邦和恒大宝能有类似,但绝不能一概而论,安邦在二级市场的公开操作行为基本让人无话可说。


结后语:


小编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要为安邦洗地,给监管层开脱,我也没这本事,操不着这心,只是希望从这些仅有的市场信息中,筛选出来有价值的部分和大家探讨,关于此次险资入市的观点,我整理了一下:


1、险资入市会带来增量资金,险资本身能量大是一回事,更关键的是有一个带头大哥振臂一呼,憋了许久的游资机构也遥相呼应,也是主板近半年来一路高歌的原因。只是遗憾的是这个带头大哥路子也不正。不过没关系,此次人人都看到打宝能,却忽视了扶安邦这件事,险资就是过街老鼠?答案那必然是否定的啊,未来依旧会成为二级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只是这个资金要更安全、稳健,不能埋有隐患,这样的监管思路,对于市场而言绝对是长期利好。我并不认为宝能恒大倒下去,A股就失去带头大哥迷失方向,反而,安邦的操作,让更多的险资有了可供参考的安全指引。


2、此次去除万能险的风险隐患,虽说和去年去杠杆本质上是一样的,但结果却完全不同,和去年配资相比,此次去除风险发现的早,处理的早,影响有限。一定会有拔脓般的阵痛,但长痛不如短痛,一个健康没有风险的市场,后面才能有更好的预期。


3、险资的问题,影响的是主板,创业板的涨跌暂时和险资无关。若非要扯上关系,那就是险资看不上创业板本身是个不太好的消息。


看完这个,我们是否还需要恐慌呢?放在时间轴上,其实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上次去杠杆,自己啥都明白但没躲开,那是因为没见过世面,这次也没躲,那是因为真心觉得此次没什么大不了的,在保险业里面,恒大和前海那点体量,真还不能呼风唤雨呢。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景甜:抱歉,是我选的他。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反对野蛮人收购,挑战刑法将开启牢狱大门」? 
  证监会坚定支持企业根据自身意愿自主选择上市地,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如何看待前万科员工向证监会实名举报王石,质疑53亿捐赠清华涉嫌侵犯员工权益? 
  如何看待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反对野蛮人收购,挑战刑法将开启牢狱大门」? 
  坦白地说,这个世界上还有比 A 股更垃圾的证券市场吗? 
  我国股民数量达 1.89 亿,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炒股了? 
  如何评价熔断机制在实施仅四天后就宣布暂停? 
  明天股市怎么走? 
  证监会现在对 VIE 模式是什么心态? 
  如何评价证监会对三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王法铜操纵股票被罚 10 亿? 

前一个讨论
恐龙是如何灭绝的?
下一个讨论
好多商家都说2018年经济差,生意难做,为什么gdp还可以增长6.6%?





© 2024-06-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