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岁,你初入职场,初出茅庐,每天奋斗,这都正常。
你都三十多,四十多岁了,还像个小伙子一样天天加班加点奋斗,只能说明要么你能力不足,要么你走错路了。
我同学做IT的,二十多岁奋斗的,方向对的,现在基本都告别工作了,或者至少告别码代码了。做销售的,能力强的,也都自己带着资源开公司,每天以拉人脉拉资源为主要工作内容了,虽说也不轻松,但个人的工作时间表是可以安排自如的,总不至于儿子发烧了,老婆生病了,都不能轻易离岗,请个假还得跟老板哆哆嗦嗦的。
读研时,看热播剧《蜗居》,大家关注的都是房价杀人,海清为了套房子牺牲一切,不值得。
我更关注的是她所工作的日企单位,单位对于员工的无限制的压榨。作者在文中写得很明白,海清是一个上海的高校的工科生,毕业后作为女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只能转行去一家小日企单位做一般的文员工作,就这也是不可多得的机会,所以,老板看准了这一点,才会经常压迫全体员工无偿加班多干活,而且都是做的重复性劳动,职场生涯没什么上涨的空间,在职业生涯发展无望的前提下看着上海每日飞涨的房价,才会让她觉得更加绝望。
当你身处一个困境时,你不知道如何才能走出去的那种内心深处的绝望才是最有杀伤力的,而许多人采用了奋斗模式来麻醉自己,告诉自己,努力总有收获,其实在你进入职场的那一刹那,你的天花板就扣在你头顶了。
刚刚开始读研的我那时候一直在想,我也是一个没啥对口工作的工科生,难不成我也要去竞争一个运营类的文员工作?大家挤破头去做运营工作,最后区别无非就是单位的效益好坏而已,去了外企的待遇高,去了私企的待遇低,都一样的让人绝望。如果身处这种环境而不求本质上的改变,只去相信那些暂时没啥办法时,就先干着,或者相信努力一定有回报的言论,你就是那头被蒙上了双眼在石磨房里打转的驴子,你搬砖一万个和一千个唯一的区别是多挣了二百五十块。
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这个惰性浮于表面的是大家都不爱干活都想偷懒,更深层次的是思想上的懒惰,也就是有的人说的用战术的勤奋掩饰战略的懒惰,因为去思考战略上的问题太痛苦了,远比你每天早起晚睡多搬两块砖,少吃一顿饭痛苦的多,比如你现在在一线干建筑工地的监工工作,你的收入的上限很清楚摆在那里,但是你又需要钱,特别需要,那你怎么办?对你来说,可行的方案等于没有,因为一方面你不能停下手头的工作去学习新技能,因为你缺钱,另一方面你目前领域的上限你已经看得到了,即使你达到了,还是不够用。这个时候,你每天思考如何蜕变,你多想一分钟都是一种内心万分的煎熬,因为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绝望了。
这就像改革进入深水区一样,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可是谈何容易?于是许多人就选择了维持现状,心里有恐惧感,怎么办?用战术的勤奋掩饰呗,我每天干得很努力,并且得让大家看到,这样到时候被裁员或者被时代淘汰时至少会赢得一份大家的同情,你看他,那么努力,还是被干掉了,多可怜啊!可是真的如此吗?你的死活跟他们有啥关系?你周围的人能帮你找份工作吗?你的死活他们真的关心吗?我告诉你,who cares?
这样的人的悲惨的后果都源于在一开始在内心深处回避了最关键的问题,因为那个最关键的问题是很难解决的,也是他不想面对的,所以他能干的事儿就是更加勤奋,因为对于他来说,干得再勤奋一点,是属于他自己的舒适区内的事儿,而思考如何化茧成蝶,壮士断腕是在他的超级不舒适区内的,所以他就得过且过,能拖一天是一天,这时候加强奋斗的表现似乎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所以当然要紧紧抓住。
光批评别人显得自己特清高,特牛逼。我就说说我自己吧,我从读博士的时候就在不断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因为确实处境挺尴尬的,本科毕业时没啥好工作,被指认为能力不足和学历不够 ,于是继续读研,中间硕士学位够到时,出来试探过面试过,还是没有满意的工作,因为在北京学化学的跟学金融IT的比,真的差太远了。于是我读到博士,这时候看起来薪资待遇提高了不少,但是身处一线城市,还是不够用,而且这时候我年龄大了,需要钱的程度已经不是二十出头的时候可以比的了,我看了看我的处境,现在没拿到教职,靠政府补贴,年薪二十多万,如果侥幸拿到了编制,待遇则不升反降,变成了十万块左右,而且以前的安家费现在也没了,住学校的房子还得按市场价给学校交房租,里里外外连一个本科生的收入都不如,你说这时候你的舒适区是什么?肯定是顺水推舟,在大佬名下再干一期,然后顺利占坑,混着呗,但是我看着研究院内四十多的老讲师还在租房子,让子女在学校附小上学,我就看到了我的以后,而且这是广州诶,可不是北京诶。用那个去成都后买不起房,老婆都抑郁的人的话说就是,我堂堂北京名校毕业生,在北京混不到房子就算了,来了广州还是混不到天河越秀地铁旁的房子,我都快抑郁了!
但是,又能怎么样呢?作为一个搞科研的,你的创收途径还有什么呢?你说出去兼职?科研压力如此之大,每天不是写本子就是中期考核,项目验收,然后给大老板的学生当保姆写论文,审论文,代上课,每天都在用休息时间写文本,哪里来的精力去搞第二产业呢?所以,处在这种情况下,维持现状,是最容易的,思考变化是最难的,所以我也可以每天都十二点再离开办公室,早上七点就开一个反应来向大老板表明我有多勤奋,问题是这有用么?除了被用来教育博士生拉仇恨,还能怎么着呢?你老板能给你买套房子么?给你涨工资么?
压死我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去广州的一个企业跟老板谈产学研项目,当时该新材料企业主要以倒卖进口产品为生,我分析了一下,饶有兴趣地跟他们老板谈,说这个东西,你们可以自己生产的,用差不多三年多的时间,就能研发出来了。老板后来招了一批硕士去搞所谓的研发,一个月五千五,每周开会都问做出来没,去工作的人都叫苦连天,纷纷向我吐槽说,连进口产品的成分类型都还没搞清楚呢,就想看到成果,什么东西不是循序渐进的啊,弄得跟你今天做不出来就像偷懒没干活似的。后来这些人都被逼走了,还给老板留了个不干活的口实。
同一时期,他们公司需要搭建一个网站,请了一个二流的皮包公司,人家直接就是现成的框架,把公司的素材塞进去,一周就可以完成的工作量,签合同签了三个月,后来该公司为了评什么资质,亟待网站上线,于是老板加了三倍的钱,让网站提前上线,老板还夸,还是人家厉害,给钱就能出成果。给小公司做过网站的都清楚这里面是怎么回事儿。
我们今天艰难的处境跟我们的工作内容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有的人理解这其中的道理,就抓住你的弱点,拼命压榨你,吃定了你离开他没有更好的选择,有的人压根就不理解,于是就以为你们全是饭桶。所以搞这一行的最后大多都还是选择留在了高校,因为做科研虽然难,但起码还是自己能够掌控的,成果的评价标准也是比较统一的,发文章就是了,而去了企业,一般都是九死一生,世事难料。
于是,我在深圳第二份科研工作的半途,我就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你痛苦是因为你每天再奋斗你也拿不到你想要的东西,你就是那头驴子,你怎么都走不到终点,因为你在石磨上绑着呢,这时候你要用每天的勤奋去麻醉自己的话,无异于温水煮青蛙,一辈子就这样了,所以,壮士断腕莫过于扔掉博士学位,扔掉十几年的经验,冒着一无所有的风险去走另一条虽然艰险,但不是被蒙着眼绑在石磨上的另一条路,因为我知道,虽然在热门行业创业是一件赌概率的事儿,但是我更清楚,在科研上继续走下去,连这个概率都没有。
最后我再提醒想转行或者转专业的人一句,当你身处困境时,你往往会本能地出于自保的目的而退缩,去寻找一个自己专业有优势的行业,去寻找软着陆的方法,去找适合自己的选择,我告诉你们,永远不存在一个折中的选择,看起来还不错的两全其美的选择,最后很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其实大多数骂奋斗逼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本来和“奋斗逼”们,就不是一个阶层的。
各位知乎er不需要努力工作往上爬,拿工作当消遣。因为各位的父母不需要花各位的钱,自己有养老金,还给帮忙出了首付。指不定每月还补贴一下。甚至说家里本来就有房。
而我们这些奋斗逼。父母一分钱首付出不了,隔三差五还得寄钱回家,还得存钱给父母养老,老家深山区一文不值。
我们本来就不是一个阶级的。至于是敌人是盟友,只能留给小资产阶级的诸位,半赤贫阶级是没有选择的,因为我们既不想饿肚子,又不想滚回老家。
看我关于房价,关于生活的答案就知道。
我就是典型的奋斗逼。
因为我不像有些人,有爹妈可以啃。
也不像有些人脑子聪明,啥都不干就能赚钱。
也不像有些人运气特别好,不管咋整都能躺赢。
还不像有些人,精神上的孤儿,父母皆祸害,全家死活不管他事。
更不像有些人,一辈子过了几万的同样的一天也觉得挺有意思的。活着就是吃和睡。
我就是贫穷的父母倾其所有供出来的凤凰男。
家里的顶梁柱,希望。
父母就是农民,没有退休金,没有什么储蓄。一旦生个病就要我来出钱。隔三差五还要寄钱回去帮补。
亲戚基本上都是农民,就算有朋友当个基层公务员,也是基层打混,安排不了工作,批不下来项目。不管是县城还是区级市还是省会还是一线,都一样一样的没人可以帮忙。
老家在深山,山不清水不秀。绝对不会有高速路经过,也绝对不会又高铁,不会开发房地产景区,也就意味这,我老家的宅基地和耕地,几乎一文不值。拆迁款跟我无缘。
热爱这个民族和文明,热爱这片土地,不想让几十年后这片土地上每天都是五次撅屁股。
所以是个繁殖癌。
我也不信教,不相信有来生。就算有也不关我的事。
能力一般,智力一般,运气差到毕业十几年,年会只中过一副耳机。
算来算去,算来算去。
除了奋斗,能有什么退路?
另外,奋斗逼未必不健康吧。
我认识的奋斗逼大多加班很晚,到家倒头就睡,早上早早起来跑步,饮食有序,天天精神抖擞。
反倒是混日子的确实没加班,可是也没休息啊,在家打游戏到后半夜,懒得要死,一个个一脸油光,蔫不拉几的死肥宅。
自律带来自由,放松了,时间也未必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