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中国现代建筑丢失了中国文化元素? 第1页

     

user avatar   nian-qing-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城市吧,苏州和西安。

@文青 提了西安,我来发下苏州。人现在不在苏州,网上先找了些图。

这两个城市,大抵是没有丢掉传统文化元素的。


因为这两个城市有历史。


比如很多人说上海,上海近百年才发展,它就没有这方面的历史,你让他怎么搞传统建筑?


苏州那么大个姑苏古城,那就是苏州的历史,或者说历史留下的东西。


得先有传统,才能传承。当然,这只是举个例子。


下面放一些图,百度可以自己搜。




















偷偷来更新一下,姑苏区的建筑高度不许超过北寺塔,所以整个苏州城中间是“凹”下去的


欢迎来苏州~

切记别理会那帮有颜色的牛。


user avatar   5813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个人看法是不必追求所谓的木制结构就是中国文化,只是因为古代资源条件只能用木头,你给古人钢筋水泥他们比你用的还满足。非要追求传统文化,就成了人民大会堂那种欧式建筑上加了个古典盖子,民国风到处是这种建筑。

西方建筑好像特别注重单一建筑的美感,给了我们一个只看个体美的错觉。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以我的体验建筑之美倒是其次,受制于建筑材料大部分结构都差不多,翻来覆去就那几样,皇家建筑也就是规模用料和老百姓家有差别。

中国什么最缺?土地最缺。什么最富裕?劳动力最富裕。

体现在中国建筑文化上就是空间感比建筑更重要,是看院落而非建筑。我们更在乎空间协调之美,建筑与自然融合之美,就像苏州园林的移步易景。二进就是比一进好,三进就是比二进好,不是建筑好在哪儿,而是空间美的发挥和生活职能更加丰富,毕竟不是谁家都像和珅能在京师内城这寸土寸金之地搞府“蝠”字。

就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富裕,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内卷式发挥。同样的横梁,有的平平无奇,有的就是非要把各种神话故事画上去。有的石狮子就是凑合一摆就完了,有的还要把石狮子神态弄得惟妙惟肖,纹路刻画细腻,美感自然就有了。

对我们来说就是从小区到社区街道城市的综合规划,现在很多小区也重视景观和绿化,只不过社区建设还需要时间。

当然也要替当代建筑说一句,使用价值高于抽象价值,古代生产力那个水平能是所有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建筑美感?其实是有点何不食肉糜了。现在许多城市还保留了历史民居可以去看看,也没什么稀奇之处。除了贵族官僚地主商人或宗教场所,老百姓也就普普通通一进小院子,街道没有下水脏乱差,建筑街道也是千篇一律。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要搞清楚这个“现代建筑”到底是哪种现代,如果只是时间层面的现代,或者说就是当代的意思,那其实好理解,

我们的土地政策导致大量容积率畸高的小区拔地而起,

这种房子谁来盖都是这样,连绿地都没有,顶楼搞几个重檐赶上有雾上半截都看不见,上哪去找中国文化元素。

现在各地挂牌的二手房数量较前些年都有激增,不少二三线城市本来大盖新城已经空置率奇高了,开发商为了回本还是在盖高容积率的小区,大把高层住宅入住率少得可怜,如果空置也算中国元素,这元素简直无与伦比了。

容积率低一点的洋房还有一定腾挪的空间,

盖几栋矮一点的洋房,把中间的造景变成中国元素的,亭台水榭,大门弄成东方式,公共空间选择中式家具和国画书法点缀一下,

其实中国文化元素还是很浓的,就看谁来埋单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那是肯定的,

洋房本身容积率就低,园内的景观那肯定是3-5楼看起来最舒服,喜欢中式装修的再把家里布置一下,内外的气质还挺搭的,

这样的房子比周围地段动辄三十楼没什么新意的高容积盘,均价可能要贵上两三成甚至更多。

至于独门独院的别墅区,或者是农村的新民居,可选的中国文化元素就更多了,

那些单套天价的一线城市别墅区,用“王府”“宫廷”“大院”这样的元素很普遍,老北京城保存好的四合院也是一般人没机会去住的。

农村民居选重新设计过的徽派建筑的试点也有, 但大部分农民更喜欢“欧式”的,几层楼高的显着气派。

东亚虽然人口众多,但土地也并非那么稀缺,日韩有大把日式民居,韩式民居,有些是历史传下来的,有些是原址翻修的,主人在选择风格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盖新宅,修新如旧古色古香的不在少数。

在国内,仿古街是商业街的一个业态,仿古城和影视城更是旅游景点,作为民宅的活力实际上是大大削弱了,

老百姓对这类东西就是走马观花逛个景,不会想着自己也住在类似的建筑里,本身也不是自己能做得了主的。

如果说教科书意义上的“现代建筑”,大单体的公共建筑,机场地标等,那肯定是功能性和装饰性多放考量,再加上原来的和尚会念经,呈现出来的效果一定是不“东方”的,

更何况各地都有数量很多的古建,寺庙宗祠民居很多,中国文化元素并不稀缺,而且古建里的料都是好料,工都是好工,今天花十倍财力也很难复制,

还不如盖点性价比高的。

综上,民居层面,土地财政是不负责搞审美的,开发商在商言商不会干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他们追求利益最大化,城镇化进程中,老百姓基本没可能自己买地盖楼,只能买现成的,有什么住什么,

公共建筑上也是跟各个城市的规划和施政理念有关,中国文化元素弄好了无功无过,再牛也不如故宫颐和园佛光殿,弄不好一片骂声,倒不如弄点线条,搞得体量大点,拉个国际一线设计师背书,这样谁也难挑出来毛病。


user avatar   ning.mao.wi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随便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觉得建筑其实是三部分共同构成的,第一是土木工程部分,这部分确实没什么传统的东西了,即便是杭州所谓的中式庭院,也都是安装落地玻璃……但我们一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行的,那就淘汰。

第二部分是装饰,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不算建筑,但我觉得这是灵魂。我举几个例子。贾平凹家就是中式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家的家具比较一般,而且东西有点满,可能是故意为了找感觉吧

鲁大东老师书房这个装饰摆放我觉得就刚刚好,中国文人喜欢的,一定是柔和、淡雅、稳重的东西,这就是这个民族的性格,所以无论是潘天寿、张大千,还是现代的书家画家,喜欢的陶器和瓷器一定是简单古朴的。

像童衍方老师,虽然家是洋楼。

但室内陈列依然是中式的,简单、古朴,特别是后面的全形拓,点睛之笔。而拓四周的题跋,是最显示一个人品味和情趣的。

冯唐对古器物很有研究,特别是高古玉,他用的每件家具,每个摆件,都非常讲究。这就是文化底蕴的体现。这也就是第三层。

我个人很喜欢臂搁和插屏,无论走到哪,我都会带一两块臂搁在包里,没事就把弄把弄。我觉得现今在土木层面追求中国传统意义不大,也做不到。更应该,也更可行,是在室内陈设和生活用具方便保留传统文化。

我觉得中国文化最精髓的,就是对细节的要求,例如拓片,一定找古丝装封,外面配楠木盒,题签清秀,力透纸背,印纹平衡阴阳,后面题跋,不断创作,拓本不死。只可惜这些最宝贵最可能继承的文化,始终在很小的圈子。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现代建筑”,这个范围大了去了……

如果说的是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那这个可以说是全世界都丢了自己的文化元素,毕竟欧洲人现在住的也基本没了拱,就像中国房屋没了斗拱一样,非洲美洲大洋洲但凡有条件的也不会再住茅草屋。这与文化元素丢失无关,归根结底这其实就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使得各地的建设项目趋于模板化和标准化,自然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现整体趋同。

如果说的是乡村民居,其实还是保存了大量的旧有文化元素的。不过这里有个误区,大家是不是都觉得隋唐之时平民住的房子都是这样的:

想啥呢,“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房子才是普遍现象。

而这种茅草房到了明清逐渐被土坯房以及砖瓦房替代,并延续到近代。此时的房屋和当前农村普遍房屋从布置到构造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材料换了。别说民居了,就算是各种寺庙和皇家建筑里,我们为什么感觉清代的大殿没有宋元的好看?其实就是清代建筑更侧重实用,以至那些精妙而好看的斗拱之类的沦为建筑的装饰附属,从而少了那股子灵巧劲。

从茅草房,到土坯房,再到砖瓦房,实际上是一脉相承,只不过屋顶变成了更为结实的泥瓦顶,墙壁由夯土变成了砖砌,门窗从木质变成了铝合金,而外墙也可以用洋灰打一层墙皮,再高级点儿的可以贴上瓷砖。屋顶由传统的木质梁、檩、椽、笆、瓦五层搭建变成了预制件吊装,自然也就少了所谓“露头的椽子先烂”的檐檩。

哪怕是壮观如乔家大院,亦或者徽派建筑,其砖瓦房的本质也是没有变,繁杂精妙的是装饰。传统建筑在现代之前有个纠结了三千年的普遍问题就是如何在取暖和采光这两个问题上取舍,由于没有玻璃这种透光东西,兼之开窗又极容易出现漏风影响冬天取暖,所以民居建筑大多呈现出墙厚窗小的格局。这种取舍两难的问题在近代因为预制件、水泥、玻璃等工业产品的应用而得到解决,房屋不需要再牺牲采光来保证取暖,窗户可以和墙壁非常贴合,也可以做双层,玻璃又是透明的,所以门窗可以越做越大,自然那种精雕细琢的雕花木窗也就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铝合金落地窗。那像下面这种典雅美观又浓浓中式传统的窗户,在普通民居里自然是越用越少。

房顶部分,由于建筑空间限制,为了尽可能增大室内实用面积,自然墙体要尽可能向外扩,飞檐没了生存空间,而现代的预制件水泥楼板又断绝了破洞漏雨等问题,怕水的檐檩部分也没有了,自然也就无须再做房顶斜坡排水,好看的屋檐也失去了存在价值,房顶开始平面化、装饰化。

城市建筑亦是如此。如果坚持用旧式木质材料建房也不是不可,但仅仅一个施工时间就完全没有可比性。去年长沙建一个五十七层的大楼,用时仅十九天,这里头还有七天的雨雪天停工。

除了时间之外,成本也是问题。木质材料到底还是太贵,而且保养成本太高,并不是普通庄户人家可以承受的。再考虑到消防、水电等问题,木质建筑终究难以抵挡廉价的工业化水泥房。城市又极为注重利用率,容易出艺术的木质建筑能建多少层的楼房大家心里有数,而水泥房起手式就是筒子楼样式,所谓的“中国文化元素”顶天了是在这些筒子楼样式上进行下一步装饰,自然是有也可以,没有也行,不再是必选项。

所以,是否“丢失文化元素”说到底还是一个现代化的问题。不过其实也不妨反向考虑一下——如何在利用现代材料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展现特色文化符号。这就很简单了,那就是在装饰上头下功夫。

这是哪个文化圈的建筑风格?一目了然。而屋脊、飞檐、栏杆,其实就是在主体建筑之外的装饰。

而这种看上去非常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街头门脸,也就是在大门外头加的一个水泥门楼。

有人驳斥我说一提到传统就是底层,问题是流传至今的漂亮古建筑基本上也没有是住人的啊,各地庵观寺院庙的大殿基本都是古代的公共场所,住人晋派徽派民居以及福建土楼的事我上头说了。今天修建的公共场所,也是形态各异不乏“中国文化元素”,重灾区还是小区居民楼以及乡村民居这个最普通最常见的建筑。

所以,你说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留存文化符号以及文化样式这些我都赞同,但如果是刻意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借保存传统文化的名义而忽视了发展,甚至牺牲发展,大可不必。

只有吃得饱饭的人,才有资格谈减肥。


user avatar   hu-ming-rui-3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其实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许多答案已经说的很好了,但似乎并没有较为系统地解答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尝试自己来答一下。

首先题设的现象客观上是成立的,但有可能是因为题主没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导致提问的表述并不准确。这大概也是招致部分反感和批评的原因。

更准确地描述这个现象,应该是:全世界的现代建筑都存在断代,但部分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出了新的独属的建筑文化内核,而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则并没有发展出来。

要系统地理解这个现象,需要弄明白几个问题。

一、世界建筑是如何出现断代的?

二、部分国家是如何发展出新的内核的?

三、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新的内核?


一、世界建筑是如何断代的

如果你有一定的建筑学背景,这个问题并不难答。世界建筑的断代起于20世纪初发源于欧洲的现代主义。彼时混凝土、钢材、玻璃等新材料问世,给建筑设计带来许多可能性,又以一战导致了大量的建筑需求为契机,现代主义得以发展起来,并对后世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

关于现代主义不多介绍,但要强调的是,现代主义虽然发源于欧洲,但它的出现并不是沿袭了传统欧洲建筑设计的脉络。相反地,它其实革了传统建筑的命。传统欧洲建筑以石材为主,以墙承重,需要破墙的地方则必须借助拱券受力,加上宗教文化的影响,建筑的形制相当地厚重与不自由。

现代主义则是追求建筑的功能性与生产效率的,因此在现在主义的发展理论中,我们常能看到“流动空间”,“自由平面”,“装饰就是罪恶”这样的口号。而这些其实都站在了传统建筑的反面。

现代主义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柯布西耶提出的多米诺体系。这种梁柱体系为基础的体系解放了墙体,让平面自由布置成为了可能。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会发现,这种多米诺体系已经无处不在了,钢筋混凝土也是最广泛的建材。纽约伦敦的CBD办公楼,与上海深圳的并无明显不同。可见现代主义的影响深远。

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主义不光跟发源地的欧洲传统建筑没有一毛钱关系,反而跟东方梁柱体系的木构建筑有相似之处。因此我们首先要纠正的一个迷思就是,对现代主义的采用其实并非是掉入西方话语体系的陷阱,而是全球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不论如何,现代主义的盛行都在根本上,让全世界的建筑脱离了传统,在一瞬间进入了同一个标准的现代体系之中。这就是断代的来源。

二、部分国家是如何发展出新的内核的

了解了第一点之后,我们就会明白,由于现代主义本身具有的反传统属性,一个国家如果希望在现代建筑中继续展现属于自己国家的传统特点,就必须发展新的理论体系。而事实上,能做到的国家并不多。

这里我希望通过案例来展现,这100多年来,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出新内核的国家做了些什么。我的知识并不广泛,这里只介绍我比较了解的日本建筑的发展脉络。

日本在迈向现代建筑的过程中也遇到过迷茫的时期,而且这个时期到来得比现代主义出现还早。最早在1877年英国人约瑟亚·肯德尔(Josiah Conder)来到日本开始,欧洲传统建筑就走入了日本。彼时日本在明治维新的影响下,对学习西方有着近乎盲目的热情,于是相当开放地接纳了这种外来的形式。

但日本建筑与西方建筑存在根本上的逻辑不同,例如,日本建筑往往采取灰空间下的外廊作为连接房间的交通,而排列在内部的房间由于彼此连接,形成了极其自由的流线,使得房间的功能不被限定死,而是模糊的;西方建筑的交通空间则置于建筑中,房间的功能因此被更明确地限定。这反映了东方和西方对于居住不同的观念。

但当时,这种不加理解的接纳造成了一批奇奇怪怪水土不服的建筑,比如1905年约瑟尔设计的岩崎庭院洋馆,和1908年的函馆市遗爱女子中学教师馆。东方与西方的元素简单粗暴地堆砌在一起,其实跟我们现在农村中砌着罗马柱的混凝土农村住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日本真正开始尝试解决这种逻辑冲突是在丹下健三。丹下于1958年设计的香川县厅舍开始尝试将日本元素融入现代主义建筑中。他利用梁柱体系的特点,在楼板下面将混凝土浇筑成栅格状,用来模拟传统木构建筑的木架的感觉,让建筑看起来像木塔一样。这种传统形象元素的采用你可能会很熟悉。没错,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也是这么操作的。

不过,丹下在借用元素的基础上还多想了一步。他认为传统木构建筑的特点其实是借助木结构让建筑看起来尽可能轻盈。因此,他没有让借用的元素做出形似,而是尽可能把楼板和栅格做薄,并一定程度向外挑出,以展示这种轻盈的特点。当然,继承现代主义的宗旨,丹下也把底层架空的手法运用上,打通了底层交通,让属于政府建筑的厅舍有了一定自由性。

丹下健三的探索不止于此,在1964年的代代木体育馆中,他与结构大师坪井善胜共同合作,尝试新结构的可能性。结果是在一个还没有参数化设计的年代,利用悬索结构造出了一个仿生的异形建筑,而且还实现了结构和功能的完美结合。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尝试,评论家认为以此为界,日本现代建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个设计除了相当成熟的结构理性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丹下用新的形式继续构建了属于日本的建筑哲学观。第一,作为一个巨构建筑,在立面造型上实现“飞鸟”的视觉,同时在悬索部分留出结构让日光照射进室内,使得室内外都呈现出轻盈的感觉;第二,混凝土浇筑出的结构大多平滑相接,这意味着混凝土浇筑的木模具需要打造得足够完美,而这种对于木工技术的考验显然只有木构技术精湛的国家才可以完美实现。“混凝土成为木头在建筑上的延伸”,这样的逻辑无疑给现代主义和日本建筑构建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丹下健三与坪井善胜的合作成为了日本建筑师和结构师合作的典范,他们共同合作的东京圣玛丽亚大教堂也成为了相当成功的建筑,并有着更多的平滑面展现建筑的特点。这个建筑后来成为了丹下健三去世后遗体告别的场所。

由丹下健三和他的学生的研究和实践为线索,日本逐渐展现出了自己的建筑特点:对结构的追求、喜欢使用混凝土、爱用纯色特别是白色、尽可能追求轻盈感。这些特征没有一个是传统元素的直接套用,但都是自身建筑内核在现代社会发展出来的特点。也正因如此,我们才容易感觉到,明明都是现代建筑,有些建筑一点传统元素都没有,却能看起来就是日本人做的。

其实关于日本的建筑理论内核发展还有很多东西可聊,例如新陈代谢派的实践等等。不过上述内容应该已经能讲清楚问题了。考虑到篇幅我们言尽于此。

三、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出新的内核

中国虽然没有最终发展出新内核,但并不代表中国没有这方面的尝试。从民国时期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都有相当优秀的建筑师进行着传统建筑的现代化尝试。在这些实践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吕彦直的中山纪念堂。虽然只是形式的结合,但至少做到了功能的统一。中山纪念堂也是广州重要的历史建筑。

稍微往后一点,莫泊治在南方的一系列建筑实践则更进一步,不仅很好地结合了现代主义自由平面的特点,而且还将岭南传统庭院融入进了建筑设计中。这些作品不光没有形式上的生硬套用,而且已经可以总结出一些独特且合理的手法了:比如多用廊道和组群式设计而不是单体设计,又比如多结合水体和植物等自然景观,还有多用围合或半围合的庭院等等。这些设计在逻辑上都非常有特色且自洽。

我国开始放弃对新内核的研究和构建,最早始于上世纪一些左倾错误的实践,导致了学术研究和实践的停滞。错误被纠正之后,我国为了迅速发展现代化,开始改革开放。

在这个时期,虽然建筑学的教育重回正轨,但国家对于建筑发展的需求已经改变了,我们需要像一战后的欧洲那样,借助现代主义迅速地建设城市,因此效率和功能被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考虑,理论则相对不重要。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城市空间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发出来的,因此他们看起来都是新的,现代主义的,甚至为了追求速度是粗糙的,但不是带有传统元素的。而在这个时期,西方却又快马加鞭,开始提出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等了。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国家大有不同,西方国家虽然也并不是个个都发展出了自己国家现代化的建筑内涵,但他们大多有着更早的城市化基础。他们的现代化发展是在原有建成的城市基础之上发展的,而不像我们更多地是在开发新的地块。因此从感官上来看,你会更容易感觉西方国家的建筑有着更多的传统元素,但其实这种感官,你在上海外滩,岭南骑楼街,西安的城墙上也能感受到。只不过中国太幅员辽阔了,大多数人没有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这个的机会。

步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上述的原因,我国的建筑人才与世界水平相比就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差距,这个时期虽然国家逐渐富强,也有了对建筑设计更高的要求,但由于人才差距,大多数的建筑实践的机会依然被外国人占据。这段时间出现的央视大裤衩,国家大剧院,广州塔等等建筑,无一例外都是国外大师或顶尖设计事务所的作品,国产建筑师既没有话语权,也没有实践的机会,由此只能进一步失去构建理论内核的机会,而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

除了历史发展的原因,还有另外两个原因限制了国内建筑的理论建构。

一个是土地制度。我们的土地制度使得国家以集合住宅为主要居住空间,城市中的建筑设计中,中小型建筑的实践机会十分稀有,建筑师很难接到住宅设计的委托。住宅是国民生活最好的展示媒介,失去了大量住宅的实践和研究,理论建构的速度将会更加缓慢。这一点如果看过日本节目《全能住宅改造王》,感受过他们的住宅设计的话,应该会有所体会。当然,有趣的是,由于这种特征,我国的商品样板房展示区的设计水平则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另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太大了,东西南北的建筑形态不同,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核也有所不同,很难说统一地构建一个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内核。相对地,建立地方的建筑现代化理论体系可能更为实在。


总结

中国现代建筑没有体现传统内核,这一点客观上是存在的。背后也有着各种复杂的原因可以解释,其中也确实存在着本可以避免的错误。但整体上看,理论体系构建的失位,主要还是为了快速进行现代化发展的妥协,这种妥协客观上转变成了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并不全是坏事。我国城市化基础薄弱而后发,必然优先考虑基础设施而非上层建筑。这一点不必悲观看待。

此外,结合近几年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建筑设计也开始慢慢跟上了国际的步伐。以MAD马工为代表的一代建筑师在国内得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也设计出了许多不俗的作品。在这其中,我们还能感受一定的结合地方思考的特征,比如上海的设计作品更加国际化,以刘家琨为代表的西南地区设计和王澍为代表的江浙一带设计则呈现出相当不同且明显的地域特色,广州的设计师则开始关注竹筒屋和城中村的改造实践,甚至还有一批建筑师开始走向乡村。虽然他们的理论构建还都未必成熟,但从中已经看出了许多独特之处,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经验。

我国在近年来逐渐开始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发展,这意味着集约化,大规模的开发将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细化的更新设计。这其实是一个契机,而如何去把握他们,能否借此机会重塑中国文化符号,则是新一辈的建筑师的使命了。


参考资料

  1. “看不见的因子”:日本建筑与拿来主义 (douban.com)
  2. moleskinearquitectonico.blogspot.com
  3. INTRO VIDEO: REVISITING KENZO TANGE 1. “FOUR FACETS OF CONTEMPORARY JAPANESE ARCHITECTURE: THEORY”

user avatar   ren-ze-shui-z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昨天刚刚看了一个温铁军老师在设计学院的讲座,正好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中带引号的句子都是讲座中的原话:

为何中国现代建筑丢失了中国文化元素?

因为我们要工业化。

而建筑的样式往往和彼时的时代需求,以及生产力情况相符合。

中国过去的一百年,是奋起直追工业化进程的一百年。

“这个一百年,1840(第一次鸦片战争)年我们被打了之后,大家都认为我们得用人家的方式来对抗人家,师夷长技以制夷嘛。奋斗了一百年,终于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化国家了。但你要形成这套工业化,就是得把很多原来的东西舍弃。”

但中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国,是小农经济。中国原本的建筑形式是与那种生产模式和经济模式相适配的。比如我们的民间建筑中很少有大承重和大跨度的空间,建筑建设基本也是由工匠手工完成的。

当工业化来临的时候,这种建筑形式就有些难以适应工业生产的要求了。

同时,工业化的发展需要资本增密(资本增密,就是通过增加资本投入来扩大再生产)需要规模效应(在生产规模扩大后,变动成本同比例增加而固定成本不增加,所以单位产品成本就会下降,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会上升),因此还提出了城市化的要求。

“工业化时代的设计思想及其项目内涵,客观上得益于资本扩张,与城市化结合——符合产业资本集中在城市的需求。”(12分钟处)
“工业化要求集约,集约要求城市化。”(13分钟处)

而中国原本的建筑形式并不能很好的应对让人大规模,密集地住到城市里来这个所急需解决的空间需求。而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也重新塑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比如洗手间,厨房等)是原本的建筑模式所不能满足的。

因此,当工业化成为我们的目标时,许多不符合发展这个目标的要求,无法为资本服务的东西,就会被舍弃掉,其中就包括中国原本的建筑形式。

“那这些东西就对设计客观上提出要求,因为设计只有拿到钱才能搞,于是乎设计当然是服务于资本的,服务于工业资本,服务于城市资本。你达不到这个要求他给你钱吗?不给你。“
”我们是服务于这个的,比如说我们看到城市千城一面,这就是我们设计干的活“(13分钟处)

这一段历史,其实可以看石库门和工人新村发展史,就会有更深的了解。


而为什么西方的钢筋混凝土就可以了呢?其是这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方,而是因为现代主义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应对先发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所出现的。而随着西方资本的扩张,这一形式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应对现代化问题的“唯一解”(直到后来新一代的建筑师起来反抗这种一家独大的情况)。

比如下图中这两条柯布西耶的文字和关于他的资料就明确的提及了这一目的: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现代建筑,再去审视一些现代主义建筑中的细节,会有一些新的认识。


其实,温老在这个讲座中还提到了很多内容,包括在新时代下,我们要如何摆脱那种以资本为中心的设计,我们的出路在哪里等等。因为这是他在设计学院内所做的演讲,所以有很多关于设计的观点,非常值得学习。强烈建议去观看全片。

(虽然这里温老可能是为了符合给定的讲座主题,重新解释了一下“元”,将“meta”的元,解释成了“多元”的元。)温老的讲座一直给我很多灵感,让我重新去从一个更广的角度去思考眼前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的视野对于建筑设计是特别重要,却也特别缺少的。

在讲座中提及前不久的陶磊事件时(28分钟处),温老说:

所以我们说这些相关因素分析(指将设计所牵扯的各个群体,放在社会历史和经济的背景下去了解),对我们为什么是必要的?是因为我们得理解,社会不同阶层,他们在转型时期所遭遇的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设计出真正以人为本的建筑。


参考:

孙老师:中国小农经济(转).

包豪斯主义:工业设计回答工业革命


user avatar   R-80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很理解题主对传统建筑的喜爱,但题主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我觉得不完全对,因为这个提法简直就等于在问“为什么中国现代医学丢失了中医的精华,导致中医越来越没落?为什么中国现代搏击项目丢失了中国武术的古老传承?”。


1、啥是现代建筑?

我们这个老国度的人总喜欢把自己当作东方,来和西方对立,这个对立方法使“西方”成了一个混淆不清的概念,什么东西都能往里装。最后,弄得“西方建筑”和“现代建筑”这两个概念也变得模糊不清,就如同题主在问题描述里说得一样。但实际上西方到底是啥?如果不弄清西方这个东西的来龙去脉,“中国现代建筑”这个词也就无从谈起。

西方传统建筑:

雅典卫城

梵蒂冈大教堂

阿尔罕布拉宫(对于我们来说是“西方建筑”,但实际是伊斯兰建筑,英国人或美国人一定觉得这压根就是异域风情。“西方”的组成其实也很复杂的,你能分出来?)

现代建筑:

范斯沃斯住宅

马赛公寓

香港汇丰银行

看到这里明白了不?“现代建筑”和“传统西方建筑”压根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现代建筑里不仅没有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它压根就没保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元素。他的诞生,就是为了“干掉全世界腐朽的建筑文化元素”的,这也是为啥我们认为“现代建筑”实际是一场革命,就如同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说得一样。“现代建筑”之所以给我们中国人留下了“西方”这个印象,其实只不过是因为这个革命恰巧诞生于西方,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度的被迫害妄想使我们把自己和整个西方对立起来。实际人家(现代建筑)真得没有针对我们,人家只是认为在座的都是垃圾而已(调侃,别当真)。

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大来说,中国各方面的传统文化都存在混淆不清这个问题,把脉络理清楚,实际应该是下面这样:

现代建筑——西方或东方的传统建筑

现代医学——西方或东方的传统医学

现代武术——西方或东方的传统武术

现代建筑之所以会诞生,是因为技术和材料的进步,同时也符合了人类生活新的需求,在满足工业革命和城市居住这一点上,各国的传统建筑都完全没有竞争的可能。

说实话,把这问题再引申一下大家就能看出来是不是有点滑稽:将来有朝一日人类建起太空船飞向星辰大海,咱们中国人是不是还要建一艘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太空船?挂着大红灯笼和中国结的那种?吃饱了撑的。


2、为什么不从现存的城市发现美?

上面这一通乱喷好像我很不喜欢传统建筑一样。实际完全不是,我的导师就是研究古建筑的,我也爱极了中国传统建筑。但是,喜爱不是我们因循守旧的理由。以前的美丽已经永远回不去了,一个时代的美只能属于一个时代。现在的中国为什么不能酝酿一种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美?

我觉得说现代中国城市风貌雷同,完全是人们对于美的定义太单一了,并且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题主你可能不知道,现代中国有一个衍生出了赛博朋克这种大风格的圣地——九龙城寨,在这种风格之下,诞生了无数神作,我来稍微列举一下其中一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环太平洋》等等。


题主请问,你觉得这是不是现代城市独有的风格?一定就比传统建筑差吗?因为是贫民窟所以就不配提“美”吗?如果不配的话,那为什么这么多艺术家对这种风格这么痴迷?比如下面这位?

澳大利亚艺术家Joshua Smith的香港建筑模型


很多“老学究”觉得自己才有定义美的特权,认为只有“雕梁画栋”、“大屋顶”才是中国文化元素,才是美的。依我说,那纯粹就是放屁。因为我觉得,其实中国很多城市都已经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气息,属于自己的美。我随便找一些例子。

温州老城区,忘了在哪找到的图片。。。

重庆的高差塑造了非常立体的城市景观。

说真的,我觉得大家是不是有可能忽略了这样一种可能:说不定在中国进几十年的城市发展中,已经酝酿了很多主流视角没有注意到的美感,只是大家暂时没有发现而已?其实大可不必盯着100年以上的老建筑,建国之初的建筑、79年之前的建筑、改革开放的建筑,这些每个时段的建筑或城区总能挑出来几个保存完好、独具风情的吧?这些区域如果能留到100年后,不就成了“中国文化元素”了?比如电影《钢的琴》中破败的北方小城,这种工业化的苍凉感为啥就不是美的?

《钢的琴》场景(开个脑洞,如果这电影能达到教父的水准,这些取景地也许就能成为一个全世界人民趋之若鹜的景点了,所以,创造、利用现有资源才是最好的办法罢?)


3、符号是最下等的,气质或精神才是值得追求的

上面这张建筑室内,各位有何想法?是不是觉得,很“日本”?还真是。但是这建筑明明也不是日本传统建筑风格啊,为什么你会觉得很“日本”呢?那是因为“日本”这个美学概念进化了、发展了,虽然并没有运用传统装饰元素,但是它发掘了文化内核,提炼出了诸如简洁、纯粹、精细等等比较抽象的美学概念,使这些概念成为日本文化的新元素。

同理,为啥我们觉得无印良品是日本的?

为啥我们觉得漫画是日本的?

是因为日本这个国家在发展现代文化,开疆拓土,在每一寸攻占下的文化版图上打上“日本”的烙印,这样,在几百年后,这些新的文化,就会成为“日本传统文化”

明白了吗各位?只有文化发展,制造出更多新的意向,提炼出更多形而上的东西,才能使“中国”作为一种美学概念具有勃勃生机,只会拘泥于“大屋顶”、“建筑装饰”,是完全的死路一条。因为这些东西你用得再多,也不会把不是你的变成你的,那些原本就属于你的反复强调又有何用?

追古是比较下等的。为什么中国一直要追古?为什么我们没有胆子“引领一次世界建筑革命”?如果一次最高技术的建筑革命是中国发起的,那么在未来,这种建筑风格就会成为传统的中国建筑元素。这难道不比追古要高明一万倍?一直追古,哪还有创造新东西的土壤,创造新要素也就成了一句笑话吧?


***********************

补充:发现评论里有些朋友因为我对追古问题较为激进的言论而喷我,我觉得还是补充一下为好。。。

我觉得追古是个人追求,这本没什么,但追古有高明和笨拙的区别。一定要用符号来实现追古,就落了下乘。我这样举例:一个时代的创造者要贡献属于这个时代的符号。古代的中国人贡献了中国古建筑的这样的文化符号,这是我们的瑰宝。但是我们现代人贡献了什么?照着古人的样子抄一个?但这根本不是你的创造,这是古人的创造啊!这算是致敬还是抄袭?就算是致敬,毕竟也不是你的原创,怎么说都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功绩,不值得提倡吧?

但如果用精神来实现追古,那就不同了。可惜这一点,恕我水平有限,一时想不出什么特别恰当的例子。如果有朝一日灵感迸发,俺再回来改答案罢。。。


user avatar   tsongmsc 网友的相关建议: 
      

0.忖度问题所指的“中国文化元素”,极可能本身就和“现代性”没有交集,甚至互斥。

1.如不局限在问题暗示的范围内,则“中国文化元素”在中国现当代建筑中并没丢,至少没全丢。

2.丢了的部分,主要问题并不在于建筑。

3.可是没丢的部分,也未必就能被很好地诠释和感知。就好像某家祖屋的地窖里可能放着一件汉代的陶器,但是这家人有的不知道有这件陶器,有的知道有但不知道放在哪儿了,有的找到了但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有的知道陶器现在是做什么的但不知道陶器是汉代的,有的知道是汉代的但不知道汉代的陶器是做什么的、又有多大价值,有的不知道什么是汉代,有的不知道什么是陶。

4.还有的觉得家里先人留下的老陶器肯定早就都cei了,后人也再没有会烧陶的,现在只有村东头儿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邻居才知道怎么烧——其实一家烧的是水罐,一家烧的是痰盂,各有用途。非抱着痰盂说老祖宗都用这个喝水,贱不贱啊?

5.汉代的陶器放在今天还要不要用,要怎么用,都是需要辩证看待的事情。你花一百来万烧个仿古水罐,其实人家就想要个保温杯,你可咋整?

6.您觉得保温杯需要有“中国文化元素”么?


user avatar   bai-ze-d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相关话题

  中国在亚洲实力有多大?是否有话语权? 
  如果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互换,入侵中国的是德国,那么结局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缅北要求公投加入中国怎么办?中国应不应该要?会出现什么结果? 
  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世界是什么时候? 
  1900年中国面临列空前危机但没有被列强瓜分这是为什么? 
  如何挽回听到我说了中国坏话后不理我的好友? 
  体制内人员的优越感从何而来? 
  英特尔致信供应商「禁用新疆产品」,将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评价张维为教授“中国人 你要自信”的演讲? 
  韩国拒绝与美日举行三边军演,称「这是连想都不可想的事情」,如何解读?这释放了哪些信号? 

前一个讨论
你所在的行业里有哪些少为人知的内幕?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大众在北美卖不过丰田?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