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权力的游戏》中的权谋与逻辑水平是否已经超过了《三国演义》? 第1页

        

user avatar   yao-dong-2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照政治权谋水平,权游和三国的人物对应关系

奶德 :何进

猫姨:何皇后

罗柏 史塔克:袁熙

马王:华雄

龙妈:张角

泰温:张鲁

小指头:许攸

琼恩雪诺:庞德

色后:刘表老婆蔡夫人

小恶魔:陈宫

夜王:木鹿大王

老玫瑰:王允

史坦尼斯:曹爽

瓦利斯:张让

基本都属于初赛阶段就被淘汰的


user avatar   cxt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既然题主问的是《权力的游戏》,那就只针对电视剧,不谈《冰与火之歌》。


先看权游的故事线:


疯王被砍死了。

劳勃被野猪撞死了。

艾德史塔克去君临被砍死了。

罗柏史塔克吃饭被砍死了。

泰温兰尼斯特拉屎被射死了。

蓝礼拜拉席恩被捅死了。

琼恩雪诺被捅死了

琼恩雪诺又活了。

乔弗里被毒死了。

夜王被捅死了。

瑟曦被火龙喷死了。

龙妈被捅死了。

布兰登史塔克当皇帝了。


这么多重要角色,有几个是通过“权谋”杀死的?


团灭罗柏史塔克的“血色婚礼”勉强可以算一个,也就是“帐外埋伏五百刀斧手听我摔杯为号”的水平,相当于蔡瑁,不管是王允还是周瑜的美人计都比这强得多。


老玫瑰和小指头毒死乔弗里也可以算一个,但这种事情放在三国,说出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谋士,实在太LOW,连袁术都干不出来,和名侦探柯南去比还差不多。


也没啥像样的战术策略,联军这边就是火龙先扫一波,然后骑兵第二波,枪兵第三波,守城反正除了弩兵就是投石机,最多相当于袁绍打公孙瓒。对比一下关羽水淹七军、贾诩料敌决胜、黄忠以逸待劳、吕蒙白衣渡江、诸葛亮火烧博望,张辽表示孙十万要是夜王这样的智商,老子早特么平推到建业了。


战略层面就更没什么了,外交要么靠花钱,要么靠卖肉,大约相当于孟获的水平。瑟曦阿胡拉阿克巴一下炸死一片爽是爽了,然后紧接着就是个超级烂摊子,荀彧表示你不会驱虎吞狼我可以教你啊。


再对比一下赤壁之战的故事线:


诸葛亮舌战群儒。

群英会蒋干中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

黄盖设苦肉计。

阚泽送诈降书。

庞统献连环计。

曹操横槊赋诗。

七星坛诸葛借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什么叫权谋,罗贯中老师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这要是放到《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结局大概就是小乔捅死曹操,孙尚香捅死刘备,最后诸葛亮躺在四轮车上当皇帝。



更多回答:

张郃在《三国演义》前半场处处被虐,怎么下半场就成了名将?

如果煮酒论英雄时刘备回答“天下英雄唯丞相与备耳”会怎么样?

刘备同曹操互相交换势力,曹操最后会一样无力回天吗?

为什么罗贯中选择造神吕布?

为什么说宋江的《西江月》写得不好,差在哪些地方?

《水浒传》中晁盖的死,为什么如此蹊跷?

金庸的巅峰之作是哪一部作品?

为什么江南七怪武功不怎么高可名气这么大?


(以上同时发布于个人公众号“直说”,欢迎关注,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权游的无论从政治格局,战斗方式和背景设定在三国中找……

估计只有孟获,木鹿大王和兀突骨的南蛮比较合适吧。


user avatar   hhh-99-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起三国,权游只能算小儿科——德国《世界报》书评。

近日,德国汉学家埃娃•舍斯塔格翻译的《三国演义》首部德文全译本出版,有读者评价说,“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对于了解亚洲文化至关重要”。为了翻译这部作品,舍斯塔格几乎过着隐居的生活——6年来,在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麓的“楼仁译者之家”,她从翻译之外的一切事物中脱身。


"It is as if the Song of the Nibelungs in the form of Tolkien's 'Lord of the Rings' had come upon us; 'Game of thrones' is Kindergarten when compared with it."

“它就像是托尔金创作的‘指环王’版的《尼贝龙根之歌》;‘权力的游戏’与它相比只能算得上是小儿科。”


It was the introduction of China's crown-jewel ancient literatur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by German newspaper Die Welt in an article, following the publication of the first complete German translation of the classic by sinologist Eva Schestag.

这句话是德国《世界报》的一篇文章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介绍。据文章报道,由德国汉学家埃娃·舍斯塔格翻译的《三国演义》首部德文全译本出版。

Prior to this edition, presented by S. Fisher publishing house earlier this year with the name of Die Drei Reiche (meaning Three Kingdoms in English), only 35 of the total 120 chapters had been translated into German by sinologist Franz Kuhn in the mid 20th century.

这部全译本《三国演义》于2017年初由德国菲舍尔出版社出版,此前德国汉学家弗兰茨·库恩在20世纪中期仅翻译了全书120回中的35回。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t was an honor and pleasure at the same time to have a chance to dedicate six years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is book," Schestag told Xinhua in an inclusive interview, adding the importance of this classic as well as the lack of a full-length German translation were motivations behind her work.

“当然,能够用6年的时间翻译这部作品,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快乐。”舍斯塔格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她还谈到了这部经典作品的重要性,并表示德文全译本的缺乏是她翻译的动力。


"It'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Asian culture," she said. Besides, the novel is so popular in China that the history of Three Kingdoms comes alive even in modern times through an array of media renditions, including movies, TV series, video games, and board games, Schestag wrote in the postface of her book.

“这部作品对于了解亚洲文化来说非常重要。”她说。她还在这部译作的刊后语中写道,这部小说在中国非常受欢迎,即使在现代社会,三国的历史也经由一系列媒体的演绎而得以情景重现,如电影、电视剧、网游、桌游等。


Looking back into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Schestag still recalled what a daunting task it seemed when she first started. "It almost took my breath away, when I opened page 1 of about 2,000 to be translated - as if looking up from the foot of a high and steep mountain up to the peak."

回首翻译的那段历程,舍斯塔格仍然记得,当她开始翻译时觉得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当我打开大约2000页书中的第1页开始翻译时,我觉得快要呼吸不过来,就像站在一座巍峨的大山脚下,往山顶仰视的感觉一样。”


Since 2011 when she was officially commissioned with the translation, she had stayed for a long time at Looren Translators' House, a translators' residence nestled in the pre-alpine mountains in Switzerland, to retreat from almost all obligations other than translating.

从2011年正式受托该翻译任务起,舍斯塔格就长期待在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麓的“楼仁译者之家”,几乎不再过问翻译以外的所有事情。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acclaimed as one of the 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set in a tumultuous history across the second and third century A.D. when feudal lords of three states scramble for the rule of China following the decline of Han Dynasty (202 B.C.-220 A.D.).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公元2至3世纪的动乱历史,汉朝(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没落之后,三个国家的封建王侯开始争夺对中国的统治。

The novel depicts plots, intrigues, battles, military strategies, lives of feudal lords, and original Han Dynasty poems and prose, and above all, the Confucian values of loyalty and "Yi", a term that generally translates into justice but means a variety of virtues.

小说详细描述了计谋、战争、军事策略、封建王侯的生平和汉代诗词散文,最重要的是体现了“忠义”的儒家思想。


Schestag believed the novel can only be paralleled with by Homer's Odyssey in terms of its influence and significance. "These two literary works are comparable on the basis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plot and subplots and, last but not least, their influence on the subsequent literature of their respective cultural areas."

舍斯塔格认为就影响力和意义而言,只有荷马的《奥德赛》能与《三国演义》相媲美。“这两部文学作品在主要情节和次要情节的复杂性上不相上下,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对各自文化中的后世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Also like Odyssey, 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 is embedded with a motif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national borders. To Schestag, the motif of this Chinese classic is the clash between tradition, order and values, and pragmatism, necessary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requirements of the modern world.

此外,《三国演义》和《奥德赛》都包含一个超越时间和国界的主题。在舍斯塔格看来,这部中国经典作品的主题是传统、秩序和价值观念间的冲突,以及适应现代世界不断变化的要求所必需的实用主义。


Apart from this motif, the strategies applied to outwit the enemy, opposing values like loyalty and pragmatism, courage and recklessness as discussed in the novel are all elements that make the book "relevant and interesting at all times and for all peoples".

除此之外,小说中用于克敌制胜的策略以及对诸如忠诚、识时务、勇敢和鲁莽等价值观的意见碰撞都使得《三国演义》可以引起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共鸣及兴趣。


Amazon's online bookstore has a number of German readers comment on the book, it was commented that “this is a landmark work, read this book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Asia,” commented that “the book mentioned a lot of military strategy so far still in the world of military academy professor”,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works is how arduous works, off hat tribute! Five - star praise!”

亚马逊网上书店有数条德国读者对此书的评价,有人评论“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读此书可以更好地了解亚洲历史”;有评论说,“书中提到的很多军事谋略至今还在全世界的军事院校教授”;还有评论称,“翻译中文经典作品是多么艰巨的工程,脱帽致敬!五星好评!”


Schestag would not rest on the laurels of translating of this monumental work, but will continue introducing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German language world, perhaps, with a translation of Shiji, or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another monumental history book of ancient China compiled about 2,000 years ago, as she planned.

舍斯塔格并不会止步于翻译这部不朽作品所带来的荣耀,而是会继续将中国古典文学引进德国。按照她的计划,或许接下来会翻译《史记》,这是另一部中国里程碑式的史书,成书于约2000年前。


关于为什么欧洲译文版比中文版厚的统一回答:

zhihu.com/question/3491


user avatar   xbo-shi-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权力的游戏》不出意外地烂尾了,你们看了吗? 我最近刷社交软件,国内朋友圈内是骂声一片,甚至还有人在网上给权游编剧寄花圈了。


同样,国外友人们也是纷纷口诛笔伐,口臭细节如出一辙。但其中,也有许多老外认为,权游的编剧应该向《三国演义》学习。




在老外心中,三国演义不仅是中国版的《权力的游戏》,甚至更加优秀、宏伟,是真正的史诗。


权力的游戏应该向1994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学习


权游看完了,还不过瘾,你就得看这个三国演义


推特上清一色的都是“看完权游了,我要去复读三国演义了”


我一直以为,这只是老外无处发泄怒火,用三国演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对着权游制作组的肉体狂轰滥炸。后来我发现事情并非如此,老外对《三国演义》确实是真爱。

像最近出的《全面战争:三国》这款游戏,质量上乘,乃3A级大作,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但看这名字,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我认为这款游戏很有可能是外国人打着三国的旗号,面向中国人民钱包的圈钱之作。但我在调查之后我才发现,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

在这款游戏的预告片刚上线时,外国人就坐不住了,纷纷惊呼:欧买噶。时至今日,这条预告片单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就已经快有300万了。


底下留言点赞数最高的,是一位叫Garo的用户,他化用了三国名言,说 “自己钱包,合久必分”。留言下方有用户帮腔:“我X,你他妈说的太对了!”


闭嘴,拿好我的钱!

而且,老外们对这款游戏的热爱,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甚至一位不幸罹患上白血病美国黑人老哥的临终遗愿,都是希望能够在离世前好好玩上一把《三国:全面战争》

我兄弟死之前就想玩到一次《全面战争:三国》,谁能帮帮我?”这位病友最终得到了热心网友与游戏开发人员的帮助,真的实现了临终愿望


看来,老外们对这游戏的热爱,超乎了我的想象。他们为了更快的完成统一霸业,开始挑灯夜战,恶补三国剧情,自发去油管上学习三国历史,准备弯道超车。比如YouTube上的极简三国史视频,刚出一个月播放量已经458万了。

但一个极简版的三国历史视频,怎么能满足老外们如同发情公狗般的求学之心呢?他们在Reddit上疯狂发问,企图贪婪地学习到有关三国的一切。相反,懂三国的人便可以在社交网络大秀知识,赢得众人点赞。

“如果孙权赢了,曹魏就凉了” Reddit用户Rudy机智地分析道


这些老外们对三国风的狂热,其实由来已久。这帮欧美的三国迷们,早在2003年,就建了个名叫Kong Ming的BBS交流学习心得。

而《三国》原著,也必须好好研读。如果译作无法体现《三国》的精髓,那么你就得在亚马逊上收集多个版本,有比较,才能有更深的理解。

一名外国的三国铁粉向大家展示自己5个版本的三国译作


知识学到了,就得和大家讨论三国剧情。不少血气方刚的外国小伙,都幻想着自己就是常山赵子龙,能在长坂坡进出个几回。

要是美队有了赵子龙,可能复联就拍不到第四部了


老外们对三国的狂热,不止局限于文学解读。在他们看来,三国,不仅是高中老师、大学校长推荐的暑期读物,更是一个遥远的信号、一个东方的图腾。在不同的信徒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三国英雄。



在很多美国人心中,关云长是个非常值得崇拜的英雄。关二爷手持着青龙偃月刀,充满了力量感与正义感。毫无疑问,这样一位绿袍战神,能保护他们的社区与庄园。

关羽斩杀美国队长:美国队长时空穿越,误回蜀汉,奈何实力不济,被关云长温酒斩于马下


有的虔诚者,从亚马逊买来雕工关羽玉佩戴在身上,以求好运。


除此之外,有的老外还会买上一尊关羽供在家里当手办。他们不像古老的东方民族那样供奉关羽来祈纳财运,反而将关羽视为力量的象征、家庭的装饰品。

“关羽符合描述,非常搭我家里的梳妆台。”

“战神”


还有的老外,圣诞节都不在花园堆雪人插萝卜了,直接堆了一尊关羽雕像,在这户人家眼里,平安夜在家中放尊红色关羽,就是保平安。


蜀汉绿袍改穿圣诞老人袍,也算是中为洋用


外国人在圣诞节供奉关羽,并非没有道理,毕竟关二爷武功高强。在《诸神之战》的格斗游戏中,关羽就凭借着长距离的偃月刀,对着圣诞老人浮空六连,砍得圣诞老人毫无还手之力。


所以,除了朝拜供奉外,老外也开始学习关二爷的传世刀法。

德州老冈放下了格洛克,拿起了复刻青龙偃月刀开始苦练刀法,护卫庄园,完美诠释了: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Crew看见都说好,纷纷卖掉格洛克,买起了关刀


我敬关羽的为人,更爱他的关刀


就连有的职场白领也放下手头工作,利用假期耍起大刀,减脂增肌,训练防狼格斗术。

试想一下,你背着一把青龙偃月刀在纽约皇后区漫步,再狠的黑哥估计都要虎躯一震,更别说拿着大关刀在空中挥舞,那估计整个ghetto都是你的了。

但是,有的关羽粉们,甚至还在公园里摆擂台,与其他武林好手一较高下。

可不知为何,西洋关羽和典韦正值酣战,却突然摔抱撕咬起来


对于这些喜欢关羽的老外来说,关二爷简直就是这些人的生命之光,是指引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灯塔。

甚至,在Youtube上,还有老外教老外如何放置关羽雕像的风水学视频的。


为了追随这束光芒,有的老外横跨大西洋、太平洋,只为在关公庙门口上柱香。


不过,据他朋友说,他走错地方了,这个老外可能被旅游团坑了,去的是泰国。真正的关羽庙,离他还有两个国家的距离



真正的关羽信徒,已经到达洛阳关帝庙,在青烟之中得到了关羽的告示,并在山脚下的小贩摊上,买了两本关二爷刀法秘籍


他们不止敬佩关羽的为人,甚至会对关羽职场生涯的跌宕起伏而感同身受。

一位名叫 Brian Lanning 的读者在看到关公走麦城之后,十分悲伤抑郁,无法消解之余,写下了名为《英雄之死》西方三国文学之雄文。

当他读到关羽走麦城的时候,他开始觉得二爷会凭借勇武绝地反击;但罗贯中却决绝地宣告了关羽的死亡,接着他是这样说的。

有兴趣可以看原文链接:kongming.net/novel/writ


“我把书扔到床底下,冲到屋外的夜雨里,一边抽烟一边望天,天空星光点点,但却驱逐不了我内心的黑暗;我想找这个叫罗贯中的人谈谈,谈谈他为什么要把伟大的武圣写死。

长眠于中华大陆的罗贯中永远不会想到,在一个讲着陌生语言的神秘国度,有人还如此地惦记着他、寻觅着他、埋怨着他


“我无法思考。伟大的英雄已经被一群挫逼打败了、杀害了、甚至还被砍下了头。”

但是,并非所有人对关羽都如此狂热,在这个叫KongMing的三国论坛上,曾发起过一个投票,讨论关羽的实力究竟如何。

你觉得关羽怎么样,52%的人不喜欢关羽,觉得他的实力被过誉了


这些投反对票的人都是谁呢?我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热爱三国的企业高管和职场精英,对他们来说,关羽这票武将,无论看着多么牛逼,都是有勇无谋的象征。

他们更加信仰曹操的运筹帷幄,曹操不仅是他们的爱豆,更是他们的企业导师兼MBA讲师。

在他们心中,曹操就是权游里的泰温·兰尼斯特,为了一统天下而不择手段


曹操在三国演义所展现的权谋与智识,成了企业管理者们不可多得的商业智慧,他们将其整理翻译,制成了商业课程。


在讲师的眼中,曹操对待手下不仅一视同仁,而且建立了有效的KPI机制,赏罚分明。另外,曹操的企业——魏国,企业规划制定合理,是不可多得的学习案例。

只要是跟曹操有关的管理学文章,老外Leader都叫好,感觉看见一篇文胜干十年老板。


领导力课程(第一课):曹操


甚至,曹操的经典语言,还被做成了表情包,在老外的公司群、家长群内传播。

不要生气,生气会变蠢——曹操


除了曹操之外,在三国管理课中,我还发现,张飞一度成为领袖们的反面教材。

在课程中,张飞喝断当阳桥,就是最为典型的反面案例。就仿佛老板在开会时候,对着员工大发雷霆,表面上员工唯唯诺诺,实际上生产效率并不高。

而关羽单刀赴会,就是一次成功的管理术展示,挥舞大刀,是向员工们明示奖惩,顺则生、逆则扣工资。

而关羽拉着鲁肃称兄道弟,就是与核心技术人员建立关系纽带,一方面树立企业威信,另一方面控制住核心人物,就能降低企业运营风险,乘上致富的帆舟。

这其实跟2000年的我们很像,那时候中国经济野蛮生长的同时,急于追求致富通途的老板们,也纷纷把目光指向了古代名著,寻觅管理的门道。


所以说,从这个共同点看来,老外喜欢三国,并没什么难理解的,大家都有共同的价值诉求、喜好,都希望从名著中汲取一些实践的养分。

历史视角下,好的作品在那都能找到受众,在哪都能找到愿意买单的人。

总而言之, 既然老外们对三国如此痴迷,我建议易中天也去美国开双语版百家讲坛,搞知识付费,让老外感受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中美合拍、国际巨著。


看点别的,来微信关注我们:X博士(ID:doctorx666)


user avatar   ricardo-88-4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起权游,三国演义才是真正的反转反转再反转,没有主角光环,开头到结尾都精彩


(PS:最新改动说明一下,因为看了一些后续回答,有些话想说一下,这里对比的只是三国演义作为剧本属性和权力的游戏电视剧,看到后续回答有拿冰与火之歌原著和三国演义比较的,不得不说《冰与火之歌》小说是占了便宜的,因为文学技巧是在发展的,《三国演义》一本几百年前的小说论小说技法肯定有一些地方不如现代小说,但是在我心里面,这两本小说的地位只能一句话概述:“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试看再过一百年,这两本小说谁会流传的更久,被更多的人记起吧。)

最近对于我来说比较期待和失望的事情有两件,第一件是《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烂尾,结局让人目瞪口呆,第二件就是心心念念的《全面战争:三国》正式发售了。

第一件事固然神伤,意难平,特别是全线崩坏的人物和潦草恶心的结局。

但是第二件事确也抚慰了我,因为全战系列是一向遵循男人的终极浪漫的游戏,率领千军万马,两军对垒,以少胜多,征服世界。

而这款游戏也史无前例的来到了中国背景,还是中国人最熟悉最喜爱的三国题材,加上CA早期发布的宣传视频,各种神还原,BGM好听,短片设计精良,确实让很多三国爱好者们欣喜若狂。

两件事情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是最近一直玩游戏,看全战三国的视频,发现了这个视频,CA(全战三国的制作商)在外网制作的一个介绍三国历史的(面对不熟悉中国历史的外国人制作的)视频。

看到下面的评论,不得感叹中国文化居然被外国人传播弘扬了,而且效果还出奇的高出奇的好。

第一版预告片在YouTube点击率接近两百多万,而这个介绍三国历史的小动画短片更是不得了,已经接近五百多万的点击量了。

后来在微博上面看到一些言论,不由得把权游和三国做起了比较。

然后在网上一查,发现最近外网出现一股风气:因为受不了权游的烂尾,一些国际友人开始向受伤的观众们推荐了《三国演义》,而且还收到了不少好评。

权力的游戏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其实很大一部分在于气氛的营造,特别是各类惊人的反转和各类猝不及防却又合乎逻辑的剧情发展,往往让你惊诧不已却又忍不住接着往下看,最可恶的就是权游的人物丝毫没有主角光环,说死就死,好像真的是突破了一般文学艺术的桎梏(其实这样的作品不少),还有电视剧营造的惊人的视觉效果,这些因素把权游前几季推向了人气宝座,评分一度高不可攀。

其中血色婚礼的反转尤为经典,气氛转变极快,前一秒还在欣喜美好的气氛,下一秒一把刀就捅入了孕妇的肚子,箭矢就射进了貌似主角的罗柏,很多人看到这一段无法接受,太过残忍和惊人的反转营造了精彩绝伦的氛围,成功调动了观众的情绪,HBO在拍这类电视剧的功力确实非常之高。

更不必说权游里面著名的色情,暴力血腥镜头,这些以前电视剧尽量削减的场面在权游里面直接端到观众面前,居然确实是一份不错的调料,让整部剧的气势奇崛,阴恶,真实。

如果要是论三国里面的色情场面或者说冲击力大的场面,暴力血腥的场面,那实在是太多了,想一想董卓淫乱后宫,夜宿龙床,有多少镜头拍?曹操和张绣那一段?祢衡全身赤裸那一段够猎奇吗?董卓要部下喝血酒那一段,董卓和貂蝉(误,这一段估计很多人看了会觉得不适吧)火烧洛阳场面够大吗?其中还有各类细节例如玉玺的伏笔,细致拍会有更多冲击力爆表的场面,夏侯惇拔矢啖睛够血腥么?刘备小沛兵败吕布,猎户刘安因为没有食物招待刘备,杀死自己的妻子谎称狼肉给刘备吃,够血腥变态吗?太多了……

还有各类黑暗的桥段,简直比权游还变态,我只说一个曹操杀吕伯奢全家那一段,黑暗至极又带点可怖的黑色幽默,只是因为一个很魔性的误会,曹操便手起刀落杀了他全家,途中遇到吕伯奢明白了是个误会,居然还是背后捅死了他,够黑暗够反转吗?观众看到这一段不免会觉得曹操这个人简直太有意思了,而且是无法判定的有趣,奸恶狡诈,之前的印象先飘逝,现在要重新认识曹操了。(后期曹操看到盒子里面关羽的头颅,说的“云长,别来无恙”更是让人头皮发麻)

所以很早就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按照HBO的方式来拍《三国演义》会怎么样呢? 所以接下来只讨论三国演义作为剧本的属性,和作对比的权游前几季剧本(后面几季太儿戏,水平太低就不讨论了)。

三国演义在中国人眼里绝对不以反转剧情所闻名,更多的还是那些如数家珍的人物和传奇事迹以及野史笑料,但是客观看,把三国演义按照美剧剧本的眼光看,抛开历史对中国人天然的剧透,三国演义绝对称得上你永远无法猜到后续剧情,剧情反转,人物死得多死得快,没有主角光环和人物形象丰满的神级剧本,权游在三国演义面前,实在算不上什么档次,权谋相比更是小儿科。

故事一开始,观众看到何进大将军掌权,叫嚷着手握天下之兵,好像是一个狠角色,看到桃园三结义,心想刘关张必定主角钦定,光环傍身。

结果第二集何进就被一群太监杀了,下场憋屈又愚蠢,这时候局面开始乱了,董卓这个时候站出来,挟持天子,废立君主,权势一下子夸到顶峰,又有渲染到武力值变态的吕布做儿子,这董卓怕是电视剧的究极boss?

结果立刻被十八路诸侯群殴,你以为他要失败?

结果联军内乱,董卓又平安无事了,你以为董卓要开始大展拳脚了,结果不到半集的功夫,解除了群殴危机的董卓瞬间被最亲密的吕布干死,而你以为的主角刘关张一直在打酱油。

这时候天下大乱,你以为四世三公,优势最大的袁绍会登顶帝位,结果被优势不大的曹操反杀,而刘关张此刻依旧不走运,被曹操连连追杀。

曹操优势很大,却立刻被孙刘在赤壁反杀,这时候你开始看到刘关张主角光环姗姗来迟,时来运转,怕是要成为最后赢家!

刘备收复大片土地,得到无数人才五虎将啊,卧龙凤雏啊,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啊,心想蜀汉怕要一统天下,结果关羽立刻败走麦城,惨的头都被砍了还装在盒子里面送给曹操。

这时候刘备起兵七十万要为关羽报仇,你以为刘备要大干一场,结果还没开始,贯穿前几季的重要角色张飞就被两个无名小卒割了脑袋,死的比泰温还惨。真的惨,张飞一个英雄人物终究死在自己致命的弱点上面。

本来是为二弟报仇的刘备,结果大战还没开始,三弟就死了,太惨了,编剧你怎么着也得让刘备大仇得报吧!再说刘备怎么着也算一个贯穿全剧的主角吧?不然我就弃剧!

你满心期待的看刘备讨伐东吴大战,怎么着也得拍个五六集,斗智斗勇一番吧?(七十万大军啊!)结果背负血海深仇的刘备半集不到就被毛头小子,名不见经传的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场面真的大),抑郁地病死(含恨而终)在白帝城,说死就死,太惨了,太虐了。

就在你还想这时候,到底三个国家谁会一统天下?结果看到结局发现是谁都没有,被前几季根本没出现的司马家夺了天下。

魏蜀吴立国之后传位,都犯了各种国家败亡的经典错误,蜀国是宦官,吴国是暴君,魏国是权臣,他们好像都有主角光环又好像都没有。

观众看到这样的剧情肯定得自闭,特别是董卓吕布这么牛皮,飞龙骑脸你居然告诉我董卓第三集就死了?吕布武力值天下第一居然第二季就死了?

孙家得了传国玉玺换了兵马准备大干一场,结果一个接一个的死,先死孙坚,接着孙策,像接力赛一样。

诸葛亮又帅又聪明,人气高的不行,结果北伐n次,都失败了,特别是上方谷终于要烧死司马懿了,编剧你居然下雨?

观众看了估计气的要砸电视机了,然后剧情孔明要向上天借寿命,好像是要再为剧情服务下去,你以为编剧良心发现,要给人气角色诸葛丞相续约了!

结果功亏一篑!魏延进帐篷打翻七星灯,诸葛亮直接借命失败。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太虐了!

观众这次真的要气死了,妈的太虐了!

就这些反转就够让第一次观剧的观众惊掉下巴,更不要说关羽的大反转了,简直是一连串悲剧的开始,估计这个时候观众虐的又爽又痛苦吧。

前期更不提吕布,刘备,曹操三个人前几季的戏份,各种你和我打他,他背叛我,他和我打你,又变成她和你打我,各种优势互换,完全摸不着剧情走向,但是各种情节又符合人物性格和逻辑。

到最后一季,你还在想,三家谁会得到铁王座(误)啊,结果最后一季第二集就给人气最高的诸葛亮发了便当,你以为蜀汉要再反转逆袭一次,就像期待权游的冰火大战一样期待姜维和钟会斗智斗勇,结果钟会没进去蜀,却被不显山露水的邓艾直接偷了老家,后主直接投降,蜀汉直接灭亡。(典型的你以为我要给你看高潮,结果逆转直达,真正的反转)

(你以为邓艾立了大功要逆袭,结果被钟会陷害) 就在最后一季开播前下注魏国的魏粉们欣喜不已的时候,司马家模仿曹丕直接篡位魏,魏国灭亡,曹操一脉得天下无望,然后司马家得了天下。

你很抑郁,但是喜欢司马家的观众们高兴的不得了,结果最后一季最后一集还留了个伏笔,坐了江山的司马炎深陷继位危机,在重重权谋之下,他的智障儿子隐隐约约被推上舞台,然后司马粉网上一搜晋朝,完了,最后的赢家是根本没有赢家,因为晋朝过不了多少年就要立马被蛮族赶回长江南边了。(如果江东还有恰好处在这个时间点的人,会发现东吴被灭的时候那一波人带着大军气势汹汹过长江的,和衣冠南渡灰头土脸的那一波人居然还有不少重合的)

三国就是这样,真正的没有主角,所有人都在时代大潮里面起起伏伏,一时得势不会永远稳固,有低必定有高,有高必定狠狠跌落谷底,就如同开篇所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一语道破。

一群人斗来斗去,到最后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三国里面每个人物的塑造和设定非常讨人喜,几乎每个人物都有顶级的魅力优点,同样有致命的缺陷,而且往往每个人物都恰好死在缺陷上面,你觉得张飞没有战死沙场而是死在自己人手里面很惊人,你一定会想起来第一季就有铺垫,张飞失徐州,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酗酒鞭打士卒。

吕布看似天下无敌,但是死就死在毫无道德底线,背叛各种盟友,关羽同样是光环无数,忠义,武力高强,但是也是死在缺点骄傲,前期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刮骨疗伤,水淹七军,数不清的英雄事迹,主角光环明显,下场却惨的让人不忍直视,叹息英雄末路。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三国演义先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简直史诗到了极点。然后点题一句“是非成败转头空”,瞬间消解了你对这个故事的各种叹息哀婉,又加上一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让人合上书,依然意犹未尽。

不用对比了,大家心里面都有数。







评论区关于主角光环的问题我补充一下,很多人说刘备开局有关张两个神将是主角光环,我觉得这样的想法很无语,因为刘关张按照三国演义的篇幅来说确实算主角(曹操,诸葛亮这些人也堪算),但是主角光环这种东西不能理解成刘备有优点有优势就是主角光环啊!那你咋不说何进有主角光环呢?他一开始势力和优势最大,结果呢?你咋不说董卓有主角光环呢?他一开始就有天子在手,还有全书最强的武将。你咋不说袁绍有主角光环呢?他家世四世三公,又是十八路诸侯的盟主?你咋不说孙坚有主角光环呢?他捡到了玉玺。(难道天命真在我身?)诸葛亮也算主角光环?因为他神机妙算?三分天下?可是他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说回刘备,他有主角光环?张飞失徐州,关羽失荆州,儿子不成器,人到即将老年才大业将成,然后为了给兄弟报仇死了,很感叹!先帝创业何其艰难!死在为共患难的兄弟报仇的路上,虽然遗憾,但是浪漫至极。(允许我感叹一会儿,真的蛮喜欢三国的)

好的故事一定是曲线的,有起伏才是好的故事,一直是优势无敌的是一直处于高处的直线,是平的,一直处于劣势是处于低处的直线也是平的。

好的故事是起起伏伏,交织在一起的,有高有低,有转折有惊喜,两条线起起伏伏交在一起,互相起伏,无数的线交织在一起,无数的起起伏伏。

这才是史诗,也是贴近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故事,所以关于主角光环的叙述我就不再多说了。


user avatar   ray-30-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骑着赤兔马就能过五关斩六将,要是给关羽一条卓耿,能把曹操一家做成满汉全席。

要是给诸葛亮一半布兰的超能力,阿斗能在铁王座上坐到生痔疮。

要是给赵云二丫的技能,长坂坡能十进十出把曹操和他的军官做成叉烧饭。

要是刘备有“野火”,早把东吴变成大型烧烤现场了。

权游里带几十个野人就能自称卡丽熙 ,在三国里,孟获的小姨子排面都比她大。

权游里席恩带着个足球队就去占领了临冬城。在三国里,这点人连抢劫牛家村都费劲。

《三国演义》的权谋是基于历史战役,大开大合;《权力的游戏》中的权谋主要靠不要脸:忽悠女人,色诱男人,拐卖未成年人,开飞机(龙),施妖法,下毒,暗杀。《权力的游戏》,说到底,也只是游戏而已。


话说《权力的游戏》有不少典故取材北欧神话 - 来我公众号“维京女侠”唠唠北欧呗,作为北境之王八,有留言必回。

user avatar   liuyanaoc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电视剧里这水平.都不用三国演义,

王熙凤要是有三头龙,会带兵打仗,谈笑间一统维斯特洛,机关从1算到5把厄斯索斯纳入帝国版图.转头跨过夏日之海就实行索斯罗斯南部大开发计划.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国演义》底层逻辑——仁德

其上构建起忠义、善恶、因缘、血缘等规则组成的逻辑框架,在这个框架里权谋就有了多层次施展的空间。

《权力的游戏》底层逻辑——血缘,而且仅凭血缘,既模糊了善恶、也枉顾因缘、更放弃忠义,却要直接拔高到了没来由的仁德(政治正确)。

所谓权谋也就成了一个被随便打扮的笑话。


user avatar   xi-meng-tan-c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感觉把三国演义里的袁术丢到权游的世界里搞不好都能坐上铁王座。。。。。。

(我错了,坐上铁王座不需要袁术,辽东的公孙家族就够了--------公孙度家族

公孙度也不行,太厉害了,拳打高句丽,脚踢乌丸,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

我觉得严白虎、公孙渊、荆南四大天王等人都可以在维斯洛特大陆搅得天翻地覆。。。

三国最弱组合表示摩拳擦掌一统维斯特洛大陆

主公:孙皓

军师:黄皓

副军师:岑昏 杨松

五虎上将:曹豹,韩玄,吕威璜,傅士仁,马邈。

八骠骑:夏侯懋,曹爽,曹训,车胄,曹芳,尹大目,淳于琼,何进。

水军双都督:蔡中、蔡和)

---------------------------------------------------------------------

话说奈德的政治觉悟和智商恐怕还比不上刘璋、袁谭吧???

三国里大大小小的诸侯、将领大多都是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而奈德则是明明有那么多生路,可是非要把作死发挥到极致。。。蠢得无力吐槽。。。

嗯,他的智商行为应该和韩馥、何进差不多。


龙妈第一季就把自己老公给坑死了,然后一群人没吃没喝带着龙招摇过市居然没人来抢?????

龙妈傻白甜一个本身没啥出众的能力,每次靠备胎、龙以及编剧强行开挂才化险为夷。。。第一桶金(无垢者)还是通过翻脸不认人倒打一耙得来的,这能力比黄巾军的邓茂、程远志强不了多少吧???龙妈应该也就是山大王杜远、裴元绍的级别。

(到了大结局编剧也不帮忙开挂了,死得叫一个憋屈)

把龙妈丢三国,估计活不过黄巾起义。


国王乔佛里这个沙雕比长沙玄王还要蠢、怂,要是放三国,估计下场就是在史坦尼斯攻打君临的时候就被猎狗砍了脑袋然后献城。。。居然还能活到第四季。。。??


一直被人吹成智力担当的小恶魔,前期智力没有掉线的时候每次遇到事就只有2招:

1.灌鸡汤(初次见雪诺灌鸡汤、守卫君临城又是灌鸡汤)

2.花钱找人帮自己决斗(第一次奏效,第二次不奏效)

三国里随便找个有名字的人出的计策都比他高明多了吧???(哪怕是武将)

更别说后期降智黔驴技穷出的计谋连小孩子都骗不过。

假设和王朗打嘴炮的是提利昂,你信不信提利昂会当场投降???

提利昂的智商上限放在三国,也就是南蛮第一智者-------朵思大王 的水平。

有人提到说小恶魔的智力可以媲美张松的,你是在逗我???张松可是过目不忘,曹操写的兵法他看过一遍就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了。。而小恶魔整天喜欢炫耀自己看书,看的是什么书???刘同大冰还是张嘉佳???



另一个被吹得很聪明的小指头,每次就是只会利用女人对他的信任来欺骗女人。。。。。。

掌管国家财务却穷得叮当响要靠开妓院来维持生活,杨松都比你过得滋润能搞钱。。。

放在三国,也最多就是"江淮名流"的水平。。。

蒋干这么蠢的人被周瑜连续骗了两次,却能把"江淮名流"怼得哑口无言。

加上瓦里斯,以上三人丢到三国的世界也就是:十常侍、黄皓、岑昏等人的段位。


顶级军事家罗柏打赢泰温仅仅是因为用了一招声东击西,这算是剧里最高水平的战术策略了。。。。。。

这战术水平最多就是三国里的五关六将的水平吧???(可能五关六将要还要高一点,至少韩福、孟坦懂得诈败设伏活捉,卞喜设摆鸿门宴设刀斧手、王植围舍放火。可惜他们运气是负数,对手是关羽,逃不了被秒杀的命运。值得一提的是,孟坦居然能和有赤兔马的关羽单挑三合并诈败,这武力起码至少有公孙瓒水平了吧???

更何况罗柏死于鸿门宴呢,放三国也是被五关六将整死的军事水平。


虎牢关五虎将、五关六将、荆南五大勇将穿越到权游里,都能成为智勇双全的无双神将。



至于武力方面,我就不列举那些三国一流武将了。


张绣部下胡车儿这种没啥存在感的三流武将力负500斤日行七百里,单挑魔山有没有问题???

(何况魔山居然被红毒蛇吊打)


零陵太守刘度部下上将邢道荣,使一柄开山大斧,有万夫不当之勇。被赵云一枪戳死。

(何况魔山居然被红毒蛇吊打)

孔融部下的武安国,使用大锤,和吕布单挑交手10多回合居然只是受伤跑掉了。。。。

我就问这么大的锤子魔山能挥动不???

(何况魔山居然被红毒蛇吊打)

兀突骨,身长丈二(汉尺约合现在2.77米),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入。而且坐骑还是大象,牛不牛比???

(何况魔山居然被红毒蛇吊打,兀突骨生吃毒蛇呢。)

就这么牛逼的人物也没蹦哒两集,被诸葛亮轻松烧死。。。。。。


哪怕是生化版魔山也不过是一把火的事吧???


三国里的神射手可不要太多,要是他们都装配龙晶箭头,夜王估计一登场就被射成筛子了。。。

刘备射野兔(野兔个头小跑得快,刘备射野兔的时候还是骑着马射中的)。

关兴射大雁(大雁一般成群结队地飞,高度有上百米,更何况是从地面从下往上射,难度系数更高。更何况关兴在射大雁之前指定了要射第几行第几只。。。。。。)

魏延射门牙(汉中之战魏延一箭射中曹操门牙)

吕布辕门射戟(距离大概有上百米,吕布表示能一箭射中画戟小支。如果只看难度的话并不是三国演义里最高的,但是吕布在射那一箭的时候的心态简直就像吃饭一样简单。)

太史慈百发百中(太史慈在突围的时候带着一堆箭,只要拉弦就会有人倒下)

曹性射夏侯惇的眼睛(夏侯惇独眼就是拜曹性所赐)

赵云射帆绳(赵云在护送借东风后诸葛亮时,为了阻止追兵追杀,但又不能伤了和气于是在黑夜之中一箭射中对方船索,导致诸葛亮成功逃离追杀)

姜维接箭射郭淮(姜维在兵败以后骑马跑路,被郭淮追杀,姜维在没有箭的情况下空手接住郭淮射过来的箭,回射一箭杀郭淮)

甘宁这么牛逼的人,用弓箭射死不少有名字的武将


后来被沙摩柯一箭爆头。。。


在铜雀台比武时也有对曹营武将的箭术有详细的描写:

曹操说:“有能射中箭垛红心者,即以锦袍赐之;如射不中,罚水一杯。”

曹休第一个出场,“休飞马往来,奔驰三次,扣上箭,一箭射去,正中红心”。

文聘第二个出场,“拈弓纵马,一箭亦中红心”。

第三个是曹氏老将曹洪,“拽满弓,一箭射去,也中红心”。

第四个出场的是名将张郃,“合飞马翻身,背射一箭”,也正中红心。

第五位出场的是名将夏侯渊,“骤马至界口,纽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

第六位出场的是徐晃,“拈弓搭箭,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锦袍坠地”。

许褚要和徐晃争抢,把锦袍撕得粉碎。

曹营诸将的箭术都如此6得飞起,依然难度系数不是最高。


我就问夜王怕不怕???


龙怕不怕连弩、投石车、喷火的木兽???

三国里的诸将表示也想尝试射龙。


梅丽珊卓怕不怕张角、于吉、左慈???


我看木鹿大王都能把她对付了!




        

相关话题

  罗贯中为什么要编造曹操刺杀董卓这件事? 
  假如你可给一位三国人物任一本金庸武功秘籍(不含外挂,不保证一定肯练/练成/不出事故),你会给谁挑哪本? 
  如果当年镇守荆州的大将是性格沉稳的赵云,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从三国志看出关羽能力有多高? 
  《权力的游戏》第八季中临冬城大战中谁的死让你最有感触? 
  如果三国和武侠小说串戏了,将会发生什么故事? 
  三国作品里面有写新三国曹植闯白马门,但是军师联盟说的是闯司马门,到底是真实的历史到底是闯了哪个门? 
  为什么三国前期有很多厉害的文臣武将,到了三国后期感觉都没多少厉害的文臣武将? 
  与之前网传泄露的《权力的游戏》第八季剧本相比,你更认可哪个结局? 
  在罗柏整体实力不及泰温的时候,罗柏需要怎么做才能打败泰温的战术? 

前一个讨论
要怎么努力才能达到 vczh 那样的层次?
下一个讨论
《权力的游戏》是如何走下神坛的?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