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反复出祁山,演义原文中他亲自回答过了:
众将曰:“取长安之地,别有路途;丞相只取祁山,何也?”孔明曰:“祁山乃长安之首也,陇西诸郡倘有兵来,必经由此地;更兼前临渭滨,后靠斜谷,左出右入,可以伏兵,乃用武之所。吾故先取此地,得地利也。”众将皆拜服。
祁山战场对蜀军有利,在姜维北伐中体现得更明显。前五次姜维没出祁山,结果吃亏,之后三次姜维出祁山,打得邓艾险象环生,不是中箭,就是爬山逃跑,再就是被包围攻打。姜维能改回诸葛亮时期的祁山作为战场,还要感谢第六次北伐时夏侯霸的拨云见日:
维曰:“前者累次未得成功,深为惭愧。今魏国臣强君弱,可乘时图之。当取何地?”霸曰:“祁山虽有些淮备之卒,乃用武之地,堪可进兵,故丞相六出祁山,因他处不可出也。”
上述两处引文,都提到了祁山是“用武之地”,在此作战对蜀军有利。所以姜维在祁山打仗,连邓艾都能打赢,而在别处打仗,连自认不如邓艾的陈泰都打不过。这就叫地利,叫先胜后战。
所以姜维前五次北伐都是斗志有余,智谋不足。对他的战略思维之平庸,陈泰是这样评价的:
吾料姜维,今洮水得胜,必进东南,据洛阳,取积谷之所,招羌胡之众,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吾兵之大患也。若如此,则宜守之。今彼不知此道,却围狄道城,其城垣高地峻,急且难攻,安能便得?空劳兵费力矣。故知姜维无谋之士也!
诸葛亮的话和姜维的胜负战绩,雄辩地证明了对蜀国的北伐来说,祁山是最好的战场,诸葛亮选择这里作为战场,十分明智。而姜维的前五次北伐,纯属浪费资源。
至于诸葛亮出祁山的做法与隆中对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当然是因为刘关张死了,荆州也丢了。不过这时荆州在盟友东吴手中,如果东吴能出兵北伐,同样能起到策应的效果,但协调起来难度太大了。退而求其次指望上庸的孟达来响应呢,本来也有很大的希望,但司马懿太神速了。
更多演义回答:祁达方的《三国演义》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