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三国时期,如果曹魏的国力是100,那东吴和蜀汉分别是多少?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国志》中没有食货志,到民国时期,陶元珍把历代史书中和三国时期经济有关的文字辑成一本《三国食货志》,对三国时代的经济有兴趣可以参考此书。


三国时代,国家的财力和物力基本上取决于人力,因为国家收入主要就是租调,和一些官卖的盐铁之类。这些收入都随着人口的增加而增加:

景元四年,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

而排除掉蜀国的话:

通典食货典:「除平蜀所得,当时魏氏唯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

三国加在一起:

则当三国鼎峙之时,天下通计「户」百四十七万三千四百三十三,「口」七百六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一


魏国户口为:663432

魏国人口为:4432881

魏国加上蜀国的户口为:943423

魏国加上蜀国的人口为:5372891

三国加在一起的户口: 1473433

三国加在一起的人数:7672881


所以可以计算出:

魏国户口为:663432

魏国人口为:4432881

蜀国的户口:993423 - 663432 = 329991

蜀国的人口:5372891 - 4432881 = 940010

吴国的户口:1473433 - 993423 = 480010

吴国的人口:7672881 - 5372891 = 2299990


户口数,吴国大约是魏国的2/3, 蜀国是魏国的1/2;

人口数:吴国是魏国的1/2, 蜀国是魏国的 1/4;

三个国家的户口和人数比:魏15%, 蜀: 35%, 吴: 21%

在这里还是要赞一下蜀国的理民。可以明显看出,魏国的士族豪强藏匿人口的问题比蜀国和吴国都严重的多。总不能说蜀国都是现代小家庭,而魏国都是传统大户吧?

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一个统计的问题,如果人口可以被彻底的隐匿,那么蜀国可能反而是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因为只有不到三个人一户,要么是国家把基层居民拆的特别细,要么就是有很多户口里面有隐匿的人口。


无论如何,人力这方面 魏国强于吴国强于蜀国,数字的话,大约是100:50:25


如果说财力的话,三个国家理财的方法不一样。魏国是缺钱,就放弃钱作为通货的作用,直接用谷帛交易。所以魏国在这方面还真的很厚道。魏明帝时期很奢靡,国库空虚,但是魏国没有铸大钱的主意。这其实充分也说明魏国底子厚,没有逼到这个份上。


货币上的恶政执行者主要是蜀国和吴国,这两个国家地盘小,人少,所以经济尤其吃紧。尤其以吴国为甚。蜀国刘备在荆南和益州,都铸造过很多当百大钱,通过人为的制造通货膨胀,来敛取民间财富;而吴国在孙权登基之前少有记载,登基十来年之后,也就是吴嘉禾、赤乌年间,当百,当千大钱都开始流通和发行了,说明吴国的财力在孙权统治的中期已经成为一个问题了。


财力这方面,应该是魏国强于蜀国强于吴国。因为没有数据,具体数字很难列出来,并且不像人口,财力在不同皇帝、不同年份的时候变化可能也很大。


在传统的百姓之外的“夷狄”,原则上是只纳税,不徭役,但是具体执行过程中边将怎么做是另外一回事了。在魏国这边:

晋中兴书:「初宣王在关中,与氐羌破铁券,约不役使。」

包括东北:

又表复乌丸五百馀家租调,使备鞍马。

里面只说了租和调,就是钱和实物,但是没有役。


即便是三个国家里面国力最强的魏国,直到晋国初期,国库其实都不宽裕。汉朝的文武百官的工资是月结,

东汉时三公之月俸三百五十斛,光禄大夫之月俸百斛,尚书令之月俸八十斛

而晋武帝建国的时候:

诸公月不过得俸百五十斛,特进月不过得俸百二十斛,光禄大夫月不过得俸九十斛,尚书令月不过得俸五十斛

三公的工资低了一半多,还是日结。由此可以推算出魏国的工资只会更低。所以贾诩这个三公是真的贬值了。


user avatar   zhou-hao-yu-27-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先说人口

太康初年人口1500w+,太康三年人口2300w+,所以有个人告诉你说蜀汉人口100w,东吴200w你可以鄙视他了,从264年到280年人口翻了一倍多?280到283年人口涨了800w,tm不是闹呢,这怎么可能是生出来的

因为三国也不是和平期,再加上世家盘剥,人口就不可能大发展,事实上古代人口增长很缓慢,贞观初到末年,国内和平状态,处于大发展时期,人口也就涨了300w左右,增长率才15%左右,就按照283年的2300w算,220年,三国总人口怎么滴也不会低于2000w,就这我都觉得不现实,曹魏屯田税率能不饿死都不错了,还想人口发展?为啥人口少,是因为世家隐户,越战乱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而晋初的人口爆发就是因为天下一统,兵役大幅度下降,安全性大幅度上升,隐户脱离世家,加上统一王朝政府强势,分配土地等政策,人口搜查出来的爆发

大概讲一下为啥隐户,因为战乱时期抽丁一般是按户抽,世家一户或者三户,往往有上万人甚至数万人,数万人里抽丁,安全性大幅度上涨,而且世家朝廷里有大量势力,所以国家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世家往往有大量土地,他们也可以安排这些流民给他们种地,他们吃地租,甚至有自耕农主动投靠,这是双方都可接受的合作

别想的开垦土地,那个年代好农具不是一般小户可以有的,开垦总不会是靠手挖吧,牛呢,犁呢,所以流民也只能投靠世家

事实上从东汉末年的5500w到三国初的2000w已经是人口大灭绝了,按照比例,黑死病都没这么强悍

所以按照晋书的统计,估算下来,蜀汉人口在350w-400w左右,东吴550w-600w,曹魏在1100w-1200w左右,但是这里有隐户,九品中正制造就无良世家,各地世家大量侵吞户籍,东吴那边还得加上将领侵吞,所以各国能动用的力量都很小

这里不得不提蜀国,蜀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反对世家政治的,所以蜀国的动员力量最强,蜀国能动用大约8w人左右的机动部队,在江州,永安,汉中,南中,成都等还保有一定的守备部队,而同样人口多了200w的东吴,机动部队也就是10w人罢了,但是蜀国的基础在那里,所以再动员,也不可能超越现实

而曹魏的的机动作战兵力约为15w,守备部队约为30w,但这30w并不是用来只对付东吴和蜀汉,在凉州,幽州,并州等地防止北边的游牧民族,有一说一,10万守三州,基本上到极限了,基本上每个州也就是3w人,留5000-10000边军当预备队,剩下2w+,便几个关口,再加上各地的郡县的守备,一个县分100人防止一下小股游牧强盗啥的,我都觉不够分

所以总兵力上讲,曹魏大概用于国内的是35w,其中机动部队15w,蜀汉是15w,机动部队约8w,东吴是20w,机动部队约10w,这里大概说一下,曹魏机动部队主要是是洛阳的中军,人数大概5-10w,和其他部队战斗力差距极大,当然花费也多

单兵战斗力方面蜀汉最强,曹魏次之,东吴最弱,但曹魏有骑兵,但曹魏兵制有问题,士兵如若战死,投降,后方的老婆立马就要被改嫁,女儿立马被婚配,简直了,所以曹魏大军就是能拖就拖,不喜欢打仗,只喜欢拖,拖着不打最好,打起来,跑也不是,上也不是,蜀汉没这问题,人家很正常,就是征兵打仗,东吴是军阀制度,每个将领你2000我3000的,凑足军队打仗,所以谁都不愿意把老本垫上去,所以才会有逍遥津的故事

所以蜀汉战斗力强完全是同行衬托……

从财力上讲,有多少人口就有多少财富,古代嘛,人均GDP基本没区别,就看人口数,但是这是GDP,税收不能这么算,也就是中央财政

曹魏可能是最苦的,因为曹魏花钱的地方多,但是钱反而是最收不上来的,曹魏是世家渗透最高的,各地的屯田官和世家勾结,极致的贪污腐败,司马懿和蒋济的对话,贪污都不讲回避了,司马懿说你办一件收这么多钱不要紧吗?蒋济说,诶呀洛阳东西贵啊,找我办事,一分钱都不能少,世家子弟斗富的例子海了去了,钱都让世家拿上跑了,反而国家没钱,就和明末一样,以至于诸葛老妖北伐,打的曹魏国库几乎快破产,这事简直了,曹魏占据九州之地,可见曹魏经济差到什么地步,甚至有过废除五铢钱,以货易货的经历

东吴比曹魏好不到哪去,孙权一直在东吴世家和军官团左右横跳,今天打压这个,明天打压那个,而两个集团也是拼了命的捞,还好没一家独大,不然比曹魏世家一样了,但是世家稍微有了点节操,孙权没了,孙权滥发货币,大泉五十,大泉五百,还整大泉五千,货币面值五千,注意这不是贵金属货币,就是铜铁,和今天纸币一样,所以东吴政府经济也是接近崩溃的,孙权就是用这种方法逼着世家将领把吃了的钱,用货币政策逼他们吐出来,但是真正受苦的,其实是老百姓,那个通胀啊,想想都惨

蜀汉经济除了刚入蜀的时候刘备听刘巴搞过直百钱,但之后就不搞了,不然也不至于从三十税一变成十税一,诸葛亮经济是做的最好的,诸葛老妖那个变态,首先禁止了直百钱,大幅度下降了通胀,而且蜀汉从上到下官员廉洁度能甩曹魏东吴八十条街,但是钱从哪来,诸葛老妖认为,我干嘛怼那些穷人呢,我只怼富的,而且得用脑子,不搞什么低级操作,搞大钱这玩意太没技术含量了,他用类似于今天依旧还用的割韭菜式经济手法,比如南蛮反了,他先造谣要出兵南蛮,结果世家趁机屯粮,他呢就放粮,世家高价收了粮本来想发国难财,结果诸葛老妖不去了……历史上他就是等了2年才出兵,世家吃不进去了之后,又发现没打仗,屯粮屯的撑死了,之后诸葛老妖再以极低的价格收回来,当然具体比这复杂多了,包括但不限于对蜀地世家的分化,拉拢,用间,造谣,煽动,想想都可怕,而且诸葛亮很喜欢管子,也就是管仲,还爱搞国营企业,蜀锦就是国营,另外老妖内政水平极高,在煽动世家争斗,造谣出兵的时候暗度陈仓,恢复都江堰产粮区,活生生的在粮食市场上挤死了世家,世家在诸葛老妖手里是生不如死啊,诸葛村夫这个词咋来的,世家集体造反好几次,但是这帮人连刘备去世刚登基的刘禅都玩不过,还挑战老妖?到北伐时期,这帮人已经躺平任你来了,诸葛老妖把蜀地世家整到什么地步,唐初五姓七宗等一流二流世家和蜀地无缘,蜀地世家现在能被叫上来的,几乎可以说没有,所以蜀汉国库相对于他那个体量而言,还是充足的,最主要的是贪污极少,一分钱顶一分钱,基本没有赚差价的,经济基础也没有破坏

所以你要说谁家每年税收最多,那毫无疑问是曹魏,但他那个体量那点钱,还是算了吧,再加上曹魏的曹丕,曹睿,爱修宫殿啊,所以穷的一批,真看经济水平哪家最好,那应该是蜀汉

最后一个角度,人才,这就得说曹魏的政治优势了,九品中正制,大量世家子弟从政,人才方面曹魏是鼎盛的,反而蜀汉为了挖掘国力,走向了世家对立面,几乎可以说是枯竭的,蜀汉四相就是典型,一个不如一个,在后期,无挡飞军最后统帅张巍死后,蜀汉领兵人才也几乎枯竭,曹魏划拉一下就是钟会,邓艾,羊祜,蜀汉也就是剩个姜维还是从曹魏那里抢来的,人才的枯竭使得蜀汉后期统治困难,不得已放开了一部分官位给世家,但是又不给予世家特权,使得世家到处造谣,可以说,人才方面蜀汉基本上是0分

很多人说是诸葛亮不给别人锻炼的缘故,纯粹是瞎说,蜀汉的人才储备极低,因为不能用守旧世家,政治抱负和理想不同,培养干什么,培养敌人吗?还是觉得虎躯一震,别人纳头就拜?背叛自己的父母世家?诸葛亮一直很注意培养蒋皖,姜维等人,已经尽力在挖掘人才了

东吴介于曹魏和蜀汉之间,给予世家特权,然后用将领团体遏制世家,甚至建立校事府,类似于东厂锦衣卫,专门盯着世家,所以东吴的世家大多数日子过的相当不错,只是政治上有难缠对手,东吴不像曹魏,用宗亲对抗世家,还是中原世家,不出三代,宗亲就抗不住了,东吴人才也很多,陆逊开始虽然谈不上有曹魏那么兴盛,但是不至于无人可用,而且皇权也安稳

9月2日补充一点,权利斗争,蜀汉的朝堂权利斗争真的不咋厉害,看看东吴和曹魏,那是血流成河啊,所以内耗上,蜀汉明显少于其他两家

东吴倒是前面还行,孙权晚期手是真的黑,心是真的狠,曹魏那更不要说了,大量的内耗会极大的影响国力的

整体上来看,我认为如果曹魏是100,蜀汉+东吴大概有8-9成的曹魏实力

其中我认为东吴是35-45,蜀汉是40-45

因为东吴没有啥可以称道的地方,论君主,孙权也就那样,论人才也就中等,论经济一塌糊涂,论军队,三国最捞也就水军能看,毕竟周瑜死后军头林立,也就局限于能看,东吴的部队不用计谋,真刀真枪玩遭遇战,对垒,攻城,战绩惨不忍睹,最后再说战略主动性,三国三大战略要地,汉中陇右,襄阳宛城,合肥寿春,东吴是一个没有,战略主动性为0,蜀汉还有汉中,所以从主动性上讲,与曹魏各占一半,东吴唯一能说的就是,潜在国力高于蜀汉,仅此而已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国时代城池人口有很多人引用后汉书的数字,其实,《晋书》地理志的数字可能更接近当时的实际情况,因为这些数字是晋完成统一之时统计的。

按照晋书的数字,太康初年各州的户数(不是口数)如下:

司州 475700户
兖州 83300户
豫州 116796户
冀州 326000户
幽州 59020户
平州(原辽东) 16100户
并州 59300户
雍州 99500户
凉州 30700户
秦州(原雍凉魏蜀前线) 32100户
梁州(原益州北部) 76300户
益州 149300户
宁州(原南中) 83000户
【梁州、益州、宁州加起来为原益州,共领户308600(蜀汉灭亡时为28万户)。】
青州 53000户
徐州 81021户
荆州 357548户
扬州 311400户
交州 25600户
广州 43120户

从这个表还是可以读出不少信息量的。

太康元年,晋朝一共有245万9840户,1616万口,去掉刚刚征服的吴国52万户(《三国志》三嗣主传)、原蜀国所在地区30万户,大概还余163-164万户,这大体是太康初年整个北方户数的情况。

不过一直以来有个有争议的说法,《通典》等著作称魏国户口只有66万户、400多万口(这个数字并未摘入晋书),比司马炎时代少了近100万户,如果此说为真,那么以上北方各州的户数,甚至还要打个4折才是魏国时代的数字。

可以看出战乱对中原的造成的损失(以及政府控制力的破坏)真是名副其实,“不及汉时一大郡”、“中央军往来奔赴”等记载并无夸张。可以发现即便是晋初,户籍得到很大恢复的也大多是司州、冀州等政权中心地带,很多州的官方户数还是很惨,可能直到五胡乱华都没有恢复元气。

相比之下益、荆、扬三州就真是相对富庶了,当时的荆州甚至还是全国户口第二多的州。一个南中都有8万户,竟然比青州、幽州这样的东汉州户数还要多。我前面帖子说过东吴荆州的实际情况其实也挺乱,例如南郡平均每县只有4500户,长沙平均每县只有3300户,女多男少严重(走马楼吴简),可想而知北方那些残破的州是什么样子的。

所以综合上述数字来看,三国初期魏国比起蜀吴的国力优势可能并不明显,如果《通典》说法是真的,可能起初还不如吴蜀之和。但是相对而言,魏国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晋初已经恢复到了160多万户、约1000多万口就是一大例子,而这显然还不是北方的全盛水准。而吴蜀相对而言发展潜力不大,因为南方山区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开发难度太大。

(蜀国建国时20万户,亡国时28万户。吴国242年52万户,亡国时还是52万户。这两个数字《晋书》引用了,相对可靠一些)。


从以上数据来看,隆中对也可以重新审视一下了,诸葛亮有信心以荆、益两州北伐成功,以当时的情况看还是有相当底气的。荆州35万户去掉曹占区(江夏24000户,襄阳22700户,南阳24400户,顺阳20100户,义阳19000户)还剩24-25万户左右,跟益州差不多,以蜀汉三户出一兵的比例大概可以养得起八九万人马,如果全占荆州则更可达10万以上,“以向宛洛”并非不可能的任务。值得一提的是,东吴占据荆州后,石亭之战曾一次出兵9万(《资治通鉴》),打五溪蛮夷都曾一次出兵5万(《吴主传》)。

如此一来,一些三国疑难问题也可以得到一些新解,比如刘备为何不惜费时费力、出兵5万来争夺荆南三郡,孙权为何明说暗夺、一心要拿荆州,诸葛亮为何对廖立生那么大的气(因为他丢了大郡长沙,从上述数据可见荆南三郡在当时可谓肥肉中的肥肉),裴松之为何对陆逊怨气冲天等。




  

相关话题

  如何在千年尺度下评价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梅毒是「被带入欧洲」的吗?在未发现性病前,欧洲人是否只担心怀孕、不担心健康? 
  为何日本的死敌是苏俄? 
  如何评价路易十三? 
  战争时将领应该"身先士卒"么? 
  曹操和袁绍谁的军事能力更强? 
  开国将军中,哪位最有故事? 
  如何评价赫鲁晓夫的功过? 
  真正的泰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为什么很多外国人都认为南海不属于中国? 

前一个讨论
罗马统一希腊世界,和明清易代有何相似或不同之处?
下一个讨论
汉朝州牧、刺史、太守的官阶是何关系,职能有何区别?





© 2024-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