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派皇汉里有一种特别奇葩的类型,名叫宋吹,也就是传说中的铁血强宋粉,他们认为宋代才是华夏巅峰,文明就是安分守己发展经济,对外扩张是野蛮人遗风。以前很多令人哭笑不得的谣言,例如什么大宋GDP占全世界八成、大宋商业繁荣资本主义、大宋对外胜率70%之类的都是这批人搞出来的。
宋吹早年的势力极为庞大,各种吹牛吹得自己都信了。别看现在网络上“铁血强宋”都成了骂人话,当年这个词儿可是完全的正面含义。
如果只是吹宋倒也罢了,奇葩的是这些人对汉唐极为仇视,因为这俩朝代粉经常拿版图说事儿,搞得宋吹很没面子。于是宋吹就发明了一堆话术体系,专门用来埋汰汉唐,什么唐朝胡人血统、脏唐臭汉之类的,骂得比谁都起劲。
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之前在贴吧里见过一个名叫“脏唐乃华夏大耻”的ID,就是个铁血强宋粉,整天和人对线,非常搞笑。
近几年网络舆论环境大变,铁血强宋变成了锉宋,宋吹基本上销声匿迹了,不仅令人唏嘘。
有宋粉扯中晚唐的。然而唐朝即便是在中晚唐时期对外战争依然比赵宋漂亮的多。中晚唐对外联合黠戛斯人消灭回鹘(也就是回纥)汗国,击溃俘杀回鹘二十七个部落,回鹘汗国乌介可汗被唐朝击败后,随后就因兵败而丢尽威望,而被部下杀害。继任的回鹘遏捻可汗则在唐军的追捕下,为了不被唐军抓住,而丢下部众,如同丧家之犬的带着妻儿随从七人逃亡草原,下落不明。联合南诏、回鹘困死吐蕃,通过战略将极盛的吐蕃困的由盛转衰。唐德宗时期的西川节度使韦皋在蜀地二十一年,多次派兵出击吐蕃,牵制其主力,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西北边防。又数度出师,屡次收复失地,史称其“凡破吐蕃四十八万,擒杀吐蕃节度、都督、城主、笼官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擒吐蕃大相论莽热,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即便是在内乱严重的唐代宗时期,在唐朝解决了朔方军的叛乱后,郭子仪也是屡次击败吐蕃。
宋粉还提南诏来黑唐???首先南诏从来都没有攻陷成都,只是在唐文宗时期趁着成都兵力空虚,一度攻入过成都外城,但核心的内城依然在唐军手里,在得知唐朝廷即将派兵来讨伐后,就赶紧撤兵了。后来李德裕整顿西川军备后,南诏就因为担心李德裕报复,而把之前在成都外城掳掠的人口和财物还给了唐朝。
宋粉对南诏捧杀无比,但人南诏自己面对日落西山的唐末的唐朝廷都是讨好态度。天宝战争时期南诏能够成功抵御唐朝的主因是吐蕃出兵助战,吐蕃南诏联合,两国合兵的情况下才得以击败入侵南诏的唐军,这点南诏自己都承认。在吐蕃出兵之前,唐军已经攻入南诏腹地搞三光政策,兵围南诏首都。而且即便是联合了吐蕃,如果不是爆发安史之乱,南诏终究逃不过被唐朝灭国的命运。这是知名历史学者范文澜的看法
范文澜《中国通史》
“七七八年,阁逻风死,孙异牟寻嗣位。七七九年,南诏吐蕃合兵十万,分三路攻唐剑南,企图夺取成都。唐德宗派遣大将李晟、曲环率北方兵数千,联合当地唐兵,大破吐蕃南诏军,收复被吐蕃占去的维(四川理县)茂(四川茂县)二州,追击南诏军过大渡河。吐蕃南诏军死八九万人。吐蕃南诏二国所以一时称强,主要由于唐内乱不能兼顾边事,如果唐认真出兵,二国当然不是唐的敌手。二国战败后,吐蕃悔怒,南诏恐惧,双方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吐蕃改封南诏国王为日东王,取消“兄弟之国”的地位,要求确定君臣关系。」”此后南诏又背叛吐蕃,突袭吐蕃,并俘虏吐蕃十余万人后,又重新投靠唐朝。
唐懿宗时代因为唐朝廷拒绝册封南诏王酋世龙为新任南诏王,南诏叛唐,结果被唐朝在安南和西南两个战线上将南诏击败。南诏王酋世龙也一度因为南诏兵败的惨状,而闹着要跳河自杀“酋龙知不敌,夜彻营南奔,至双流,江无梁,计穷,将赴水死”
为什么唐懿宗宁愿开战也要拒绝册封酋世龙呢?其实酋世龙本名世龙,但是前任南诏王病逝,南诏遣使到唐朝请求唐懿宗册封南诏王储世龙为新任南诏王。但唐懿宗对世龙的名字相当不爽,觉得世龙这名字犯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的名讳,要求世龙改名,否则就拒绝册封,并且还给世龙改了个名字,改名为极具侮辱性的酋龙。结果世龙觉得已经受到了极大侮辱,不能忍,而造反。
但是南诏最终在唐懿宗时代被高骈彻底打残,将南诏打得“国虚耗,屡覆众”,被唐朝廷在邛崃关、大渡河、戎州马湖镇,平夷军、沐源川等地建造的军寨围堵挤压战略空间,再也无力犯边。直到黄巢乱军入长安后,南诏都无力趁火打劫,南诏甚至还卑微的派南诏宰相赵隆眉、杨奇混、段义宗等人前往蜀中的僖宗行在请求和好。结果赵隆眉、杨奇混、段义宗全部被僖宗赐死,南诏不敢报复。僖宗在此时都敢拒绝南诏的求和,可见南诏此时已经毫无分量。
而唐朝的静海军(越南)硬是凭着一己之力将宋太宗,宋神宗时代的北宋打得满地找牙,攻入北宋广西腹地屠城
宋粉所说的国都沦陷的事。唐朝除了唐代宗广德元年那次之外,其他都属于唐朝内部动乱导致的内部人士攻陷国都,而且最后唐朝廷都能收复反攻回长安,跟这个主题提的对外胜率压根就没什么关系。而大送,根据北宋末年当时负责指挥汴梁保卫战的北宋重臣李纲的奏言来看,金军南下侵北宋的实际兵力也就六万人,而且六万人里也是契丹渤海等部落兵居多的伪军,对立国未稳的金国缺乏向心力。
“李纲、李邦彦、吴敏、种师道、姚平仲、折彦质同对于福宁殿,议所以用兵者。纲奏曰:“金人张大其势,然兵实不过六万,又大半皆奚、契丹、渤海部落。吾勤王之师集城下者二十馀万,固已数倍之矣。”《续通鉴》
结果金军最后居然是把北送灭国,但金灭北送,并没有直接占领统治北宋北方故地,只是选择掳掠北宋的财富和人口后就撤军回国,并先后扶持多个汉族代理人政权统治北方,因为金国此时距离灭辽还不到两年,辽国故地都没消化好。金军扶持的第一个傀儡张邦昌刚坐上皇帝就直接向宋廷投降,让宋廷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包括首都汴梁在内的北方大片地区,但大送皇帝赵构一直不敢回汴梁,后来宋廷无能又没守住,又给丢了。金军复侵时,南宋在原北宋故地的防线溃不成军,南宋东京(开封)留守杜充甚至搞出来了大宋版花园口决河,再加上之前北宋多位皇帝三易回河的骚操作,直接导致黄河改道遗祸千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久,伤亡最大的赵宋人为“天灾”。比老蒋的花园口决河都骚。金军再次横扫原北宋北方故地后,金军深入南下一度横扫攻掠了包括建康、杭州这类南宋核心地区在内的大半个江南,把赵构逼到海上逃亡几个月。但金军此时依然没有直接占领统治宋地的打算,在江南劫掠一番后,金军就撤兵回国。才使得南宋得以苟延残喘。
以赵宋正统皇帝宋恭帝和谢太后为首的正统朝廷,在蒙元逼近临安时,选择打开城门无条件投降,投降后还为蒙元招降瓦解南宋抗蒙势力,例如抗蒙名将李庭芝苦心经营的抗蒙联盟,就因为谢太后和宋恭帝的招降,而军心大乱,加速瓦解。此后南宋几位末帝更是追着跑遍全国,最后甚至逃到海南岛。而宋恭帝更是在蒙元统治下苟活了数十年。在那个年代,被赵宋这种杀岳飞,杀主战宰相,甚至把主战宰相韩佗胄人头送给敌国金国来乞和,对外屈膝,对内疯狂剥削民众的政权代表,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耻辱。大送这种菜鸡哪有实力去收复失地。
而广德元年吐蕃能短暂攻入长安纯粹是撞大运,唐代宗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居然会因为跟朝廷的矛盾,就故意放任吐蕃入侵,而朔方军是当时唐朝防御吐蕃最重要的防线。从而导致直到吐蕃十余万大军已经逼近长安,唐代宗才知道吐蕃兴兵来犯,根本来不及防御,此时整个长安周边能用来抵御外敌的军队只有千余人,而效忠朝廷的勤王军队段时间又无法赶到。最终唐代宗将能抽调的千余人全部派到长安郊县,最后以全部阵亡的代价争取时间换取朝廷安全撤退。之后因为唐朝勤王军队四面合围,吐蕃因为担心被包饺子又匆匆撤出长安,这跟北宋末年北宋首都内外有二十多万勤王之师的情况下还被以仆从军为主的六万金军灭国是两回事。之后朔方军被唐朝廷清洗,仆固怀恩暴死后,失去仆固怀恩配合后,此后吐蕃再也未能威胁京畿。后来的事实证明只要给唐朝廷反应时间,就完全能够御敌,广德之乱两年后的永泰元年,仆固怀恩率领朔方军联合吐蕃回纥数十万大军再次入侵,结果朔方军和回纥都觉得唐朝气数未尽,临阵反正,唐军以少胜多,击败吐蕃十余万军队,斩首五万,生擒万人。仆固怀恩暴死后,吐蕃在唐代宗大历年间又发动两次入侵,两寇泾州,但都大败而归,这两次累计被斩首四万余。到了唐德宗贞元时代韦皋经营蜀中,主动四面出击屡次击败吐蕃,生擒吐蕃大相论莽热,重新掌握了对吐蕃的主动权,吐蕃也因为贞元年间军事上的多次重大挫折而走向衰落,此后再也未能威胁唐朝。唐吐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的第一次盐州之战,吐蕃十五万大军围攻唐朝盐州,结果被唐朝一个低级武将史奉敬率领2500人击败。。。唐宣宗时代唐吐第二次盐州之战获胜后,唐军趁胜和起义的河湟汉民收复了安史之乱后被吐蕃趁虚占领的河湟地区,吐蕃大相论恐热被传首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