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管宁做的很正确,他通过这件事发现了华歆在对他演戏,认为这个人不值得信任。于是及时斩断这段关系保住了自己的清誉。
管宁没有看走眼,华歆后来确实用尽一生去卖力演戏。先来看看华歆是怎么在曹丕受禅仪式上秀演技的。
《三国志注引魏书》:文帝受禅,歆登坛相仪,奉皇帝玺绶,以成受命之礼。
《三国志注引华峤谱叙》:文帝受禅,朝臣三公已下并受爵位;歆以形色忤时,徙为司徒,而不进爵。
在魏国开国大典上,华歆是关键的捧玺人。他本应该欢天喜地对着曹丕摇尾巴,结果却像死了老爹一样哭丧着脸。
曹丕很郁闷。他问另一个金马影帝陈群: 华大人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家里有白事不告诉我们?
魏文帝久不怿,以问尚书令陈群曰:"我应天受禅,百辟群后,莫不人人悦喜,形于声色,而相国及公独有不怡者,何也?"
陈群说:“因为我们太忠诚了,看到汉室灭亡多少有点伤心啊巴拉巴拉~”
群起离席长跪曰:"臣与相国曾臣汉朝,心虽悦喜,义形其色,亦惧陛下实应且憎。"帝大悦,遂重异之。
华歆对汉室的感情有多重呢?我们来看看他的实际忠汉表现。
《后汉书伏后纪》: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又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
一个杀害伏皇后一母二子的直接凶手,一头打碎金枝玉叶的负恩禽兽,竟然能在魏国开国大典上挤出一张哀悼汉室的狗脸。就问你牛逼不牛逼。
在此之前,华歆还曾对故主孙权演过一出大戏。
《三国志华歆传》: 后策死。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征歆。孙权欲不遣,歆谓权曰:“将军奉王命,始交好曹公,分义未固,使仆得为将军效心,岂不有益乎?今空留仆,是为养无用之物,非将军之良计也。”权悦,乃遣歆。
看他说的多好,去曹公那里会帮孙权巩固两国关系。孙权信以为真,一挥手放他出国了。
然后下一段就是:
......太祖征孙权,表歆为军师。
靠着东吴的情报做见面礼,华歆冲在征吴的最前线。一个外来文官竟然能进入魏国军政圈,真是可喜可贺。
猜猜孙权看到对岸的华军师是什么表情?
当然,影帝的功夫不是一天能练出来的。华歆小时候就有演技穿帮的情况。
《世说新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像管宁这样真正的高洁之士对黄金完全不在意。而华歆出于敬慕/蹭名的目的与之同学,自然也要努力表现自己的高洁。但他对黄金“捉而掷去”,显然就有点矫揉造作了。
因多次表演失败而被管宁抛弃后,华歆痛定思痛,发誓进一步精进演技。他决定把演员工作融入日常生活,时时刻刻琢磨演练。华歆和他的家族成员每天都像唱大戏一样过日子,没有分毫差错。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
不知道有没有人给他们敲锣打眼,噔!锵!
看到华歆的演技日精月进,王朗分外羡慕。王司徒虽然早就有志于表演艺术,却始终不得要领,对此甚是苦恼。
这天大家出来吃饭,王司徒看到华歆带着子侄们出来唱京剧,于是也跟着一板一眼的学了起来。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
但观众们却对王司徒的演技不以为然。
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魏国豆瓣高赞影评:
华大人的演技已经深入骨髓,融入灵魂。王司徒的演技却只停留于表面,浮于形式,远远不及臻入化境的华大人。华大人真乃三国第一影帝是也!
P.S.
为了防止有人洗华歆出卖东吴军事情报的行为,我们来拿庞统做个对比。
庞统曾是周瑜小弟,后来刘备问他周瑜是不是曾想在谈判时扣押他。按理说这是个不重要的情报,毕竟刘备都猜出来了,但庞统的嘴依然闭的很严,刘备磨了好一会才只得到两个字。
《江表传》:先主与统从容宴语,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无隐。”统对曰:“有之。”备叹息曰:“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庞统只有一句“有之”,华歆直接当上对吴军师。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果然比人和狗还大。
把皇后揪着头发拖出宫,这还老好人,无论用哪个时代的道德观,这是人吗?只能说管宁的眼光太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