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道高难度的围棋死活题是如何创作的? 第1页

  

user avatar   paellahoriz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创作思路这个事情不同的人肯定不一样,只能说下我自己的情况。

一般再复杂的题目,都会有一个最初的灵感来源,或者说“基本图”。这个来源可能是实战局面,也可能是已有的题目,或者某个局部妙手的变形等等。

第二步是将基本图复杂化,我的办法是每次从基本图去掉黑白两个子。比如基本图是白先,那么删去白A黑B两个棋子后,白先是否只能走A?如果是,那么黑是否只能应以B?这过程中是否增加了非平凡的变化?算清这些变化后,走成基本图是否还是双方的最优选择?等等,如果删去之后基本图仍然是最优选择,且分支变化非平凡(甚至相当有趣),就可以把它作为新的基本图重复上述步骤。

第三步是调整(当然第二步和第三步不一定是这个顺序,按实际情况可能交替进行,或者只进行其中一步,都有可能)。在复杂化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失题(双解或无解)的情况;此外如果发现了有趣的新变化,也会有把它做成一个主要分支的想法。这些都要求对题目进行适当调整,比如增删棋子,调整棋子分布或棋形,移动位置等。在调整的过程中也可能引出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可能又要求进行下一步调整,如此下去直到得到一道满意的题目为止。

第四步是验算,除了验算有无失题外,还包括检查美观度,是否有冗余棋形或位置不自然的棋子。如果发现有问题,则回到第三步修改。当然有时在检验中会发现原题可能的新分支,此时可以回到第二步去把题目进一步复杂化。总之,等修改完成之后再验算一次,确认无误之后就可以定稿了。

第五步……好吧,就我自己而言,有空的时候会把以前的题目翻出来看看,除了自我陶醉(喂)之外主要看是否有问题需要修改,是否可以进一步复杂化等。毕竟过一段时间之后会更容易发现当初没注意到的的盲点和失误之处。当然请人试做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我自己有一个题目就是定稿后两年又做了重大修改,复杂度比修改前至少多出一倍。

————————————————————————————————————————————

举个例子吧,下面的基本图是一个业3左右的成题:

正解是白一路跳,左右逢源:

然而收录这题的大部分书都没有提到黑有一路靠兼顾两边的抵抗(尽管在本题棋形下不成立):

尽管本图中黑2并不成立,但能否通过调整使之成立呢?如果可以,就能做成一道黑先的题目了。显然新题目不能设定在角上,而应将整体图形移至边线中间,此时就能发现黑一路托的妙手:

这一步可以作为本题的题眼了。接下来就是设定外围条件使其成立了,同时还需避免双解。经过探索,发现下面的形状满足要求:

接下来考虑是否可以复杂化?注意黑△和白△二子可以删去。这似乎意义不大,但注意到黑如果先走掉上面变化是会来不及在△处断的(请自行验证),所以去掉这一交换可以增加难度,也使正解图显得更为巧妙。除此之外可改动的余地似乎不大,于是就此定稿:

当然本题难度不大,放在发阳论中大致在中等偏容易的档次;但更难的题目创作过程也是类似的。

——是否可能由一个棋手独立完成?当然可能。很多日本棋手都有个人死活题集,其中难度最高的题目并不低于发阳论(120等神题除外)。基本上任何职业棋手都具有创作发阳论难度题目的实力,但是否有足够的创作欲望和时间就是另一回事了。

——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上面这题大约花了我两三个小时。至于更复杂的题目,比如下面这道,前前后后花的时间估计加起来有半个整天。当然职业棋手肯定要快得多吧。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棋圣」聂卫平称荣耀Magic3的AI能力达到围棋选手职业水平? 
  为什么围棋世界排名前几的都是20岁出头的? 
  如何看待李徐(业余 6 段)在现实比赛中以超高 AI 吻合度击败张涛(职业七段)? 
  怎么才能让身边的人对下围棋产生并保持兴趣? 
  第22届阿含·桐山杯中国公开赛及2021年中日冠军对抗赛竞赛在哪买票? 
  「绝艺」成为中国国家围棋队指定训练 AI 后会有哪些影响? 
  梦百合杯八强韩国全军覆没,出现七位中国棋手「围攻」一力辽的情况,这暴露了日韩围棋的什么问题? 
  为什么中国象棋界好像少听说围棋界阿尔法狗那样打败人类最顶级大师的轰动性事件? 
  现代人的围棋技艺与古人相比是否有提高? 
  围棋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 

前一个讨论
即将把你永远关在小黑屋里,能带台电脑,但是不能上网且硬盘剩余空间有1TB,你会如何安排这1TB的空间?
下一个讨论
如何用鲁迅的文风讲述 FGO 剧情?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