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世界地理冷知识? 第3页

              

user avatar   ji-sheng-3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咸海,快消失的大湖。


2、巴尔喀什湖。不像其他湖泊,要么咸水湖,要么淡水湖。它一半咸水一半淡水,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长时间如此,永远没有咸淡中和的那一天。

3、以色列是一个地跨两洋的国家,横跨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亚喀巴湾-红海)。自认为首都在耶路撒冷,国家政府部门也在耶路撒冷,不过除美国少数国家外大部分国家都认为它的首都在特拉维夫,大使馆也在特拉维夫。

4、加利福尼亚湾不在美国,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也不在美国。都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也在墨西哥。甚至加利福尼亚州以前也是墨西哥的领土,不过后来被美国占领了。

5、美国和加拿大的边境大部分是两条直线。从温哥华西雅图到五大湖苏必利尔湖附近为一条横直线,这是世界上最长的直线。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分界线为一条竖直线。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看起来像弧线。

6、美国不仅国界线是直线,很多州的边界线也是直线,由此造成很多州的形状变成近似长方形,正方形,比如怀俄明州、科罗拉多州、堪萨斯州、宾夕法尼亚州等。

7、波兰和俄罗斯是邻国。俄罗斯主体部分并不与波兰接壤。但是俄罗斯族有一块飞地加里宁格勒与波兰接壤。加里宁格勒以前是德国领土,前名叫柯尼斯堡,生活在那里的很多事德国人。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在此生活,不过现在那里的人已经换了,大部分是俄罗斯人。

8、新疆是一个牛逼的地方。它本身位于东亚,东临东亚国家蒙古、北临北亚(俄罗斯西伯利亚)、西临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西南临西亚(阿富汗)、南临南亚(巴基斯坦),一个省级行政区,沟通了东亚、北亚、中亚、西亚、南亚,与五个大区的国家为临。亚洲仅有东南亚未毗邻,瑟瑟发抖中。

9、中国的东极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直线。中国最东点位于黑龙江江心的黑瞎子岛,两国各占两段,中间以直线隔开。

10、埃及大部分国界线都是直线。埃及南边与苏丹边境有两块争议国土。双方都认为大的靠近海边的那一块是自己的,内陆小的一块是对方的。结果内陆的那一块没人要!世界上唯一一块没人要的土地。。。

11、阿曼全部国界都是未定国界,阿联酋大部分也是未定国界。沙特阿拉伯南边的大部分国界也是未定国界。是沙漠太热了勘界人员不干活了么?

12、不丹是我国邻国中唯一一个未建交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未与五大国建交的国家。

13、俄罗斯远东靠近太平洋的勘察加半岛地图看着像一块倒着的火腿。岛上大部分地方以及最大城市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都无陆路交通与世界其他地方相连。另一个与此相似的城市是南美洲国家秘鲁位于亚马逊河畔热带雨林深处的城市伊基托斯。

14、刚果金是一个沿海国家。西边有短短的十几几十公里海岸线。同时首都金沙萨与刚果布的首都布拉柴维尔隔着一条河相望。两国总统晚上跑步拿着扩音器都可以进行首脑会晤。

15、格陵兰岛在一些世界地图上看起来比澳大利亚大得多。实际上澳大利亚面积是格陵兰的三倍大。地球是圆的,平铺搞成长方形的世界地图,只能把南北极放大了,俄罗斯、加拿大看起来很大也是这个月原因。

16、非洲东南部马达加斯加濒临印度洋的沿海边存在着一条离海十分近的运河。

因为马达加斯加东部沿海是波涛汹涌的印度洋,暗礁众多,条件险恶,海岸线又过于平直,所以马达加斯加人民与自然妥协,又不愿受自然束缚,开启了这条沿海运河。

17、欧洲城市巴黎、伦敦、维也纳、柏林、斯德哥尔摩、鹿特丹等城市不仅比北京的纬度要北,比哈尔滨的纬度也要靠北,但是比哈尔滨暖和得多。

18、我们都有常识,湖泊是四面都是陆地,如果与海洋连接,那么就不是湖泊而是海湾了。但是就有这么一个湖泊,四周不全是陆地,不仅和大海连接,而且还是淡水湖。而且这个湖泊周边地下富含石油。这就是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马拉开波湖,它的北面与委内瑞拉湾连接。

19、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比渤海,黄海还要深得多。淡水资源约占世界的20%。因为很深,甚至还有海浪,具有大海才有的海豹,但是它们是怎么到达贝加尔湖的至今仍然是个谜。

因为深且污染少,蓝冰是贝加尔湖的特有现象。


20、太平洋西南位于大洋洲的珊瑚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比南海、东海都大得多。西边的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21、美国南部城市亚特兰大、旧金山、洛杉矶都比上海还要靠北。

22、红海是世界上最咸海的海。它位于亚洲阿拉伯和非洲之间,两岸河流极少,是国际贸易航海要道,是东亚南亚到欧洲的捷径。

23、很多人以为波兰的地理中心在华沙,实际上华沙在波兰东部,不在中心。

24、南非国土中间有个国家莱索托,四面都是南非国土。

25、非洲国家赤道几内亚,大部分国土位于非洲大陆,但是主要经济中心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上。它的首都马拉博也在这个小岛上。

26、斯洛文尼亚、波黑、刚果金和伊拉克都是沿海国家,但是世界地图不仔细看都像内陆国家。




27、挪威和朝鲜隔了一个国家俄罗斯,芬兰和中国也只隔了一个国家俄罗斯。由于上文第七条已经分析俄罗斯和波兰是邻国,那么是否可以认为中国和波兰只隔了一个国家呢?

28、欧洲挪威北面的海洋中的斯瓦尔巴群岛是一块具有特殊地位的领土,中国也在此地享有相关权益。

中国政府于1925年签署了由海牙国际法院主持的“斯瓦尔巴条约”,因此至今中国公民仍有权自由出入该群岛,并在遵守挪威法律的前提下在那里进行正常科学和生产等活动。

依据《斯瓦尔巴条约》,中国2004年在此建立了中国北极黄河站,开展北极科考。

29、意大利主体的亚平宁半岛地图看起来像一只斜放的靴子,鞋尖在西西里岛的旁边。

30、再借用一下上面欧洲的地图,如果把北欧的挪威瑞典和地中海的土耳其比作两个叉子或者两只爪子,那么包括中欧、西欧和南欧在内的欧洲都是那些叉子或爪子的俄罗斯面前的一盘菜。。。

+10086、爱琴海大部分岛屿都被划归希腊。东边的土耳其很憋屈,难道是因为土就不能拥有爱情海吗?!可希腊更憋屈。对岸土耳其大部分领土曾经是以希腊人为主体信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的领土。

爱琴海曲折的海岸为古代希腊海洋文明提供了绝佳的港口。


user avatar   he-bian-lao-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世界上几个离大海很近,却没有出海口或海岸线极短的憋屈国家和地区(图多内容多,先看目录)

1、芬兰如何丧失北冰洋出海口

2、摩尔多瓦交换领土建河港出海问题

3、保加利亚和玻利维亚丧失出海口的历史问题

4、中国吉林省珲春市图们江出海口

5、俄罗斯建桥封锁乌克兰亚速海出海口

6、超短海岸线系列之波黑极短的海岸线和可能被随时封闭的出海口,以及刚果金的袖珍海岸线

1.芬兰北冰洋出海口问题始末

本来芬兰是濒临北冰洋的,但悲剧的被封住了出海口。芬兰和邻国苏联关系一直不好,而为了扩张芬兰湾苏联领土的战略纵深,苏联想和芬兰互换领土,芬兰不愿意,两国开打。虽然这场战争苏联打的非常丑陋,但毕竟赢了。芬兰被迫割让包括卡累利阿在内的三块土地,其中就包括直通北冰洋那一长条。从此,芬兰去了北冰洋的出海口,苏联和挪威领土接壤,把芬兰死死按在了波罗的海。

2、摩尔多瓦问题

看看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

毫无存在感。别着急,继续看

旁边是啥?德左共和国,一个更加奇葩的存在。一直搞独立,因为之前一直属于苏联,苏联解体后划归给摩尔多瓦。从开始就想从摩尔多瓦分离。人家国徽弄的和苏联一样,目前也没有几个国家承认,总之很闹心。

摩尔多瓦山地为主

没有出海口,真心没有。最南部连湖面都没有

真的,不信看

放大点儿看,还是没有

别看了,真没有。距离黑海一百米

靠近黑海的地方是个溺谷,海水会不时涌进来。不过也不具备出海的能力

请看~德涅斯特溺谷


憋屈不。摩尔多瓦的领土离黑海已经不足100米!然而你别小看这一百米,即便是乌克兰不在河口上面建设低矮的大铁桥,也能把德涅斯特河上游的航运给封死;所以摩尔多瓦眼看着黑海,就是“眼巴巴”的“干瞪眼”!


这个可以类比我国吉林省珲春市的图们江口



耻辱的土字碑

来看

一座朝俄友谊铁路桥封死你没商量。距江面仅有10米高。仅能通行吃水量300吨以下的小型船只,还谈什么出海呢?

无奈之下,只好另辟他法:这一次摩尔多瓦人发现了多瑙河三角地带的朱朱列什蒂港口,这里以前不是一个港口,而是一个河滩,而且是一个荒凉的河滩,因为摩尔多瓦在独立之前属于苏联,他可以使用乌克兰在黑海沿岸的奥德萨港口,然而一旦独立之后,情况就截然不同了,如果乌克兰不给开绿灯,那么只能转向西部的罗马尼亚,也许是看在摩尔多瓦人与罗马尼亚人同宗同文的感情上吧,罗马尼亚最终还是同意了摩尔多瓦的请求,这样子,摩尔多瓦才投入巨资修建了这个朱朱列什蒂港口,而且把他打造成一个经济特区,期望通过莱茵-多瑙运河,打通摩尔多瓦南下黑海、西上大西洋的出海梦!

1999年,摩尔多瓦和乌克兰经过多年边境谈判达成协议,摩获得南部同乌克兰接壤处位于多瑙河支流部分土地。

2001年,边境划分协议经摩议会批准生效。此后,摩决定在新获得的多瑙河支流上一个叫朱朱列什蒂的地方建设一座港口。


朱朱列什蒂(GIUGIULESTI)国际自由港是摩尔多瓦唯一可接受远洋船只的港口,位于摩领土最南端,距多瑙河黑海出海口133.8公里,处于乌克兰、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的三国夹心(三明治)地区。港口位于多瑙河下游深度7米的有利水线位置,可以接受来自所有内河和远洋船只,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朱朱列什蒂港是摩借河出海的理想位置,冲破内陆国家对交通运输限制的战略选择,可直接进入多瑙河至黑海。

多瑙河的通行能力还是很强的。国际水道,摩尔多瓦可以通过这个港口将货物运输到黑海然后再进入别的海。

将问题4合并在这里,中国吉林的图们江出海口

不过这样,摩尔多瓦就可以出海了吗?图样图森破

来看看我们两个邻居是怎么对付咱们的

朝鲜俄罗斯一座铁路桥,彻底封死我们从图们江出海的可能性。

桥高7米,横在这里,看你怎么出去

1952年,苏联到朝鲜的铁路通车,在图们江口附近建成“大”桥,桥高7米

有人说,跟他们商量下,把桥弄高点?别逗了,人家建桥,就是为了不让你出海的

怎么出海?完全封死

1991年5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中苏国界东段的协定》中的第九条,苏方同意中国船只(悬挂中国国旗)可沿协定有关界点以下的图们江(苏联地图为图曼纳亚河)通海往指定航行。同时俄方也附加限制,仅允许季节性捕捞的渔船,而不准商业运行的船只出海。

而且由于下游俄朝铁路大桥太低以及河道淤塞的原因,仅能通行300吨以下的小船

那当初没有铁路桥的时候如何呢?

民国初年珲春县城设有码头和海运公司。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珲春港出海运营的船只每年达到1395艘之多,当时我国图长航业公司的轮船出日本海只需4天即可抵达上海。

怎么样,窝心不?

罗马尼亚和乌克兰一合计,在多瑙河上也弄个桥,您什么港口也没用了。

3、保加利亚和玻利维亚如何丧失出海口

保加利亚同样悲剧。保加利亚东部濒临黑海,但众所周知,因为土耳斯海峡的缘故,黑海实际上是个半封闭海,大湖而已。本来保加利亚南线是直通爱琴海的,即如图的西色雷斯部分。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加利亚站错了队,跟德国人混,结果德国战败,保加利亚就倒霉了。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做为战败国,保加利亚被迫签订了《讷依条约》,把西色斯的爱琴海出海口割让给了希腊。

玻利维亚太平洋出海口

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仅有的两个内陆国,另一个是巴拉圭。但玻利维亚比巴拉圭更可惜之处在于,玻利维亚本来是有海岸线的,有数百公里濒临太平洋的海岸,但后来都被智利夺走。 1879年,南美洲爆发了著名的鸟粪战争,也称太平洋战争,参战国是智利和玻利维亚及秘鲁,三国开战的原因是为了争夺阿塔卡地区丰富的硝石和鸟粪资源。

玻利维亚拥有安托法加斯塔地区的海岸线,玻国又和智利及英国公司签订了协议,由智、英两国开采安托地区的硝石,玻国25年内不提高智、英两国公司的开采费用。但后来玻国缺钱,就强行要求智利提高开采费。智利当然不开,英国也非常不爽,便支持智利向玻利维亚开战,秘鲁站在玻利维亚一边。

智利经济要强于玻利维亚,武器也先进,何况有英国支持。智利连续发动战役,把玻利维亚和秘鲁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玻利维亚战败,其沿海地区全部被智利占领,玻利维亚因为一时贪财,悲剧地的丧失了所有海岸线,沦为内陆国,经济穷到不行。而秘鲁也因战败,向智利割让了塔拉帕卡地区。直到现在,玻利维亚都在积极向智利索要出海口,但实力决定一切,经济发达的智利根本不甩玻利维亚,爱哪玩哪玩去。


5、俄罗斯建桥封锁乌克兰亚速海出海口


2014年6月,俄罗斯高速公路国家公司宣布,将在3年半内完成刻赤海峡大桥修建。这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长度19公里,跨海部分7.5公里,是俄罗斯最长的桥梁,也是欧洲最长的桥梁。2015年5月开始动工兴建,共规划有4条公路行车线和两条铁路线,主航道区域的桥梁距海平面35米,这个高度基本杜绝了大型船舶进入亚速海的可能,但能保证俄罗斯通常使用的中小型民船通行。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平均深度33米。不过可以通行大船。只是修了这个大桥之后,基本上让它变成了内湖。一半海岸线都在亚速海的乌克兰,在这里基本上丧失了大型军舰出海的可能性,活脱脱把乌克兰亚速海舰队逼成了蒙古国海军。

可以类比一下蒙古国海军


八个字可以总结:
恨之入骨!
无可奈何!

波黑可能随时被封锁的海岸线

作者:David Lau
链接:zhihu.com/question/578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这么一个欧洲国家:波黑,它有海岸线,有出海口,但是位置非常不好,有多不好呢?
高能预警!高能预警!高能预警!

看到了吗,那个红色方框所标注的地方就是波黑唯一的入海口。。。。
这一段小小的海岸线仅有25公里,三面被克罗地亚包围,跑步两小时,你就可以跟人吹牛逼说你用脚步丈量了波黑全国的海岸线,这个叫做涅姆的城市是波黑唯一的海港城市,波黑海军(如果有的话)要出海,需要经过的国家包括:克罗地亚、意大利、黑山、阿尔巴尼亚、希腊、马耳他、突尼斯、阿尔及利亚、西班牙、摩洛哥、直布罗陀(英),试想如果波黑与以上任何一个国家交恶。。。。
你们以为这就够奇葩了?奇葩的还没完。请看这张图:

蛋疼的不只波黑,还有它的邻国克罗地亚,自己的国土被波黑这25公里的出海口一分为二,两地的居民互相通行一下还得出个国。。。波黑也不客气,直接在涅姆搞了个收费站,来往的车辆一律交费通行。这克罗地亚能忍?立刻表示要在图上所示的地方建一座桥,这样就方便东西两地居民同行了。但是却被波黑无情拒绝。有小朋友要问了,我克罗地亚在自己国土上修个桥关你什么鸟事?波黑的理由似乎也没法反驳:
你在这儿搞个桥,我波黑的船还怎么出海。。。。么出海。。。。出海。。。。海。。。。
波黑表示自己也不是故意找茬,你要修也可以,麻烦你这桥高出海平面55米。。。其实涅姆这小破港口哪会有什么高55米的船会来停靠啊,但是这就是波黑的要求。。。
所以到最后这事儿也没能解决,过路费照收,波黑的船也就还这么绕来绕去的进进出出。(完)
Ps:评论中有2016年路过此地的知友,表示波黑方面已经取消收费,现为免费通行。
有知友问有没有这个涅姆小镇的实景图,我找了点供大家看看:

来看看更为奇葩的

当我们审视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时候,都会感到大吃一惊,这个毫无存在感的国家第一次出现时,竟令人如此的眼前一亮,因为你会发现乍一看它是个十足的内陆国,但仔细一看,它的西部竟有37公里的海岸线,有人可能觉得37公里海岸线不短,可能的确如此,但是当你将它和刚果民主共和国漫长的陆上边境线相比时,简直是大巫见小巫,。如此再看地图,当我们把刚果庞大的版图看作一只鼓鼓的包袱,那么它短小狭窄的出海口无疑就是这包袱细小的包袱嘴,相比它巨大的身子来说,出海口似乎显得非常狭小。


user avatar   orilw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几个地理位置的吧,加深下对中国国土广大的认知。

1、徐州离南京真的不远。大部分人潜意识感觉沪宁杭三城抱团很近,其实徐州、上海、杭州到南京直线距离基本相同,也是个巧合吧。

2、大徽京不光是说说的。合肥甚至比无锡更接近南京,至于苏州,南京是谁?上海才是爹好不啦

3、北京真的很北,它比大连这座东北城市和银川、鄂尔多斯、喀什、西宁这些西北城市更靠北。

4、西安作为一个北方城市,它比想象中更南,也更东,西安甚至比徐州和连云港更南,其实它是最靠南的北方大城市了(毕竟紧靠秦岭淮河线)。同时作为一个西部城市,它比广西南宁更靠东,海南三亚也就比它东那么一点。

5、威海离朝鲜比到青岛更近,到济南比到韩国首尔比到更远

6、上海到韩国和到合肥一样远,到日本比到南昌更近。

7、三亚距曼谷比到厦门更近,距菲律宾马尼拉比到福州更近,距新加坡和到上海大致相同。

8、新疆喀什到几个斯坦国和巴基斯坦、阿富汗的首都或原首都(阿富汗喀布尔、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塔吉克斯坦杜尚别、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哈萨克斯塔原首都阿拉木图、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比到乌鲁木齐更近,到印度新德里比到吐鲁番还近,这都还没出新疆呢,

9、还是喀什,它到上海比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更远。


user avatar   kanshurichar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多图预警】全球地理冷知识的宝库,非地中海莫属。

地中海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这是初中地理都会教的知识。

可面积251.6万平方公里的地中海,与外海的连通,只有直布罗陀海峡。

虽然最窄处只有14.3公里,却是让它能成为海(而不是湖)的根本原因。

让我们开个脑洞:

假如把直布罗陀海峡填平,地中海成了“地中湖”,会发生什么?

注意,按人类现有的技术水平,这是完全有可能做到的。


首先,“地中湖”会毫无疑问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湖,面积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湖:里海(面积37.1万平方公里)的6倍有余……

所以里海从此就是世界第二大湖了?错!

因为地中海变成了湖,所以只通地中海的黑海也成了湖,而它的面积,足有43.6万平方公里。

世界最深湖的称号也得改写。现在属于最深1637米的贝加尔湖,“地中湖”轻松达到了它的3倍还多,5267米。

同样,贝加尔湖连第二深湖也保不住了,因为黑海最深达2212米。

不仅世界最大的湖要变,“世界最小的海”也要改写。

因为现在归属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马尔马拉海——也变成了湖。

世界最浅的海”也不复以往。

因为它属于黑海的附属海亚速海——同样变成了湖。

亚速海平均深度13米,最深处仅15.3米。

这是什么概念?

目前较大的油轮,吃水超过15米甚至20米的比比皆是,

放到亚速海任何位置都会搁浅。

亚速海还有一个称号:全世界唯一的“四阶陆间海”——要想从亚速海到达大洋,得先后经过黑海、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三个陆间海才行。

当然,自从俄罗斯在亚速海出海口修了克里米亚大桥,想从亚速海出海,还得经过俄罗斯同意。

否则,嘿嘿:俄罗斯扣押3艘乌克兰军舰 乌克兰宣布进入全面战备状态

继续来脑洞填平直布罗陀海峡:

地中海和黑海沿岸的27个国家,有21个会从此变成内陆国(地图中红色、橙色、紫色):


名单包括(顺时针):

摩纳哥、意大利、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格鲁吉亚、塞浦路斯、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

咦?有些国家看起来不像临海啊,比如斯洛文尼亚(图中紫色)

放大看,它确实拥有一小小小段海岸线。

然而斯洛文尼亚的海岸线的奇葩程度,在波黑(图中橙色)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小图看起来有一段临海?

放大看,其实都被窄窄的一条领土隔开(属于克罗地亚,大家喜欢的“权力的游戏”取景地:杜布罗夫尼克,就在这窄窄的一条之中):

再仔细看:竟然还留了小小的一个缺口!

位于这个缺口的小城涅姆,和它拥有的24.5公里海岸线,就是波黑全部的临海部分。

顺便说,这区区24.5公里,是地中海整个欧洲部分,目前唯一对中国免签的一段

(非洲还有摩洛哥和突尼斯,亚洲还有北塞浦路斯和黎巴嫩,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另外每年4-10月,阿尔巴尼亚也对中国免签)


本来就不靠海的摩尔多瓦(地图中绿色)

表示对上面的脑洞毫无压力

可它离海有多近呢?

让我们放大地图……

再放大(上图红框处)……

没错,只有1公里多!

WTF,这国界划分,是被诅咒了吗?

这个比吉林防川(离海约10公里)还要近,简直触手可及的距离……

我只能说一句:挽尊。

然而摩尔多瓦比吉林强的是,它拥有一段多瑙河的岸线,修建了港口,可以使船只经内河航道进入黑海,最终航向大洋。

这段岸线有多长?答案是:340米

事实上,就连这340米,都是通过跟乌克兰交换领土得来的……



“幸免”于成为内陆国的6个国家中(图中蓝色):

法国、西班牙、摩洛哥、俄罗斯本身还临大西洋,

埃及临红海,

这都很明显。

以色列(图中红色)是什么情况?

难道它还有别的出海口?

让我们把地图放大,放大、再放大……

是的,以色列竟然还有一小段约10公里的海岸线(图中红圈)位于红海

而由于红海属于印度洋,以色列,这个只有2万平方公里,比北京市(1.6万平方公里)大不了多少的国家,成了世界上少有的两洋国家。

所以以色列就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两洋国家了?错!

确切地说,上世纪它还是。可自从2002年东帝汶独立,这个面积只有1.5万平方公里的国家,从此得到“世界面积最小的两洋国家”称号。

只因它的位置实在太巧:北侧的班达海属于太平洋,而南侧的帝汶海却属于印度洋。

话题转回来,

直布罗陀海峡这么窄,那它是世界上最窄的海峡吗?

当然不是。

很多我们熟知的海峡,比如区隔欧亚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就比它窄得多。


可要说世界上最窄的海峡,最窄处的宽度,说出来一定惊呆你:9.93米

嗯,跳远世界纪录是8.95米——再多一步就能飘洋过海的节奏


它是位于日本的土渕海峡(渕,读yuān,“渊”的异体字)。

画风是这样的:

什么,你跟我说这小水沟是海峡??

它还真的是。

海峡的三个要素:

(1)夹在两片陆地之间;

(2)联系两个海或洋;

(3)自然形成

它都符合。

因为这里实在太不起眼,长期以来甚至都没有名字。1996年为了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才现起了现在的名字,土渕海峡。


回答的最后,回到侃叔的本业,旅行:

在走过86国之后,我不得不说,地中海周边,是我最爱的地方之一。

再没有哪里,可以把澄澈的海水深邃的历史,结合得如此之完美。


就用侃叔在地中海和黑海边拍下的照片送给大家欣赏吧:




谢谢你的每一次点赞收藏

这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行走86国的旅行见闻,都可以在我的公众号:行男侃叔(iamkanshu)里找到~


user avatar   rong_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用中文学世界地理,容易冻出冷知识来。

比如,为什么欧洲那么多大城市,只有俩叫「丹」,偏巧还都在荷兰?

阿姆斯特丹。鹿特丹。

唉,中文翻译把地名的原义活埋了。在荷兰语或英语里,人家叫:Amsterdam,Rotterdam。

瞧,都有 Dam 。

Dam 就是「水坝」呀!

阿姆斯特丹是阿姆斯特尔河(Amstel)的水坝。鹿特丹是鹿特河(Rotte)的水坝。

这两颗「丹」,其实就是「阿姆斯特坝」和「鹿特坝」。就这么简单粗暴。

(对了,知道阿姆斯特尔河的英文拼法,在喝某荷兰啤酒的时候有助于吹牛。)

用坝当城市名并不多见。中国一二三四线城市里一个坝都没有。

像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这样的百万人口以上的欧洲大城市用坝来命名,是不是有点夸张?

不夸张:如果没有坝控制海水和河水,这俩城市就都没了。

阿姆斯特丹平均海拔在海平面下2米,连机场都在海平面以下3米多。鹿特丹90%的面积在海平面以下。

不光这俩城市,整个荷兰海拔都很低。

世界各国的平均海拔840米,大约是迪拜塔尖的高度。

中国因为有青藏高原帮忙拉分,平均1840米;美国这块大饼摊得比较平,平均750米。

而荷兰很 Low,平均海拔才30米。

这到底有多 Low?

全世界150多个有数据的国家按平均海拔从低到高大排队,荷兰排第四。

前三名是马尔代夫、新加坡和卡塔尔。

「荷兰很低」这件事,如果看英文国名,也不算冷知识。

荷兰学名叫尼德兰(Netherlands)。Nether- 本来就是低洼、低下的意思。Netherlands 这名字特别有自知之明,就是「低洼的国度」,被人戏称「欧洲的下水道」。本来如果凑合翻译成尼德兰还算保留点线索。可惜,连这个名字都没叫响:长期以来尼德兰被大家用本土12个省中2个省的名字以偏概全地称为「荷兰」。这就好像管美国叫卡罗莱纳一样。

结果,对于只用中文学地理的孩子们,「荷兰很低」这个常识被生生冻成冷知识了。

地势低洼,本来是个挑战。但荷兰人却因此练出了一些绝活。

海平面上升淹没大城市这种未来灾难片的情节,荷兰早就经历过了。

1953年北海大洪水,荷兰左下角的泽兰省(Zeeland)堤坝决口67处,1800多人遇难。

别说你没听说过泽兰省:「新西兰」就是「新的泽兰省」。荷兰探险家发现澳大利亚旁边这个大岛之后,荷兰制图师用拉丁文标为「Nova Zeelandia」,怀念的就是这个泽兰省。

下图蓝色斜线的面积都是被洪水淹没的陆地。

面对天生的地理劣势,荷兰人想出很多奇葩的手段来治水:

  • 修建可以开关的「巨无坝」。他们在南荷兰省打造了梅斯兰特风暴闸(Maeslantkering)。这个网红打卡奇观是卡在河口的两扇七层楼高的钢铁大闸,每一扇的身材相当于一座放倒的埃菲尔铁塔。大闸每年演习一次,确保开合自如。如果北海风暴袭来大闸关不上,将造成海潮倒灌;如果海潮退去大闸还打不开,就必须炸开,否则莱茵河和默斯河的水可能比海潮更快地淹没城市。
  • 学大禹,给水留地。荷兰人也曾像鲧爸爸一样以堵为主应对水患,吃过亏后领悟到要给水一条活路。他们把公园、车库、广场、池塘打造成应急水库,一旦海水或河水决堤,这些空间可以容纳多余的水,控制水灾蔓延。
  • 水灾教育从娃娃抓起。孩子们不仅要学会游泳,还要学会不脱衣服和鞋子游,模拟水灾场景。对荷兰孩子来说,会和衣游泳就像会骑自行车一样轻松自然。
  • 灾备落实到户。荷兰居民有个手机APP随时显示目前位置在海平面下几米。各家后院里不能铺水泥或石板,以备洪水来袭便于下渗。有些城市(比如鹿特丹)还要求每一家都要有备用船。

荷兰这些绝活现在越来越亮眼。那些在气候预测中即将被淹没的城市,比如雅加达、胡志明市、纽约、新奥尔良,纷纷派人来向荷兰取经。

的确,从全球变暖的角度讲,荷兰就是一个缩微的地球。如果荷兰能解决水的问题,全世界就有信心应对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如果查原文,荷兰地名地理的这些特点,本来都不算冷知识。

就好像用中文说:「下洼子有个东坝和西坝。下洼子人治水有一套。」

多么顺利成章的常识啊!


参考资料:

Questioning the 'Dutch Solution'

en.wikipedia.org/wiki/L

nytimes.com/interactive

en.wikipedia.org/wiki/L


user avatar   das-glasperlenspie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面高赞回答已经提到很多了,想写几个没看到的。

1. 先问各位看官一个问题,“莫斯科”火车站在哪里?“列宁格勒”火车站又在哪里?想必这个问题会让很多人愣住:按照国内的常识,“莫斯科”站就在莫斯科呗,同理“列宁格勒”站就在圣彼得堡。

其实答案恰好相反:“莫斯科火车站”在圣彼得堡,而“列宁格勒火车站”在莫斯科。

听起来这俩城市是不是基♂情满满?实际上俄国人的脑回路也很简单,圣彼得堡的火车站叫“莫斯科”只是因为该站列车主要发往莫斯科方向,而莫斯科的“列宁格勒”站同理。

2. “曼谷”是全世界最长的地名。

等等,这不是才两个字吗?

其实,我们熟知的曼谷/Bangkok只是这个泰国首都的简称,其英文全名是“Krung Thep Mahanakhon Amon Rattanakosin Mahinthara Yuthaya Mahadilok Phop Noppharat Ratchathani Burirom Udomratchaniwet Mahasathan Amon Piman Awatan Sathit Sakkathattiya Witsanukam Prasit”,翻译成中文是“共台甫马哈那坤弃他哇劳狄希阿由他亚马哈底陆浦欧叻辣塔尼布黎隆乌冬帕拉查尼卫马哈洒坦”,意思是“神仙的城伟大的城玉佛的宿处坚不可摧的城被赠予九块宝石的世界大都会幸福的城”。

其全称也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为世界上最长的地名。

3. 澳大利亚比月球还要宽。

月球的直径大约是3400千米,而土澳的东西跨度就已经达到了4000千米,比月球足足多出了600千米。虽然蓝星在宇宙中只是不起眼的存在,但是跟娇小的月球相比则可以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大块头。

4. 两个和海洋有关的“最远”:

世界上离陆地最远的地方是位于南太平洋的尼莫点(Point Nemo)。尼莫点在皮特凯恩群岛的迪西岛、复活节群岛的努伊环礁和南极洲的马赫岛三个岛屿形成的三角之间,距离最近的岛屿都有2688千米之遥,因此也被称为海洋难抵极。

世界上距离大陆最远的有人居住岛屿,是南大西洋上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该岛上仅有约300人,距离最近的大陆也有2000多公里。目前属于英国海外领土。岛上有“Welcome to the remotest island”的牌子。


5. 如果问巴黎和哈尔滨哪个更北,很多人或许会不假思索地给出“哈尔滨”这个答案。毕竟一个是温暖时尚的浪漫之都,一个是冰天雪地的北国冰城,答案似乎很显然。但其实看一下地图,也许就会惊讶地发现这种认知竟然是错误的。

事实上欧洲主要城市的纬度位置都很高—巴黎北纬49度,伦敦北纬51度,柏林北纬52度,而中国最北的省会哈尔滨不过北纬44度。如果把欧洲核心区平移到东亚,大致是黑龙江省到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一带。之所以两地气候差异如此之大,是因为西欧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温度升高,而中国东部沿海不仅没有暖流这个“神助攻”,还有西伯利亚高压倒打一耙,是我国冬季寒流的“罪魁祸首”。

6. 欧洲航天发射中心在一个欧洲国家,但地理上却并不位于欧洲。位于南美洲法属圭亚那的这一机构由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领导,建在这里得益于圭亚那靠近赤道的地理位置。

7. 地理学上把本国及邻国均为内陆国的国家称为“双重内陆国”,即需要经过两个或以上的国家才能到达海洋。目前全世界只存在两个这样的国家—一个是欧洲小国列支敦士登,另一个是乌兹别克斯坦。当然,它们经由两个国家也可以到达海洋,地球上目前还不存在需要经过三个国家才能到达海洋的内陆国。

8. 尽管印度的国土面积(298万平方公里)只有中国的不到1/3,其耕地面积(约1.6亿公顷)却比中国(约1.3亿公顷)多出不少。

9. 朝鲜和韩国都有一个一级行政区叫“江原道”。形成原因也很简单,原本该道就横跨北纬38度线南北,二战后朝鲜半岛分裂,两边政权在自己控制区内分别建立了“江原道”。类似的情况中国也有,国民党政府迁台后仍控制福建省金门、马祖至今,并在金门县设立了“中华民国福建省政府”。(虽然台湾当局“冻省”之后已经名存实亡)

10. 法兰克福是德国著名的大都市、欧洲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但其实德国叫“法兰克福”的城市有两个,一个是位于东德边境、勃兰登堡州的奥德河畔法兰克福,另一个则是我们熟悉的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11. 日本比很多人想象的更靠南。

或许受“小日本”这一蔑称的影响,许多中国人对日本的第一印象就是蕞尔小邦。但实际上日本是一个南北跨度很大的国家,最北端的城市北海道稚内市位于北纬45度左右,和国内哈尔滨纬度位置差不多;而最南端的城市是冲绳县的石垣市,位于北纬24度左右,和台湾省宜兰县纬度位置相当。而两地实际上距离也相当近—直线距离仅为200多公里,据说天气晴朗时从距离石垣市不远的与那国岛可以隐约看到台湾东部海岸山脉。



user avatar   xing-qiu-yan-jiu-su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印度这个国家,

因为一个地理上的漏洞

历史上被入侵达300次


时至今日

这个“漏洞”早已失去了之前的战略地位

但在宗教、种姓制度、民族冲突等方面留下的影响

正在成为现代印度最大的桎梏

一方面奋力步入现代化

一方面旧有固疾未能根治

这正是印度充满矛盾的原因。


作为中国14个陆地邻国之一

印度与中国的联系并不算紧密

历史上除了佛教东传

几乎没有太多交集

现在印度却在洞朗地区突然挑起事端

地图艺术家Anton Balazh根据NASA的地形数据

为印度次大陆绘制出了一张3D地形图

从这张图上我们以可以清楚看到

古代印度从海洋到沙漠、从高原到平原

地理单元极其完整

有着孕育古代发达文明的先天条件

其南部如同一个半岛伸入大洋

拥有超过7000公里的漫长海岸线

两侧海岸又各有一条上千公里长的山脉

分别为面向阿拉伯海的西高止山脉(Western Ghats)

和面向孟加拉湾的东高止山脉(Eastern Ghats)

(可点击放大查看,绘图@Anton Balazh/123RF,星球研究所标注)



山脉与大海之间形成了东西两条狭窄的海岸平原

被山脉拦截的水汽

在平原上形成充沛的降水

汇集成纵横交错的河道奔向大海

因为地形狭窄

河与海最近之处仅仅相隔数米

涨潮时海水就会越岸流进河中

形成独特的回水河(Backwaters)景观

(喀拉拉邦回水河,两岸为可可树,摄影师@Rafal Cichawa/123RF)



沙质海滩也相当出彩

尤以果阿邦(Goa)最为知名

碧海蓝天、椰风细沙

完全能与一些著名的热带海岛媲美

(果阿邦的Calangute海滩)



东高止山脉与西高止山脉之间是

德干高原(Deccan Plateau)

这里遍布低矮的山地和丘陵

从印度洋来的水汽被两座海岸山脉拦截

导致高原内部气候炎热、干旱

有一种独特的荒凉、大气之美

(德干高原上的巨石,巨石之下渺小的建筑是世界遗产亨比遗址的一部分,摄影师@James Bruce)



德干高原西北部更是彻底被水汽抛弃

形成了一处巨大的荒漠

塔尔沙漠(Thar Desert)

其面积高达32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中国河南与山东两省面积之和

(塔尔沙漠,摄影师@Rafal Cichawa)



干旱的高原和荒漠如此广大

但上帝并没有忘却对印度的喜爱

北部群山之中发源出两条母亲河

印度河(Indus River)和恒河(Ganges)

它们又分别形成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

这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的区域之一

(第一张绿色部分为印度河平原,大部分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境内;第二张为恒河位于印度东南部的入海口;图片源自@NASA)





另一方面

印度次大陆的北部、西北部、东北部

三个方向都被一系列的高山围合

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这种环境有利于排除外界侵扰

让本土文明独立、不间断地发展

(古印度囊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可点击放大查看,绘图@Anton Balazh/123RF,星球研究所标注)



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和世界第二高的山脉喀喇昆仑山脉

平均海拔都在6000米左右

它们联袂构成了印度次大陆北部的屏障

喜马拉雅山脉的干城章嘉峰

位于印度和尼泊尔边境

海拔8586米,为印度最高峰

同时也是世界第三高峰

(从印度著名的红茶产地大吉岭远观干城章嘉峰,受高山和印度洋季风的共同影响,喜马拉雅山脉南侧雨多雾多、昼夜温差大,极其适合茶叶种植;摄影师@Srijan Roy Choudhury)



高山绵延、终年积雪

巨大的冰川在群山之间切割出蜿蜒的河道

裹挟着山体岩石缓缓流淌

从高空俯瞰如同一条条美丽的玉带

实际却鸟兽难行、人迹罕至

(喀喇昆仑山脉的锡亚琴冰川航拍,位于印巴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对峙阵地,士兵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不是子弹,而是恶劣的环境;图片源自@NASA)



印度与缅甸的界山帕凯山(Patkai)

位于印度次大陆东北部

与喜马拉雅、喀喇昆仑相比高度明显降低

最高峰海拔仅3826米

但它的通行条件并不乐观

帕凯山的迎风面拥有极多的降雨

山脚下的小城乞拉朋齐(Cherrapunji)

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区之一

被称为“世界雨极”

河道纵横、森林密布、濡湿难行

(乞拉朋齐的七姐妹瀑布群,摄影师@R4robin)



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

兴都库什山脉(Hindukush)

位于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境内

平均海拔4000-6000米

也是一道高大巍峨的天然屏障

(鲜花盛开的巴基斯坦Asqurthan,摄影师@karim shah nizari)



有了从海洋到沙漠、从高原到平原的丰富地貌

有了被群山、海洋包围的独立环境

古代印度人可以开始创造他们的独特文明了

最先出场的是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西藏境内的冈仁波齐

穿越喜马拉雅、喀喇昆仑群山

沿途接纳众多冰川

途经印度、贯穿巴基斯坦

最终汇入阿拉伯海

总长达2880公里

(印度河位于今日印控拉达克附近的一段,摄影师@Sundeep bhardwaj)



公元前2000年左右

古代中国还没有进入商王朝

印度人就已经在印度河平原上

用人工烧制的土砖建造了两个大型城市

整个城市呈网格状分布

有市政建筑、市场、作坊、仓库、民居和神庙

甚至还包括一个大型浴池

这些建筑表明当时的印度人

已经达到人类文明史上相当的高度

这一时期被称为哈拉帕文化(Harappa)

(其中一个名为Mohenjo-daro的城市遗址,图片前方即为大浴池,图片源自@Grjatoipublished)



哈拉帕的手工技艺也令人惊叹

各式各样的雕刻、铜器、金银珠宝美仑美奂

考古学家John Marshall说

“5000年以前的东西,居然与今天伦敦珠宝店里的工艺水平相差无几” 

可惜的是

哈拉帕文化并没有传承下来

仿佛就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以至于留存下来的原始字符图形和雕塑

至今无法解读

(哈拉帕祭司王雕塑即使残缺不全,也相当生动,现藏于巴基斯坦国家博物馆,图片源自@harappa.com



学术界对哈拉帕文化消失的原因莫衷一是

不过我们在开头提到的那个漏洞开始显现

它便是兴都库什山

关于“兴都库什”的语义来源

有一种解释认为它源于波斯语

意为“杀死印度人”

这条高大的山脉并不像喜马拉雅那么“严密”

它拥有开伯尔山口(khyber pass)在内的数个关口

最宽之处达数百米

中亚、阿富汗的入侵者通过关口进入印度

甚至达到没完没了的程度

彻底改变了印度的样貌

(巴基斯坦兴都库什山脉中一个名为Ghizer的河谷,为关口之一,摄影师@U.Rana)



公元前1500年左右

第1次入侵

发生了

一群自称雅利安人(Aryan)的入侵者

通过兴都库什山脉的关口进入印度

“雅利安”意为“高贵之人”

他们摧毁城堡、夷平村庄

把土著部落归入最低贱的阶层

入侵者高贵、土著民低贱

印度荼毒至今的种姓制度由此产生

之后新的入侵者也都沿用此制度奴役被征服者

(根据神灵的身体部位划分出的种姓阶层,图片源自@香港《明报》)



在经历第一批入侵者的破坏之后

印度文明再次蓬勃发展

公元前600年

文明已经从印度河流域扩展到恒河流域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

流经整个印度北部、最后注入孟加拉湾

全长2500余公里

总流域面积达91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今日印度国土面积的1/3

可见恒河之于印度的重要性

(恒河位于印度北阿坎德邦的上游河段,水质相当清澈,摄影师@Oleg Doroshenko/123RF)



这一时期的印度

以恒河两岸为主形成了16个较大的邦国

史称十六雄国

政治上的分裂使得文化思潮百花齐放

再加上炎热的天气让有闲的高种姓阶层喜静勿动

长时间在树下打坐冥想

包括佛教在内的多个宗教学说便在此时诞生

宗教开始全面进入印度人的生活

宗教的兴盛一直保持到今天

各种宗教都可以在印度找到自己的信众

(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佛祖悟道之地,位于恒河支流沿岸,摄影师@sakdinon kadchiangsaen/123RF)



印度人笃信宗教

已经到了不惜牺牲金钱、家庭甚至生命的地步

印度学者JD·卡特说

“一个游方僧在印度所受到的尊敬,甚至超过国王”

印度的宗教让人们向往“来世”、忽略“现世”

也让人们更多关注“精神世界”,忽略“物质”

所有现世的肮脏、苦难都有了精神解脱之法

已至于对城市垃圾、行政腐败的“宽容度”

让每个到访印度的外国人都感到惊讶

(瓦拉纳西的岸边人家,一边是精神的圣河,一边是乱糟糟的生活,摄影师@Yasmin Mund)



哪怕再一次受到异族侵略

也可以通过宗教在精神上寻得快乐

公元前516年-公元前327年

第2、3次入侵

接连发生

波斯国王大流士

与来自欧洲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

分别穿越“漏洞”兴都库什山

攻占印度河流域

这两次入侵都非常短暂

却首次刺激了印度国家统一的雄心壮志

公元前322年

印度历史上唯一一个接近统一的帝国诞生

孔雀王朝(Maurya Empire)

(本文仅体现规模较大的入侵,以下同;阿育王时期的孔雀王朝,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不过统一非常短暂

公元1世纪前后

兴都库什山又迎来了希腊人、塞种人和大月氏人

第4、5、6次入侵

接踵而来

印度再次陷入长期分裂

这几次入侵也为印度留下了影响巨大的遗产

其中之一便是

希腊式佛教艺术(又称犍陀罗)

这种融合了希腊、罗马风格的佛像还远播中国

形成了著名的莫高窟

(犍陀罗佛像,现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公元500年前后

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白匈奴

又一次利用“漏洞”兴都库什山侵入印度

甚至一度攻占恒河中下游地区

这便是

第7次入侵

如此频繁的入侵

为印度社会带来大量新的民族

时至今日印度有超过1600种语言

仅印在钞票上的语言就多达15种

(1917年的印度卢比,上书多种语言文字,现藏于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图片源自@维基百科)



公元8世纪、11世纪

波斯人、突厥人再次穿越兴都库什山脉

形成了

第8、9次入侵

这两次入侵为印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宗教

伊斯兰教

突厥人还以印度德里为首都

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伊斯兰国家

德里苏丹国

(德里苏丹国的建筑遗存古达明那塔,是印度最高的砖制宣礼塔,摄影师@Bikashrd)



到了公元1526年

蒙古人作为新的伊斯兰征服者

同样通过兴都库什山进入印度

形成了

第10次入侵

入侵的结果是

又一个伊斯兰国家莫卧儿帝国建立

诸多伊斯兰式的宏伟建筑多在此时拔地而起

包括著名的泰姬陵德里红堡

(泰姬陵,摄影师@Sergwsq/123RF)



然而

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

伊斯兰教并没有完全融入印度社会

这为日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的分裂

以及多发的民族冲突埋下了伏笔

(下图为2002年古吉拉特邦骚乱中的经典照片,一位穆斯林双手合什,满脸泥土与泪水,拼命向军警乞求解救正被印度教徒围攻的他;摄影师@Arko Dutta)



此后

来自“漏洞”兴都库什的入侵依然不断发生

波斯、阿富汗的入侵者甚至焚毁了德里古城

长期的入侵使得印度国力衰弱

一直没有完成真正的统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来自欧洲的入侵者从海面之上趁虚而入

居然以殖民地的形式完成了印度的统一

今天印度的国土范围

正是当年欧洲入侵者的政治遗产之一


事实上

除了上述这些规模较大的入侵

印度历史上大大小小的入侵多达300次

时至今日

兴都库什的“漏洞”早已失去了之前的战略地位

但在宗教、种姓制度、民族冲突等方面留下的影响

正在成为现代印度最大的桎梏

一方面奋力步入现代化

一方面旧有固疾未能根治

这正是印度充满矛盾的原因


我们更多的回答:


user avatar   close-t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关于 @地理狗 的这个回答,zhihu.com/question/6216 必须要吐槽一下。

1. 巴西:世界级玛丽苏
听说上帝就是巴西人,巴西的自然禀赋好到就剩八个字:没灾没难,要啥有啥。
整个巴西由亚马逊平原巴西高原东南沿海狭长平原与山地组成。

这部分就不多说了,稍微懂地理,看了点晓松奇谈的人都知道,巴西海岸线附近没有大平原,而巴西高原和沿海狭地之间海拔高度差巨大,公路交通非常困难,直接制约经济发展。绝对不是要啥有啥,更不是世界级玛丽苏。世界玛丽苏那是美国和加拿大。

关键是这部分:

2.澳大利亚:蠢萌蠢萌的神奇大陆 故事要从亿万年前讲起,那时候咱地球大陆都是相连的,动植物们可以自由的传播。


大约在6000万年前,大BOSS恐龙灭绝之后,地球欢欣鼓舞地迎来了哺乳动物时代。 当时的哺乳动物有两种:一类是幼崽在妈咪的育儿袋里长大的有袋类动物。 一类是幼崽由胎盘提供营养发育的有胎盘类动物,你就是其中之一。

很显然,这位答主是不懂的。 亿万年前,地球并不是一整块大陆。在11.5亿年到7亿年之间,大陆确实拼在一起,叫罗迪尼亚超大陆(Rodinia)。但是这之后大陆裂解,直到3.35亿年至1.75亿年之间才重新拼合到一起,叫盘古大陆(Pangea)。至于6600万年恐龙灭绝,哺乳动物兴盛,跟大陆裂解没有任何直接相关。时间也相差甚远。

继续看他回答的下面部分

就在两种哺乳动物统一全球的时候,大陆却悄悄分裂了。 大约4000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彻底分离,向北方越漂越远,成为史上最执着的北漂,一下子漂了几千万年。

此处完全把时间线搞混,盘古大陆裂解时间为1.75亿年前,而哺乳动物统一全球则至少要到6600万年之后。澳洲与南极洲分离的时间为5300万-3900万年,这之后,澳大利亚也没有向北走多远,甚至还没有碰到赤道,跟非洲的移动距离基本差不多 (完全算不上是北漂)。而印度板块都已经向北狂奔到了北回归线。


这个时候,在自然环境多样、生存竞争激烈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 动物进化特别快。 脑力发达,性情凶狠的高级哺乳动物,比如老虎,狮子开始出现,几乎没什么竞争力的有袋类动物很快玩完去领盒饭了。 然而,澳大利亚大陆成为一个诺亚方舟,带着这些蠢萌蠢萌的有袋类动物越漂越远,海洋成为猛兽永远跨不过去的障碍,傻甜白们居然奇迹般活了下来。 澳大利亚就此进入一个进化论的死胡同,至今都没有猛兽,唯一有点杀伤力的袋狼也在上个世纪灭绝了。

答主还很神奇的引用了上面这张大陆漂移图,但是却连其中一个时间点都没有说对。可能是不认识其中的英文,又懒得翻字典吧。至于后面关于澳大利亚进入进化论死胡同的说法简直自相矛盾,“至今都没有猛兽,唯一有点杀伤力的袋狼也在上个世纪灭绝了。” 事实上,澳大利亚大型食肉动物有袋狮、袋狼(又名塔斯马尼亚虎),和肉食性的袋鼠,还有肉食动物陆地鳄鱼和巨蜥,这些大型动物到4.5万年前人类迁徙到澳洲之后才逐渐灭绝。

我猜这位答主应该是热爱地理的,但是热爱并不能成为你马虎对待地理的借口。这样的答案和内容在我看来,毫无诚意,知识欠缺,不负责任。希望学地理的人,还有地球科学相关的人,多多指出此类回答的谬误之处,维护知识本身的干净。也希望答主好好努力,认真对待你热爱的地理,不要写一些玄幻类的,漏洞百出的回答。


user avatar   reseted1579091819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哈萨克斯坦是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所以哈国也可以入欧盟。当年美国还借此(哈国可以得到欧洲给土国的身份和入北约)忽悠哈国新民族主义派搞颜色革命推翻纳苏丹。


user avatar   yang-liu-14-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地球是很“平”的。也就是说,地球表面其实是非常光滑的,就象你买的地球仪一样光滑。

有些夸张过头的“地形图”会把一些山脉、高原做得非常突出。实际上那是严重夸张变形的。

比如下图这样,我小时候就被这种图骗了:


我们脚下的地球半径6300多公里,直径就是12000多公里。而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不到9000米,按比例换算,它在直径30厘米的地球仪上是一个只有约0.2毫米的小小突起,你用手摸地球仪的时候仅仅勉强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太平洋平均深度4000多米,在这个地球仪上就只有约0.1毫米深。如果你用很湿的抹布去擦地球仪,上面积了一薄层水,那么这大概就是太平洋的深度。世界上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11000多米,在这个地球仪上也就是一个深度不到0.3毫米的裂缝。

所以对于一个直径30厘米的地球仪来说,其表面最严重的“瑕疵”也只不过是尺度在0. x毫米的起伏。应该说这个球面是非常光滑的。

有人说地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不等。确实,赤道半径6378公里,极半径6357公里,差了20公里。这相当于直径30厘米的地球仪,纵向比横向短了不到1毫米,这是你几乎无法用感官发现的。

对的,地球就是这么圆,表面就是这么平滑。就象下面这个地球仪。




              

相关话题

  疫情结束后,会爆发旅行狂潮么? 
  波多黎各是个怎样的旅游目的地? 
  有什么关于捷克的冷知识? 
  为什么俄罗斯境内有很多“共和国”? 
  为什么密西西比河基本是各州的界河,而长江基本不在省界上? 
  如果将抗凝血剂涂抹在刀或者子弹上,造成伤害后,是否会引起血流不止的情况? 
  不考虑价格,秋天的川西和北疆,哪里风景更胜一筹? 
  四川震后重建为什么不是选址在非地震带? 
  如何用通俗语言解释什么是量子通信? 
  为什么阳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携程亲子工作室(亲子园)虐童事件?
下一个讨论
内存条保值吗?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