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对事物进行归因? 第1页

  

user avatar   nel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个办法,就是在“你修改一个变量值以后,获得了期望中的结果”,你就进行了一个归因。

比如眼角总是起脂肪粒,其中一个变量是眼霜,当你改变这个变量,换另一个牌子眼霜,脂肪粒消失了。你就可以认为,前一个牌子的眼霜是导致脂肪粒的原因。

这种归因对不对呢?

这取决于你对变量的控制。

你不能同时改变好几个变量。比如在换眼霜的时候,还换了面霜、晚霜、遮瑕、粉底、精华。还改变了作息、饮食、情绪、睡眠和运动习惯。这里面每一个变量的变动都可能导致脂肪粒的生成。这么多变量同时改变,你就不能再做出眼霜导致脂肪粒的归因了。

所以,归因这事其实很复杂。

你必须有能力区分变量,有能力控制变量,且有能力观察变量改变后的结果变化

比如你肠胃不好经常腹泻,你想搞明白什么导致腹泻。

首先,你得先来区分变量

你要通过观察找出腹泻之前有哪些因素在场,从天气到饮食,从情绪到作息,整理一个列表:

  • 阴天
  • 寒冷
  • 火锅
  • 担忧
  • 失眠
  • 大姨妈
  • ……

你肯定无法穷尽这些因素,只能尽可能的全面。

这里其实有个trade off。归因无异于大海捞针,搜索范围越大,涵盖针的可能性越大,但搜索的难度也就越大。搜索范围缩小,搜索起来更方便,但这个范围不涵盖针的可能性也增加了。

所以你得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有足够多的变量,又具有可操作性。并且你要知道适可而止,否则很容易陷入焦虑。

“焦虑”就是无止境的、过度的思虑。总有新的变量跳出来,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不是想不出办法,而是想的办法太多了,不知道选哪个,总怕想得不够周全,所以焦虑。

下一步,就是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可以有两种方法,假设我们有“阴天”、“寒冷”、“火锅”、“忧虑”四个变量,现在要做的就是证明其中一个变量导致了腹泻,怎么证明呢?

一种方法是其中三个变量都为负,其中一个变量为正,腹泻发生了。

也就是“没有阴天”、“没有寒冷”、“没有火锅”,”有且只有忧虑“的时候,腹泻发生了。

第二种方法是其中三个变量都为正,其中一个变量为负,腹泻没有发生。

也就是“阴天”、“寒冷”、“火锅”,“没有忧虑”,腹泻没有发生。

从这两种方法都能看出,“忧虑”可能是导致腹泻的原因。多这么操作几回,发现新变量也可以加进来,但不要太多,不然一次控制不过来。观察结果如果总是重复,就可以尝试归因了。


可能有的人已经看出来了,“区分变量、控制变量、观察结果”其实对应的就是科研当中的“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这三大块。按这三步走,基本上就能处理生活中的一般归因问题了。

但是,我还要强调一点,在实操中其实有个非常tricky的地方,让归因这个难度变得难以把握,那就是“变量”问题。

理论上说,变量越有限、条件越简单,归因越容易。系统越复杂、变量越繁多、归因越接近于不可能。

而几乎所有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是这样的复杂系统。

一个简单的现象背后其实有着无数多的因素彼此相互作用,同时要发现这些因素还受制于人类手段、技术、和认知的发展。

比如没有显微镜,就发现不了细菌和病毒的分子结构,没有高精度的天文望远镜,就观测不到宇宙在膨胀。很多时候我们以为了解了现象背后的因素和机制,但随着技术和手段的发展,很快就会发现更多的因素、更复杂的关联、以及机制背后还有机制,因外有因。

所以,你看现代科学其实很少谈“因果性”(causality),主要谈的都是相关性(correlation)。科学家也很少说谁是谁的因,而是说谁和谁之间具有或正或负的相关性。

其实自然和社会理论大部分都是建立在相关性上的——改变一个条件能不能触发一个结果,并且该结果能不能多次重复。至于其中的机制,很多时候研究人员自己也不清楚,反正在这种条件下就产生了这种结果,而且保持条件不变的话,这种结果还能多次重复,你问我为什么?我怎么知道,你去问上帝啊!

没错,从根本上说,“归因”的确不是一个科学命题,而是一个哲学命题,甚至是一个神学命题。

科学家只关心相关性,哲学家、神学家才关心相关性背后的真相和原因。

所以,对现象归因说到底是一个傲慢的企图。

虽然我上面讲了归因的三个步骤,但那归纳出来的,叫做“强相关性”更准确。我们只能说观察到的什么条件下什么行为触发了什么结果,不能言之凿凿的宣告前者就一定是后者的因。

所以我建议你把“因果性思维模式”转变为“相关性思维模式”。

后者会改变你对很多事的看法、对很多人的理解,会让你不那么容易下断言,同时保持敬畏之心和开放的态度,随时准备承认自己的有限、随时准备扩展认知的领域。

这样的人,会更容易适应生活中的变故,会对他人、对自己更加仁慈,也就因此拥有了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多问“how”,少问“why”,生活会轻松很多。




  

相关话题

  如何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的人? 
  如何对事物进行归因? 
  为什么有的人很反感网络语言? 
  有哪些典型的学生思维? 
  富人有哪些思维是穷人所不具备的呀? 
  因答案和别人的不一样而苦恼,因此而否定自己的思维;另一方面不甘心还想寻找和自己一样思维的答案。怎么办? 
  发现自己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弱,应该如何锻炼这种能力? 
  如何看待沈逸教授评价奥特曼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作品,圆古还是没有跳出日本人的固有思维吗? 
  对于医生来说,什么样的病人属于“优质病人”? 
  为什么医院不能像淘宝一样去给医生评论呢?这样年底就可以给出统计数据让病人选择啊? 

前一个讨论
酶分子量一般在多少以上?
下一个讨论
C语言初学者该怎样去更好的学习C语言?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