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你喜欢某个国家的文化、喜欢某个国家的君主,这跟喜不喜欢这个国家中的另一个人有什么关系呢?
倘使叶卡捷琳娜二世真是普鲁士的公主,那么兴许还能算得上多少有点关系。然而她并不是啊——她不仅不是普鲁士的公主,甚至压根儿就不大好算是一位“公主”……何况细究起来,她恐怕都未必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普鲁士人。
解释一下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出身,以及她大概是因为什么才会被一些人误认为是一位“公主”的吧: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亚·奥古斯特·弗雷德里卡(Sophie Auguste Friederike)。他的父亲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Christian August)是一名普鲁士军官(1742年5月16日受封普鲁士陆军元帅),同时也是一名穷贵族。
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在其父安哈尔特-多恩堡侯爵(Fürst von Anhalt-Dornburg)约翰·路德维格一世(Johann Ludwig I)死后,开始拥有了神罗小邦国的君主(侯爵)身份。然而此后他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均属于没有实际统治权的共治君主【1】,且其长期(近40年)在普鲁士军中服役。
注1:1704-1709年,安哈尔特-多恩堡侯国(Fürstentum Anhalt-Dornburg)由五兄弟(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排行老三)共治;1709-1710年由四兄弟共治;1710-1742年由三兄弟共治。1742年开始,安哈尔特-多恩堡侯国联统(或者说合并)了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侯国(Fürstentum Anhalt-Zerbst)。此时,五兄弟只剩长兄约翰·路德维格二世(Johann Ludwig II)与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两人。两人的主头衔由此变成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侯爵(Fürst von Anhalt-Zerbst),并继续共治至1746年11月5日长兄去世,克里斯蒂安·奥古斯特才得以真正开始统治自己的邦国(1704年以来实际统治者一直都是长兄约翰·路德维格二世)。然则次年(1747年)的3月16日,他自己也去世了。
然后问题就来了——
德语中的“Fürst”头衔,是一种介于公爵(Herzog)和伯爵(Graf)之间的爵位,但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却常被译作“Prince”。于是再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时候,许多译者也不细究,就直接译为“亲王”或者“王子”了。
可是就算这样,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头衔也不该误作公主啊……
于是,这就到第二个问题了——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身份是侯爵的女儿。而在德语语境里,侯爵、公爵、国王(König)、皇帝(Kaiser,即神圣罗马帝国抑或德意志帝国的皇帝)的女儿,通通都是“Prinzessin”,翻译成英文当然就都是“Princess”了。于是乎,再从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不过脑的译者们就又直接译为“公主”了。
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普鲁士公主”身份,只怕就是这么以讹传讹出来的。
@赤坂凌太郎 受方相提醒,于是修改了一下容易引起误解的部分。
另外,方相认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神罗的诸侯邦国再小,名义上也是独立实体。因此将叶卡捷琳娜二世称为“公主”(具体为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侯国的公主)也没错。
我则认为“公主”这一称号(头衔)在翻译上的使用,似应更严谨(或者说严格)些。
大佬们说的很好了,我再补充一点。
感情什么的不说,单说民族文化问题。
彼得三世对叶卡捷琳娜不会有任何的民族因素考虑,即使有,也是负面的。
因为说到底叶卡捷琳娜也不能算多普鲁士。
彼得三世是典型深浸德意志文化的人,然而叶卡捷琳娜二世是个拼命努力要俄化的普鲁士人。
人家生出来怎么会叫叶卡捷琳娜,这是个俄国名。人家生出来叫索菲亚(Sophie Friederike Auguste von Anhalt-Zerbst-Dornburg)。而按道理彼得三世也轮不到继承大统,说白了罗曼诺夫皇朝自从彼得大帝去世,内部碾压极其严重(虽然之前也很乱),本来彼得大帝的大太子因为闹腾,不喜欢他爹想逃跑,到最后就被彼得抓起来上刑上死了(腓特烈·威廉一世:你看你(拍腓特烈大帝)),本来就一堆闺女没儿子。还好太子有个儿子,结果太子的儿子彼得二世又得天花早死,一死罗曼诺夫皇朝男嗣就断了,后来一番折腾彼得大帝他哥伊凡五世的后代也没了,伊丽莎白女皇上来,也才轮得到彼得大帝的外孙彼得三世上,到现在罗曼诺夫皇朝全名是叫荷尔斯泰因-哥道普-罗曼诺夫,也就是这么来的。
后来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自己没合法后代,才从德国选了彼得三世当继承人,还特意给他选了媳妇,选的就是索菲亚。索菲亚是正了八经的普鲁士人,彼得三世从小也德国教育出来的。但是人索菲亚比彼得三世有心眼。彼得三世觉得我以后当了沙皇,我什么习惯你们还能翻天(真翻了)。索菲亚是很有觉悟的,嫁到俄罗斯,文化习惯就得改成俄罗斯。先改名字,索菲亚不叫了叫叶卡捷琳娜,宗教也改了,宗教人家原先是路德宗,她爹虔诚信徒,她忤逆她爹改成东正了。求伊丽莎白女皇送来好的俄语老师,认真学语言。再看看彼得三世,俄语都不会几句。最后叶卡捷琳娜夙兴夜寐,累的得了肺炎,濒死的时候她妈给她找路德宗的牧师做临终忏悔,她说我不要,我要东正教修士。好在是没真的走了。甭管真的假的,装的演的,叶卡捷琳娜这一出有人是感动的,俄罗斯宫廷上下对叶卡捷琳娜一致好评。所以日后彼得三世精普精过分了,脾气太臭,宫廷里的人才愿意跟着叶卡捷琳娜折腾,要么俩普鲁士人闹矛盾,俄罗斯人支持谁啊,不如另找一个,没原始动力啊。
所以你说彼得三世崇尚普鲁士文化,怕是他越崇尚越看不上精俄的叶卡捷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