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清末武器装备到底跟西方差距多大?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支笔胜过十万毛瑟枪”其实就是对清末历史的教训所得,大清是真的有过10万毛瑟枪,结果真打起来很快就发现子弹不够用了。

当时有位名叫芳贺荣太郎的军医调查了日军第三师团官兵所负的枪伤。他在报告中写道,清军所用武器五花八门,从古老的前装式滑膛枪到最新式的八毫米口径毛瑟连发枪,无所不有。报告列出了二十余种枪支,包括德制毛瑟单发枪、毛瑟连发枪,英制施耐德步枪、恩菲尔德步枪、马提尼-亨利步枪,美制温彻斯特步枪、雷明顿步枪、斯宾塞步枪,法制米涅步枪、夏斯波步枪,仿制毛瑟枪、土制抬枪、火绳枪,还有几种不知名的枪支……简直是国际枪械博览会。
别的不说,这种情形首先会给清军的弹药补给带来沉重的负担。反观日本,在明治初年也曾有过混用多种外国枪支的情况,如主力部队装备施耐德步枪,二线部队装备德莱赛马枪,骑兵使用斯宾塞马枪,海军则使用马提尼-亨利步枪,因此也吃足了弹药补给的苦头。 然而,不到二十年,已是村田枪的天下。
几个汉族地方官僚东拼西凑的陆军,完全没有配套的近代化后勤系统——在国内镇压叛乱还好,出国作战则将这一弱点暴露无遗。近代化的武器装备带来古代不可比拟的杀伤力,但是与杀伤力所伴生的,便是成指数级增长的后勤需求。洋枪洋炮的弹药消耗,完全不是飞矢箭簇时代能相提并论的。
雪上加霜的是,甲午战争中,清政府为了节省远征国外的军费,没有让那些被称为“长夫”的民夫随军出征。入朝清军都是“作战部队”,却被迫自办后勤,半数的军人和战斗力被拖累在繁琐的粮草弹药运输上。
朝鲜半岛多山地,当时基础设施基本为零,贫瘠的土地连喂骡马的草料都无法生长。道路泥泞,清军只能雇佣当地农民拉着牛车前进,不仅成本高而且速度慢,到半岛中部的平壤以南地区耗时近一个月。加上入朝各部互不统属,各自的运输队在路上造成交通堵塞,除了左宝贵所统领的奉军有一次冒险选择水路,耗时8天完成运粮任务外,在朝鲜的清军就没有接受过几次补充,几乎只有入朝自带的弹药可用。
盛军在9月12日小战船桥里之后,只在15日进行了一天的平壤防御作战,期间消耗的子弹竟高达75万发。盛军从国内出发时每名士兵携带150发子弹,以5000人计算,到15日中午,盛军已经打完了全部的弹药基数75万发。邱凤池所储存的子弹总数只有50万发,不足以再补充一天所需的供应量。盛军炮弹则消耗了2800发余发(加特林机关炮属于速射武器,不在统计之列)。盛军装备各类火炮近20门,出发时每门火炮配发50发炮弹,加上邱凤池所保管的炮弹共计3400发,2800发的消耗量意味着到9月15日下午,除了库存的600多发炮弹外,各炮已经没有弹药。以盛军为例子,不难看出如果清军继续死守,恐怕次日的战斗结束前,清军就必然弹药耗尽了。
(旅顺炮台)这些炮台的守军还是清政府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因为战事紧张而被抽调至朝鲜战场,结果消耗殆尽。14700人镇守如此之广阔的旅顺战区,其中仅有守卫海岸炮台的亲庆军中有6营3000多老营军队,其余11000人,包括陆路炮台与8000机动兵力,几乎全是新募兵。在没有基础教育普及可言的清代,竟然让一群新募兵去操作当时的高技术装备——火炮,结果如何,历史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粮草依然是问题,增援部队的到达,让军粮只够支持十天。为了争夺军粮,各部队甚至大打出手。此外旅顺守军分属7个系统,群龙无首、指挥混乱。守军为了稳定军心而公推姜桂题(桂军统帅,资历较深)作为各军总统。姜桂题是一名勇将,只是他目不识丁,又如何统御筹划复杂的近代化防守作战?

总得来说,战争是打的全国的技术实力和军事体系,上述这些情况说明清朝与工业强国的差距已经不是一点半点了,只有一两个装备强点是于事无补的。


user avatar   SiobhanChrist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武器装备一点用都没有。

我看之前不是有资料说,鸦片战争清军的武器装备量实际上是胜过联军的。

清军是被刺刀冲锋打垮的。


user avatar   lao-xi-55-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吴蜀地广人稀呀,就像现在中国胡焕庸线以西领土占64%,人口占6%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唐史教授黄永年认为李世民改史? 
  针对于目前美舰对我国南海进行挑衅,我方一如既往的进行抗议,怎么看? 
  用兔子代表中国是为什么? 
  胯下之辱,韩信报仇了没? 
  AH-64阿帕奇和KA-52短吻鳄谁的性能更高? 
  意大利在二战中战胜还是战败? 
  如果清朝末期没有外国侵略,中国说不定还是封建社会,那么是否应该感谢外国侵略? 
  自学军事,武器装备,战术,战略,战史,后勤等等,有什么好书值得推荐? 
  如何评价吕思勉对李世民的评价? 
  媒体改编电影《007》嘲讽西方情报界,英国军情六处负责人回复「感谢宣传」,如何看待这一回复?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普罗霍罗夫卡战役?
下一个讨论
如果不走新自由主义,有其他办法解决经济停滞问题吗?





© 2024-12-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