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成立阿里全球研究院「达摩院」,3 年投资 1000 亿引进顶级人才? 第1页

  

user avatar   eidosp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最喜欢这种尘埃落定的问题,回答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现在是2021年,无论怎么计算,都是三年过去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是所有当初热热闹闹的事情的结果。


通常来说,这种开口就是多少钱的计划,基本就没怎么成功过,除了国家的投资规划。正常来说都是像虎贲7510发布了,ceo说投资了多少钱;偶尔也有说“我们计划在某领域继续投资xx亿”,这种属于业务延续或者扩大;而那些动辄画饼的事情,实在没多少成功的案例。

但抵不过当时的光鲜。


user avatar   ruobings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晚上饭间温习了马云巴巴在云栖大会的演讲,可谓慷慨激昂,充满了对未来的畅想与社会的担当。

“达摩院不止是阿里巴巴的达摩院,更是全人类的达摩院。“

"企业家要有科学家的精神,同样,科学家也应有企业家的品质。"

附上油管链接,供海外学子膜拜:

马云投入千亿成立技术研究院达摩院,要比阿里活更久


这年头,坊间相传:一个科技巨头如果没有个全球范围的人工智能研究院,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搞IT的


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马云口中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又叫第四次工业革命?说法不一)的核心,人工智能又一次被蹭了热点。

科学网-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机遇与对策 (一家之言)

其实早在14年阿里上市的时候就成立了“数据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研究基础与前沿科技(感谢评论区)。

但是,少了“人工智能”这个关键词,如何上得了热搜?


于是,阿里 姗姗来迟。


首先,注意是阿里巴巴达摩院,不是阿里按摩院。


不妨先看看其竞争对手的情况:

1, 腾讯去年成立AI研究院,百度早早就成立了,华为更是借着2012这个“噱头”成立了2012研究院,旗下众多花哨名字的院系,例如最有名的“诺亚方舟实验室”。


2, 欧美科技巨头更不用说,早年的ATT 贝尔实验室,传说还有政府和军工背景(注资入股,但不干涉行政和研究内容)。

微软和IBM也是很有“远见”,早早就布局--IBM Watson实验室,微软研究院,包括李开复老师担任首位院长的总部位于北京的微软亚洲研究院。

早年IBM深蓝超级计算机大败国际象棋高手,以及近期发布的商用量子计算器,IBM早已深耕多年。

重磅| IBM 发布业界首个商用量子计算系统 “IBM Q”

Google、Facebook、苹果迎头赶上,承赶超趋势,其中大佬Google 更是在全球战略布署了各大实验室,光欧洲就有慕尼黑、苏黎世、伦敦,听说上海谷歌Lab今年也要开张了。

近期Alphago大败世界围棋冠军的消息,大概已是家喻户晓。


3, 日本的科技公司,如NEC,在海德堡设有欧洲研究院。


4, 再说说德意志,工科出身的他显然已被这波AI浪潮甩得远远的,博世集团(Bosch)今年才成立Bosch AI Lab,德国、加州、印度都设立实验室,先招他100科学家,主攻自动驾驶(毕竟德国车企众多),计划四年投入3亿欧元(不到25亿人民币)。
这么一看,比起阿里1000亿软妹币的投入,多少显得捉襟见肘(零头)。

企业ERP软件巨头SAP今年四月发布SAP Leonardo Machine Learning Center,高调进军AI。

但是,依旧没有AI Lab,似乎还是少了点啥?


注:研究院一般从事基础性科研,但或多或少为公司项目或利益服务,因为大多数都需要向公司申请基金(类似教授们申请funding)。

一般产出为学术论文和专利。


这里痛批一下苹果公司,过去几年产出的论文数仅个位数?

貌似今年开始会逐步公开其研究成果。


去年我还写过“如何评价腾讯AI Lab”的回答:(可以看出,其阵容和达摩相比“差”很多)

腾讯成立AI lab,究竟有什么优势呢?


以上,对于成立AI研究院这事(当然这次不止AI),阿里显然远远落后,但是。

首先,虽然之前没有成立专门研究院,阿里在研发的投入也是相当巨大。(这么壕--是否有国家队的存在不得而知)

例如以上某些回答提到的菜鸟网络和蚂蚁金服的研发投入。

搜索:“阿里增持菜鸟未来五年再投1000亿建设全球物流网络。“

其次,刚一成立,气场这么强大的,不仅在BAT以及华为,就算放到全球,那也是重量级的“粉墨登场”了。
看看这阵容,迈克尔乔丹(注意不是打篮球那位),以及美国和中国各院院士,搬出哪一个都是可以唬住人的节奏。(没有招到深度学习三大金刚,实属遗憾)

再次,阿里不限于AI,可以看到科学家委员会中,有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军人物XX,有量子通讯领域的领军人物潘建伟教授(前海德堡大学教授)。可见其野心和远见(后面还会提到)。


看来阿里这次是厚积薄发。

马云提出,

“阿里达摩院必须超过IBM、微软、谷歌等公司的研究院。”

“达摩院未来必须自负盈亏。“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尤其是第二条。


关于产学结合,虽然和清华、浙大以及伯克利等名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这里还是建议可以参考德国高校与工业界合作方法,例如企业赞助教授、PhD,以及硕士论文可以选择去企业或研究院做。(腾讯AI Lab我看到已有类似举措)


最后亮点是:

量子计算”在官方新闻中的研究领域里面,被放在了“第一位”。

中国量子力学第一人潘建伟也对量子计算进行介绍与展望,并发布量子计算云平台。

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但个人觉得量子计算将会是继AI之后又一次的“科技革命”

(量子计算机、类人脑芯片、人脑神经元计算机等等,未来各种黑科技;欧盟有个“Human Brain Project”,海德堡大学物理系是重要参与者。)


衷心希望阿里把资金落到实处,越走越远。


PS:阿里欧洲院负责人,如果有幸能看到,总部设在德国可好,纳我入麾下可好:)

以下是小小的利弊分析

德国市场大,人才多,成本低,其中属慕尼黑成本最高,建议设在斯图加特、卡鲁附近。

法国数学世界一流,巴黎是另一个候选地,不过价格过高,英语环境不利。

英国脱欧了,伦敦基本可以排除。

瑞士排外,欧盟以外护照很难获工作签证。

荷兰,国小,风大,lol~

以色列,国小,沙漠,战乱(纯属胡扯),lol~

最后说说另一个数学大国俄罗斯,华为把数学研究院设在法国和俄罗斯(成本仅为巴黎1/3),据说对5G技术(最近的5G大会,华为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之一)的研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是欧盟,语言环境差,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去老毛子那吧,圣彼得堡的话还是可以考虑的哦~

以上,拿去不谢。

--什么,已经在以色列和俄罗斯建院了??


人工智能这么火,小伙伴们准备好上车了么?

想学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需要学哪些课程?

国内(全球)TOP互联网公司、学术界(人工智能)超高薪的揽才计划有哪些?


最后,贴上我最近回答的关于“自动驾驶”的小小展望:(运筹决策科学、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5G技术、车联网、物联网等深度交叉领域)

人工智能达到了什么程度?

PS: 从早晨九点上班答题花俩小时,随后一整天不断修改,并逐个回答知友提问,到晚上十二点睡觉前最后一次更新--感觉这一整天就耗在这个回答上了,说好的写paper呢啊喂!?默默许下心愿"从此工作日再不答题"~


运筹学这门优化和决策科学“解剖”人工智能,敬请关注和投稿至:

[运筹帷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运筹学

拓展阅读:

大话“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机器学习”--综述

人工智能的“引擎”--运筹学,一门建模、优化、决策的科学


文末,借用亚琛工大运筹学教授Marco Lübbecke‏在德国运筹学年会特邀报告上的一句话结尾:

If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about AI, OR should be part of it.


下面链接是全文最干货的地方--教授的演讲PPT。(可能需要翻墙)

Machine Learning meets Optimization


user avatar   sme-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中生求救楼
user avatar   jiayangq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4年前的问题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突然出现在我今天的时间线上显得非常 亦可赛艇

Android是2008年初才发布,而Oracle在2009年就以7.4B$收购了Sun,是Google不够睿智吗?

非也!

1)如果Android没有如此成功,Java对于Google而言就是一坨shit,Google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站在一坨翔上面取得空前的成功,如果有算命的告诉Google的命中贵人是阿翔,它就是穿越回去吃也要把它吃下去,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2)Google一直有python基因,很多系统都是基于python的,你知道工程师主导文化的可怕性吗?这帮pythonic的nerd出于情怀或者节操或者叫清高或者叫偏执或者叫真爱,它说什么都不会去买Java的,“老子看不上”!谁知造化弄人,09年你对我爱答不理,18年老子叫你高攀不起88亿!(注:今天的Google在各种收购之后,Java服务的比重占的也非常大了,变成了一个杂合的技术栈,而官司也很可能打到高院,尚未定论)


3)Google一直有跟开源保持共存共荣共襄盛举的传统,它跟Mozilla做生意,赞助开源项目,捐赠Wiki,主张“不作恶”,简直就是一副乌托邦理想主义者的化身,圈粉无数(包含答主),像Java这种项目,它更可能的方式是烧一笔钱给它花,然后来几句“希望Java明天会更好”之类的废话,它根本就不曾想过有一个家伙抄底了,因为那时候Android根本就没有火,Google从来就没有想过Java也T-M-D算哪门子“底”?


4)Sun的主手人也是个技术型的,就是技术牛掰业务做的稀烂,当时怎么看Sun都处在夕阳,SPARC也是逼格满满业务下滑被Intel捣的稀烂,那个价格没有几家觉得划算的,幸好是Oracle这种剑走偏锋的收购了它,要是换一家公司收购多半就把Sun雪藏甚至捣腾碎了,Java也就没有今日风光了,而Google在坊间也有创业公司杀手的美称,也许这就已经是历史发展的最好结果了。


什么,你问我对于Oracle收购Sun和MySQL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好白菜都让猪给拱呢呗!

但是作为吃瓜群众,我最喜欢看大佬们掐架,Google与Oracle的这场官司绝对酸爽,大家保持关注,各家都有千百号律师,吵起架来想想都 亦可赛艇!学知识产权法/专利法/法理学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说不定两年后就能进教材作案例呢!


什么,你又问我Google应该怎么做?

靠,我有不是劈柴!按我的观点,Google这次是违反了Java的使用协议的(无意引战,定论的事情留给专业法官),不能因为体量大就以为能压死人,那可是在美帝,万事全靠律师一张嘴,怎么讲都有理!


大家还记得微软以前有个skydrive吗?在英国被判败诉了,最后也得改名叫OneDrive呢!Google有钱了不起啊,过来领罚单!


而Java的坑早早就埋在那里了,所以苹果直接一刀切:老子不支持,免得搞一嘴毛!Flash一身毛病,一刀切,老子不支持!


所以,我对Google的建议是:

从Android 10开始,一刀切:老纸永生永世不再支持Java!

名字我都起好了: Badroid!


这TM不是关乎技术,不是关乎信仰,不是关乎生态,不是关乎用户体验!

这TM关系到命!


什么?要我预测结果?

法官中间调停,你们俩和解,google把赚的钱按每部手机给Oracle付钱?什么你说太扯了?你每买一部Android,都要给微软钱,你造吗?Oracle就想躺着就把钱收了!


user avatar   yin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4年前的问题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突然出现在我今天的时间线上显得非常 亦可赛艇

Android是2008年初才发布,而Oracle在2009年就以7.4B$收购了Sun,是Google不够睿智吗?

非也!

1)如果Android没有如此成功,Java对于Google而言就是一坨shit,Google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站在一坨翔上面取得空前的成功,如果有算命的告诉Google的命中贵人是阿翔,它就是穿越回去吃也要把它吃下去,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2)Google一直有python基因,很多系统都是基于python的,你知道工程师主导文化的可怕性吗?这帮pythonic的nerd出于情怀或者节操或者叫清高或者叫偏执或者叫真爱,它说什么都不会去买Java的,“老子看不上”!谁知造化弄人,09年你对我爱答不理,18年老子叫你高攀不起88亿!(注:今天的Google在各种收购之后,Java服务的比重占的也非常大了,变成了一个杂合的技术栈,而官司也很可能打到高院,尚未定论)


3)Google一直有跟开源保持共存共荣共襄盛举的传统,它跟Mozilla做生意,赞助开源项目,捐赠Wiki,主张“不作恶”,简直就是一副乌托邦理想主义者的化身,圈粉无数(包含答主),像Java这种项目,它更可能的方式是烧一笔钱给它花,然后来几句“希望Java明天会更好”之类的废话,它根本就不曾想过有一个家伙抄底了,因为那时候Android根本就没有火,Google从来就没有想过Java也T-M-D算哪门子“底”?


4)Sun的主手人也是个技术型的,就是技术牛掰业务做的稀烂,当时怎么看Sun都处在夕阳,SPARC也是逼格满满业务下滑被Intel捣的稀烂,那个价格没有几家觉得划算的,幸好是Oracle这种剑走偏锋的收购了它,要是换一家公司收购多半就把Sun雪藏甚至捣腾碎了,Java也就没有今日风光了,而Google在坊间也有创业公司杀手的美称,也许这就已经是历史发展的最好结果了。


什么,你问我对于Oracle收购Sun和MySQL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好白菜都让猪给拱呢呗!

但是作为吃瓜群众,我最喜欢看大佬们掐架,Google与Oracle的这场官司绝对酸爽,大家保持关注,各家都有千百号律师,吵起架来想想都 亦可赛艇!学知识产权法/专利法/法理学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说不定两年后就能进教材作案例呢!


什么,你又问我Google应该怎么做?

靠,我有不是劈柴!按我的观点,Google这次是违反了Java的使用协议的(无意引战,定论的事情留给专业法官),不能因为体量大就以为能压死人,那可是在美帝,万事全靠律师一张嘴,怎么讲都有理!


大家还记得微软以前有个skydrive吗?在英国被判败诉了,最后也得改名叫OneDrive呢!Google有钱了不起啊,过来领罚单!


而Java的坑早早就埋在那里了,所以苹果直接一刀切:老子不支持,免得搞一嘴毛!Flash一身毛病,一刀切,老子不支持!


所以,我对Google的建议是:

从Android 10开始,一刀切:老纸永生永世不再支持Java!

名字我都起好了: Badroid!


这TM不是关乎技术,不是关乎信仰,不是关乎生态,不是关乎用户体验!

这TM关系到命!


什么?要我预测结果?

法官中间调停,你们俩和解,google把赚的钱按每部手机给Oracle付钱?什么你说太扯了?你每买一部Android,都要给微软钱,你造吗?Oracle就想躺着就把钱收了!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4年前的问题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突然出现在我今天的时间线上显得非常 亦可赛艇

Android是2008年初才发布,而Oracle在2009年就以7.4B$收购了Sun,是Google不够睿智吗?

非也!

1)如果Android没有如此成功,Java对于Google而言就是一坨shit,Google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站在一坨翔上面取得空前的成功,如果有算命的告诉Google的命中贵人是阿翔,它就是穿越回去吃也要把它吃下去,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2)Google一直有python基因,很多系统都是基于python的,你知道工程师主导文化的可怕性吗?这帮pythonic的nerd出于情怀或者节操或者叫清高或者叫偏执或者叫真爱,它说什么都不会去买Java的,“老子看不上”!谁知造化弄人,09年你对我爱答不理,18年老子叫你高攀不起88亿!(注:今天的Google在各种收购之后,Java服务的比重占的也非常大了,变成了一个杂合的技术栈,而官司也很可能打到高院,尚未定论)


3)Google一直有跟开源保持共存共荣共襄盛举的传统,它跟Mozilla做生意,赞助开源项目,捐赠Wiki,主张“不作恶”,简直就是一副乌托邦理想主义者的化身,圈粉无数(包含答主),像Java这种项目,它更可能的方式是烧一笔钱给它花,然后来几句“希望Java明天会更好”之类的废话,它根本就不曾想过有一个家伙抄底了,因为那时候Android根本就没有火,Google从来就没有想过Java也T-M-D算哪门子“底”?


4)Sun的主手人也是个技术型的,就是技术牛掰业务做的稀烂,当时怎么看Sun都处在夕阳,SPARC也是逼格满满业务下滑被Intel捣的稀烂,那个价格没有几家觉得划算的,幸好是Oracle这种剑走偏锋的收购了它,要是换一家公司收购多半就把Sun雪藏甚至捣腾碎了,Java也就没有今日风光了,而Google在坊间也有创业公司杀手的美称,也许这就已经是历史发展的最好结果了。


什么,你问我对于Oracle收购Sun和MySQL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好白菜都让猪给拱呢呗!

但是作为吃瓜群众,我最喜欢看大佬们掐架,Google与Oracle的这场官司绝对酸爽,大家保持关注,各家都有千百号律师,吵起架来想想都 亦可赛艇!学知识产权法/专利法/法理学的同学们千万不要错过,说不定两年后就能进教材作案例呢!


什么,你又问我Google应该怎么做?

靠,我有不是劈柴!按我的观点,Google这次是违反了Java的使用协议的(无意引战,定论的事情留给专业法官),不能因为体量大就以为能压死人,那可是在美帝,万事全靠律师一张嘴,怎么讲都有理!


大家还记得微软以前有个skydrive吗?在英国被判败诉了,最后也得改名叫OneDrive呢!Google有钱了不起啊,过来领罚单!


而Java的坑早早就埋在那里了,所以苹果直接一刀切:老子不支持,免得搞一嘴毛!Flash一身毛病,一刀切,老子不支持!


所以,我对Google的建议是:

从Android 10开始,一刀切:老纸永生永世不再支持Java!

名字我都起好了: Badroid!


这TM不是关乎技术,不是关乎信仰,不是关乎生态,不是关乎用户体验!

这TM关系到命!


什么?要我预测结果?

法官中间调停,你们俩和解,google把赚的钱按每部手机给Oracle付钱?什么你说太扯了?你每买一部Android,都要给微软钱,你造吗?Oracle就想躺着就把钱收了!


user avatar   Padmasambhav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里面有很多我妹子的照片!!

和视频!!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统计局工作人员也不过是公务员,没有受到过经济训练,所以他仅仅是给予统计,但是并没有解释能力。他所说的是“全员劳动生产率”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世界普遍通用所说的“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具体的说是每小时经济产出(output per hour worked)。

我们可以对比下这两个概念,统计局声称的“全员劳动生产生产率”是生产总增加值除以就业人口,意思为单位劳动力平均产出;普遍所用的“劳动生产率”是单位小时产出,所以实际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应该除以平均工时。由于中国人每年平均工作时间大概是2200小时,美国则为1750小时,所以实际上他的统计数据还要高估了,所以这个值应该为6%左右。由于我国处于后人口红利期,人口赡养比例较低,就业人口比例依旧高于平均水平。我国现在约有7.75亿人就业,而美国只有1.5亿人就业;同时我国就业人口工作时间都更长,分母更大的情况下分子就更小,所以实际上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和技术领先国家(美国)要比经济水平相对更低。

这个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在日本和韩国也是如此,普遍估计韩国的劳动生产率仅仅为美国的50.2%,日本则为65.4%。西班牙本身经济水平和韩国相近,但是工作时间远远少于韩国,实际上这意味着西班牙的劳动生产率远高于韩国,而根据OECD的估计西班牙的劳动生产率则为美国的74.5%。


即使如此,这个数据很明显是过分低估了中国的经济水平。理由有两个:

  1. 他使用的是2005年的美元计价,实际上应该调整到更接近现在的美元来计价(接近现价)。例如OECD使用的是2010年的不变价美元,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韩国等新兴国家的经济水平,这一点 @Orz辉 所提到了。
  2. 汇率价值严重影响了测算,不管是韩国这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新兴国家,还是波兰、土耳其等比较发达的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汇率被低估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来说,如果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相当长时间保持和技术领先国家(如美国)相近的水平,那么用汇率计算的误差就小;而韩国、波兰、土耳其这些国家生产率快速追赶的国家则被低估。一个事实是波兰和土耳其如果用汇率计算的话,人均GDP则仅仅为10000美元,而实际上用购买力衡量则超过25000美元,所以OCED的统计表明,土耳其和波兰的生产率实际上和韩国相当,都超过了美国的50%,而不是仅仅为20%。所以实际上,统计局并没有考虑到每年76978元/人的实际价值是多少,而OECD的经济学家则使用的是PPPs。


一个可靠的方式是使用尽可能接近现价的不变价计算单位,并且使用购买力计算,例如OECD本身选择的是constant prices 2010 and PPPs。考虑到这两点我们做估算的话,中国的人均GDP按照购买力衡量现在大约美国的25%,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的可靠应该略高于美国的20%。所以,普遍的估计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略微高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的20%,一个比较精确的说法应该是21%。

从某种意义上,即使是21%的数字,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应该是被低估的。因为中国的经济规模应该大大高于现在已经测算的规模,在过去5年中国就已经更改了3次统计测量方式,每一次都提高了经济规模。即使如此,潜在的经济规模依旧存在,所以经济水平的低估意味着劳动生产率被低估了。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官方声称的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远高估了,因为中国政府高估了自己经济增长的速度。




  

相关话题

  为何在知乎比在豆瓣更易获得关注? 
  为什么有人去国外读 China Studies? 
  怎么评价锤子科技发布的坚果 Pro 2? 
  脑机接口离实际应用还有多远?未来能否帮助障碍人士恢复生活能力? 
  农产品上线互联网预售的市场前景? 
  如何看待普林斯顿大学全面禁止师生恋? 
  腾讯时隔多年发布全新品牌片,把“助力实体经济”作为新的品牌主张,如何看待互联网公司都在“数实融合”? 
  一个无监督学习算法,如何判断其好坏呢? 
  将来医院哪个科室医生最容易/不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 
  接私活结果最后钱要不回来该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如果丰臣秀吉攻打明朝的计划成功那现在是否也可以称之为中国?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看起来唐朝实行科举没有受到阻力?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