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楚霸王项羽真的在乌江被困时一人斩杀了几百人吗? 第1页

  

user avatar   lao-yue-2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司马迁写这段,是听他女婿家讲的。


司马迁无儿,有女一人,嫁与杨敞。这杨敞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事情还真和老婆有关:

明年,昭帝崩。昌邑王征即位,淫乱,大将军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王更立。议既定,使大司农田延年报敞。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延年起至更衣,敞夫人遽从东箱谓敞曰:“此国大事,今大将军议已定,使九卿来报君侯。君侯不疾应,与大将军同心,犹与无决,先事诛矣。”延年从更衣还,敞、夫人与延年参语许诺,请奉大将军教令,遂共废昌邑王,立宣帝。宣帝即位月余,敞薨,谥曰敬侯。子忠嗣,以敞居位定策安宗庙,益封三千五百户。

昌邑王是否真的昏庸淫乱不谈,不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司马迁的女儿真是不简单,看问题十分透彻。

杨敞的曾祖,叫杨喜,高祖封赤泉侯。这位就更厉害了,灌婴手下亲手杀项羽并抢得遗体的五人之一。

《史记·项羽本纪》: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史记.灌婴传》上说项羽被手下士兵所杀。原文是: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
《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
《樊郦滕灌列传》: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其军将吏。下东城、历阳。渡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
《史记》、《汉书》如出一辙地记载:“灌婴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就是说灌婴所率数千骑中有五位勇士一齐冲上去,丛戟攒击,斩杀了项羽。杨喜、王翳、吕马童、吕胜、杨武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的事实,从《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中得到了证实。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赤泉侯杨喜:以郎中骑汉王二年从起杜~后从灌婴共斩项羽~侯~千九百户‛。
《元和郡县图志》:项羽自阴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骑。南走至乌江亭,灌婴等追羽,杨喜斩羽于东城。

所以啊,《史记》中为什么对此战的记叙那么明确又那么有戏剧性和画面感,惜字如金之中为什么会有“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这种当时“卒”级别小人物的精细描绘。当然是因为杨喜把这事当成老子最大的功绩,按家族传说那么一代代传下去。司马迁和杨家定亲以及日后亲家聚会的时候,杨家人几盅酒下去,开启了吹牛模式:“我们老爷子当年如何如何。”司马迁就顺便把这珍贵史料记录了下来。形成了今天《史记》的样子。

有一点浪漫主义的元素是肯定的,没有才不正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和写历史的人搞好关系,娶了独生女儿是最好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即使普通人和运动员的差距那都不一定是你能想象得到的水平了,更何况人家是天生神力,征战无数,被逼到生死边缘的西楚霸王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网球比赛要打到2小时的。最长4小时也可能。

足球能跑2小时的。

NBA能打4场的。一个黑人选手对付4-5个普通人毫无问题。


项羽盔甲枪肯定都是最好的,杀人是有技巧的。项羽又是有名的猛将。杀人只要重伤几乎就是死。

而且项羽把人马四分,带甲又无法认出来专门对付他。


对于项羽来说,杀一人(对手是普通士兵,不是大将),可能只是网球选手的一两下对抗,不会高过取得一分。所以杀百人以上是完全可能的。(杀汉将就只有个位数)


一般的人不会这样成果,很大是因为盔甲没这么好。(他受伤不少,十余创,但是甲好,不受影响)


明末战争,很多是大将+家兵一冲阵,几十个人就决定战争的胜利了。


user avatar   da-nei-y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 新界记者:那个怪物杀了几百人,幸亏我跑得快。
  • 新界机构:你确定吗?会不会有偏差?
  • 新界记者:我也不清楚,大概是杀了几百人吧。
  • 新界报刊:某年某月某日,某某某徒手杀死了几百人。


说白了,古代史料里,很多战场上的细节描述,就是这么被史官记载下来的。在古代,这种基本上靠路人在现场,用肉眼数人头,事后靠回忆来计算出来的杀人数量,有多少准确度和可信度呢?

何况在战事后,古代又没有法医来验尸检测,尸体在生前是谁杀的。在金庸武侠小说里,独孤求败能否拿把剑在战场上杀几百人?如果独孤求败不能,能否得出:

  • 项羽战力>独孤求败战力?

戚继光在他的兵书里,压根就没有给这种勇将以施展空间,他写道,战场上打仗【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注1)。

就是说在战场上,军队列阵而战,刀枪毗邻,本方勇将难以施展。换句话说,敌方勇将踏入军阵,也是像遇上刺猬一样,无处施展。

(注1)戚继光: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进或退?平日十分武艺,临时如用得五分出,亦可成功;用得八分,天下无敌;未有临阵用尽平日十分本事,而能从容活泼者也。谚云:到厮打时,忘了拿法。兵岂易言哉?

而像枪法,戚继光说了一通杨家枪、沙家枪、马家抢很牛逼【变幻莫测,神化无穷】,但是话锋一转到了战场上【施之於行阵,则又有不同者】(注2)。个人武艺到了战场上,都要化繁为简。

(注2)戚继光:夫长枪之法,始於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其妙在於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又莫贵於静也,静则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后世鲜有得其奥者,盖有之矣,或秘焉而不传,传之而失其真,是以行於世者卒皆沙家、马家之法。盖沙家竿子、马家长枪各有其妙,而有长短之异。其用惟杨家之法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故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信其然乎!施之於行阵,则又有不同者,何也?法欲简,立欲疏。非简无以解乱分纠,非疏无以腾挪进退,左右必佐以短兵,长短相卫,使彼我有相倚之势,得以舒其气,展其能,而不至於奔溃。兵法曰:气盈则战,气夺则避是已。今将六合之法并二十四势绘录於后,以广其所传云。

现在来看史料,按照《史记》的记载,项羽命令所有人【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光项羽本人就【杀汉军数百人】(注3),那么问题出来了,怎么验证这数百人都是项羽杀的?靠肉眼观测统计吗?

司马迁在差不多100年后写《史记项羽本纪》,能够做到的,无非是采集到过去在现场汉军的留给后世的口口传说了,但这种传说的杀死数百人,有多少可信度就存疑了。

(注3)史记项羽本纪: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

再说,项羽下马步行杀数百人,在体力上就是个严重的问题,现代视频里,日本的町井勋和机器人比试刀法,砍静止状态的竹席1000次就气喘吁吁,而UFC的格斗高手们打了十几分钟,就精疲力尽。人类在肾上激素爆发下的持续时间,是有限度的。

何况,古代的兵器可不是什么瑞士军刀的级别,兵器对砍出现个缺口都是正常的,多砍几下就弄不好就废了,而哪怕敌人的出血多了,沾手上就会打滑,连兵器都拿不稳。当场砍倒1个人,那这个人是不是立马死了,万一没有死,被项羽身边骑士补刀,这杀死人是否算在项羽身上?

楚汉时期,还有1位勇将,就是刘邦身边的樊哙,樊哙一辈子打下52县,但一辈子身经百战才斩首176人(注4),项羽1战就杀死数百人,难道项羽1个人 PK 100个樊哙?

(注4)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哙)益食邑千三百户,定食舞阳五千四百户。从,斩首百七十六级,虏二百八十八人。别,破军七,下城五,定郡六,县五十二,得丞相一人,将军十二人,二千石已下至三百石十一人。

其实原因很简单,司马迁写《史记》,可能有2种写法:

  • 第一种可能,司马迁难以从官方搜集到项羽资料,于是就采集100年后对项羽的各种传说,对项羽进行抒情,成就杀死数百人的夸张描述,然后记载在《史记》里。
  • 另一种可能,就是司马迁看到了汉将的官方数据,比如樊哙这样,可以严格计算斩首数的报功数字,一辈子斩首176级,也记载在《史记》里。

而以记载来看,项羽杀数百人也算不得什么。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1个人【独驱数千人】(注5),追着数千人砍。岳飞1个人面对【合众五十万】,说了一句【吾为诸君破之】,便【大败】50万敌军(注6)。

刘裕当斥候,遇上数千人,但有人目击刘裕1个人追着数千人砍;岳飞在800人面前,展示1个人大破50万人。这些都是史料记载的,但这种数字,你相信吗?

  • 刘敬宣和麾下援军看到刘裕追杀数千人,这肉眼观测的数字是否真实呢?
  • 岳飞部下800人,要是众口一词,主帅岳飞真的杀败50万人,是否该相信呢?
(注5)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贼皆走,裕所杀伤甚众。刘敬宣怪裕久不返,引兵寻之,见裕独驱数千人,咸共叹息。因进击贼,大破之,斩获千馀人。
(注6)宋史岳飞传:三年,贼王善、曹成、孔彦舟等合众五十万,薄南薰门。飞所部仅八百,众惧不敌,飞曰:“吾为诸君破之。”左挟弓,右运矛,横冲其阵,贼乱,大败之。

项羽肯定是罕见的勇将,但项羽杀死几百人,无非是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项羽的勇武,进行了文学性质的夸张。

我不是历史工作者,但史料看的太多了,对史料里的这种夸张的兵力或斩首数字,就会嗤之以鼻。

大内义兴:袁术有哪些势力,以至于敢称帝?

大内义兴:诸葛亮穷兵黩武,为什么还在蜀国官员及百姓中有那么高的威望?

大内义兴:为什么刘表活着的时候,孙家没把荆州打下来?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64赞的高票也是逗,脱离常识瞎喷,还心虚关评论,我是手无缚鸡之力,我还跑不过博尔特呢,但我知道没人能比马跑的快,项羽同理,维加斯那个拿M249在制高点往人堆偷袭扫射才打死50人,拿冷兵器砍瓜似的几百个,骑马与砍杀里不作弊都不可能,你当是三国无双?

“汉骑追者数千人”“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一个人就杀了汉军的10% ,还是步战,还是灌婴从秦地招募的精锐骑兵?即使到了南北朝发明灌钢法,锻造的兵器也经不起几百人的肉体骨骼和兵器碰撞。我真不知道洗地的各位是怎么想的。

––––––––––––––––––––––––––––––––––––––––––––––––––––––––––––

“我没见过,所以不存在”,我是没见过,但我知道有个东西叫人体极限,我知道冷兵器有多容易崩口卷刃。

––––––––––––––––––––––––––––––––––––––––––––––––––––––––––––

看见一个拿抗战期间刺死27个鬼子论证的,简直是在印证我的观点,这已经是近年来能找到的战场近战杀人极限了,而且是有战友协同的情况下才杀27个,你告诉我史记里的几百个可能吗?

还有个拿张桃芳说事的,且不说热兵器比冷兵器高出多少个量级的杀敌效率,人家是在上甘岭期间32天内毙敌214名,平均每天毙敌6.68名。项羽拿着冷兵器在一个钟头内杀掉了一个现代神枪手一个月的杀敌量,我感觉你是在侮辱我的智商。

––––––––––––––––––––––––––––––––––––––––––––––––––––––––––––

看评论区就知道知乎现在用户素质已经多接近贴吧,戾气重还反智。




  

相关话题

  打架以少胜多的可能性多大? 
  史记记载彭城之战,项羽带领的3万楚军打破刘邦带领的诸侯联军56万。如此悬殊的兵力对比究竟是如何办到? 
  刘邦为什么选韩信做大将军? 
  UMVUE(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的求法是什么? 
  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必备的知识? 
  为什么现在开始有人说刘邦吊打项羽了? 
  有什么好的统计学专业的学习网站吗? 
  如何评价徐晃和许褚打架? 
  刘邦为什么选韩信做大将军? 
  如何看待 Nature 上刊文宣称很多科学家缺乏统计学知识? 

前一个讨论
Hydrogen retention(氢滞留)是什么意思,能具体解释下么?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38号批评新势力的领航辅助成功率低、经常需要接管、没法用的观点?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