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小学不能五点以后放学? 第1页

  

user avatar   gaia-agul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看得我实在是太想笑了。

题主既然是一个小学孩子的家长,想必年纪也不太大。不知道05到10年间您有没有关注过教育相关的社会舆论。

那时候,嗬,教育专家,小说作家,报纸记者,到处都在喊减负。千万家长大力赞成,真可谓是民心所向啊~

然后现在,一代家长过去了,轮到您这代家长开始承担代价了,猛然发现不对劲?这就对了。

资本主义:Surprise motherfucker.jpg

真是生动的例子,展示了人民是如何被掌握喉舌、信息通道和解释权的阶级及他们的附庸所欺骗的,等刀子割到身上才发现晚了。

政策是不可能往回改了。可以预见,您会渡过很艰难的几年,要么花高价(相对于原本学校教育时间的象征性收费)给孩子报补习班或托管班,当然接送其实还是问题;要么夫妻双方有一人必须提早下班,甚至辞职专心照顾孩子;要么请一方老人住到家里来,帮忙接送和照顾孩子起居。这还只是显性的经济成本。如果这成本投入质量不高(比如现在绝大多数老人无法辅导孩子学习),可能还要付出以孩子不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主的更重大代价,人生代价。

所以,为了哪怕稍微提高您的孩子将来能把您家庭带往更高阶层、让他将来在下一代教育上不必再受困于您今日的窘迫之可能性,您的家庭只能咬紧牙关把养成学习习惯的这几年熬过去了。

至少,在咬紧牙关的同时,您还可以从现在开始准备好,在未来的某一个晚上,和您的孩子坐下来,谈谈那个叫做马克思主义的东西。


user avatar   hong-chen-wan-z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主动回答这个问题。从一个政策制定者的角度,而不是想当然的情感发泄方面的回答这个问题。下面全是干货。也让各位了解一下社会意愿反馈政府政策制定的过程,以及政策是怎么平衡和出台的。

(利益相关)我在一个二线城市的政府部门。恰好全程参与制定了本市学生五点放学的相关政策。同时,我也是一个小学生的家长。

首先说,学生三点还是五点放学表面看是一个简单的放学时间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管理问题。先说事件背景,因为素质教育政策,我市小学生多年前就已经是下午三点左右放学了,每天的时间还不尽相同,有时候两点多有时候三点多。这就造成了一个普遍问题,谁来接孩子,前些年城市发展不快,外地人较少,夫妻双方或一方是本地人的情况居多,所以接送孩子一般由退休的老人负责,而且都是小学生独生子女。少数老人有困难或者夫妻双方都是外地移居,老人不在身边的是少数,而且当时学校可以向家长适当收取一定费用发给老师,一个月收费百十元不多,帮助家长照看孩子到五点多家长下班。所以基本能解决这个问题,家长也没什么意见,毕竟一个月百十元,价格不高而且安全方便。

但是,随着政府管理逐渐规范,义务教育全面取消收费,学校再收费就属于乱收费,所以学校取消了这项收费,也就不再提供这项服务,毕竟老师们早上七点左右就到校了,工作时间较长,不收费就没有加班补贴给老师,没加班费还要担负安全管理等责任,老师们抵触情绪很强,并且这事也不讲理不合法。而且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双外地移居夫妻越来越多,家长很难做到三点钟就接孩子。有需求就有市场,小饭桌,托管班等等应时而生。放学后很多托管班来接孩子并提供照看,督促学习,甚至晚餐服务。但是问题就随之产生,一是安全隐患,一个托管班接好几个甚至更多孩子,安全有隐患。二是费用,托管班可不像学校收费这么低,至少都是几百上千起步,给家长带来了较大经济负担。

所以,近年来,每次两会,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民发声,呼吁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延迟放学,能够和家长下班基本做到同步。解决双职工家长接送孩子的难题,同时减轻家长经济负担,避免安全隐患。

每年两会后,相关部门都会收到代表和委员的建议提案,并且把这事就逐步列入了政策议程。政策制定过程中,面临几个问题。

第一是教育政策和教学管理问题,素质教育对于学校尤其小学的课时等方面是有规定的,如果三点来钟就已经完成了课时教育,那么剩下的大约两节课时间留在学校,学生干什么。教育部门要负责制定方案,素质教育,不能上课,但是可以用来素质拓展。比如照顾孩子写作业,开展文化,艺术,体育,手工,科普等相关素质提升教育,素质教育需要很多相关各方面授课者,本校老师够不够,不够的话,外聘人员是否可行,外聘人员如何聘用管理,外聘人员的经费如何解决。另外即便有外聘人员,本校老师还是要在场管理的,增加工作时间后,本校老师够不够,能不能满足工作需求,是否需要增加教师数量。增加工作时间后教师的加班补贴需要多少,如何解决。学生留校进行素质教育,是否强制,不强制的话如何解决学生不定时或者错时放学的问题,需不需要合班开展活动,这些都需要教育部门拿出详细的方案。

第二是教师工资待遇问题,教师工资现在是什么标准,增加上班时间算什么,如何增加工资,增加在哪个科目,如何制定发放标准和范围。既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工资政策,不能违规,还要能让教师觉得加班回报物有所值,有一定积极性,又要平衡其他财政全额补助的事业单位收入水平,不能过高产生单位间不平衡。还要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不能把增加的补贴搞成人人有份,普遍涨薪。这些问题需要人社部门拿出方案并指导教育部门制定细则。

第三是财政资金能否保障问题,各地财政水平不同,同一城市不同区县的财力差异很大,教师是最大的财政保障群体,一个人一年增加一万元,到一个区可能就是几千万上亿元,到全市就是几亿甚至十几亿元。一级政府一级财政,应该各级政府自行保障。但是经济差的政府没钱怎么办,是由市里统一出钱,还是各区自己出钱,出不起的地区,市里是否补助,补助多少,如何补助。市里能否负担。需不需要向省里申请补助。一旦成为刚性支出,市、区有没有可持续性。这些问题需要财政部门去平衡,测算,考虑。

第四是交通压力问题,大城市本身就存在交通拥堵问题,很多地方都在搞错时上下班。学生之前三点多放学,不管怎么说是对交通状况的一种缓解。现在统一到五点放学,和职工下班时间基本一致。会不会给交通带来更大压力,有哪些重点路段会可能造成严重拥堵和安全隐患,有什么疏解的措施和办法。这些需要交管部门提前预估并拿出方案。

---------------------------未完待续。

这是主要涉及到的几个部门,就这些问题,教育部门为主做了一些前期调研工作。各部门各自分工针对自己职责提了相应的意见。我们组织召开了十几次相关会议,因为一旦有不同的意见,各单位就要讨论原基础方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后期还时不时加入了一些其他部门一起研究。最后历时半年多吧。拿出了一个整体方案上报了政府,经过多位分管市领导审批并上常务会,最后方案得以执行。

最后方案大概就是,一、人社部门调整了教师工资整体标准,人均大概一年调增绩效工资五千元。并指导教育部门制定这部分绩效工资分配的整体方案。

二、教育部门制定了课后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要求各小学课后开展素质教育,五点之后放学。但是家长有特殊要求的,可以在统一时间段提前接孩子。统一时间各学校自己确定。各学校的课后素质教育计划依照整体方案和实际情况自己制定并报教育部门备案。

三、因实施课后素质教育缺少正式教师的,由各级教育部门内部协调,协调不能满足的,教育部门向政府申请,编办负责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增加。

四、财政部门负责保障经费,按人均一年大概八千元增加经费。其中五千元用于教师工资。三千元用于公用经费,支付素质教育开展所需的设备器具耗材,以及外聘技能老师劳务费用。市和区属财政支出各自承担,区财政不能支持的,市里根据各区实际情况予以资金补助。

五、交管部门负责在重点地区放学时间加派人员疏导交通。并通过设置单行路,限时通行管制等方式规划学校周边交通,缓解交通压力。

六、规划部门在学校周边加紧规划停车场地。并指导有条件的学校,放学时间开放操场等场地作为临时停车场所,缓解周边停车压力。

七、市区所有学校按此规定执行,郊区和县城可根据当地情况制定相关方案并报市教育部门备案。

现在已经实施了近一年,效果整体还不错,明年两会估计委员代表们不会再提了。

我们政府部门每天其实都在办各种事情,只不过很多看上去很小的事情,背后的协调和筹措并不简单,加之政府做事容错性太低,涉及公共事项一是稳字当先,二是流程要走,所以很多时候节奏会慢一点,希望大家能理解。另外还有各地方确实是实际情况差异很大,政府财力差异很大,很多东西暂时做不起来,也希望大家能理解。

当然,所有政策有利有弊,这个事情会砸掉很多小饭桌,托管班的饭碗。他们群体也会有意见,不过从社会利益整体大局考虑,这事也就没征求他们意见O(∩_∩)O哈哈~。

回到问题,小学能不能五点以后放学。可以的,完全可以,而且这应该会是大中城市的一个趋势,因为这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教育福利,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和公共教育均衡化的重要手段。但是这需要当地政府解决问题的意愿和态度,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的财政保障能力。如果财力不足的话,说实话很难解决。

----------------------------

我发现有的教师上来就愤恨的抱怨不考虑他们的工作辛苦,强制他们加班。我想说明一下,政策制定之所以会很长时间,就是要考虑各方的利益平衡。

方案制定过程中就反复研究过。现在我们这小学师生比基本是一比二十。一个班四十学生差不多两个老师。有素质教育任务的留下来,没有的提前走啊,留下干吗。现在小学不素质教育拓展,老师每天也差不多四点走。现在加两节课,五点放学,走的时间也就是推迟到最晚五点半。每周一天下午没课,中午放学。需要加班的时间每个老师每周平均两天,每天一个半小时。一周三小时而已。而且素质教育本身比正式上课轻松,还有经费保障外聘人员授课每周至少一天。外聘人员授课时候,留下看守的教师更轻松,只需要课前对接外聘人员,然后自己回办公室备课,判作业,课后对接家长接孩子即可,照样算到加班时间里。

每周三个小时加班。一月十二个小时。平均一小时大概五十元。按这标准一天八小时就是四百,一个月将近九千。这个标准给老师算加班费,怎么就压榨老师了。而且学校可以弹性工时,早上七点半到校也只需要安排第一节有课的老师,其余老师可以晚来,晚上五点多放学也是部分老师,其余可以早走。中午低年级学生需要看守的话也是部分老师轮流替换。早七点半到下午五点半根本不需要全部老师都死盯。合理安排弹性工作时间可以做到每天八到九小时工作时间,再刨除寒暑假,只要总时长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连加班都不算,只是等于课时增加所以额外支付绩效工资。

大家不知道什么有一种管理叫统筹管理吗。不会也没关系,方案里为什么要求人社部门指导教育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并且要求各学校备案各自实施细则。就是怕学校不会统筹管理啊。我们都想到了啊。





user avatar   mudofdo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学校的直接服务对象是谁?是家长吗?不是。明明是学生。所以,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小学生每次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最多也就是在20分钟-30分钟,每天能高效率投入学习的时间大约也就是6小时左右。如果早上9点上课,刨去中午午休时间下午4点多放学,一二年级3点多放学已经几乎是学生的极限了。更何况现在很多双职工家庭中午一般都会选择让学生在学校代伙,这也拉长了学生在校的时间。

知乎上一大群人喊着996的工作太累,没人权。其实现在的学生,哪怕是小学生,特别是城市里面的,很多都是过着887、787,甚至是797、7107的学习生活,有多少家长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当年我在一所较为著名的寄宿制私立学校实习。国庆假期前真的就有家长打上门来质问学校为什么假期不安排补课,这样荒废时间太不负责。级部部长当场怒怼:你们不就是想把孩子关学校然后自己多打几圈麻将吗!

在可能的情况下,教育主管部门也会要求学校尽可能满足家长的一些要求,就是题主所说的“社会现状”,但是有一个社会现状就是,你觉得的社会现状和别人孩子的社会现状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教育主管部门的条令局限于“公平全面”的限制注定不会让“所有人”满意。

有过一段时间,学校也是提供过晚放学的服务的,我记得大约10年前,我工作的学校就提供过这样的服务,一个月收费10元,家长最晚可以晚上6点来接。后来被家长(也可能不是家长,是谁你猜)以教育乱收费的名义举报了,后来这个服务也就没有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家长放学后没时间来接,请各种晚托班的人来接,一个月收费300-400不等。

最后,我还是要吐槽下我的教师同行们,在这种问题下面的回答还是脱不了吐苦水秀凄惨的苦情表演,而不是站在题主的角度来换位思考与人沟通,这种划开肚子看到底几碗粉的自我感动式的表演,非但不会提升教师的地位,只会让其他人都感到反感。毕竟这世道大家出卖时间和劳动力挣口饭吃都不容易,谁比谁惨还真不好说。而且小学下午放学早和上级部门体恤教师工作时间长有半毛钱关系,你在上级部门心中的是啥地位自己心里没点数么?你没有在晚上10点接到过电话要求明天上午8点交材料?你没有过下班前一刻被要求留下来补各种学习心得?你没有过创建文明城市的时候自己调课上马路去当交通志愿者或者戴个小红帽在路上捡烟头?苦水自己吐吐就好了,真像祥林嫂一样到处说,只能让别人反感。


不好意思,最近刚忙完一些事情,戾气比较重。

11.7更新两句

今天看了下面政府部门公务员的一个回答,觉得很全面了,看起来学校几点上学放学是个学校和教育部门动动嘴皮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举动。比如现在学校把学生的上学和放学时间和大家上下班时间基本同步,接送时间是可以保证了,但是很明显就是上下学高峰和上下班高峰会重叠,那时候的城市交通拥堵情况可能还要加剧,想像下一群上班族拖着疲惫的身体晃荡在地铁公交里,门一开涌进来一群小学生以及接送的家长,抑或是你开车一路堵到一个学校门口,门口横七竖八停满了接孩子的汽车电动车……那个画面确实太美。然后可能就是开始有单位本着人文考虑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上学高峰,结果导致上下班时间又与上下学时间不同步,接送又出现问题,然后家长再来呼吁,然后学校再调整,再同步,再拥堵,再调整……正所谓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所以,学校作为社会运转中的一环,是很难单独割裂出来单独考虑和解决的,其他的一切社会服务可能都需要因为某个环节的调整而需要重新改变来与之适应。这点也是我以前也多次在知乎上说过的:教育问题是没有办法单靠教育部门就能解决的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问:为什么会有全日制学校呢?

答:大人需要在他们上班的时候把孩子关起来。

实际上这对孩子又有什么好处呢?


user avatar   zhao-ben-shan-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课改啊,题主当年一定不关心“减负”。

坐标冀南农村,小学我们都是晚上五六点放学,冬天甚至摸黑回家,胡同没路灯,要自己带光源——记得是小蜡烛头,现在想来,当年有那么穷么~

00年左右看教育刊物,石家庄等地课改,孩子们三四点放学纷纷前往游戏厅,当时那个羡慕啊——可惜这好事没轮到我们。

普通上班族家长的反对也屡见报端,然而没人在乎,肉食者自有办法。我小表哥家里专门雇人去接他放学,年幼的我还笑他长不大,唉,穷孩子的精神胜利。

可学校毕竟承担着照顾孩子的责任,所以我们老家现在还是五六点。

欢迎题主享受素质教育,别忘了给孩子报补课班。


user avatar   qiancai_sai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中生求救楼


  

相关话题

  我很后悔小学三年都选择了善良,怎么办呢? 
  未来中国的中小学学校教育会小班化吗? 
  如何看待武汉近 10 名小学生排队被老师竹板打手,教育局通报「停课,致歉」?教育惩戒的界限在哪里? 
  孩子上完国际幼儿园后,又在公立学校读小学,那在国际幼儿园受到的教育还有意义吗? 
  孩子上小学,看到班级里同学有手机他也想要,有必要买吗? 
  当小学老师是否容易? 
  为什么孩子对课本上的知识学得很消极,对课本以外的知识却兴趣很浓? 
  在日本上小学好还是在国内上小学好? 
  一年级的女儿在班上被一个小男生亲了一下脸,这事需要处理吗? 
  如何看待「全国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长批改作业」?能否从根源解决问题?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令你细思恐极的冷知识?
下一个讨论
21日潮汕枪击案?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