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没用。
既不能抹平各生父母之间的学历差距,也不能抹平各生父母间的经济实力和能力差距,说白了就是做做样子。而且这个做做样子也是照顾体制内家庭的。各大部委决策的时候不会搬起石头砸体制内的脚。
幼儿园可以不教小学的东西,但是教育部能禁止幼儿的父母教小学的东西?
就算6岁入学,6岁小学生掌握800个常用汉字应该不算过高要求,只要父母陪伴时间达到基准水平,掌握800汉字一点都不难。四则运算,英语入门,都是差不多的情况。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只要汉字学好了,基本方法熏陶了,通过调动阅读积极性读儿童版百科全书很快也就启蒙了。学前班是没有了,家学班还能没有?
说白了对普通人家难点在哪?无非就是陪伴时间达标罢了。我上中学之前,就不知道有家庭还能晚于7.30开饭的。对下班的概念就是5.30下班,下班后休息,7点开饭,8点饭后就要进入晚间作息,10点就必须睡觉了。
可你们问问当代体制外的普通年轻人,有几个能做到6点进家门,7点开饭,7.30收拾家务,8点开始晚间学习和工作的?大部分能8点到家就已经算不错了,吃完饭收拾完饭碗都9点多了,学习?小孩子有精力吗?工作?白天放电一天,有多余的能量吗?
所以这个文件最后,就算从严执行,从小了来说,也没办法保证大部分家庭陪伴时间达标。说白了还是利好能够保证定时上下班群体、直接掌握教育资源群体的子弟。到时候都不用学区房,特定行业的特定子弟,仅靠苗子优质,家长科学规划学业,直接就能把学校教育质量撑上去。
从大了来说,就算掺沙子,但是掌握资源的人也有调配资源的权力。撑起公立小学声誉太简单了,只要掌握资源的人把超过阈值的资源砸进去,声誉很快就冒出头。这个时候就出现了下位单位严重依赖上位单位的情况,教育部的任何文件都不可能改变这种情况出现的必然性。
说起这个我就想起我小学,回校一看有三个院士参加共建,一个不挂附属牌子的小学而且不在帝都资源哪来的?不还是签了共建协议的强势高校带来的吗?A院士是本校职工,B院士是兄弟校职工,C院校是兄弟单位职工。哪天该高校教职工不高兴了,直接把资源收走,直接把资源给新小学,本单位高知子弟连同隔壁单位的子弟(包括技术军官和医生后代)全部送入新学校,帮新学校打出名气也就3-4年的事情。买了学区房,但是节奏没踏对,又有什么用?
初衷是好的,但是结果很可能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好。
禁止学校教授,小学内容初衷是减轻孩子的负担,保证在小学时候同一起跑线起跑,但事实上呢,禁止学校教授,但是有各种校外辅导啊,你觉得哪个家长会落下?英语数理逻辑,各种艺术类的辅导层出不穷。你不许教授小学英语,人家叫做英语戏剧表演。你不是不许教授小学内容吗?人家以艺术的名义教授英语………所以呀,很多幼儿园搞学前班搞小学内容的教育,根源不是幼儿园喜欢这么做,也不是小学喜欢这么做,根源在于家长的焦虑。教育部能管住幼儿园,能管住小学却管不住家长。只要家长依旧焦虑,就一定有渠道把小孩送进校外补习班。
前两天也看到报道,北京不再允许6岁以前的小孩进行学前教育,同时对于各类校外补习班也进行限制(据传),其实要绕开也很简单。学生减负的问题喊了这么多年,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好学校就那么点,以后的好工作就那么点好,工作与坏工作之间的差距又那么大,家长都是焦虑的。资源的相对匮乏状态不解决,家长的焦虑就无法解决。严苛的选拔机制,不改变负担是没有办法减的。要缓解,避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是在桥头立个牌子说大家不要急,而是一方面要把桥拓宽,另一方面要保证掉下去的人也活得很好。当掉下去的人不至于很惨的时候,上面的人就不会太挤。
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就近入学,翻译过来叫做学区房继续增值。学生的负担可能降低了整个家庭的负担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