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女儿四岁,胆小懦弱,在幼儿园被欺负,回家不敢说,我很着急沟通,却被女儿误解,如何解决? 第1页

  

user avatar   rainy-sun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评论区有质疑说题主不想声讨老师,为何答案里半篇讲的都是老师。首先,题主虽然说不想声讨老师,可是列的一二三点里都有提到老师,并且体现出对老师的极度不信任,可是孩子的问题老师才是我们最应该沟通的对象。我们不在孩子身边的时候,孩子不托付给老师托付给谁?孩子一天24个小时,除去10个小时的睡眠,剩下的8个小时同老师在一起,为什么不跟老师沟通呢?即使老师有疏忽,不也是需要有人提醒吗?不同老师沟通,又无法同孩子沟通的结果最后伤害的是谁,难道家长不明白吗?而家长的各种不信任老师又如何能感觉不到?在这种不信任的状况下,老师又怎会有动力去改进,因为怎么样都是不相信的。恶性循环下,到底谁是受害者?家长难道看不清楚吗?

评论区有不少人觉得我是幼师,或者亲戚里有幼师,甚至把我踢出了“我们家长”的队伍。如今说几句不诋毁老师的话多半是老师阵营里的人,这个逻辑着实是这个年代的悲哀。我的确有不少朋友是幼师,他们有的曾经是我的老师,有的是我孩子的老师。她们给了我无数教育方面的专业指导,帮助我教育好我的孩子。老师是人生过客,他们在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出现又消失,而感恩的心不该随之而消失。正因为这不带功利的感恩,才会在孩子毕业许久后还是朋友。正因为有这样的言传身教,孩子才会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温暖地成长。幼师不是圣人,她们有好多自己都没有结婚生子,带孩子作为新手妈妈们,我们都会走不同的弯路,为何却苛责老师至此?

另外关于上厕所的故事,我有一段有趣的经历要分享。我在伯克利数学圈当义工。主要负责协助保持教室秩序,协助启发小朋友思考,分发一些资料等的工作,以确保数学教授授课时能不被分散注意力。课上的小朋友都是六七岁的孩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带着孩子去厕所。有那么几个孩子一共五十分钟的课,会去三四次厕所,有时刚去过,五分钟后又要去,有的时候两个孩子商量好一起去。由于这里要求义工等在厕所外面,又碍于性别,进去的男孩子十分钟十五分钟不出来,义工没有任何办法。经常是出来一看已经下课了,孩子欢呼雀跃。我唯一能做的是一次带一个孩子,保证他们不凑到一起,实在没有办法从厕所里把他们揪出来。等在厕所外面同另一个义工妈妈面面相觑的时候,我多希望能对进去的孩子说,数到十,不出来的话就留下来再上一节数学课把时间补上啊...我不能,只能对浪费了宝贵时间的孩子感到万分的遗憾。

*****************************************************

以下是原答案

先说说上厕所的事情吧。首先老师没进去我看来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因为午睡多是中饭过后,中饭过后收拾以及铺床之类的都需要老师,而老师这个办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小朋友一起去厕所如果老师不能陪同,经常聊啊闹啊都不出来,这样不仅影响下一拨小朋友上厕所的时间,自己的午睡时间一样影响。所以,这类事情发生的时候尽可能不要责怪老师太多,或者直接给老师戴一顶"不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想迅速完成自己工作的人”...

事实上,老师让孩子们自己上厕所是完全正确的。四岁的孩子,慢慢学着独立上厕所不是什么不应该的事情啊。如果在美国,老师会有意识留在外面,有的孩子甚至会有意识关上门,独立上厕所,保护自己隐私。

继续说老师,家长教孩子“不要去理老师数的十个数”孩子怎么能不哭?老师上厕所的十个数不理,那么吃饭如果有二十个数理不理?起床的十个数理不理?……这是老师教学的一种方式,也就是美国这里经常会给孩子用的定时器的方式,给孩子一个时间观念。妈妈说今天你必须不要理会,老师是跟你开玩笑的,那么哪十个数是需要理会的,哪十个数又是开玩笑的呢?

还是说老师,“老师不敢扣住她”这样的话说出来明显就成了老师的对立面。孩子一天跟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比家长要长,很多时候同老师的感情不亚于家长,而家长要毁掉她心中另一个依赖的人,她如何能不伤心不难过?

说说该怎么办吧。

所有的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没有一个妈妈愿意看到孩子因为别的孩子喊一声憋着尿起来,憋着去睡觉。但是孩子如果坐到马桶上,又很憋的情况下如何能控制不尿站起来憋着去睡觉?睡醒了又怎么能不尿床?多数情况下,是因为孩子不尿急。做妈的都知道,孩子一憋尿午睡要不睡不着,要不睡醒直接画地图。如果没发生,孩子应该没那么憋。所以妈妈完全可以放宽心。就像有答案中说的一样,孩子同妈妈分享这个故事的重点是什么,是说有小朋友很霸道,欺负她,还是很骄傲,自己可以把上厕所的机会让给别的孩子?

当然,即使孩子不那么憋,即使她愿意把自己的时间让给别的孩子也不代表她应该这么做。如果她感觉到有压力,不得不让位,那么告诉她,小朋友让她快点儿下来的意思是让她快点儿尿完下来,不是不让她尿,她可以快点儿尿完下来的。而且老师教的大家做什么都要排队,不是吗?当然如果不憋不想尿让给更憋的小朋友也是很棒的。我们在厕所门口排队不也是会经常让给一些年龄更小更需要的小朋友吗?如果觉得委屈,记得随时跟老师说,在幼儿园里老师就是妈妈,妈妈上班的时候不能在宝宝身边,老师会帮助宝宝的。下来穿上裤子就把这事告诉老师,老师一定会让你尿尿的。同时,不放心完全可以试试同老师交流,听听老师怎么说的。有的时候妈妈的视角和老师的视角可能有很大区别。

举个例子,我见过自己的孩子在教室里做题永远是最后一个交作业,甚至别的孩子做完了她还有很大一部分没写完。就此我跟老师交流,说是不是孩子很拖沓,没有时间观念。结果老师告诉我是因为她希望所有的作业都做到完美,填色要填的没有一点儿留白,而大部分孩子都是图快,所以她经常会慢一些,不要紧的。

孩子的个性或许没有妈妈想象的那样懦弱,妈妈所要观察的是孩子是不是开心,喜不喜欢幼儿园,喜不喜欢老师,有没有好朋友,如果这一切都没有问题,不要太过担心。

需要担心的应该是孩子同妈妈之间的交流不畅

孩子和妈妈之间应该是无话不说的,孩子愿意跟妈妈交流,但是妈妈不能给孩子强加她不想要的,孩子同妈妈交流过程中,首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因为妈妈能成为孩子心中最信任无话不说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比如孩子回家说,xx用外套甩我,把我甩疼了,甩哭了,老师把xx留下来批评了。妈妈通常是问甩到哪里了,有没有事,没有事就抱一抱,同时告诉她,别的小朋友甩衣服的时候你离得远一些,还要叮嘱一句,以后我们也不可以甩衣服,因为会伤到别的小朋友。如果学校里的老师都处理了,那么孩子需要妈妈的就是倾听和拥抱。

又比如孩子去她最好的朋友家玩。男孩子要求她挑战自己,跳凳子上,他告诉她必须为他这么做。结果她摔了一个大马趴,脸摔得差点儿破相。妈妈晚上从男孩家长那里接来孩子,心痛的抱着孩子痛哭。她说,妈妈,我不疼。我没事。真的。这种时候,妈妈如果揪着男孩子大骂一通,只会让她更伤心。妈妈能做的只有抱着她告诉她要保护好自己不让自己受伤,不让妈妈心疼,不让妈妈哭。不想做的事情绝对不因为好朋友的要求而去做,要坚定地学会说不,我不会。

……

妈妈是孩子的保护伞,前提是孩子愿意带上这把伞,而多数的时候,都是晴天,孩子需要的,仅仅是这一把伞的陪伴和倾听。晴天的时候,孩子不需要这把伞,但是也让孩子带着,偶尔也能挡挡烈日。不要让孩子拒绝带伞,即使狂风暴雨下都坚决不要它,那才是最不应该发生的...




  

相关话题

  河南小区土方现 4 具儿童尸体,疑似土方压埋窒息所致,到底发生了什么? 
  怀孕五个月,老公粗暴地拒绝谈生产后谁带孩子的话题,他会是个好爸爸吗? 
  那些被抱睡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有哪些绘本让你和孩子百读不厌? 
  父母把孩子带到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世上,天然就欠孩子的,为什么反而颠倒黑白说孩子欠他们呢? 
  为什么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吃不消大人们的带娃「神」操作,宝宝上知乎会如何「吐槽」? 
  孩子三年级,不愿意上学怎么办? 
  发现孩子喜欢和比他成绩差的孩子玩,怎么办? 
  你会害怕孩子以后不孝顺吗? 

前一个讨论
在C#中,如何实现跟native dll 中途的线程间通信?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 ISP 要把上行流量设置得明显低于下行流量?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