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轴心国有没有翻盘的机会? 第1页

  

user avatar   shi-le-ke-he-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题主ID的那一刻我绷不住了。虽然早就知道这位大概有点那啥,经常在知乎发泄其混乱的情绪,但看到一个长期以“反苏的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固执地在苏联相关话题下面碰瓷的人,实际上是一个纳粹崇拜者的时候,我还是感到忍俊不禁。

这下爱国了。这下素质了。



一边和保尔·柯察金做同志,一边吹毛求疵苏联的“错误”,一边把东斯拉夫人、犹太人说成罪恶滔天,一边崇拜希特勒、架空轴心国胜利的世界,这爱国者,太厉害了呢。

一边沉浸于纳粹匪帮的“悲情”,一边对苏联做出夸张的抹黑,这很难让人不去揣摩你的评价体系和出发点到底是什么。

总的来说,还是建议题主改掉碰瓷的习惯。因为对纳粹的一点崇拜情绪而黑苏你就直说嘛,何必每次都假装一副“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模样说些前后矛盾的话呢?

事实上,任何正常的马克思主义者或者普通的爱国者都不敢和纳粹同情者互称“同志”,永远不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前也就是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民族主义-实用主义缝合体,结果仔细一看居然是个纳粹同情者,那确实蚌埠住,必须得坚决与其切割。

如何看待拜登给戈尔巴乔夫祝寿? - 石勒喀河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47337831/answer/1771093307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来就没有,除非不开战。那些YY冬天的不知道德国的汽油勉强开到莫斯科,还得指望阿塞拜疆的苏联油田才能开回去。日本大和武藏信浓三艘战舰成功让日本民间回到竹木石器时代。油也是有去无回的。比起他们后期的必然失败,他们初期的得胜反而是充满了无限的偶然成分,完全是撞了大运,运气是会用光的。


user avatar   yi-li-li-ya-de-ma-k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谈日本(扁鹊三连,没救了,骨子里太弱,怎么都翻不了盘,等着被美国干翻吧),只谈德国,不求全面胜利,只求体面和平。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有,但是前提是德国尽快进入总体战,时间点就在40年干翻法国之后。

我觉得太多人纠结于战术细节,我以前也好动不动拿出个地图,然后唠唠叨叨说上半天,这个战役该怎么打,那个战役该怎么打,但是后来我逐渐发现,这都是在赌。把整个战争赌在一两场战役上,什么敦刻尔克能抓住多少英国佬,直布罗陀该不该打,该不该南下基辅等等。比如下面这篇回答:

这篇回答里,我认为,最重要,最核心的就是:快速开启总体战 那一条。

全面战争,比拼的不仅是前线将军们的能力,还是后方工业生产的实力。就像金庸在《神雕侠侣》里形容杨过拿到的玄铁重剑一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好比一力降十会,内功深厚的人,不用那些花花肠子。工业NB的国家,靠着平推,也能耗死对手。这就是现代战争的最根本特质,鲁登道夫在一战末期已经窥见了一二,但是他的《总体战》一书错误的把总体战精髓归因到了全国人民的精神,颇有点精神原子弹的味道。

为了弥补我研究逻辑上的空缺,我在自己的《第聂伯河会战》系列中,单独拿出了一集讲解纳粹德国总体战上缺失的一环,即工业整合。

简单说来,40年击败法国后,德国已经掌握了西欧和中欧绝大部分的工业体系(德国+法国+低地国家+捷克+波兰),可以说欧洲大陆上传统工业区的精华基本都在纳粹的控制下。这时候,如果决定对苏战争不可避免(当然,我也认为不可避免),那么要做的不是沉迷享乐,而是尽快进入全面动员,协调军工生产,释放产能。

但现实中是什么样的呢?光军工一块,德国就变成了真正的“九头蛇”,各自为政,机构臃肿。

40年3月份,希特勒下令成立了“帝国军备和弹药部”(Reichsministerium für Bewaffnung und Munition)后,关乎到前线数百万将士手中衣食住行的生产任务,由戈林的“四年计划办公室”,托马斯的“国防经济和军备办公室”和托特的“帝国军备和弹药部”一起主管。如果你以为戈林是总扛把子,你就错了。托马斯是OKW的人,戈林只能通过“四年计划办公室”派出代表指导工作。如果你以为托特会听托马斯的,你又错了,托特是老党员,老工程师,人家有自己的思路,必要起来,连元首都可以不甩(帝国高速路体系就是他规划的)。最终他们还都得依靠冯克的“经济部”给他们筹备生产物资。

复杂的第三帝国军工生产体系图。左边一大块是行政监管“四年计划办公室”,右边的是军方监管代表

这种明面上相互制衡,其实无比地下的行政安排,最终导致的就是对苏战争开始后,前线没有一天不喊着“缺粮少弹没人”!弹药不足的情况长期困扰着前线部队,从飞机,到大炮,到坦克,反正从进入苏联那一刻开始,德军东线部队就基本没有见到过齐装满员的情况。下图很好的给出了1939年到1941年每个季度德军军工的生产情况。如果把1942年1-2月份算作基期(100)的话,可以看到,军火生产在1940年3季度后,就开始持续走弱,,从6月份(2季度结束)开始,到1941年底,弹药的生产竟然是下滑的,要知道,那时候已经到了莫斯科战役最关键的时刻。不仅弹药,轰炸机,武器生产都出现了下滑,可能唯一好一点的就是炸药了。

1939-1941年德国军工生产指数图,1942年1-2月份为100基期

卡尔加里大学的Gore Brett Thomas在其文章中写道:“工业界抱怨政府缺乏清晰计划;托马斯抱怨都是冯克搞的鬼,他的经济部无法承担整体筹划的职能;还有那些党的官僚们,对于民用和经济领域的其他要求过于妥协。讽刺的是,纳粹党一方面极力想尽快的将经济全面转入战时,但是又小心翼翼的避免激起民愤的大规模(经济)破坏,反而最终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充满了混乱和疑惑的争斗。”

那么武器生产上不去,是因为物资不够么?显然不是。Rolf Wagenfuhr的图证明,1939-41年间,德军花在采购武器上的钱基本都翻了4倍,炸药更是接近10倍。钱花了,武器呢?按理说德军应该至少可以武装起比1939年多4倍的部队才对。

1939-1941年纳粹德国军工生产的实际开销,单位是百万帝国马克

军史界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大量的物资积压导致的。也就是订单下了,钱给了,物资还在采购,或者采购完但是没有投入生产线,亦或是生产太慢,没有交货。总之,花出去的钱和生产处来的武器之间存在巨大的“淤积”,这个巨大的“淤积”导致前线部队一直抱怨武器弹药不足。

我觉得还有一点:大量的贪污造成了生产中“摩擦成本”暴增。毕竟战时,巨量的订单涌入,分包个两三次都很正常,然后你家分一点,我家分一点,回扣多拿一点,等等,最终导致了巨量的资金消失在了生产体系中。还记得繁荣的民间生产市场么,没有钱,哪有那么多需求?有了钱,哪怕政府要求关停并转民用企业,也会有人铤而走险的生产。所以,以后别说什么德意志代表高效率,谁说你就把这两张图拍到他脸上。

希特勒不知道这些么?他当然知道。OKW收到的那些报告,他都清楚的。无奈纳粹党不是他一个人的党,德国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德国。一帮人天天一口一个“Mein Fuhrer”,然后转脸就开始搞自己的小九九。戈林贪污腐败,又吸毒;希姆莱阴险狡诈又智商不足,老想着经营自己SS那摊小王国;党内诸如鲍曼等人,成事不足,打小报告有余;三军的高层都想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争点利益;还有那些容克军工复合体的大佬们,哪个不想赚够最后一个铜板?

整合的事从托特开始就一直在做,然后托特还是个倔脾气,元首的话,打了折的听。42年2月死于离奇的空难后(起飞五分钟就爆炸),听话又有能力的施佩尔终于被提拔了上来。

施佩尔是带着“尚方宝剑”上任的,这点大家都很清楚。戈林在2月10日很知趣的下命令委任施佩尔接任托特的“四年计划”建筑总代表职位。13号,施佩尔召集三军军械生产代表,OKW的代表和工业界代表(注意没有经济部和“四年计划”的代表),达成共识:施佩尔将会主导未来的军工生产计划。希特勒几乎立刻给予了批准,然后18日,施佩尔的任命下达,他正式成为了“帝国军备和弹药部”主管,外加帝国道路交通检察长,水利电力检察长,纳粹党科技处主任,以及“托特”组织总指挥(纳粹党麾下巨大的工程公司)。

此时,施佩尔的头上,名义上还有戈林的“四年计划办公室”。这是施佩尔“集中化”军工生产路上的绊脚石。借助希特勒的支持,他成功的让戈林在3月1日签署命令,任命其为“四年计划办公室军备生产总代表”(瞧瞧这拗口的名字,德文绝对是噩梦Generalbevollmächtigter für Rüstungsausgaben)。

当然,光有这些头衔还不管用,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掌控力逐渐深入到工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3月20日,施佩尔开始通过成立“核心委员会”控制海军造船领域;4月20日,他又发布命令,宣布军工生产系统不仅要掌控军备生产,还要控制所有和战争相关的“终端物资”(kriegswichtige Fertigungszweige)的生产,还有那些“零配件”的生产。终端物资的生产厂商被整合进“核心委员会”,“专门委员会”和“生产委员会”;零配件的生产被划分到“核心圈”,“专门圈”和“生产圈”,三个不同优先级的圈子。这3个委员会和3个圈,都有权力将他们手中的订单分派给下面的成员和外围的厂商,并且有权力越过已有的其他低优先级的生产和配给任务直接安排生产。

紧接着,施佩尔开始对冯克的经济部施加影响,在他的“卧底”汉斯.凯尔(Hans Kehrl)协助下,施佩尔成功说服冯克放权。接下来,“帝国钢铁联盟”,“帝国煤炭联盟”,“帝国纺织联盟”纷纷成立,这些联盟的头头都由施佩尔提名,希特勒批准,虽然经济部保持着管理的名义,但是它们全部听命于施佩尔一人。

1943年5月,希特勒授予施佩尔“弗里茨.托特戒指”,代表着其最终加冕德国工业“大独裁官”

施佩尔的确开启了德国军工生产的狂潮。从他接手开始,短时间内,军火生产就增长了50%,然后类似坦克,飞机等产能更是节节提高,一切看起来都很好,不是么?

但是太晚了。随着盟军在43年开启对德大规模轰炸,并且不断优化轰炸的目标,从一开始的城镇逐渐过渡到交通,油料,轴承等工业生产核心设施,德国的后方生产开始受到了大规模的阻断。1943年1季度的军工生产水平已经是1942年的接近2倍,按照Webster和Frankland的估算,从1943年2季度开始衡量德国潜在军工产出水平的话,一直到1943年年末,实际产出/潜在产能这个比例(姑且叫产出率吧)基本都维持在91%以上,而且产量产能都在提升。但是从1944年1季度开始,产出率下降到88%,然后2季度短暂的提升到93%后,一路下滑到70%。而且更重要的是,德国的潜在生产能力一直在提升,从1943年2季度,到1945年1季度,基本又要翻了一番。这最起码可以说明一个事实,施佩尔对德国工业的整合效果,的确很明显!哪怕是工业投资在1942年已经达峰,但是生产流程优化,科学的分包制,工业标准化等等,也会提升潜在的产能(最直接的例子,XXI型潜艇,分段直接分包,然后到厂里组合,比原来整体舾装效率提升了近100%)。只不过这些潜在产能的释放被盟军的轰炸给压制了,可以说,1943年,是德国工业最后的甜蜜时光。随着帝国防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luftwaffe逐渐被海量的盟军飞机淹没,德国工业体系也慢慢暴露在对手的直接打击下。施佩尔努力编织的“总体战”生产体系,从来没有完全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能力,因为留给他的时间窗口只有转瞬即逝的一瞬间。

可以看到,进入1944年,德国的军工产出率不断下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盟军战略轰炸的效果

而东面,随着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苏联的反击狂潮不可避免。希特勒和OKW一帮头头们想维持住一条完整的防线,最起码保证对乌克兰大部分的占领。不仅是因为维持国内士气的需要,更是因为乌克兰至关重要的经济价值。

1940年,乌克兰地区产出的谷物占到了苏联整体谷物产量的23%,即2714万吨。如果不是因为战争,这个数字在1941年会增长到2958万吨。战前顿巴斯地区供给了苏联60%的烟煤,卡夫巴斯(Kryvyi Rih)出产苏联61.5%的铁矿石,乌克兰出产的锰矿石支撑了苏联1/3的需求量。第聂伯河工业区和顿巴斯工业区生铁和粗钢的产量占到了整个苏联战前产量的67%和52%。战前德国经济情报部门估计,卡夫巴斯地区的铁矿石储量可以达到15亿吨(高品位),尼科波尔(Nikopol,第聂伯彼得洛夫斯克以南)地区的锰矿储量可以达到4.5亿吨,至于烟煤什么的,更不用说了。所有这些是德国经济部门眼巴巴盯着的香饽饽。

乌克兰在苏联农业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外,1941年夏到1944年春,德国还从乌克兰掠夺了501.6万吨同样的谷物。乌克兰还给帝国提供了413万吨的饲料,95.2万吨的油籽,56.3万吨的牲畜肉类,10.7亿枚鸡蛋,2万吨油脂,20.6万吨黄油,328万吨土豆和40.1万吨糖类。这些产品质量不逊于法国货,而且数量上某些品种还要多很多。

二战法国和乌克兰对德国农业供给的对比图

没有了乌克兰,以上这些资源都需要额外找地方来供给,不论是德国人的生产水平还是工业生产,说不受到明显影响是不可能的。

但是德国能维持住战线么?就靠着还没完全发挥出实力的工业体系,还有那亟待改革的臃肿的人力调配机制?错过了历史给的机遇窗口,等待德国的,不是逆境翻盘,而是被苏联600万大军,和美国雄厚的工业实力彻底压垮的现实。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43年再来做改革,已经太晚了,42年时间都很着急,40年开始转入总体战,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最近正在写第聂伯河系列,欢迎大家点赞分享,有好的意见,也欢迎私信交流:


user avatar   Fourthforce-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若巡 补充一点资料

关于美国在正式参战前的战争准备以及德国的短期动员,大致可概括如下:

当然,统计口径不太一样。其中美国按军费占NNP比例以当前生产要素成本结算;鞑英按军费占国民净支出比例以当前币值结算;苏联按军费占GNP比例以1937年币值结算;德国按军费占NNP比例以当前币值结算;意大利按军费占GDP比例以当前币值结算。虽然统计口径各有差异,但做个大致比较还是可行的

从表格中可见,1939年德国的32%军费开支占比一骑绝尘,德国战争初期的“强势”表现毫无疑问与提前动员有重大关联;至于美国,作为1941年12月7日被偷袭珍珠港以后才参战的和平国家,居然1941年军费开支占比突然飙升到14%,相当于去年的4倍有余/前年的整整7倍,怎么看都是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动手宰人,基本可以认定美国哪怕不被偷袭珍珠港,哪天也是要匡扶正义保卫和平的

顺便附上各国GDP对比图:

通过本图可知,在GDP方面美国单独一档不针对谁;苏德英总体属于同等体量,其中苏联本身实力最强但因为德军攻入本土一度吃了锉刀,德国本身比苏联弱一点但胜在给苏联来了一锉刀(尽管这一锉刀的威力并没有某些睿智嘴里那么巨大),英国是三者中最菜的但也在同一体量上;日本意大利加起来只能和前3个大致持平

大致是1个S+2个A+大量腿部挂件打1个A+2个B+少量腿部挂件

不过这里是GDP,不含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而德国是有占领区提供数量空前的智商税的。所以基于GDP而非GNP的苏德英实力对比中德国实力还被低估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鞑英貌似在二战中是个没有什么卵用的喽啰角色,但实际上它的GDP和军费开支占比都是能和苏德谈笑风生的存在。尽管这并不能改变它在许多吃瓜群众眼中没有什么卵用的形象

另需特别说明的是德国军费开支占比这么高不是自身动员程度高,而是纯属智商税收的够狠:


------------------------分割线------------------------


顺便扯一点本问题下某些魔幻答案中的奇谈怪论

1942年,苏联六七成工业被德军打残

当然,小熊确有其人,此人大致是这样的画风:

战时德国工业能力数倍于苏联,毫无疑问

或者是这样:

宣称如果没有白头山天降伟人的援助,101将无法拿下东北(本人将这一言论收录于贴吧)

于是吓得我赶紧翻了翻书

根据本书中提供的数据可知,1940-5年苏联工业产出分别为751、733、648、757、849、719亿卢布。已全部换算为1937年卢布币值。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1940年苏德战争还没爆发。而在1941-5年的苏德战争中,苏联工业产出最低为648亿卢布,相当于1937年工业产出的99%;相比之下,苏德战争爆发前的最后1个整年1940年相当于1937年产出的115%;这几年中产出最大的1944年则相当于1937年产出的130%

当然,工业是可以分为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的。1940-5年苏联军用工业产出分别为105、168、387、478、523、367亿卢布;1940-5年苏联民用工业产出分别为645、565、261、278、326、352亿卢布。在军工产出在全部工业产出占比最丧心病狂的1943年,军工产出在全部工业产出中占比达63.14%

或者再细化一下,就是这样: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苏联工业总产能在苏德战争期间并无巨大下跌,只是由于军工领域的产能暴增,导致民工领域的产能必然大量下降;以及,单独以军工产能暴增或民工产能大减论证苏联战时工业产能暴增或大减都是睿智行为


作为对照,可以观看一下德国的情况:

在德国工业各类产品的占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军工占比从1938-44年分别为7%、9%、16%、16%、22%、31%、40%

当然,前文已经提到,德国军费开支占比是二战诸强之最,连一向被认定为“动员效率高的吓人”的苏联都略输风骚。至于为什么德国军费开支占比那么高,军工产出占比那么低,似乎是个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德国人自己已经做过总结:

——简而言之,由于德三高层于本位面历史下的1941年12月感觉“摊上大事了”,于是希特勒决心踢开效率极为低下的国防军高层,改由托特及其手下的人接手更多的战时生产项目(第2段第1句原文直译为:那些以军事经济方法领导武器生产并造成了产量的停滞甚至下降的国防军领导人的低效/无能,为弗里茨·托特赢得更多权力铺好了地毯)

至于《德国的战时工业1939-1945》更是直言不讳的指出,德国军工在1942年稍有增产,全靠苏军1941年冬季大反攻吊打德军:

至于1943年的军工产出占比上升则是起源于1942年底1943年初德三高层的政治大撕逼导致施佩尔成为战时经济主任(director of the war economy),而政治大撕逼则依然起源于喜闻乐见的前线被吊打(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等)

总结一下就是德三虽然收占领区智商税收的狠,因此凑出了大把军费,但首先即便如此其军费依然远低于美国;其次即便如此由于其睿智的行政效率导致工业产能向军工领域的转移依然缓慢,甚至依赖于在前线遭遇连败来警醒高层从而提高军工产出占工业产出的比例


大致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苏联虽然在苏德战争期间民用工业产出暴跌,但这不是因为苏联工业实力严重下降,而是因为工业产能向军工转移;轴心国方面唯一的A虽然体量够看且通过大肆征收智商税使得军费开支占比冠绝各国,但偏偏军工产出占比比较睿智,军费砸下去了,军工产出(在一段时间内)不行

然而这样一来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导致苏联的某些并非武器装备的工业产品的产量看上去下降严重而德国因为工业产能没有充分向军工领域转移而在这方面比苏联轻微得多,可以拿这些并非武器装备的工业产品的产量因为工业产能转移到军工领域等原因而明显下降作为YY苏联工业被德军打残六七成以及德国工业是苏联工业的好几倍的论据,就比如刚才提到的那样,或者像这样:

又或者是这样:

总结:为自欺欺人得出苏联工业远不如德国/苏联工业被德军打残六七成的结论把武器装备开除工业产品籍,计算工业产值不看军工只看民工是个睿智的办法,但对于挽回FXS主子的败局毫无卵用


------------------------分割线------------------------


1943年苏联人力枯竭论都来了,佩服佩服

仔细看了一下,论据原来是苏军兵力在1943年7月27日达到巅峰690.3万人,之后不停下降,到1944年1月只剩616.5万人;收复乌克兰以后,到“关键性的”1944年7月一线兵力又增长到680万


对此先说一句,有些人贴图记得贴全

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1943年7月之前的1943年第2季度,苏德战场进入相对平静的阶段,红军伤亡仅不足60万,而1943年第1、3、4季度红军伤亡均超过200万人,其中第3季度更达到274.8万人左右。1944年第1季度任伤亡203.6万人,但之后第2季度仅伤亡120.9万人。且不说某些部队的调入后方/大本营预备队修整,1943年第2季度战斗较少的情况下1943年7月苏军前线兵力膨胀不是很正常的吗?

顺便补一图,红军、红海军的兵力,逐月统计:

表118为红军,上方为在部队(in ranks)总人数(前线、后方),下方为住院人数(与格兰斯给出的住院人数有很大出入,原因未知),在部队人数与住院人数之和低于红军总兵力;表119为红海军人数。由此二表格来看,1943年红军在部队+住院人员总数好像并没有太剧烈的波动,没有1200万也有1100万,何来什么“苏联人力已枯竭”?

乌克兰、俄罗斯西部地区等地的解放确实对苏联人力状况有所改善,具体表现在劳动力数量暴增:

可以看到,在苏军(红军、红海军、内卫军)总兵力并无明显上升的情况下,苏联劳动力(含军人)总数明显上升,1944年比1943年多出1000万;1945年又比1944年多出860万。因此个人看来解放乌克兰等原占领区对于苏联而言不是让兵力从捉襟见肘到够用而是从够用到更够用。苏联人力枯竭基本属于无稽之谈


------------------------分割线------------------------


且不说苏德战争中苏军兵力损失最大的战役是莫斯科会战(从1941年9月30日开始的莫斯科防御战役战役到1941年12月5日开始的莫斯科进攻战役再到1942年1月8日开始1942年4月20日结束的勒热夫·维亚济马进攻战役)总减员超过180万人,第聂伯河会战只能算第2;斯大林格勒会战(从1942年7月17日开始的斯大林格勒防御战役再到1942年11月19日开始1943年2月2日结束的斯大林格勒进攻战役)总减员近113万人也超过右岸乌克兰会战的110.9万人(以上战役的共同特点就是持续时间空前、交战范围极大),因此南方集团军群根本没有什么所谓“连续打出苏联战争中兵力损失最大的2场战役”,也不说所谓“坦克损失最大的2战”中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损失的坦克自行火炮至少近半是中央集团军群的战果,单说这句南方集团军群基本已经做到了战术上所能做到的极限

本位面历史上,1943年7月,德军统帅部、南方集团军群自认重创了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使后者短期内无力发动大规模反攻,于是希特勒、曼施泰因将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兵师送到中央集团军群救火、将党卫军第2装甲军(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帝国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髑髅装甲掷弹兵师)调往意大利(但实际上仅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被调往意大利,并且该部还将大量重武器留在了党卫军第2装甲军。后者随后因米乌斯河一线战局恶化而奉命前往铲除苏军桥头堡,同时还顺便带走了陆军第3装甲师)。于是调走了5个精锐师,然后南方集团军群就摆出了如上图所示的骚操作:在苏军近卫第5集团军、坦克第1集团军、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的16万大军、1100辆坦克面前部署了不足2个步兵师的兵力(步兵团只有4个);在近卫第6集团军的8.5万大军、200辆坦克面前部署了不足1个步兵师的兵力(步兵团只有2个);在第53集团军的7.7万大军、291辆坦克面前部署了大致相当于1个步兵师的兵力(步兵团有3个);在第69集团军6万大军面前的兵力比较像话,有2个步兵师的兵力(然而草原方面军在突破阶段重要性不如沃罗涅日方面军,而第69集团军正好隶属于草原方面军,并且第69集团军在草原方面军中重要性也不如第53集团军)。当然,防线后方好歹有第19、6、11、7装甲师做预备队(不过这也不是说苏军没有这么大兵力兵器优势就打不了仗了)

同时,即便如此,到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库尔斯克南线反攻,代号“鲁缅采夫统帅战役”)结束时,德军的境况还是惨惨惨,尤其是曾在托马洛夫卡陷入包围的3个步兵师:

第255、332、57步兵师到战役结束时分别只剩3336、342、1791人。至于战役中途调来增援的第112步兵师,也有1个团只剩1名军官+45名士兵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的结果是,虽然苏军也付出很大代价(减员255566人、损毁坦克自行火炮1864辆),但也重创当面德军(其中第332步兵师更是因为此战中的严重损失而在1943年9月初被撤销师番号,残部一部分被第57步兵师吸收,一部分并入第255师战斗群。而第255步兵师被降格为战斗群后也于1943年11月正式撤销师番号,残部整编为第255师群),快速解放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从而实现了预定的战役目标。此后苏军在解放乌克兰的过程期间将坦克第2、3、4集团军都从中央战线逐步转移到南方战线,很难说不是因为发现南方的软柿子比较好捏于是抓住这个弱点往死里打

这叫“南方集团军群基本已经做到了战术上所能做到的极限”?

从第聂伯河会战开始到1944年1月,曼施泰因手下被降格/解散的师包括:

第18装甲师:先改编为第18炮兵师,后被解散

第4装甲集团军第183、217、223、255、323、327、339步兵师,第1装甲集团军第38、161、293、328、333、355步兵师。均撤销师番号,并改编为相当于团级规模战斗群的师级集群(3个师级集群合编为1个军级集群或1个师级集群并入另1个损失没那么大的师。当然,同期中央集团军群也有第4集团军第52、330、262步兵师,第2集团军第86、251、137、216步兵师,第9集团军第321、268步兵师遭到这一待遇)

更不用说科尔孙·舍普琴科战役以后,拆了B军级集群(第112、255、332师级集群)补充给第57、88步兵师,拆了第24波次的“Milowitz”影子师补充给第389师,拆了“总督区”训练师补充给第72步兵师

此外,曼施泰因手下的第16装甲掷弹兵师在作战期间损失惨重,于1944年3月被拉到西线修整,吞并了第179预备装甲师并改编为第116装甲师以后的1944年4月1日,该师编制兵力仅8386人尚且缺编2934人,可见之前的损失严重到何种程度;第9装甲师也被消耗到兵力不足万人,随后拉到西线修整并吞并了第155预备装甲师;连党卫军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装甲掷弹兵师、党卫军帝国装甲掷弹兵师都被打得送到西线去修整……

既让出了乌克兰又送了大量人头(尽管这一阶段苏军的损失依然比德军更大),这个“所能做到的极限”做的真棒


------------------------分割线------------------------


现在再来回答题主的正题,轴心国到底有没有机会翻盘呢?其实还是有的。那就是进入肥皂位面的平行宇宙中。前文图表中已经显示,美苏德英四国军费开支占比大致接近。然而美国GDP数倍于苏德英。从此来看,美国军费开支必然数倍于德国。更不用说还有苏联、英国。然而肥皂位面的历史并不是那样的,而是这样的:

虽然本位面历史上,德国经济体量几分之一于美国而军费开支占比并不比美国高太多(连起来说就是德国军费开支必然远低于美国,只有美国的几分之一),但在毛毛蛆位面里,德国军费开支也算面前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了;虽然本位面历史上,苏联军费开支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飞速增长,1942-4年每年的军费开支都是1940年的2-3倍,但在毛毛蛆位面里,1939-45年的苏联军费开支都是差不多的德行,1940年是61.45亿$,1944年也不过是80.95亿$

当然,由此图可见,苏联1940、1942-4年军费开支分别为439、1014、1132、1172亿卢布(均按1937年卢比币值折算)。1942-4年每年的军费开支都是1940年的2-3倍。当然,毛毛蛆位面里1942-4年苏联军费开支每年都和1940年差不多。至于毛毛蛆那张美德苏军费开支对比,到底是耶鲁等名牌大学的教授制作的还是从他裤裆里掏出来的教授制作的,读者可自行判断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如果真的能够进入毛毛蛆位面下的平行宇宙的话,轴心国想要打赢二战大概还是有点希望的吧

哦对了,毛毛蛆位面的世界里,伪满洲国生活水平超过毛时期PRC;东野能打赢国军全靠苏联/朝鲜援助(链接前面发过了)。不得不说非常魔幻


------------------------分割线------------------------


最后,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席卷兽穴的风暴”和“红色文献翻译”


user avatar   fu-you-de-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对 @klxmouse 的答案。


理中客基本连理性都做不到,反对情怀党的人往往陷入自身的情怀不可自拔。这个答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按照此答案的理论,美国在总体战中不可战胜,因此想要赢得二战就要“向美国出卖灵魂”。但是很明显了,答主自己就批驳了自己的这个看法:他在下文实质上承认,苏联没有“妥协”,连一条西伯利亚铁路复线都没有给美国人修、连一个资本家入侵红色苏联的通道都没给美国留。实质上苏联还帮助整个东欧、东亚摆脱了美国资本的控制。如此看来,美国人不是亏大了嘛?哪怕是联合德国消灭苏联也比这个挣得多啊。

看来由于苏联这个不可忽视的存在,k先生的答案直接就破产了。苏联果然是大棋党的天敌(笑)


不过仔细推敲,还可以发现更大的破绽:

k先生认为,日本只要在中国占领区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给美国资本提供利权,就可以把美国拉入自己的阵营;那么,按照他的逻辑,德国人岂不是也只需要把对手英国的各种利权许诺给美国,就可以将美国拉入自己的阵营了嘛?日本可以借满洲之花献美国之佛,难道德国不能借大英的“全球霸权和金融安全”等等花献美利坚佛了?打败大英,殖民地你九我一,岂不美哉?

如此一来“德国拿不出更好的东西”也是伪命题了。

这样看来,德国和日本之失败,完全是由于统治者太愚蠢,竟然智不及k先生这样的大棋党了。


不过,要让人相信两亿人的统治者智商不如一个大棋党,未免还是有些惊世骇俗。事实上,德国和日本的统治者也决不是因为大棋水平太低,才无法应用大棋党的奇术;毫无疑问,真正的原因在于这些奇术根本不具备可行性,原因是大棋党的政治经济学未能过关,对于帝国主义体系的运作模式和帝国主义之间的根本矛盾一无所知。


k先生认为:

常凯申卖国足够努力了,但农业国是卖不出价钱的。日本可是要在东北搞工业的。一个工业即将起飞的地方能爆发多少订单,这些基建工程,大型机械,工业母机的订单的含金量比kmt进口的美国面粉棉纱高多少,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这个说法十分匪夷所思。

民国若实现工业化,则必然实现进口替代,从美国输入的工业品会变少。从表面上看来,这一点可以被“基建工程、大型机械、工业母机”的进口所抵消,甚至美国人可以从中获得更多利润。但是且慢!难道美国出口给民国的工业品,不是由本国工业家在本国订购的“基建工程、大型机械、工业母机”等等加上美国的人力所生产出来的?倘若民国发展工业、实现进口替代,则美国的基建工程、大型机械、工业母机等等部门利润并不增多(只是卖给本国工业家和卖给民国/日本工业家的区别),而美国轻工业部门则要受到极大损失。下面以图表为证:

民国工业化以前:美国重工业部门(5000成本+5000利润)——美国轻工业部门(10000生产资料成本+5000其他成本+5000利润)——民国消费者(20000消费)

民国(或日占区)工业化以后:美国重工业部门(6000成本+6000利润)——民国(或日本)轻工业部门(12000生产资料成本+3000其他成本+5000利润)——民国消费者(20000消费)

由此可见,美国资本从民国获得的利润不但未增加,反而净减少了一大部分(4000);至于轻工业部门萧条导致的购买力下降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还未计算在内。

可见一般情况下,恰恰是农业国能榨出最多的钱。事实也是如此: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殖民时代,列强无一例外都摧致力于毁殖民地的工业,把殖民地安排成农业或矿业国,单纯向帝国主义列强提供原材料。难道他们全都智商不及k先生这样的大棋党,不知道出口重工业产品帮助殖民地工业化的“含金量比面粉棉纱高多少,大家应该心里有数”?恰恰相反,出口面棉纱才能让本国资本获得最大的利润——本国重工业部门的产能可以通过本国轻工业部门的订货来得到满足,根本不用对外出口就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

事实上日本在满洲也不例外。从开拓团到鞍山再到本溪湖,日本除了后期因为战争需要而办的一些军火工厂以外,对满洲的定位就是:农业基地、矿业基地,为日本的工业提供原材料。在满洲,炼钢都是只炼初级产品。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会出现例外,导致列强支持产业转移,在掌握控制权的情况下,把部分工业产能(首先是轻工业部门)转移到其他国家:这些工业部门在该国的发展业已饱和,开始同其他利润率更高的部门争夺劳动力和其他资源

而是当时的美国有这种情况发生么?答案是没有。美国正处在大萧条后的第二次经济危机之中,产能大量过剩、工人大量失业。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资本怎么可能支持本国产能转移?

请大家牢记这个基本结论。


继而k先生又给日本军部献策道:

日本需要做的事情,一是承诺日占区对美国开放工业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结算货币就用美元,关税和外资股份上限可以商量。

我们知道日本之所以进攻中国,是因为日本经济同样处于大萧条的状态,产能大量过剩、工人大量失业,为了利润也为了维稳不得不对外转嫁危机。

那么k先生却要把日占区的工业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开放给美国,岂不是与虎谋皮吗?如果在门户开放之下,日本资本相比美国资本有竞争力,那当初直接在民国市场上搞自由竞争就可以了,何必要打这个十五年战争呢?反之,如果到头来还是要跟美国资本竞争,乃至让利给美国资本,那么日本的经济危机就始终不能解决,相反还会因为战争虚耗了生产和资源而进一步恶化。这无疑是一种自杀行为。

如果日本真的这样做,当权者不出五天就被天诛了;假如不被天诛,那么日本不出一年就要因为经济崩溃而爆发革命了。

二是充分诱使美国资本家,以美国资本,美国技术,美国资源+日本控制权,矿路权,劳动力合股,办日美股份制公司生产这些工业品就地销售,而不是直接从美国本土进口,同时辅以贷款等手段。

根据上文的基本结论,可以推出这一计划完全不可行,原因在于:

1、在美国全行业产能过剩、人口大量失业的情况下,向日占区转移产能只会导致美国资本的总利润损失,因此美国资本没有积极性:

2、假如转移产能有利可图,那美国大可以直接转移到中国,没有丝毫必要转移到日占区,平白无故让你日资入股多分一杯羹;

3、假如真能实现此计划,则对日资而言,或是被美国资本通过入股或技术专利权控制,或因受美国资本/美国控制的所谓“合资”企业排挤而加剧产能过剩以至于破产,完全没有任何好处可言;

4、假如日本竟然甘愿被美国资本所控制(这已近乎殖民三百年的谬论了,不过从k先生美国无敌的世界观出发倒也不是不可理解)的话,像历史那样直接战败不是更彻底、更快的方式吗?(大笑)比k先生意淫的大棋要爽快多了。

三是苏德战争后暗通苏联,把东北作为美国援苏的中转站之一,日本雁过拔毛。还可以帮助美国资本家压迫苏联妥协,让日资美资参与修建西伯利亚铁路复线,给资本家一个入侵红色苏联的通道。

显然k先生不知道历史上的海参崴渠道(由于《苏日中立条约》,历史上日本未敢拦截挂苏联旗驶入海参崴的美国援苏船队),所以意淫美国人会愚蠢到不直接海运而非要从满洲走一段陆路(笑)

不过除此以外这个如意算盘打得也是有些搞笑:历史上美国援苏物资除了海参崴一条线之外,大头都要经过英国(无论是北海渠道还是伊朗渠道)中转,可以说大英帝国是美国援苏唯一的中转站。可即便如此,英美也未能压迫苏联妥协,修个摩尔曼铁路复线作为资本家入侵红色苏联的通道,不知为何现在多了一个中转站反而能让苏联妥协?难道打破大英独占地位反而减少苏联议价能力?


k先生这一番神奇理论的目的究竟何在,当然不是为了给不存在的轴心国献计献策,而是:

那个年代在一场总体战里用蛮力对抗美国是行不通的。所以后来有了改革开放。。。。此外中国人还应该获得一点启示,就是外交层面要多给大棋党一点时间。

虽然1970年代中国和美国并没有爆发什么总体战,但这种引喻失义并不影响k先生强行点题,即:异想天开地将附属国化洗白成一种“曲线强国”之策。

可惜,先不说附属国化不可能强国(只能导致美国通过控制附属国的经济体系不断攫取超额利润,把附属国变成大农场、大矿坑或大装配车间),美国当时就没有到转移产能那一步,因此也不可能接受这种把日占区变成附属国的计划,而只会追求让整个民国变成美国独占的半殖民地。日本同样是如此,它不可能接受门户开放之下民国事实上沦为美国半殖民地的结局,发动战争扶植伪满洲国和汪伪政府就是为了排斥英美资本,将民国变成日本的半殖民地。帝国主义战争之所以爆发,并不是因为外交上没有足够多的大棋党,而是因为帝国主义矛盾已经发展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已经没有事件留给大棋党意淫了。

今天的情况同样如此:帝国主义之间瓜分世界的矛盾已经空前尖锐化了,妥协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某个新兴大国要想摆脱1980—1990年代附属国化时期被加上的种种枷锁,通过“产业升级”来赢得更多超额利润、减少自身被他国攫取的超额利润,就必然与当今的唯一超级大国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全球萧条、“产能过剩”、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妥协就意味着破产,而破产是任何资本都不会允许的。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要加入同盟国,而非轴心国,因为此时与它争夺势力范围和超额利润份额的主要是德国和日本。比起苏联和英国,试图控制欧亚大陆东西两侧沿海地区并且对其垄断输出工业品的德国和日本,是美国无法容忍的存在。英美与德日之间的矛盾,必然是当时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然而,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视为当时全社会的主要矛盾,则又犯了严重的错误。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不是由资本家创造的。无视觉醒了的人民的力量,这就是大棋党最大、最基本的错误了。轴心国与觉醒的劳动人民为敌,决定了其必然失败的结局。即便美国不参战,以轴心国体制问题导致的超低生产效率,其被击败也只是时间问题。

结论:轴心国没有翻盘机会。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1943年苏联人力已枯竭。根据格兰茨《巨人的碰撞》一书提供的数据,苏军一线兵力在7月27日库尔斯克战役进行时达到顶峰,为690.3万。此后,在苏联后方已充分挖底动员的情况下,一线兵力越打越少,补充速度已明显低于消耗速度,到1944年1月,降至616.5万。但是收复了乌克兰后,被德国占领的数百万人口被苏军解放,这使得苏联起死回生,关键性的1944年7月,一线兵力又重新增长到680万。

这也是苏军不惜重大伤亡,也要在半年内渡过第聂伯河解放乌克兰的一个根本原因,第聂伯河会战+右岸乌克兰会战苏军战损(不等同于伤亡)已将近300万,但相对于所得而言较少。

所以当时德国取得胜利的机会就是两个,一个是打赢一场决战(库尔斯克)再将这支苏军主力歼灭;一个则是守住乌克兰,在诺曼底登陆前结束东线战事(或使战线进入大体稳定的阶段亦可),然后将陆军主力悉数调往西线(就像第二帝国在1918年做过的那样)。美国虽强,但还不具备在德国陆军主力严密设防的情况下强行登陆西线的能力。

当然,这两点远没有嘴上说的那么容易,发动决战,苏军已有充分准备(史实发展也正是如此),至于乌克兰的丢失,德棍派系历来分成两种意见,一派怪希特勒,一派怪曼施坦因。现在看来,南方集团军群已经基本做到了战术上所能做到的极限,竟然连续打出了苏联战争中兵力损失最大的两场战役(第聂伯河170多万、右岸乌克兰110多万)和坦克损失最大的两战(库尔斯克6000多辆、第聂伯河近5000辆)。所以后来又有部分人认为”保住乌克兰付出多大损失也值得,是希特勒没有足够重视其意义“。

根本问题并不在此时谁对谁错,而在于德国统帅部对于到底需要如何在消耗战中取胜,心里根本没底。受战争迷雾的制约,这个时候希特勒只能看到派往南线一个个崭新的装甲师,然后一个个又被苏军打残,甚至有”中央集团军群实在太可怜了“之语。其余德军将领的心态则更不必说,莫德尔战报中就有”由于敌人有着用之不尽的军队“这样的话。

当然,我是不相信”天亡我,非战之罪“之类的事,尤其是从古吧小熊最近的研究来看,从1942年算起,德军的胜算就更大,因为当时苏联六七成的工业已被德军打残。但问题在于,对于苏联到底能动员多少军队,能有多大战争潜力,也包括西方盟国援助能对苏德战争产生多大影响,战前的德军统帅部根本就没有认真搞清楚就轻率开战了,更别说精密计算战争目标了。

当时的德军统帅部倾向于认为,只要将苏军的前线主力消灭,苏联大概率就会崩溃或者投降,甚至有将军认为”如果我们推进到了乌拉尔,那么苏联总该投降了吧“(引自mars旧文)。因此1941年起苏联的抵抗和动员就大大超过了德国人预料,德军一直处在不知彼的状态下作战。总而言之,是庙算就完全没做好,盲人瞎马般的军事冒险,迷信靠几场歼灭战或直接奠定战局,或一举摧毁对方战争意志而这又是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的常态。利德尔哈特等人战后认为《战争论》过时,自然不是平白无故的。


user avatar   instink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转自曼施坦因吧,



过年期间心血来潮,重温一遍HOI 2 DD的44年双V德国,目前打到44年11月,已经收复法国全部领土,将苏联削弱到317个师(其中152个师被包围,准备慢慢饿死冻死之^^),兵进卢加、图拉和斯大林格勒,并且奔袭高加索油田中,预计可以在春天(^0^)来临之前击溃苏联。下面分享心得给大家。

开局德军基本属于四面楚歌,危在旦夕。因此44年6月20日可以说是这个剧本中最重要的一天,你要在这天做出很多正确的战略发展决断,任何1个小的安排失当都会导致未来战役中的挫折甚至失败。

一.你要清楚这个剧本的难点:

1.兵力:
德国陆军269个师,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半编,真正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的只有30个装甲师,13个机步和11个摩步师,这些部队即使补到满员,经验值也只会留下不到2星,而英美联军有高质量的机械化部队,苏军有564个满员3星师,在双V难度下,经常出现平原运动战中(抛开地形 天气 战壕 夜晚等影响)对苏军1对1,对盟军2对1情况下失败的战例,因此,在绝对兵力上,德国占有至少1:3的绝对劣势,用正常的战线式防御,基本属于慢性自杀。
2.资源
5000的稀金和2000的石油,整个德国就留下这么点家底,即使研究了现代石油加工工厂,加上罗马尼亚的油田,石油依然是非常急确的资源,平时仅仅能维持温饱水平,一到大型战役就总是油尽灯枯。相反,由于领土的不断缩小和战略轰炸,双V难度下的IC很快会降到200一下,因此稀金的消耗量反而越来越少,相比石油来说不是很大问题。
3.战线
本来兵力绝对劣势,战线又比任何国家的都长(1打N没办法),东南西北四面受敌。
4.IC和兵源
都不用详细解释了,当你把现有的200多个师补齐之后,你会发现兵源仅仅剩下200左右,IC则是越打越低,连带TC不足,严重影响作战效能。
5.海空军真空
盟军和苏军绝对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不多解释了。

那么好了,清楚了德国哪些劣势,我们就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很多细节都很重要,并不只是打好西线反击战就ok这么简单。那么,开局我们要做哪些工作呢?



二: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以及6月20日当天就应该完成的任务:

1.科技
E-50坦克、先进合成炼油、火力旅、改良计算机、先进后勤,开始选择这5个;研究完后是Me262战斗机、现代合成石油、密码系列。农业虽然可以增加兵源,但是短时间内再加也就是那200多点兵源(陆军满编后),反正不能大规模暴兵,和没加没什么区别。步兵也一个道理,反正你怎么暴兵也暴不过苏联,苏联之外的不用造兵都能打赢。1945年步兵师看似必要,实际上一旦研究成功,马上消耗大量IC到步兵升级上面,并且吃掉大量石油(别看就0.1,200多步兵师一起吃呢),对于坦克部队作战能力影响严重。我们需要集中IC、资源、石油到坦克部队,一切都要以坦克为中心。

2.政策
常备或者中央计划都差不多,反正影响不大,别拉反了就可以。情报部长换成加IC的,参谋长换成回组织度的,其他都没必要动,影响不大不说,加多了不满就得不偿失了。

3.情报和外交
情报完全不用搞,理由很简单,就是没钱。
外交方面,首先军控芬兰克罗地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要先签订石油贸易协定,一定要确保买入最大量的石油,同时将金钱集中用于收购小弟国和瑞典 瑞士 西班牙等接壤国家的石油(就不解释为什么不买南美的了),比例不要紧,用5000能源加交易的钱换300石油都可以,明天能消灭多少伊万,完全取决于今天你能搜刮到多少石油,德国有的是能源和金属,千万不要吝啬。在之后的外交中,一定要注意随时无条件支援小弟国足量的能源和金属以维持其最大IC,这些国家的军队在东线将发挥重要作用。

4.生产
将正在造的潜艇和导弹全部取消,那些东西纯粹就是浪费IC、人力和石油。IC分配以补充部队第一,补给和降不满第二,需要升级的部队,下面会具体说明的。


以上这些,6月20日0点就要按暂停然后完成,接下来还有更繁琐的,就是调动军队。


5.裁军

不要惊讶,就是裁军。你可能认为1对3的劣势兵力需要疯狂造兵,拼死防御,其实恰恰相反。你以200的富余兵源和人海科技1500兵源的苏联比暴兵,用1个国家双V模式的、不断缩减的IC和3个大国拼造兵速度,完全是已己之短攻敌之长。而实际上,在正确的决策和指挥之下,你的260多个师(外加小弟的部队100多个师)完全可以收复西线外加半年内击败苏联。而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把仅有而且还在不断减少的IC用在最迫切需要的地方。因此首先是把瑟堡被包围的3个师以及分散各地无法返回德国港口吕贝克的海军部队统统裁撤,然后是把步兵部队中的41年步兵师裁撤,过时的野战炮旅也要裁撤(影响速度),宪兵旅防空旅浪费粮食,重坦克旅影响速度,也都统统裁撤,注意埃森的3个空壳装甲师一定要留下补充,因为装甲师的建造时间过长,消耗IC过多,这30个装甲师是德国生存和反击的唯一希望。



6.海军调动
把能撤回吕贝克港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挪威以及波罗的海的其他船只全部撤回吕贝克港,然后半年内基本就是停泊在港口里面不用理会。除了6个宝贵的运输船之外,其他海军部队出港基本属于送经验,浪费石油和影响游戏心情之类。法国附近和地中海的舰艇则一律裁撤。对于海军的思路,基本可以概括为:保存实力,节约石油。

7.空军调动

西线东线空军所有飞机,包括小弟国的飞机,全部撤到埃森机场整补,整编。战斗机和截击机修整好了可以适当拦截一些小编队的轰炸机,或者干脆保存实力节约石油等待西线反击的到来。注意,空军飞机都是过时型号,但是目前没有任何多余IC给他们升级,所有空军部队一律强行点成不接受升级(但是需要补充),特别是截击机,Me109K升级到Me163再到Me263,非但消耗大量IC,而且飞行半径从325变成200,对地攻击能力消失,完全属于花钱换残废。对于空军的使用思路,由于和敌人的空军数量相差悬殊,制空权之类的就基本属于浮云了,能保存下来辅助将来地面部队的反击,仅此而已。就算新造飞机,也是陆军兵力补充完毕,Me262科技完成之后的事情了。



8.南线北线陆军调动

北线:基本是放弃芬兰,军控芬兰军队防守赫尔辛基和维保(利用8级地堡),德军则留2-3个师防守维尔纳克,剩下的全部战略转移到奥斯陆,装船运到不来梅,然后步行加入西线战斗(别直接往加莱运,这6个运输船的安全比那几个师宝贵多了)。芬兰可以牵制苏联大约40个师,对东线帮助很大,如若实在防御不住,赫尔辛基可以放弃,把最终的兵力堆在维保,可以撑很久。

南线:步兵,伞兵,山地部队,全部回撤到热那亚-米兰-威尼斯一线,3个师在10级地堡防守热那亚,调动克罗地亚6个师加上德国3-5个师防守威尼斯,米兰用12个左右德国师就可以了,总之南线只要20个德国师加6个克罗地亚师就可以完全锁死敌人的进攻,如果万一前线失守,部队需要沿着瑞士边境,向奥地利山地附近撤退,依托山地优势抵抗。法国南部开始时候全部放弃,西线反击之后放最多3个步兵师防御一下重要港口,以免二次登陆就可以了。装甲 机步 摩步全部战略转移到穆尔豪斯或第戎,也就是德法瑞三国交界区域。希腊可以留下3-4个步兵师,把指挥部和机步师调往西线。

9.西线调动:

依靠西线和北线转移过来的部队,总共大约60个师,消灭英美第一次登陆,没有什么难度,主要就是西线装甲 机步 摩步直接战略转移到穆尔豪斯或第戎,步兵且战且退到阿姆那-列日-梅斯一线,依托河流和地形正面抵抗。注意瑟堡的3个师裁撤,雷恩的5个师战略转移(步行恐怕回不来了)之外,其他普通步兵师都要步行以节约TC(这时期IC大跳水,TC也一样),同时尽量保存实力,被美军追上就直接点撤退,切忌无谓抵抗浪费组织度。

10.东线调动:

以华沙-明斯克,利沃夫-基辅为分界线,整个苏德战场可以分为北、中、南三线,地形特点基本概括为:北线丛林,中线沼泽,南线平原。按照传统打发,都是全线撤退到波兰中部的同时依托河流抵抗,南线死守罗马尼亚油田,等待西线扫清盟军然后反击。但是笔者感觉如果不在苏军运动过程中大量歼灭其有生力量,等到500多个师全部堆到苏德边境,

再抵抗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就算能撑过冬天,苏联1500+的兵源把兵暴上去,只有200兵源的德国肯定吃不消。因此,和苏联的决战要越快越好。

兵力调动当然是中线北线全线撤退,中线将罗温到利沃夫的部队缓缓撤到扎摩斯克附近防御,北线注意绕开沼泽,向华沙撤退,同时将先期到达的部队向卢布林、扎摩斯克集中,卢布林以北留下50个师防守足够,甚至奔放一点可以只留10个师抵挡苏联的坦克先头部队,等到苏联大部队赶到东普鲁士境内,威胁到德国本土的时候,恐怕南线苏军已经被粉碎了。

南线则主要将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部队,辅以少量德国步兵,依托山地和河流,防守巴克乌-布勒伊拉-图尔恰一线,注意使用战壕和合适的反击(A省受到对方X、Y、Z省兵力的联合攻击时候,派遣A省周边的B省C省的军队攻击对方的省份,击退对方对A省的攻击之后立刻取消进攻),将大量苏军牵制在这一线。

以上是步兵部队,装甲部队笔者倾向于东线留下由1指挥、4装甲、2机步、2摩步编成的装甲集群,由曼施泰因和古德里安各带一个集群,行进撤退到扎摩斯克整补,剩下的战略转移到西线反击的集结点。注意战略转移这个东西虽然节约石油,但是非常消耗TC,能步行撤退就尽量步行,涉及东线西线之间的大规模转移再用战略转移,不要将TC使用到70%以上,因为撤退过程中你会损失法国和波兰-明斯克的大量IC,TC也会直线下降,补给不足会造成前线军队组织度回复缓慢,进而推迟反击的时间。



1.总体战略构想

44年7月上旬,结束了疯狂的撤退之后,整个德军部队的整补工作也接近尾声,此时德国有大约260多个满编师,其中53个是宝贵的装甲机械化部队,同时德国的兵源已经下降到200多,也就是说,这个时期是整个44年战役中,德国军队和对方兵力相差最小的时期,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投入所有可以用于进攻的部队和石油,同时对盟军和苏军进行反击,西线收复法国的同时,需要大量歼灭苏军有生力量并打乱苏军部署,为西线部队东进给苏军致命一击,争取有利的先决条件。总的来说,就是投入全力,速战速决,趁着苏军南北战线脱节和TC的暂时性不足,通过2次大规模东线战役,在冰天雪地中消灭苏军主力,在44年末赢得决定性胜利。如果形成了僵局,到45年春天的时候,你面对的将是边境每个省30多个师的苏军,后面还有1500多兵源,流水线生产的步兵,想进攻都很难了。


2.西线反击战

等到盟军抵达列日一线的时候,兵力已经很分散了,这时调到西线的装甲部队已经差不多整编修整完毕了。7月15日,整整22个装甲师(3个不满编,就是前面说的3个空壳装甲师),辅以机步、摩步和普通步兵的支援,从第戎方向突破,向巴黎前进,之后分兵两路,一路冲向卡恩夺取2000单位石油(很大的补充),一路转向东,沿着河流突破,将法国全境的盟军分成三块,各个击破。注意西线的盟军数量不多,而且编组很分散(不像苏军那样12个师一驮),建议装甲师在形成突破和切割之后开始有计划的分成3师一组的单位,用击溃然后全体空军集中对地攻击的办法消灭对方部队,圈地可以分出指挥部来进行,或者直接把装甲部队陆续战略转移到东线,追歼残敌的任务交给空军和步兵,总之怎么省油怎么来。虽然这样可能会拖长法国战役的时间,影响法国占领区IC的恢复速度,但是毕竟石油是比IC重要的多的东西,到8月底9月初,法国的盟军就基本肃清,期间逐步将德军战略转移到基辅(已经占领了),可以抽调一些小弟国的军队来反游击,防止二次登陆之类,最好是在东线做了炮灰,损失惨重的部队,可以一边反游击一边修整。当然如果你手头有钱来贿赂西班牙,把西班牙拉进轴心的话,整个西线就完全不用担心了,甚至还可以用西班牙部队防守意大利前线,抽调出20个德国师去东线(我没有这种闲钱贿赂西班牙,仅供参考)。此后,法国重新成了德国IC的一部分,反击之前达到谷底的IC可以慢慢恢复回来,逐渐开始建立运输船、装甲师、喷气战斗机的生产线,没有必要再造普通步兵。

3.东线第一次反击

由于北线德军大量撤退,苏军在北线200多个师的部队也开始向前疯狂推进,北线的森林和中线的沼泽大大影响了苏军的行军速度,也造成了推进过程中苏联TC的突然紧张。综合这类情况,大可借助苏联中部的沼泽,在北线中线苏军缓慢推进的同时,将苏军前线分割成不能相互支援的2个部分,先击破南线苏军,然后向北包抄。

在西线反击战之前2天,东线的反击拉开了序幕。德军在苏德战场南线集结了200个师(包括小弟国)的兵力,以87个师的德国师的精锐部队为先导,先从格威尔,利沃夫一线突破,然后迅速调动装甲部队从突破口楔入,通过坦克奔袭,步兵扇形回转攻击的方法,从日托米尔,文尼察一线撕开了苏军防线,并且迅速占领基辅之后向南突击。中路苏军被沼泽所限制,无法提供有效支援,因此到8月下旬,德军已经切断基辅以南120个苏联师的去路,并且将其挤压到罗马尼亚边境上。这里注意,为了第二次攻势的顺利进行,在压缩包围圈的同时,就要逐步把德国师转移到基辅一线修整,尤其是装甲师(尽量省油),最好情况是和西线转过来的部队同时回满组织度,而解决包围圈里面的苏军可以交给空军和小弟国的军队来完成。至9月末,苏联南线大约150个师被粉碎,在2个口袋中各抓了56和66个师的俘虏(成建制歼灭,权且算俘虏了)。第一次东线反击结束,苏军还剩384个师,战线被推到但泽-扎摩斯克-基辅-赫尔松一线。

4.东线第二次反击

在取得了西线和东线的胜利之后,德军的处境已经大大改善,不但收复了西线,稳定了南线和北线,而且在东线消灭了近170个苏联师,这时已经有富余IC用来生产一些战斗机和装甲部队(开流水线),甚至可以为了将来登陆英美,提前研究一些海军的科技了。就路上战斗来说,260个德国师加上将近100个左右的卫星国部队(限欧洲,倭寇占领了长沙和株洲一线,但是本土被英国人登陆占领了一半,汗...),已经足够打败仅存380个师的苏军了。这里要求的就是抓住苏联南线瓦解,斯大林拆了东墙补西墙的有利时机,冒着严寒包抄到苏军薄弱的后方,一举消灭苏军北线有生力量,为兵进莫斯科扫清障碍。

10月初,德军将100个师的兵力集中在基辅一线,从普里鲁基本渡河,然后兵分两路,一路以4个坦克师,20个德国步兵师以及50个小弟国师,将苏军南线的40个师压到刻赤半岛全歼(挤压过程中要派快速部队奔袭诺夫罗西斯克,堵住对方逃跑道路),之后以坦克部队渡过顿河奔袭高加索油田,步兵则沿着顿河大弯曲部直接攻占斯大林格勒(基本可以当成空城一座,此时整个苏联南部基本没有兵了)。笔者目前才打到11月份,估计月底可以占领巴库和斯大林格勒,基本解决德国的石油问题(油田啊,眼泪哗哗的...)。

第二次反击的重点在北线,古德里安、隆美尔、克莱斯特、曼施坦因各带一支装甲集群,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从基辅沿河两侧直逼斯摩棱斯克,步兵则进行传统的扇形压迫攻击。坦克部队一路上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攻占斯摩棱斯克之后本拟兵分三路,分别攻击列宁格勒,莫斯科和里加,可惜石油已经告罄,被迫以小部队回转攻击明斯克,(只留下曼施坦因带一支坦克集群进逼列宁格勒,为被围在维保的18个芬兰师解围),随后配合东普鲁士反击的德国步兵,成功将苏联北线部队包围在苏联中部沼泽和另外2个小包围圈之内。到11月初,正面的步兵部队已经推进到卡卢加-图拉一线,大量坦克部队已经杀的精疲力尽,陆续停在明斯克附近整补;北线德军因为组织度损耗不大,正在肃清波罗的海沿岸的苏军零散部队。而苏联中部10个省内被包围了整整132个师,目前由于德军组织度已经基本见底,暂时也没有能力歼灭,准备先围住,连饿带冻一两个月,然后再说。

整个11月份的计划是肃清小的包围圈,巩固大包围圈(主要就是用小弟国的军队逐渐换掉德军)的同时向莫斯科完成步兵部队的兵力集结,大部分坦克部队则回国修整(没油了没办法,瑞典、罗马尼亚、瑞士、匈牙利的石油已经基本被买光了...)。准备在修整后的12月攻占莫斯科(只剩下不足30个师防守),然后向北收复芬兰,消灭剩下的苏军力量,在冬天将苏联军队基本了结,之后就是圈地,发展海空军,准备和盟军算总帐。



四:一些相关问题,想到什么说什么


1.记住你的小弟国的军队非常重要,他们不但可以在进攻和防御时候充当你的免费肉盾(防御好理解,进攻就是先让小弟国军队正面攻击苏军,拼到双方组织度都基本见底的时候停止攻击,转天白天德军再上),还能在巩固包围圈,防御次要阵地,防御登陆区域,反游击队等方面提供重大作用,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德军的兵力不足,腾出德国精兵用于重点地段的突击。因此,外交上面要定期给小弟国一些无偿援助,主要是图纸、能源、金属,一定要保持他们的IC满负荷运转,保证他们军队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

2.不要怕空袭,乍看上去非常恶心,但是实际上如果你能赢得西线和东线的双重胜利,IC简直是滚滚而来,轰炸的那点IC比起扩张换来的,简直是九牛一毛。我从来不用截击机和战斗机去拦截美国的整组带护航的战略轰炸机,因为那样会使得你原本就不多的战斗机部队损失惨重(当然,加拿大、南非、法国、巴西的单组轰炸机要坚决击落,我们决不能让这些小国踩在我们头上)。在Me262的流水线开始成批生产之前,我们轰炸机部队的任务是集中支援陆军主要突击方向,战斗机和截击机的任务自然是在该地域保证轰炸机的安全。

3.IC在本剧本的作用就是补充部队减员和降低不满,粮食够吃就可以,空军和普通步兵不要研究和升级科技,尽量把有限的IC用于装甲部队的提升上面,黑豹坦克升级到E-50需要很多IC。生产上面先开2条运输船生产线,部队整补完毕之后可以先生产些粮食,准备E-50和Me 262研究好了之后慢慢开生产线。加强旅没必要生产,根本无法直接配属前线部队(因为在国外),也基本没时间把部队撤回国内编组和配置加强旅,只能等苏军消耗殆尽,开始裁撤大量陆军的时候,再开生产线补充。

4.有一天的石油就有一天的坦克,有一天的坦克就有一天的德国,尽量节约用油,空军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发动坦克,步兵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动用空军,小弟国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动用德军。即使打的艰苦点,困难点,组织度是会涨回去的,石油用1滴就少1滴。不要吝啬自己的其他资源,用一切外交途径,争取搞到石油(我承认自己忘记了买西班牙和土耳其的石油)。

5.不要害怕冬天,很多人打苏联遇到困难就归咎于冬天,其实根本没有这么可怕。对苏联的第二次大规模攻击,我全程顶着严寒击溃、包围苏军,即便自己部队每星期损失0.09%,也一直开着增援,道理很简单,击溃了苏军就等于赢得了陆战,这是德国陆军的最后一次大规模陆地战役,取胜之后,德国大可裁减一半以上的普通步兵,因此只要能确保胜利,无论什么代价都值得。雪天不利进攻,但是我局部30个师3个方向打你10个,总能赢吧,打不过就直接取消攻击,炸一炸再攻击也可以吧。况且刚刚占领某个省份的部队经常遭到对方的反击,这样敌人也受到雪天攻击的削弱效果;包围圈中的苏军试图突围时候,受封冻影响,也从来没成功过。总之德国绝对不能等到45年春天等,苏联把兵都密密麻麻推到前线的同时把1500多兵源暴出来再想办法;一定要在44年冬天趁苏联兵力和战线脱节,全力攻击苏联军队,大量歼灭其有生力量。

6.依托沼泽阻击苏军进攻是个很好的办法,尤其是南线作战和从基辅的北进之时,中路苏军一定要控制在沼泽附近。由于沼泽这个地形进去难出来容易,因此我们需要空出沼泽相邻的省份(不空也守不住,苏联兵太多了),把主要兵力集结在后面,一旦苏军冲出沼泽到相邻的省份,我们马上要对这个省份进行夹击,将其打回沼泽,这样苏军没有组织度的军队撤回沼泽需要很长时间,等下次再出来,继续打回去,就又赢得很多时间。这里注意进攻时候用小股部队进攻,大部队全部协同攻击,等小股部队进入沼泽相邻的省,当然是立刻被苏军狂扁,这时直接点撤退就好了,等苏军来了再打回去。这种弹性防御也可以用在山地和河流,不过个人感觉河流和山地还是适合刚性防御。

7.撤退过程中,一路退,一路有时间编组下部队,尤其将领的更换,是要掉组织度的。在东西线同时反击之前,主攻方向的将领必须到位。对于将领选择,不需要潜在能力值高的(陆军将领升级N慢,最高7级和9级的没什么区别),当前能力高的就可以,军衔越大越好(不用考虑升级速度),反正德军将领本身就BT,大规模陆战也只有对苏联的半年左右。

8.冬天白天非常短暂,渡河攻击非常吃亏,夹击非常好用...这类简单技巧就不多说了。



1.首先要走出“44年德国”的阴影,也就是说,你要认定这个是一个模拟战争的游戏,而不是44年的真实德国,思想上要完全摒弃“德国两线(其实是4线)作战,守住就不错了”这种想法。恰恰相反,你越是想守,越是守不住。笔者就曾经西线反击之后选择反攻意大利,结果东线完全被苏联的人海压垮。西线反击是很多达人已经确认的方法,但是东线,尤其是冬天以1:2的劣势兵力反击苏联,确实需要经过一定的观察和分析才可以。
2.具体分析苏德两军的一些情况可以发现,44年剧本除了石油严重不足之外,比41年剧本其实是简单一些。44年你可以通过定向撤退,在半个月内将你的军队和将领整编完毕,而41年没有这个机会;44年你拥有已经很成熟的科技树,可以直接研究超前1年的科技,而41年没有;44年你的兵主要可以分成目前顶级(比如43年步兵师)和很低级(比如He111轰炸机),这些都不占用IC升级,而41年的部队水平参差不齐,升级占用大量IC;44年你的装甲部队的速度都是比41年高,而以步兵为主的苏军,机动性和41年没任何区别;44年你所有的强人将领(古、曼、克、龙、豪...)都已经出场并且升到大将或者元帅,而苏联高军衔的仅仅有朱、华、科、铁等寥寥几个能摆上台面,600个师的大部分都只能交给官大无脑的“大清洗幸存者”甚至黑板将军来指挥;44 年的游击队固然很多,但是同样有足量的小弟国部队给你反游击。经过以上诸多分析可以看出,44年的德国并没有想象中这么困难,而恰恰是很多玩家心理上受到真实历史的影响,以及开局被苏联的压迫性打法所干扰,所以才不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就选择了错误的战略(东线防御),才会造成目前这种44年双V德国难打的现状。也就是说,很多玩家不是败给苏联,而是败给自己。

3.进攻苏联的决策由来
很多玩家,包括以前的我,都感觉:苏联的兵真TM多,500多个师一压上来,神都挡不住,因此很多玩家认为自己是被苏联的兵力数量打败的,都认为缩小双方的兵力数量差距是防守的唯一办法,进而陷入了和苏联对暴兵,越暴越劣势的恶性循环之中。其实不然,仔细分析苏联人海科技树之后可以发现,苏军实际是靠“士气”这个东西打赢的进攻战役,通常一支德军被击退之后,没有半个月的整补,组织度根本回不满,而苏军无论是被击退(不是包围,只是打成白旗兵撤退)还是跨省份攻击,往往到了下一个省,组织度又回满了。这样造成几个回合交手下来,苏军就可以耗光德军的组织度,造成了一种苏军越打越多的假相。同样,苏军1500兵源也不可能瞬间全编成步兵师。因此,绝对不能形成德军被云集在边境的苏军大部队平推进攻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开战发现劣势明显就迅速撤退(罗马尼亚油田之类的命脉除外),不能让苏军用他的组织度直接拼你的组织度,要在兵力调动完成之后利用反击+突破+迂回+包围的战术,打掉了苏军的组织度就要争取在短时间内消灭其兵力(包围或者轰炸),不给苏军回组织度的机会。对于苏联的造兵速度,也只有一个方法可以破解,就是让苏军的损失速度大于其造兵速度,亦等同于要破解邓尼茨的潜艇消耗战的根本办法就是美国加拿大大力生产,让商船的建造速度大于损失速度这个道理。
4.进攻战的一些论证
解决上述2个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在兵力调整完毕之后立刻反攻苏联,即使冬天也要坚决进攻。一旦进攻战役顺利发起,你会发现44年的苏军是如此不堪一击:苏联哪些名将只能带几十个师,其他500多个,由于苏军将领不足,要么就是布琼尼那种脑残带队,要么就是1级黑板将军带队,而且经常1个师1个师的拆的很散,加上AI总喜欢单师自行调动,往往我们攻击一个省的时候击溃几个师,路上又连续击败一个又一个调来的单师,最后突破点周围成了白旗兵的海洋。同样,苏军的强仅仅限于最前线的步步为营平推攻击作战,其后方空虚得一塌糊涂,而且机动和反应能力有限,好比我送给他整个白俄罗斯和波兰,他足足花了2个月才消化掉(大部队到和德军形成对峙),这时其南线已经被德军瓦解了。因此进攻战役,需要先用陆军在2个省打开缺口,然后装甲部队再从缺口直插苏军后方,完成包抄合围任务;谨记,装甲部队绝对不能用来硬碰硬和攻打密集布防的大城市,而是击溃苏军二线散兵游勇和沿路驱散苏联溃兵用的,要坚决找有利地形(平原),攻击苏军防御最薄弱的地区,伺机完成包围。步兵的扇形夹击驱赶+空军轰炸,配上装甲部队适时的向心包抄(把对方侧翼部队打向预设包围圈里面,一旦打成白旗就停止攻击,休整之后继续包抄),已经是很常用的战术,用来包100多个师的大饺子,得心应手。顺便说下,陆战开始之后,一定要仔细关注双方作战师的作战效率,劣势太大或者优势不足,或者受冰冻、渡河、黑夜影响太大的话就要果断停止攻击或者撤退,切忌和优势苏军正面硬扛,一定要用德军的组织度换对方的兵力,而不是组织度。

5.综合上述分析,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这268个德国师和100个小弟国师,一旦整补成满编,不用任何IC造多余的陆军(坦克都不用),已经足够帮助你同时打赢法国和苏德战役,之后储备足够的资源和IC来登陆英美。相信自己,相信德军,果断反击,你会发现你的胜利已经超出了你想象的极限


user avatar   tu-dou-65-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8102年了,还有人相信美国可能不参战。

看看美国在1941年都干了什么事:

1、3月25日和4月2日,罗斯福授权美国的船坞可以修理英国的船只,并将10艘汽船转让英国舰队,帮助反潜艇作战,同时扣留轴心国在美国港口的30艘船只;

2、4月3日,罗斯福总统批准美国海军护航计划,从太平洋舰队3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及其它军舰到大西洋上执行护航计划;

3、4月10日,罗斯福决定把美国的安全区延伸到大西洋的中点,即由美国海军负责巡逻的美洲‘安全地带’从西经60度向东伸展到西经26度,包括格陵兰岛和亚速尔群岛在内,这就涵盖了大约三分之二的大西洋水域,同时派遣海军和航空兵在此巡逻。海军军舰搜索德国潜艇的行踪,但不实行攻击,而是将情报及时通知英国。后来,又采取海军护航的办法,其活动不再限于巡逻,还奉命摧毁“西太平洋的敌军”。美德之间开始发生军事上的冲突事件。4月初,美国“尼伯拉克号”驱逐舰与一艘德国潜艇发生交火,6月20日,又发生德国潜艇追踪进入交战区的“得克萨斯号”的事件;

4、5月初,美国在太平洋的舰队大约四分之一的力量转移到大西洋;

5、5月27日,罗斯福警告说:“一切运送物资必须的其它措施都将采用,并宣布全国处于无限期的紧急状态”;

6、7月初,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接替英国驻军的防务,而从那时起,来往于冰岛与美国间的美国商船也由美国海军负责保护。所以美国在大西洋的‘中立’,已经日益变得不中立了;

7、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在纽芬兰的外海的一艘巡洋舰上会面,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8、7月,在罗斯福的指令下,美国制订了《联合局关于美国通盘生产需要的估计》这一文件,即“胜利大纲”。大纲明确指出,美国必须在西半球以外夺取军事胜利。美国准备花费1500亿美元,在1944年春使本国和盟友得到的军火储备量多到足以打败轴心国,使美国陆军扩充到880万人,空军扩充到6万架飞机和220万以上的官兵。空军将成为与陆海军相等的战略兵种。该大纲表明,美国在进入战争以前,就已经部署好对德意两国进行防御性战争的总体战略和动员计划,作出了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基本战略决策;

9、9月美国迈出走向战争决定性一步。9月4日,美国驱逐舰葛瑞尔号向英国战机发出某艘德国潜艇所在位置的信号时,遭水雷攻击。9月11日,罗斯福在没有说明事件背景的情况下,发表了被称为“总统对德国潜艇的宣战”的激烈演说,谴责德国的“海盗行为”,宣布从即日起美国海军对进入“美洲中立区”的轴心国船只将一见就打,一发现德国或意大利的潜艇,即予以击沉,这表明美德两国显然已经处于事实上的战争状态了。

而承诺不会把子弟兵送到海外去做炮灰的罗斯福还干了个什么事情呢?1941年7月,美军进驻冰岛。

希特勒也不像现在的人这么乐观:希特勒在40年12月就对约德尔表示:“德国不得不在下半年解决所有欧洲大陆的问题,因为到了42年美国就会完成参加欧战的准备”。然后希特勒又以美国必然参战的理由断然拒绝了雷德尔元帅先征服英国的提议:“必须吞并欧洲大陆以作为对付美英的基地,在达到这个目标后才能按海军的要求办。”

希特勒为了反制美国的租借法案,想到的办法就是让日本在太平洋对美开战,为此,在24号命令中,希特勒露骨的表示:“与日本的合作就是务必诱使它在远东采取措施,从而牵制英国的兵力,并把美国的利益重心转向太平洋”,更是在之后通过外交部向日本做出了保证:“如果日美开战,德国参战是当然的,德美之间,或日美之间开战,无论何种原因德国都不会对美媾和”。

如果你对美国的孤立主义者有信心的话,那么不妨看看美国40-41年的一些小细节:

共和党是出了名的孤立主义老巢,最后他们提名的与罗斯福竞选的人是谁?是主张对英法进行直接援助的威尔基;

而40年通过了普遍义务兵役法,到41年初美国就扩军到了近100万,总参谋长马歇尔还计划在1941年底扩军到170万。对美国来说,本土防御轴心国的关键是海军,那么陆军要接近200万人的规模干什么?为什么直面最大的来自太平洋上日本的威胁的太平洋舰队实力没有被加强反而被削弱以加强大西洋舰队?1941年8月关于应征入伍者需要服役超过12个月的提案上仅仅以一票(203对202)被否决。但是由于德军潜艇攻击无武装的美国商船,反战情绪很快就消退了。九月份的一项统计表明67%的美国人希望对日宣战以遏制其扩张,70%的美国人希望对德宣战。

鼓吹孤立主义的人别忘了,一战可是美国主动加入协约国。


而关于日本进攻远东苏军就能两面夹击灭亡苏联的笑话:

知道东京大本营远东决策的前提是什么吗?是首先解决南方(指中国)问题。而对苏作战的两套方案是什么?

甲案对阿穆尔洲滨海洲作战,前提是远东苏军仅有15个师,日军出动优势兵力解决问题;

乙案扩大对外贝加尔洲作战以期全歼远东军,前提是日军拥有20万辆卡车,外加3条新铁路线,而另外一个笑话是,从华北事变到终战,日本生产的卡车都不到这个数字,所以大本营直接以国力不足把这个方案否了。

至于甲案,远东苏军是不是只有15个师,看表格心里没点13数?

至于远东苏军调兵拯救莫斯科的笑话:

看看远东兵力变化,算上4年内调往西边的34万部队,远东500万人口能不能撑起接近百万的额外动员各位心里应该是有数了


user avatar   huang-yang12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很能理解北京卫视的领导们为了收视率去放下身段去学习年轻人的东西。本次北京卫视真的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胃口下了血本,抖音、B站上面谁火就上谁,花泽你们喜欢就请她过来,冯提莫歌不错请过来,展展罗罗虽然名声不太好,但歌受欢迎就行,一个字请。没有北京卫视不敢请的,不知道的人以为是抖音搞的网络晚会跨年。反观湖南卫视和江浙沪,经过近几年不断摸索都有了自己的特色,湖南卫视不用说了,自己有自己的推广明星、团队,TF、火箭等一系列的节目,直接吸引一堆粉丝。而江浙沪虽然钱没湖南多,但都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江苏卫视更是聚集一些老牌实力唱将,虽然黑江苏卫视是常态,但是人家挑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虽然好多以前都是湖南卫视出来的)。

但刨去这一些,北京卫视今年还是诚意满满的,至少不再是前几年不知道哪里来的明星和成段的老北京相声,_(:з」∠)_,至少人家策划们知道要去迎合年轻人了,千里之路才走了第一步。


user avatar   qing-nian-li-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为什么德国没有像美国一样改革然后度过经济危机,而是走上法西斯道路? 
  斯普鲁恩斯和欧内斯特金关系怎样? 
  希特勒那么喜欢隆美尔,为什么不调他去东线指挥战斗?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和纳粹德国国力相差有多大? 
  美国海军二战时为什么将同一支舰队编制为第三,第五舰队? 
  列宁格勒战役和南京大屠杀哪个更惨? 
  苏联武装力量里的边防部队军人和克格勃军人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纳粹德国可以有那么多超前的科技? 
  为什么这次的广西百色疫情会带来那么多地域黑,我真的很不理解? 
  假如波兰赢了二战,世界会怎么样? 

前一个讨论
天津教案是怎么回事?
下一个讨论
大英帝国在太平洋战场中后期表现如何?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