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二战德国海军 如果得到 一战德国公海舰队的所有舰船会有什么作为? 第1页

  

user avatar   si-ma-yue-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俾斯麦和提尔皮茨不动,该怎么造就怎么造。(这两艘战舰的战力强于所有公海舰队完工舰艇)

巴伐利亚和巴登号可以考虑进行一部分改造。

国王级之前的各级无畏舰可以保留2-3艘凯撒级,不进行大量改造,仅仅作为驻扎舰队吸引火力,国王级也一样,基本原则是选取舰况最好的4艘组成一个中队,用他们取代otl德三那堆老爷爷前无畏。

剩下的凯撒和国王,拆了,但是装甲板和炮塔全留下来,炮塔改造后用来建造替代历史上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号的舰艇。

由于:

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缩短坞期

而且拆除这些短于200米的战舰不需要占用大船坞

并且炮塔改造可以和船坞里新建舰艇同步进行

大概率德三能变出来第三艘装备8门305炮的新式二等战列舰。

由于得到了所有的公海舰队战列巡洋舰,似乎建造希佩尔级的船坞和资金可以全部投入---其实并不是对公海舰队老战巡的改造,而是类似上文方式的重建式改造。

希佩尔占用的造舰设施实际上也是200-220米级长舰艇的基础设施了,完全可以用来建造新式主力舰,那么结论就很简单了。

1.老战巡首先在其代舰建造过程中仍然保持服役(虽然他们不够快,但不管怎么样他们一定需要盟军新式主力舰才能追击,这样作为存在舰队,保持起码的威胁能力肯定是够的)。

直到新的代舰进入了舾装阶段,这些舰艇再返回港口把炮塔拆除用于其代舰。

虽然1比1替换不现实,但是这样把历史上完工的三艘希佩尔换成两艘新式二等主力舰似乎问题也不会很大,甚至于,由于前文中已经提到,9艘凯撒与国王中只保留四艘,那么被拆除的5艘老舰艇的炮备中多出来的拿来给一号gk代舰使用,也是可行的。

至于其护航巡洋舰,直接用科隆级翻修一下顶一顶就差球不多了(数量不够就是了……)

另外老的战巡船体拆个精光以后技术上是具备作为改装航母船体的基本功能的,要不要用就看具体情况允不允许了。

总之,上述方案如果兑现,km将可以得到额外的3-4艘战力类似沙恩霍斯特的快速主力舰,rn的快速主力舰兵力将会在战争前期陷入空前的不足,这将会给rn造成极大的麻烦……


user avatar   yi-yid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式战列舰航速和引擎的问题固然存在,但是更直接的问题是其射程。大战中标准的德制12in最大抬升16°时射程仅有约22000码,进入间战后甚至不及新一代巡洋舰。这种情况下这些舰艇虽然名义上是“主力舰”,实际上与新式主力舰是有巨大差别的。真正战争中的老式战列舰,尤其是英美日,本身有大于公海舰队多数舰艇的口径(14-15in),同时接受了或多或少的增程改进(抬升角度,药包,弹药);意大利老式战列舰干脆获得了新式主炮。甚至法国也升级了全部6(5)艘老式主力舰的抬升角度,其中包括大多数时间内处于二线的孤拔级。这还是不考虑其他方面的改动,比如防雷布置,水平防御,至关重要的对空火力,舰桥/桅杆改动和逐渐开始的电子设备升级。如果以不改装的方式直接出现在第二次战争中,最好的使用方法就是把所有高速战巡集结起来,只配置最低标准的舰员,在全舰队掩护下开进南英格兰各个港口,就地自沉,用作封锁舰阻塞水道。任何一艘成功在主要港口内自沉,都会严重影响航运进展。这不是玩笑。封锁地中海RM航运时,RN就因为手中的铁公爵等老式主力舰的航速无法完成这一任务而被迫放弃;如果有老式战巡可以使用,结果或许不同。

如果要用作炮击舰,封锁所有副炮射击口,想尽办法增加储备浮力送进雷区里碰运气即可,甚至无需增加火炮角度,直接向单侧舰体注水增加倾斜就可以了。反过来如果要用作战斗舰艇,那么现代化改造是保持老式战列舰战斗力的必须,这既是提供给其最基本的战斗能力,也是为本身已经严重超期服役的舰体延寿。纳尔逊级作为最新的破烂(R/QE/声望/胡德/内华达/宾法/新墨西哥/田纳西/科罗拉多/扶桑/伊势/金刚/长门),入役时间也是1927年了。当1947年抵达的时候,其舰龄将达到20年。而对于1910年间服役的其他舰艇,其舰龄将接近三十年,早已经接近其极限。即便是以39为界,大多数公海舰队主力舰仍然位于其寿命后段。

于是问题就是:如果一部分公海舰队的主力舰可以幸存并且进行现代化改造,那么这种投入是否值得——如果值得,哪些舰艇应该被选中改造。

如果考虑英德海军协定的存在,答案是不值得。没有任何改造主力舰可以和全新的战列舰相比。而在新式主力舰建造的角度上,战前的情况已经是最佳。1934-35年前RN判定截止42年时,IJN在建/将完工4艘战列舰(这也就是日后的大和),而KM在建/将完工另外3艘(这也就是俾斯麦,提尔皮茨和H), 总计7艘新式战列舰;对应36年开始订购的5艘RN新舰(也就是KGV级5艘),基于此,两艘狮级被在38年被加班加点赶入计划,由此在数量上变成了7:7。而在所有战列舰数量中,RN的全部15艘(5R,5QE,3BC,2纳尔逊)对应的是7-8艘德制新舰(3艘6炮11寸德意志,2艘9炮11寸沙恩,2艘8炮15寸俾斯麦和H舰),以及至少9艘日制改造舰/新舰(金刚,雾岛,榛名;长门,陆奥;4艘新舰)。这意味着在现行条约下最大许可范围内,如果计入日本,则德日已经取得了新式战列舰的质量优势和42年前主力舰总数量优势。除非日美早于日英开战解放潜在的东方威胁,或者法意在地中海平衡出现(不利于意大利的)重大变化,放弃任何一艘新式战列舰而选择改造的老式战列舰都是不可取的。

如果不考虑英德海军协定——

那么值得考虑的就是2艘巴伐利亚和2艘德弗林格。保持大量的毫无意义的老式主力舰是没有价值的。与战巡不同,这些舰艇甚至没有任何存活到抵达港口作为封锁舰自沉的可能,还会吃掉数量极其庞大的人力资源。如果仅仅布置后备兵员,则舰艇本身无法对敌舰造成基本的威胁;如果布置骨干舰员,则其他新式战列舰上的人手必然被稀释。

但是反过来注意如果2艘+的老式战列舰能够被改造完成,那么这意味着法舰慢速分队(2艘孤拔+3艘布列塔尼分属两洋)不再对德意享有绝对兵力优势了;在37-38年战争前夜的时间点上,盟军的潜在部署是RN主力舰队抵达远东,而法舰或多或少地保护欧洲水域避免舰队与本土的联络被切断。此时2艘孤拔(预备状态,不满员)+3艘布列塔尼+2艘敦刻尔克,面对2艘改造战列舰(2艘加富尔,2艘多利亚在改造中)+3艘德意志,2艘沙恩霍斯特本身是非常脆弱的平衡。任何额外德舰的存在都意味着会影响法舰在欧洲水域的控制力,这也就限制了RN舰队可能提供的对日作战的最大兵力,进而对美日造成连带影响,成为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块。

尽管KM水面舰队规模相对较小,在RN主力舰队收缩回本土后无法与之对抗,但是这不代表德国海上的再武装无法撬动30年代末期脆弱的平衡。如前所述,法国对德意;英国对德日;美日以及法意之间的舰队纸面实力/实际实力之间在37-39年间处于非常微妙的状态,各国的技术人员在对每一艘舰艇的改造或者入坞时间反复考量,而此时2-3艘现代化改造过的大战末期战列舰本身或许就是关键所在。一概而论地强调其兵力不及本土舰队没有意义。否则任何弱势海军都没有任何意义进行挣扎了。这是过度简化了复杂的问题。

总计来看,维持大舰队的现代化改造既不可能不引起警觉,经济上也不可能;而少量舰艇又足以撬动各国舰队之间的平衡,则应该优先考虑改造最有价值的小部分舰艇。具体来说,就是巴伐利亚和德弗林格。德弗林格是最接近虎/金刚/声望/胡德这一批战争后期战巡的产品;而巴伐利亚是最接近R/QE的主力舰;如果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少的资源完成改造,那么只能是此两级舰艇。她们需要的是:1,更高的火炮抬升角度(对于德弗林格,新的火炮);2,清理甲板空间,减重以增设AA(巴伐利亚类似于R级,二号和三号炮塔之间的空间非常紧张;德弗林格可以拆掉一座主炮);3,全燃油引擎,同时重新布置管线合并到1座烟囱;4,任何剩余的重量都应该用于增强装甲甲板的厚度。

价格会极其昂贵;而改造之后的主力舰仍旧在防御水平上处于绝对弃疗状态。考虑到可容纳主力舰的船坞数量的限制,可能会进一步影响H舰的完工进度,于是在48年开战的前提下仍旧不值得。如果已知39年战争爆发——牺牲俾斯麦或者提尔皮茨的建造进度仍然不值得。战争爆发后立刻暂停,随即被判定为不可能完工的H舰大概可以彻底不用考虑了,如果政治上许可放弃新的战列舰计划,把船坞拿来大改一下巴伐利亚(1-2年起步)或可行。




  

相关话题

  为什么德国人民在经历残酷的一战之后,同一代人再次走向了战争? 
  二战时,日本为何选择在中途岛发动战役? 
  二战期间的日本海航/陆航可以用自杀式攻击的方式攻击美军轰炸机吗? 
  如果威廉二世延续了俾斯麦的外交策略,历史会有什么变化? 
  二战德军的“防御大师”莫德尔能力绝对比隆美尔强,为什么却不出名? 
  中国哪个城市成建制穿越回二战时期能够发挥的作用最大?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间战期)的民用航空是怎样的? 
  二战时日军严重的下克上是怎么造成的? 
  为什么二战时期一个步枪班里里班长(squad leader)会装备冲锋枪? 
  谷寿夫、松井石根、曼施坦因同样都是屠夫,为什么曼施坦因会有那么多粉丝?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二战后水平对置发动机成为了活塞航空发动机的主流?
下一个讨论
现在集装箱船和油轮还能被改装成军舰和航母吗?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