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南极洲有什么镇洲神器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eng-gan-6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图,当然是我大南极洲两大镇洲神兽啦——黑背的白企鹅和白肚的黑企鹅虽然世代为仇,然而一旦有外敌来犯,两族却总是能够放下旧怨,携手共御外侮。

多年前,两族就曾经将它们的世仇,一种全身长满白毛的黑熊放逐到了世界的尽头,极北的苦寒之地,如今,两族虽然偶有龃龉,但是仍然维系着我大南极洲的和平。


user avatar   wen-dou-b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啊,“杀人风”。

以下信息来自网络。

杀人风起源于在南极考察队员中流传一句: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南极的风能杀人。


南极被称做是世界的“风极”,有人称南极是“暴风雪的故乡”。而寒冷的南极冰盖则是孕育暴风的产床,它像一台制造冷风的机器,每时每刻都用冰雪的躯体冷却空气,孕育风暴。

由于南极大陆是中部隆起向四周倾斜的高原,一旦沉重的冷空气沿着南极高原光滑的表面向四周俯冲下来,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一场可怕的极地风暴便大施淫威了。这时,雪冰夹带着沙子从滑溜溜的冰坡铺天盖地滚来,简直像一道无形的瀑布,像一股飞奔而来的洪流,人在暴风中不过像迅猛流水中的一片叶子和一粒石子,休想站住脚。日本的一位考察队员就在暴风雪中被吹得卡在冰柱中失去了生命。


在南极的各国科学站,都经常遇到暴风袭击的情景。尤其是寒冷而黑暗的冬季,呼啸的狂风,将房屋摧毁,推倒通讯铁塔,卷走车辆,甚至将一座科学站变成一片废墟的事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考察人员的安全,南极各国科学站都有严格规定,大风时绝对禁止外出,一切室外活动都是不能允许的。平时外出一定要两人结组同行,并给每人一个登山包,里面装高频电话、食品、鸭绒睡袋、海绵垫、铁铲等物品,以维持个人的生存。在各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周围,都建有大小不一的“避难所”。里边备有食品、饮料、燃料、通讯设备、小型发电机、取暖炉、睡袋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在外考察的科学家一旦碰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一时又赶不回站的,均可就近躲进避难所。避难所的门是不上锁的,也不分国籍,“南极人”可以进任何国家的避难所食宿,离去时只需留字致谢。

为了保障考察人员不致迷失方向,科学站的主要建筑物之间的道路上,必须埋设标桩,拉上粗粗的绳子。遇上暴风雪时,队员们可以扶着绳索行走,以防被暴风雪刮走。所以南极考察队员把这些绳索叫做“南极救命绳”。


user avatar   muyihi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分享一个冷门的——南极洲有世界最南(南纬82°)的列宁像

估计这个世界最南的列宁像根本想不到它会和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合影吧(其中故事见后文):

这个地方是南极难抵极(Pole of Inaccessibility,简称POI),位于南纬82°6.655',东经55°1.957',海拔3715米,是南极洲离海岸线最远的点

1911年12月14日,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率队人类首次抵达南极点。

整整47年后的1958年12月14日,第3次前苏联南极远征队一行18人,首次抵达了南极难抵极。

他们在这里建立了一个面积大概24平米能容纳下4个人的科考站:

以下是关于南极难抵极的一些有趣知识:

  • 1958年建站时,列宁像是面向莫斯科的;建站7年后,1965年到访的美国科考队把列宁像给转到面向华盛顿了…以门为参照物,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下面这张照片和前一张照片里,列宁像的朝向是不同的
  • 1967年,前苏联科考队又来了一次(他们应该会把列宁像的朝向又给转回莫斯科了?),之后的40年里,这里一直无人到访。
  • 2007年,时隔40年,三个英国人和一个加拿大人用风筝滑雪的方式抵达了这里,下图是他们在这里的合影(你没看错,40年过去了,整个科考站都被雪埋住了…muyi根据建站时的合影推测大概增加了4米左右深的雪吧…)
  • 2018年底,4个俄罗斯人开着两辆车抵达了这里,估计是他们拍下了这里的第一张无人机照片:
  • 2020年1月25日,由冯静发起的“行则将至”远征队一行三人,自南极大陆俄罗斯新拉扎列夫考察站(Novolazarevskaya)附近的海岸线出发,历时80天,穿越1800多公里,人类首次徒步抵达南极难抵极。这就是冬奥会吉祥物跟列宁像合影的来源~
  • 科考站内部是这样子的,据说里面有个访客留言本。到这里的人可以留言,当然了,前提是你能进到科考站里面去,哈哈~~据冯静说,她试图将雪挖开、找到进入科考站的入口,去访客留言本签到,然而,4米多厚的雪,你懂的…
  • 目前为止,全球总共应该不超过70人抵达过南极难抵极,这包括前苏联的两次科考队、美国科考队共计约50人;另外就是不超过20人的探险家(总共9位风筝滑雪抵达的探险家、3位徒步抵达的探险家、以及7位开车抵达的探险家)。如果你也有幸去到那里,下图就是你会看到的景象——世界最南的列宁像以及两个气象观测的杆子(在国际气象系统中这个站的代号是89550):
  • 也许多年之后,这个世界最南的列宁像也会被深埋雪中,但是它的位置会一直被人记住,南极洲也会一直流传着它的传说~

2021.12.3更新:冯静将她两次南极探险的经历写出了一本书《不可征服:中国女性徒步南极难抵极纪实》,推荐给感兴趣的朋友:


user avatar   teng-ye-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多说两句。

其实华人在海外,尤其是欧美社会遇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意识不到种族的重要性。近代以前,中国基本都是处于一个“国家=天下”的状态。这就导致了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近现代以威斯特法伦体系为基准形成的“民族国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概念,因而在欧美,尤其是在北美(USA/Canada)这种移民国家里生活的时候政治上十分受挫。

不管你承认也好,否认也罢,一个人在美国的社会认定更多地来自于一个人的种族(race)而非阶级(class).以我们最关心的教育为例:大学录取会很大程度上根据你的种族来决定录取标准,而不是社会阶层,更不是政治倾向。不管家境如何,只要你是亚裔,那么你就有大概率碰到录取标准的歧视问题。

在这个前提下,任何一个有智商的人都能够看出来:在美国这个大背景下,在争取自身(个人/族群)权益的过程中,种族的优先级是排在最前面的,其次才是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在填表的时候,不会让你选你是conservative还是liberal,只会让你选你是“white",“Asian”还是“Hispanic”. 而事实上,只要一个族群能够意识到美国社会种族优先的前提下,内部的政治光谱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优势,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犹太人。

犹太人在美国有多成功想必不用多说。但是犹太人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左翼或者右翼,而是通过在不同政治光谱上的发展,成功的让自己的种族在美国取得优势。说右翼,犹太人里面的一大票银行家企业家大家也有所耳闻;说左翼,犹太人中的囧叔,主持界传奇larry king,喜欢谈笑风生的华莱士等等都是业界传奇。这样他们右手掌控了经济和政治力量,左手掌控了舆论和传媒的力量,最终让族群取得成功。可见,以族群利益为先,则族内各个政见派系均受益;以政见利益为先,则族群分崩离析。

反观以叫兽为首的旧华“精英社会活动家“是怎么做的呢?不仅不去积极组织和联络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政治基本盘(一个越来越壮大的华人群体),反而主动地去做出例如:损害自己族群的利益以换取一小撮外部政治利益(SCA5),试图不断的分裂族群内部力量(亚裔内部细分法案)等等赤裸裸乃至荒唐可笑的背叛种族利益的行为。这种叫兽,如果不是脑子进了水,那就只能是因为政治觉悟和政治水平实在太差,吃枣药丸


----------------------------


断脊之犬,狺狺狂吠。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我特别震惊,不单单是文章内容,更重要的作者身份:美国百人会会长及首个法学院院长?这样的人竟然说出如此粗鄙之语?不过回想一下,这倒是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问。

作为一个在美国各个领域都有杰出贡献的种族,作为一个平均收入和学历都远超平均线的种族,作为一个贡献了马友友,关颖珊,刘玉玲等杰出人才的种族,为什么美国华人的政治地位如此的低下?为什么华人的权益总是受到系统性的侵害和歧视?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华人,尤其是旧华人及其后代的自我认同和民族荣誉感低到令人发指?现在看来,这些旧华人中的“精英”“社会活动家”政治水准低到不堪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其实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各个族群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也有斗争。但得到尊敬的条件只有一个:拥有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是经济力量,可以是知识力量,当然也可以是政治力量。所以这次大选华人主动出击,参与助选的行为我是非常认同的:重要的不是你站在哪一条队,而是展现能够左右选战结果的政治力量,这才是华人赖以发展的基础。相反,任何一种任凭意识形态洗脑而站队的行为都是政治水准低下的弱智行径。

其实稍微看了看叫兽的个人经历,未免有些可怜他。作为一个数次试图否认和摆脱自己华人身份的“社会活动家”,他的“习得性无助”十有八九也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在中国崛起,新华人一步步向前的大背景下,他就像一头曾经被锁链拴住的幼象,完全没有意识到力量的对比总是会转化的,而华人政治家真正的基本盘只有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旧华人的社会认知,一种貌似平等实则歧视的社会认知,只会进一步地被抛弃,最终由新华人引领实现真正的社会平等。旧华人畏畏缩缩的活了一百多年,却连美国这个国家的一点基本精神都没有学到,而这些分明写的很清楚:The land of the free and the home of the brave.

毕竟,大清都亡了,也请你们这些遗老遗少们滚回历史的尘埃里吧。 -------------------

原答案

这个所谓教授才真是把“歧视”二字阐释的淋漓尽致。


user avatar   tu-fang-jun-sui-s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种问题其实你不应该来这里问,因为知乎不是一个单纯的查询回复软件,其中各式各样派别的人都有,单纯回复你问题的人不会太多。你要想知道查查百度或者翻翻历史书就就可以了,要是你实在信不过这些东西,去博物馆看一下也行。要是你做了上述调查还是得不出结论,那你就看看别的民族的服饰,特别是他们的服饰发展史,看看他们以前穿的和今天穿的差距多大,看看他们今天穿的到底有几年历史,然后再对比一下汉族的,我相信你会得出正常正确的答案的。

————————————

另外我也说一句,任何民族在他没达到工业化阶段的时候,总会有一部分底层人穿不起能把全身盖满的衣服的,汉族有,和族有,韩族有,藏人有,蒙古人有,白人也有,但是如果有人拿这群人穿不起衣服来论证汉族或者其他民族所认同的民族服饰不存在,那么要么这个人没脑子,要么他蓄意为之。


user avatar   guang-xia-de-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样理解这句话?从这句话来看,应该如何与女人相处?


  

相关话题

  最近的连续地震之间有关系吗?是正常的吗? 
  胡佛大坝为什么要建在断层上? 
  为什么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要将陪都定在重庆? 
  公元2000年以来,中国有哪些大规模的地级市及以上的行政区划调整? 
  目前,地球物理武器发展到什么程度? 
  全球有哪些岛变成了半岛(或者半岛变成岛)? 
  假如把沙漠的沙子全部掏空,那么沙漠底下的地貌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江浙沪不包括江西,说江南地区也很少把江西包括进去,江西在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存在感为何如此低? 
  中国地质调查局 4 人在云南哀牢山野外作业时失联,目前搜救进展如何?野外作业该如何保证自身安全? 
  为何欧洲殖民时代,列强向文明程度低的美洲澳洲北亚大量输送人口,对黑非洲(南非除外)、马来世界移民甚少? 

前一个讨论
是否应该在高考中给偏科的人更大的优势呢?
下一个讨论
以高晓松当年的成绩,能够考上清华吗?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