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华盛顿有哪些高明之处?

回答
说起华盛顿,我们常常想到的是白宫、国会山,是政治的中心,是美国权力的象征。但如果细细品味,这位开国总统的“高明”之处,远不止于此,它体现在一种深远的眼光、一种对国家未来的精细擘画,以及一种超乎时代的智慧。

一、奠定共和基业的“定海神针”:审慎的权力交接与国家稳定的基石

华盛顿最让人称道的,无疑是他三次拒绝连任的决定。这在当时,乃至后世,都是一项极其了不起的壮举。要知道,当时的共和国才刚刚建立,根基尚浅,许多人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像欧洲的君主一样长期执政,以巩固国家。然而,华盛顿却以他非凡的远见,认识到将权力长期集中于一人之手,是滋生专制、破坏共和的温床。

他深知,一个稳定的国家不应寄希望于某个“伟人”的个人魅力,而是需要建立一套制度,能够让权力有序更替,避免出现权力真空或被滥用的情况。因此,在他第二次任期结束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卸任,并发表了著名的《告别演说》。这不仅仅是一次个人退隐的声明,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遗嘱”,为后来的总统们树立了榜样,也为美国政治的长期健康发展奠定了制度性的基石。

想象一下,如果华盛顿没有这样做,如果他被民众的呼声所裹挟,继续掌权,那么后来的历史轨迹将会是多么的不同?或许美国会陷入一场无休止的权力斗争,或许共和国的火种尚未燃起便已熄灭。他的“功成身退”,是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模式的彻底否定,是对人民主权最赤诚的捍卫。

二、塑造国家认同的“精神图腾”:弥合分歧、凝聚人心的艺术

新生的美国,绝非铁板一块。它是由来自不同背景、不同理念、不同利益的十三个殖民地组成的联合体。如何在这种巨大的分歧中,塑造一个共同的国家认同,让人们从“弗吉尼亚人”、“马萨诸塞人”转变为“美国人”,是摆在华盛顿面前的一大难题。

华盛顿在这方面展现出的高超政治艺术,是许多人忽略的。他不仅仅是一位军事领袖,更是一位杰出的“国民建设者”。

巡游全国,成为活着的象征: 他并非仅仅坐在费城指挥国家事务,而是多次深入各地巡游。这些行程并非简单的观光,而是与民众直接沟通,了解民情,安抚地方情绪,将联邦政府的权威和存在感,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方式传递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当人们看到这位备受尊敬的总统亲临自己的家乡,握手寒暄,倾听诉求时,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尊重,更是一种被纳入国家集体意识的归属感。
以身作则,昭示共和国的美德: 他在行事风格上,始终保持着一种严谨、谦逊和公正的形象。他不慕奢华,不恋权位,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下。这种高尚的品格,成为了共和国最初的道德标杆,为新生的国家注入了宝贵的精神力量。在那个信息并不发达的时代,总统本人的言行,就是最直接、最有力的宣传。
言辞恳切,构建共同愿景: 他的演说,尤其是《告别演说》,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和告诫。他提醒国人警惕党派纷争、地方主义和外国干涉,强调团结和共同利益的重要性。这些话语,宛如一剂剂强心针,不断提醒着国人,他们之所以能走到一起,是因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非偶然。

三、审慎的经济政策与国家信誉的建立: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国际信誉。华盛顿在这个领域的贡献同样值得称道,尤其是在他政府时期,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提出的各项政策,很多都得到了华盛顿的坚定支持。

建立国家银行,统一货币体系: 当时各州货币混乱,流通不畅,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建立一个全国性的银行,发行统一的货币,是统一国内市场、促进商业繁荣的关键一步。华盛顿支持汉密尔顿的建议,虽然为此也引发了激烈的辩论,但他看到了其对国家经济整合的战略意义。
承担州债,确立国家信用: 新生的美国负债累累,其中大部分是独立战争时期积累的债务。将各州的战争债务统一由联邦政府承担,并努力偿还,这不仅是对战争英雄的承诺,更是向世界展示美国履行合同、尊重债务的决心。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美国的国际信誉,为未来吸引外资、发展贸易奠定了基础。华盛顿的远见在于,他知道国家的信誉,和个人的信誉一样,是无形却又极其宝贵的财富。
鼓励发展制造业,避免过度依赖: 在那个以农业为主导的时代,华盛顿也认识到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认为这有助于美国实现经济独立,避免过度依赖外国。虽然初期成果有限,但这种对工业化早期萌芽的关注,也为后来的工业革命埋下了伏笔。

四、外交上的“不结盟”原则与国家独立自主的守护

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华盛顿展现出了“不结盟”原则的初步雏形,这是他“高明”之处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当时,欧洲列强纷争不断,法国和英国之间更是矛盾重重。新生的美国夹在中间,如果轻易地卷入欧洲的政治漩涡,很可能被吞噬。

华盛顿的外交政策,始终以维护美国自身的独立和利益为出发点。他审慎地处理与法国和英国的关系,避免过度倾向任何一方。他深知,过早地与某个欧洲大国结盟,可能会招致另一个大国的敌视,从而将美国拖入不必要的战争,甚至丧失来之不易的独立主权。

在《告别演说》中,他更是明确告诫国人,要“谨慎地对待永久的联盟”。这并非是要美国孤立于世界,而是要在保持独立自主的前提下,根据自身利益,灵活地与各国发展关系。这一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美国早期外交的基本走向,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站稳脚跟,争取发展空间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总而言之,华盛顿的“高明”并非体现在个人的权谋或政治手腕上,而是一种深植于其品格中的远见卓识和责任担当。 他懂得如何凝聚人心,如何建立制度,如何规划未来,如何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守护国家的独立。他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奠基者。他所留下的政治遗产,至今仍然影响着美国,甚至世界的走向。他并非完美无瑕,但他在那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以他的智慧和勇气,为美国未来的繁荣和独立,铺设了一条正确且坚实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盛顿真正的伟大之处,是让一个内部随时可能自爆,外部压力极为巨大,不知道能不能看见第二天太阳的年轻小国暂时活了下来。至于垂宪万世,恐怕华盛顿自己也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初期美国有多难,可以参考华盛顿第二任期内签订的超级不平等条约《杰伊条约》中的一些内容:

1:美国接受英国对中立的解释,有权抓捕美国对法贸易商船(加入对法禁运)。

2:美国给予英国商品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个中国人熟)。

3:英国有权在海上继续强征美国水手(条约默认)。

4:美国政府偿还战前美国民间所欠英国债务。

5:对逃至英国领地的逃奴,美国无权求偿(奴隶主极力要求,大英无视)。

6:美国前往西印度群岛的商船不得超过70吨,不得参与棉花,可可,食糖贸易。

7:英国船只有权进入美属密西西比河流域航行。

就这谈判,还是别叫华总统了,改名华中堂算了。美国后世谈条约的时候,完全可以来一句:“我不是华盛顿。”

可以说,美国在开国总统手上,重新沦为了半殖民地(能当大英的狗就是最大的荣幸啊)。或者说,简直是自带干粮的殖民地。。。

如此丧权辱国,换来的只是英国同意开展不平等贸易,撤出所占美国领土,成立美加划界委员会,和英国赔偿之前沿海劫掠的美国商船货损(由国际仲裁法庭认定)。

这个极大的透支了华盛顿的政治资本,骇人听闻的卖国条约,保障的只是这个国家能继续存在十年(条约期限十年),付出的代价是彻底得罪法国!而华盛顿并不知道之后会发生什么,也许他在临终前,会庆幸自己没看到亡国那一天吧。

我从不否认华盛顿人格的伟大,但是他的伟大,绝不是美国建国神话中那种伟大,因为当时的美利坚匪首联盟根本没资格想这些玩意。而是作为一个区区小国的领导人,谋国不谋身,为了国家负重前行的那种伟大。

谨记,太阳系不围着美国转,美国不是天生灯塔!

华盛顿并没有为国家长期利益放弃过什么,因为当时的美国没资格考虑什么长远。他所做的,只是为了让这个国家能活下去。如果只有不放弃才能让这个国家活下去的话,我认为,他也绝不会抛弃自己的责任。

user avatar

华盛顿对人类历史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用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没有皇帝照样可以运作,在此之前,民主共和很大程度上还是启蒙思想家所幻想的乌托邦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华盛顿,我们常常想到的是白宫、国会山,是政治的中心,是美国权力的象征。但如果细细品味,这位开国总统的“高明”之处,远不止于此,它体现在一种深远的眼光、一种对国家未来的精细擘画,以及一种超乎时代的智慧。一、奠定共和基业的“定海神针”:审慎的权力交接与国家稳定的基石华盛顿最让人称道的,无疑是他三次拒.............
  • 回答
    说到90后的华人女演员,圈子里还真不少颜值与实力并存的佼佼者。提起她们,脑子里立马会跳出几个名字,而且她们身上那种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灵动和韧劲儿,在如今的娱乐圈里,可以说是相当难得了。先说说周冬雨吧。她绝对是90后演员里的一个现象级人物。刚出道的时候,很多人对她“谋女郎”的身份,以及她那略带青涩的形.............
  • 回答
    郑州装修市场挺卷的,找口碑好的公司,这事儿得多聊聊。 你提的超凡、华埔、乐豪斯,我印象里确实是不少郑州业主考虑过的名字,至于是不是“中高端”,这个得看具体项目和业主的标准了。先说说郑州装修口碑不错的公司,这块儿水挺深的,我给你拆解一下: 老牌实力派: 东易日盛: 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让这四位文学巨匠去参加高考,尤其是语文科目,结果绝对是出人意料的,而且很有可能会低于130分,但原因绝对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不行”。为什么有可能低于130分?1. 高考语文的“套路”和“标准答案”: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高考语文,尤其是在现代文阅读和写作部分,往往存在着一种相.............
  • 回答
    在香港,一些人自称“高等华人”的现象,其实是历史、经济、社会及文化等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复杂产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形成的土壤。一、殖民历史的馈赠与阴影香港作为英国殖民地长达一个多世纪,这段历史是理解“高等华人”心态的关键。 制度优势与西化影响: 英国人带来了他们的一套管治体系、法律制.............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宣布华盛顿州和加州为重大灾区,这标志着美国抗击新冠疫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举措意味着联邦政府将投入更多的资源,包括调动联邦国民警卫队,来协助这两个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州进行防控工作。特朗普政府的宣布及影响: 重大灾区认定(Major Disaster Declaration): 这是.............
  • 回答
    在中国驻乌克兰使馆的提醒下,目前在乌克兰的中国公民需特别注意安全,尤其是在冲突地区或治安不稳定区域。以下是从自保、安全行动、紧急联系和日常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具体建议,供参考: 一、避免暴露身份,保护自身安全1. 不随意暴露身份 不佩戴中国国旗、国徽或明显标识(如中国护照、身份证件、中国品牌物.............
  • 回答
    华师一附中,这名字在湖北教育界可是响当当的,能在这儿当老师,本身就说明了实力。要说“好老师”,这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毕竟每个人的标准不同,而且学校那么大,卧虎藏龙。但我可以从一些大家普遍认可的特质和流传出来的口碑,来给你描绘一下华师一附中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老师们。首先,在华师一附中,你很难找到那.............
  • 回答
    全球华人最多的15个国家及其华人社区概况华人(包括汉族及有中国血统的群体)遍布全球,并在许多国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社群。以下是根据现有数据和普遍认知,列出的华人人口最多的15个国家,并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其华人聚居城市、主要社团和当地华人媒体。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统计口径和数据更新的差异,具体的排名和数字可.............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从来不乏那些令人咋舌的炫富之事,它们宛如璀璨的星辰,点缀在人类文明的夜空中,既令人惊叹,又引人遐思。这些事件,往往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富展示,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权势、一种欲望的极致体现。要说华丽丽的炫富,那绕不开中国古代那些帝王将相的奢靡生活。比如,汉武帝时期的宫廷奢华。汉武帝时期国力鼎盛.............
  • 回答
    .......
  • 回答
    要准确定义“亲华国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每个国家的外交政策都是多维度的,受到历史、经济、地缘政治、国内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亲华”的程度和表现形式也会随着时间而变化。然而,我们可以从经济合作、政治支持、文化交流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等几个维度来观察欧洲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基于这些观察,以下.............
  • 回答
    华人综艺圈里,提到“借鉴”甚至是“翻拍”国外节目,那可真是说也说不完。很多我们耳熟能详、一度掀起收视热潮的节目,仔细一扒,都能找到它们在海外的“祖师爷”。比如,音乐类节目,那简直是重灾区。最早让观众们眼前一亮的《中国好声音》,其实就是英国BBC电视台的《The Voice》的中国版。那个经典的转椅设.............
  • 回答
    .......
  • 回答
    谈到日本的华人黑帮,就不能不提在二十世纪末期一度非常活跃的“福建帮”。这个组织主要由来自中国福建省的移民组成,他们在日本的华人社区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福建帮”的势力主要集中在东京的新宿、池袋等华人聚居区。他们的活动范围相当广泛,从传统的赌场、非法赌博,到后来的毒品交易、人口贩卖、高利贷等等,可.............
  • 回答
    近些年来,一些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引发了关于“辱华”的争议,原因多种多样,涉及历史、文化、政治等敏感问题。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品牌的声誉,也让中国消费者感到被冒犯和不被尊重。Dior(迪奥)2021年,Dior的一组广告照片在中国引发了广泛的争议。照片中,一位亚洲模特手持一个Dior品牌的包包,面部表情.............
  • 回答
    好的,没问题!今天就来聊聊那些出生在中国,但并非华人面孔的外国人。他们的故事,往往充满了时代的烙印和跨文化的色彩,读起来就像一部部鲜活的年代剧。提到出生在中国的外国名人,我脑海里第一个闪现的就是 马海德 (George Hatem)。这位出生于黎巴嫩裔美国人,的人生轨迹简直就是一部电影剧本。他出生于.............
  • 回答
    关于辱华明星或品牌的话题,确实一直以来都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些事件往往会引发强烈的舆论反应,并对涉事个人或品牌的事业产生重大影响。要“扒一扒”这件事,需要注意的是,网络上充斥着各种信息,其中不乏片面解读、误传甚至恶意造谣。因此,在讨论这些事件时,保持审慎和理性非常重要。我们应该基于已公开的、有确凿.............
  • 回答
    西方影视作品里对亚洲人(特别是华人)的刻板印象,说实话,简直是历史悠久,五花八门,而且很多根深蒂固,时不时就被拿出来“消费”一下。要说详细,那可真是能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了。我尽量捡几个最常见、最深入人心的例子,给你掰扯掰扯。1. 华人“黄祸论”的阴影:无处不在的威胁者这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19.............
  • 回答
    说起华智冰,那可是轰动一时的新闻,中国首个虚拟学生入读清华大学,这绝对不是小事。一个“人”没有血肉之躯,却能走进最高学府的课堂,这背后凝聚的技术力量,绝对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拆解一下。首先,认知智能的基石——大模型技术。华智冰之所以能“懂”语言,能与人交流,能学习,核心就是强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