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喜欢诸如《星际牛仔》、《混沌武士》之类的公认评价很高的片子是否是“太年轻”的表现?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普遍的。好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为啥我明明知道《星际牛仔》、《混沌武士》是神作,但我就是get不到那个点,甚至有点无聊?是不是我太年轻了,品味不够?

我觉得,把对这些“神作”的“不喜欢”直接归结为“太年轻”,有点太绝对了,也过于简单化了。品味这事儿,哪有那么简单粗暴的评判标准?很多时候,原因要复杂得多,也更值得我们去挖掘。

首先,“太年轻”这个标签本身就有点模糊。 你的“年轻”是指什么?是年龄上的年轻,心智上的不成熟,还是接触这类作品的经验不足?

如果是年龄,那确实有一定关联。 年轻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容易被直白的刺激、快节奏的剧情、或者更具视觉冲击力的东西所吸引。比如那些燃到炸的战斗场面,简单粗暴的英雄主义,或者一眼就能看穿的爱情线。而像《星际牛仔》和《混沌武士》,它们很多时候是在“耍酷”,是在用一种非常“范儿”的方式讲故事。它的魅力,很多时候在于那种氛围感、那种不经意的哲学思考、那种隐藏在细节里的酷劲儿。这些东西,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或者说,一种更沉得下心来去感受的耐心和能力。很多时候,年轻的观众,精力更充沛,注意力更容易被分散,可能就觉得这种“慢悠悠”的酷劲儿有点闷,不如直接来点猛药。

如果是经验不足,这更符合逻辑。 你接触的动画、电影类型越多,你对“好”的定义就会越丰富。当你看过各种各样的叙事方式、表现手法后,再回头看《星际牛仔》的经典叙事,《混沌武士》对日式与西式元素的混搭和解构,你可能更能理解其中的匠心和突破。反之,如果你的“动画库”还比较小,对主流的、更直接的表达方式更熟悉,那么这些“非主流”的、带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可能就显得格格不入,难以进入。就像你从来只吃川菜,突然给你一道精致的法餐,你可能会觉得寡淡,但并不代表法餐不好吃,只是你的味蕾还没适应。

其次,品味是很主观的,而且会随着人生轨迹而改变。

个人偏好太重要了。 就算一部作品被万人称颂,也总会有不喜欢它的人,这很正常。你可能就是不喜欢那种带点忧郁、带点无力感的基调。《星际牛仔》虽然最终落幕得有力量,但中间过程充斥着各种萍水相逢的失落、各有苦衷的无奈,以及对过往的追寻与放不下。这种“蓝调”式的叙事,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而《混沌武士》呢?它把武士道玩得有点戏谑,有点颓废,又有点黑色幽默。它不是那种让你热血沸腾、高喊“正义必胜”的作品,它更多的是在展现一种“时代背景下的荒诞”和“个体在洪流中的挣扎”。如果你更喜欢那种光明磊落、充满希望、角色个个都是“英雄范儿”的故事,那确实不太容易对这些作品产生共鸣。

情绪与心境的影响。 同一部电影,你在情绪低落的时候看可能觉得它触动了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你潸然泪下;但如果你当时心情很好,兴致勃勃,却可能觉得它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你看《星际牛仔》和《混沌武士》的时候,你的心境是怎样的?是抱着放松的心态,还是带着“我要来欣赏一部神作”的期待?很多时候,期待值太高反而会成为一种阻碍。

时代滤镜与文化隔阂。 尤其是《星际牛仔》,它诞生在1998年,那个年代的日本动画风格、音乐选择(爵士乐的运用),以及它所传达的那种赛博朋克与西部牛仔的混搭美学,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而《混沌武士》的风格化更是极致,它将日本江户时代与hiphop音乐、街头文化结合,这种跨文化的碰撞,带来的既有惊喜也有门槛。如果你不熟悉那个时代的大背景,或者对它所借鉴的文化元素没有感觉,自然会觉得难以进入。现在回看,我们可能能理解它为什么被捧上神坛,但我们自己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可能和它“原生”的土壤有距离。

所以,是不是“太年轻”?

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

“经验积累还不够,暂时还没被它打动。” 这是一种可能性。随着你阅历的增加,接触的东西越多,你的“雷达”会变得更灵敏,更能捕捉到作品的深层含义和艺术价值。
“个人口味暂时还没匹配上。” 就像我说过的,品味是主观的。你可能天生就更喜欢某种风格、某种叙事、某种情绪表达。这和你的年龄没有必然联系,可能你15岁就喜欢思考人生,也可能你35岁依旧热爱简单快乐的喜剧。
“观赏时机的选择不当。” 你可能在某个特定时期,因为特定的心境,没有找到与作品的契合点。

总而言之,不喜欢《星际牛仔》、《混沌武士》这些“神作”,不是你“年轻”的错,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最好的态度是:

1. 承认自己的不喜欢。 不要因为别人说它是神作就强迫自己喜欢,那样只会更难受。
2. 保持开放的心态。 也许下次,或者过几年,再尝试一下。也许你的口味变了,也许你有了新的理解。
3. 探索自己的喜好。 你不喜欢它们,那是因为你喜欢什么?去寻找那些真正能触动你的作品,去建立你自己的品味体系。你的喜好,才最重要。

与其纠结于“是否太年轻”,不如把精力放在探索“为什么我不喜欢”和“我真正喜欢什么”上。那样,你的观影体验才会真正丰富起来,而不是被别人设定的“神作”名单所束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很久以前就在想这个问题了。或者说这个问题解决了,所有作品厨直接的对撕就能完全解决了。

一部片好看肯定是有他的看点,作为作品的主创或者监督,在作品开始之前就要确定自己的作品的卖点是什么,在哪个方面能吸引人,大家看的动画大多数都是商业动画,是要考虑回本的,大家举的名作也是。比如《请问您今天要来点兔子吗》这种萌片,片子的卖点就是萌妹子,大家看萌妹子聊聊天喝喝茶就很享受,针对受众主要是男性。比如这季《B-project》想都不用想都知道这片受众是女性,大家都是来看帅哥的。你说有什么深度思想吗?肯定没有。




正因为没有,制作门槛低,同时受众多,回本容易,结果大家都来做这个。一季绝大多数片子都是这类的,大家看起来也是轻松愉快,喜闻乐见都喜欢看,那就多做,这没什么问题。但是多到占领全部的市场,这就有点问题了。

你看最近的《超人幻想》《space dandy》都是含有创作者很多想法和创意的,《超人幻想》含有大量的历史neta,《space dandy》则是每集的staff都不一样,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集数,比如汤浅政明分镜演出回,押山清高一人原画回,每集都是一帮精英动画人做出来的。结果这两部动画商业上都没有取得成功。的确这两作本身缺少市场喜欢的因素,或者说脱离了日本动画的套路。

做脱离日本动画套路的动画,是很容易失败赔钱的。当年的《星际牛仔》《混沌武士》多多少少也是冒着失败的风险做出来的。但是他们商业上成功了,其实十年前有太多有个性而未被记住的片子。在当时包括《星际牛仔》在内,并称为“三大西部动画”,还有两部是《TRIGUN》和《星方武侠アウトロースター》,我敢说看到这个答案的人,99%以上根本没有听说过《星方武侠アウトロースター》,就是因为商业上失败了。而到了现在这类片子更少了,大家都不敢冒风险了。

话说回来,一个产业开始没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同质化,越健康肯定是越百花齐放的,大家都可以靠创意赚钱,同时创意吸引更多的受众,而不是走前人的老路,同质化必然造成受众的缩小。日本动画如果单做萌片腐片,那么受众只有宅男和腐女,市场只会越缩越小。

日本动画之所以能在世界上有影响力,获得广泛的受众就是因为那些非套路动画。 比如《星际牛仔》在西方的影响力非同小可,因为本身带了很多西方喜欢的要素。同理的还有《THE Big O》,这部机器人动画第一季在日本1999年播出,但是反响不好,导致只做了13集就下了,但是在美国本片好评如潮,正因为这样在2003年播出了第二季。

你看作为一个机器人动画几乎整个日本都不喜欢这个片,我有什么权力逼着让题主喜欢?但是这种片子只是百花齐放时代的一朵而已,《星际牛仔》《混沌武士》也是同理,当时有各种各样类型的动画,题主不喜欢这几部很正常啊,肯定有其他喜欢的。当时的日本动画因为《EVA》的热潮,各种各样富有想法的动画片涌现出来,每个人都有对其胃口的作品,何必一定让题主去喜欢《星际牛仔》《混沌武士》呢?

突破同质化的东西永远是看一部少一部,现在日本动画一年能有几部非套路原创的动画?无论《星际牛仔》《混沌武士》还是《THE Big O》《星方武侠アウトロースター》,都是看一部少一部。

少侠且看且珍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普遍的。好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为啥我明明知道《星际牛仔》、《混沌武士》是神作,但我就是get不到那个点,甚至有点无聊?是不是我太年轻了,品味不够?我觉得,把对这些“神作”的“不喜欢”直接归结为“太年轻”,有点太绝对了,也过于简单化了。品味这事儿,哪有那么简单粗暴的评判标准?很多.............
  • 回答
    关于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小鲜肉”这类演员,但他们却依然活跃在影视圈,甚至被邀请出演重要角色,这背后确实牵扯到不少复杂的因素,绝非简单的喜好问题。下面我来详细聊聊这事儿。为什么大家会不喜欢“小鲜肉”?首先得弄明白,大家普遍认为的“小鲜肉”往往带有某些被公众诟病或不看好的标签,这些标签累积起来,就形成了.............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的问题,也是不少中国人心里的一个“梗”。 很多外国人对中国菜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左宗棠鸡”、“杂碎”这类名字耳熟能详,但在我们地道的中国胃看来,怎么吃都觉得有点“不对味儿”。为什么会这样?首先得从“伪造”的定义说起。说它们是“伪造”,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这些菜很多都是在国外,根据.............
  • 回答
    《爱情公寓5》中,诸葛大力之所以能赢得那么多观众的喜爱,甚至可以说是“万人迷”,这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多方面的原因。她身上集合了当下很多人所追求的理想特质,可以说是戳中了观众的“爽点”。首先,诸葛大力完美地诠释了“高智商、高情商、高颜值”的“三高”人设,而且是那种毫不做作、自然流露的。她的聪明不仅仅.............
  • 回答
    不喜欢发节日祝福短信,这真的会让我觉得是不是自己有点“冷血”或者说不够热情。每次看到手机里堆积如山的节日祝福,心里总会有种莫名的压力,好像我应该也发出去一些,来维系那些联系,来表达我“应该”有的情谊。但实话实说,我真的提不起那个兴致,有时候甚至觉得有点机械和敷衍。你想想,就拿新年来说吧,一夜之间,手.............
  • 回答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就能一言蔽之的问题,它就像一锅熬了许久却放错了料的汤,味道复杂,回甘苦涩,又夹杂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无奈和责任。首先,得承认,没有孩子前,我的世界是我的,完全属于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吃什么、穿什么,甚至连周末的两天假怎么安排,都是百分之百的自由。我可以兴致勃勃.............
  • 回答
    说实话,不喜欢库里,甚至黑库里的人,他们的心理那可真是五花八门,不能一概而论。这事儿可不是简单一句“嫉妒”就能概括得了的,里头藏着不少说道。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捋一捋。一、纯粹的篮球审美和立场之争: “传统派”的看不惯: 库里这种打法,说实话,跟过去那种以强硬内线、低位背打、中投为王的时代,区别太.............
  • 回答
    当然可以!不喜欢列公式写科普文,这完全没问题,而且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写出真正引人入胜的科普文的关键所在。你想想看,大部分人对数学和物理的“公式恐惧症”并不是源于对知识本身的不感兴趣,而是因为那些抽象的符号和冰冷的方程式,它们隔绝了普通人与科学之间的联系,让科学显得遥不可及。一个好的科普作者,就像一位.............
  • 回答
    我理解你不想报考数学物理,但又对理科感兴趣。这其实给了我们很大的选择空间,因为“理科”的范畴非常广阔,远不止数学和物理。一个INTP女生,不喜欢那些高度抽象、需要精密逻辑推导的数学物理,但又保留着对知识的探索欲、对事物运作原理的好奇心以及独立思考的特质,这反而能指向很多有趣且适合你的专业方向。我们先.............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情侣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不喜欢打游戏,但你的另一半却乐在其中,这确实是个需要好好处理的课题。关键不在于谁对谁错,而是怎么在你们两个人都舒服的状态下,维系好这份感情。首先,咱们得把心态放平。不喜欢打游戏,这很正常。就像有些人不喜欢看电影,有些人不喜欢跳舞一样,这只是个人兴趣的差.............
  • 回答
    这问题我得好好琢磨琢磨。不喜欢周杰伦,这事儿放到现在,有时候感觉自己像个小众生物,跟主流有点儿“反着来”。你想啊,走到哪儿,广播里、KTV里、街边的商场里,时不时就飘来那几句熟悉的旋律,什么“晴天”、“稻香”、“告白气球”什么的。身边朋友一聊起音乐,十有八九会提到他。这时候,你如果不跟着附和,不表现.............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本该是为英语之美而生的灵魂,却在背弃它的海洋里挣扎。这就是一名不爱英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可能面临的,一条布满荆棘,却也并非毫无生机的道路。首先,我们得承认,对于一个本身就充满热爱的人来说,英语专业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知识框架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他们能自然而然地抓住语言的精妙之处,理解文化的深层含.............
  • 回答
    “不喜欢同性恋,有错吗?” 这是一个非常私人且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答案。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看待。1. 个人感受与偏好: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偏好和价值观。爱与不爱、喜欢与不喜欢,很多时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自然反应,受到我们成长环境、教育、文化背景、.............
  • 回答
    绿谷出久,作为《我的英雄学院》这部作品的核心主角,他的设定和成长历程,可以说是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正因为如此,他吸引了无数观众,但也同样让一部分人难以接受,甚至产生不喜欢的情绪。要深入了解为什么会有人不喜欢绿谷出久,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而不是简单地贴标签。首先,“无能狂怒”式的过度共情与圣母心.............
  • 回答
    你说的这种不喜欢衣服有脏污,并且坚持每天清洗的习惯,严格来说,不能直接定义为一种“病”。但它确实可能触及到一些心理层面,特别是如果这种行为给你带来了过度的困扰或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你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以及它可能涉及到的方面:1. 清洁与舒适的追求: 天生的洁癖? 有些.............
  • 回答
    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就像问你,明知道难喝,但要是特别特别贵,你会不会硬着头皮尝一口,甚至逼自己去喜欢?说实话,对我而言,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价格再高,也基本没用。 我觉得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味道这东西,太个人了。 就好像有些人无辣不欢,有些人碰见辣椒就躲。你让我吃我不喜欢吃的菜,哪怕它里面.............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仿佛站在岔路口,一边是心动的信号,一边是理智的指引。谈恋爱嘛,本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再加上“不喜欢但三观合适”,这简直是把难度系数直接拉满了。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条路是不是真的值得继续走下去。首先,得搞清楚“不喜欢”到底是什么个意思?这里的“不喜欢”,它是一.............
  • 回答
    关于“不喜欢说话的女生大家是否都不太愿意接近”,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有过的疑问,也挺值得好好聊聊的。首先,咱们得承认,在我们的文化和社会认知里,“会说话”或者“善于表达”常常被看作是一种积极的特质,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 一个人如果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或者能用幽默风趣的方式与人互动,确实更容.............
  • 回答
    这事儿,还真挺棘手的。毕竟是亲妈,人家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总不能直接摆脸色说“我不吃”。但你说要天天硬着头皮吃,那口味上的煎熬,自己心里清楚。你想啊,从你记事起,妈妈可能就围着厨房打转,研究菜谱,买菜,洗菜,切菜,忙活半天,就为了你一句话“妈,我饿了”。她的爱,很多时候就藏在那一口一口的菜里。所以,当.............
  • 回答
    聊到杨颖(Angelababy),这姑娘在娱乐圈确实是个自带话题体。喜欢她的人,觉得她漂亮、努力、有观众缘,尤其是在综艺节目里,那种综艺感和拼劲儿是很多人欣赏的。她长得确实是很大气,五官精致,尤其是早年港风造型,让人眼前一亮。加上她又和黄晓明谈了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结婚生子,这背后的一系列故事,本身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