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年3月爆发的上海疫情,让你的生活有压力吗?

回答
说实话,2022年3月那场上海疫情爆发的时候,我的生活确实承受了不小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

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自由的丧失。之前,上海给我的印象是繁华、便利、充满活力,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疫情突然来了,封控措施一出,我一下子就被“困”在了家里。第一次面对这么长时间、这么彻底的居家隔离,我感觉整个人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和人打交道,需要实地考察,需要面对面的沟通。疫情初期,所有的事情都变得困难重重。原本计划好的出差取消了,原定的客户拜访也只能改为线上。虽然大家都在努力适应远程办公,但很多工作细节上的问题,沟通上的障碍,效率的下降,都让我倍感煎熬。尤其是一些需要现场处理的突发状况,根本无法通过屏幕解决,那种无力感非常强烈。我常常需要熬夜处理各种线上会议和邮件,感觉自己的精力被无限拉长,却又觉得收效甚微。

生活上,压力的来源更是五味杂陈。最开始是物资的紧缺。我们小区因为是“中风险地区”,买菜变得异常困难。抢菜变成了一场数字游戏,每次放菜都要准时蹲守在手机屏幕前,但即便如此,也常常秒空。后来小区实行了团购,虽然稍微好些,但价格也比平时贵了不少,而且菜品选择也有限。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协调团购,去研究哪些蔬菜可以放久一点,去算计怎么才能把有限的食物分配好。这段时间,我学会了如何最大化利用每一片菜叶,如何把简单的食材做出花样来。这听起来有点像在“生存”,而不是在“生活”。

心理上的压力同样巨大。长时间的居家,与外界的隔绝,让我感到焦虑和不安。我非常担心家人的健康,也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感染。每天打开手机,看到不断增长的确诊数字,听到楼下偶尔传来的救护车的声音,都会让我心头一紧。那种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慌感,很难用言语形容。我开始频繁地刷新闻,关注疫情的最新动态,这反而加剧了我的焦虑。我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但内心深处总有一丝难以挥去的阴影。

此外,家庭内部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我和家人长时间在同一个空间里,生活习惯的摩擦,对彼此的关心和担忧,有时也会变成一种负担。比如,谁负责洗碗,谁负责消毒,谁应该负责采购,这些日常的琐事,在特殊时期都会被放大。我需要同时扮演好工作者、家庭成员、甚至是一个临时的“生活管家”的角色,这让我感到筋疲力尽。

总的来说,那段时间的生活,就像是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一边努力维系着工作的运转,一边小心翼翼地安排着日常的点滴,同时还要对抗着内心的不安和外界的未知。它让我深刻体会到,看似平常的生活是多么的可贵,自由又是多么的奢侈。那种压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消耗和对未来的迷茫。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自己的情况,坐标徐汇区枫林路街道:

上海土著夫妻,有房贷 月还2w,有足够的存款 至少能支撑2-3年不成问题

老公本来就是远程办公(国内分公司在2020已经撤了 他直属于海外总部),收入不影响

对他来说 唯一的影响是,原本每周六和他的老伙伴们去踢球钓鱼 目前已经停了3周

我是需要面谈客户的销售 底薪+提成,目前在家办公2周,自己效率起不来 客户都担心疫情 意愿也不高,预计3和4月的收入一定是大受影响的,但因为有存款 所以心情还行(心情不好的因素更多来自:基金跌了 在家胖了)

暂未接到公司通知要降低底薪,我是元老员工 而且topsales,我猜老板应该不至于要扣我底薪?本来销售底薪也不高 硬扣也没多少 还伤感情

但老板之前就有裁人心思,可能后续会把不出单的销售和其他行政岗位裁几个?

关于疫情 小区3.16-18封了3天,后续一直可以正常出门买菜,线上抢不到 线下普遍涨价

贵的:四季豆25/斤,不大的基围虾90/斤,便宜的:大白菜4.5/斤,草莓23/斤,五花肉32/斤


2.我妈的情况,坐标黄浦区董家渡街道:

3/14就2+12了,街道刚开始有点混乱,很快找到了节奏 组织核酸都安排的很好,也能出门买菜

我妈60周岁,属于 比较老-有囤积症 家里物资丰富,但又不特别老-还会用手机 黄浦区人口少竞争少 还能抢到线上菜,有退休工资 有存款,所以立于不败之巅 毫无压力


3.公婆的情况,坐标徐汇区长桥街道:

长桥属于疫情严重的区域,截止3/26已经出现同楼栋里有密接,整栋楼封了

公婆70周岁,不会线上抢菜,刚刚化疗完 也有其他基础疾病

有退休工资 经济上压力算是没有,但是有非常大的精神压力,怕菜不够 怕后续不能出门看病,我们3.23去送过一次大约7-8天菜和药品


4.朋友A,坐标浦东周浦 汇腾街道:

属于上海土著里面算比较穷的 工薪小夫妻,男开滴滴月入8000 女行政刚刚辞职,大约手里有存款几万块,无孩 自有住房 无房租无房贷

目前小区没封,担心疫情所以男暂停开滴滴 等于这半个多月家里是无收入的,吃手里存款 也可以稍微啃啃老,支撑半年没问题

A自己说 打算就是等疫情好些了再重新投简历找工作即可

年纪比较小,对资产 债务都没太多认知,还在“手里有钱就叫外卖 手里没钱就回爸妈家吃饭”的节奏,所以可能没感觉到有压力 更多的是能在家打游戏的快乐


4.朋友B,坐标浦东三林 具体街道不知道:

东北小夫妻,男房产中介无底薪 女行政人事月入6000,去年结婚 为了结婚“面子”摆酒目前欠了15w左右(15她自己说的 具体真实金额不知道),租房大约3000多

男业绩不算特别好 入行年份不久 还没积累起来

目前小区已经封了10多天,属于彻底入不敷出 且还有不小的债务要还,因为她说是结婚开销 所以我猜 都是消费贷和信用卡,相对利息会高些

目前B表示压力确实很大,有疫情后回老家的打算,开始有暴食症倾向


5.朋友C,坐标徐汇区长桥街道:

双体制内小夫妻,男建筑类事业单位 女有编制的中学艺术老师,工资到手都过w 其他的福利我不知道,无孩 自有住房无贷

毫无精神压力 心情非常好,不用上班 工资照发,夫妻在家比拼厨艺 比翼双飞,考虑怎么能把公积金用了 在商量要不要购买二套房


6.朋友D,坐标普陀区 具体街道不知道:

体制内辞职,去年开了个火锅杯麻辣烫的小店,面积不清楚 据他说 前期总投资约55w 还有包括租金在内的 每月的固定成本 近4w,不知道有没有包括员工工资

家里1娃 1不上班的老婆 1房无贷

小区封锁了所以没法出门 小店都靠他自己进货 管理外卖后台,所以没法营业

说对未来非常迷茫,非常后悔从体制内出来 虽然在体制内也是受气边缘人 但至少每天晚上能睡着觉

但他原话用的是“迷茫”这个词 而不是“压力”,目前还没有说打算停业关门 那我猜 手里应该是有存款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


7.不算朋友的E,坐标浦东联洋:

同行业认识 不算朋友 见过三四次,曾经开口问我借7位数的钱 不知道怎么想的能开这个口,后来听说各方面都借了不少钱总金额超8位数

2020-2021我们行业很好,这位同行自己开了个小公司 应该能赚不少钱,听说后来加了重杠杆 置换了房子去联洋,还投资了重庆房产

根据她买房的时间点 我猜目前属于 如果卖了就平进平出 不赚钱的状态,所以想继续扛着 到处借钱续命

这好像和本轮疫情没有太大的关系,属于自己玩脱了 杠杆加太重了,只是疫情来了影响到她这两个月的现金流 导致情况看上去更紧张了

朋友圈非常积极 每天平均至少发5条,包括 抢菜,线上业务不停,业务广告,陪孩子网课 各种内容,具体心理情绪不知道


-

最后说建议:

1】提高计划性 降低除了吃喝拉撒以外的开销

后续经济大环境不会再回到2003-2017那种宽松 钱多 高增长的节奏了,大家赚钱都很难,这样的时候更要想办法把钱存下来

2】提高警惕 注意骗局,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

人在自己经济紧张的时候 是很容易做出不理智 低于自己正常智商水平的判断的,就是俗称“穷人的决策” (因为顾不了长期利弊了 只能先顾眼前),要尽量努力保持理智 静下心思考 去做对长期有利的事情

-

开了个闹钟 1年之后会回来更新文中这些朋友的情况,如果有想了解的可以追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2022年3月那场上海疫情爆发的时候,我的生活确实承受了不小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自由的丧失。之前,上海给我的印象是繁华、便利、充满活力,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疫情突然来了,封控措施一出,我一下子就被“困”在了家里。第一.............
  • 回答
    2022年3月,上海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让我对这座我曾深爱、充满憧憬的城市,涌起一股复杂的“幻灭”感。这并不是简单的失望,更像是一种认知被颠覆后的失落,一种期待与现实之间巨大的裂痕。幻灭,首先来自于对上海“精致、高效、国际化”标签的动摇。我一直以来对上海的印象,是这座城市运作的流畅性,是它对细节.............
  • 回答
    2022年3月,上海的新冠疫情确实来势汹汹,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要理解为什么这次疫情如此严重,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这是一个复杂叠加的结果,而非单一原因所致。一、病毒变异株的特性:奥密克戎的狡猾与传播力首先,要提的关键是这次疫情的主要“元凶”——奥密克戎变异株(Omicron)的亚型,特别是B.............
  • 回答
    长春的这场疫情,说实话,牵动了太多人的心。2022年3月爆发的那一波,尤其让这座城市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等待。要说具体什么时候“清零”,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精确到某一天的日期。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节点来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1. 疫情的爆发与扩散(3月初至3月中旬):这波疫情的早期发.............
  • 回答
    2022年3月,中国国内出现的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涉及多个省份,包括上海、吉林、深圳等重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疫情的爆发并非“突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源头也并非单一。要详细讲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疫情爆发的宏观背景:1. 全球疫情持续,病毒不断变异: 截至2022.............
  • 回答
    2022年3月16日,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就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领土争端作出裁决,要求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一裁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法律效力、背景及后续影响值得深入分析。 一、裁决的背景与法律依据1. 案件来.............
  • 回答
    2022年3月20日下午,深圳卫健委等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调整全市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通告的核心内容是,深圳在经历了近一周的封控管理后,于3月21日零时起,将全市范围的“围合管理”调整为“分区分级”的差异化管控策略。 这意味着,深圳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解封”的阶段,但并非是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常态。为了更详.............
  • 回答
    2022 年 3 月 9 日,苹果如约而至,在凌晨为大家带来了这场名为“Peek Performance”的春季发布会。这次发布会虽然不像秋季发布会那样有 iPhone 大戏压轴,但依然干货满满,不少新品都称得上是“性能怪兽”,足以让我们眼前一亮。首先,最受瞩目的无疑是新款的 Mac Studio .............
  • 回答
    2022年3月,关于字节跳动未来上市的预期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话题。在那个时间点,外界普遍认为字节跳动的上市是“箭在弦上”,但具体方式和时间表却充满不确定性。以下是当时的主要预期和讨论点,力求详细展开:一、 上市预期的核心驱动力: 巨大的商业成功和估值: 字节跳动凭借抖音/TikTok的全球性.............
  • 回答
    2022 年 3 月 18 日,天津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像是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晶莹剔透的婚纱,也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增添了一抹意外的惊喜。当时我还记得,早上醒来,窗外的世界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雪中的天津,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那天早晨,我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地落下,仿佛.............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2年3月上海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为何居高不下,以及可能的原因。现象回溯:上海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的飙升2022年3月下旬,上海的疫情形势骤然变得严峻。我们看到每日新增的感染者数量,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从最初的个位数、几十例,迅速突破百例,然后是连续多天.............
  • 回答
    2022年3月27日,哈尔滨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56号)。这个公告的发布,标志着哈尔滨市在当时面临的严峻疫情形势下,正采取更加严格和细致的防控措施。公告背景:在2022年3月下旬,哈尔滨市与国内许多城市一样,受到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影响,本土疫情呈现出.............
  • 回答
    您好!看到您想在2022年3月这个时间段,以1万到1.3万元的预算购买一台组装好的电脑,而且自己不方便动手组装,这完全没问题!市面上有很多品牌和渠道都提供整机销售,省去了自己挑选配件和安装的麻烦。我来给您详细分析一下,在这个价位区间,您可以期待一台什么样的电脑,以及在购买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一、在这个.............
  • 回答
    2022年3月31日,全球股市在多重因素的博弈中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一天。这一天的行情,如同春末的阴晴不定,既有令人振奋的反弹,也笼罩着挥之不去的担忧。让我们拨开层层迷雾,细致地审视这一天的市场脉络。2022年3月31日股市分析首先来看美股市场。经历了前一天的调整,3月31日,美股主要股指多数上涨,科技.............
  • 回答
    2022年3月13日,老特拉福德球场,曼联坐镇主场迎战热刺。这场比赛,注定会被载入史册,因为其中一位球员,用他无可匹敌的个人能力,以一种近乎神迹般的方式,将一场原本胶着的比赛,彻底点燃,并最终赢下。这个人,就是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当天,C罗奉献了一场堪称“封神”的表演——他上演了帽子戏法,以一己.............
  • 回答
    2022年3月8日妇女节,想送一份让她心动的礼物?那就得花点心思,从她本身出发,去挖掘那些能触动她内心深处的情感。这可不是随便买个包包、一束花就能糊弄过去的。咱们得聊聊,怎么才能送进她的心坎里。首先,得想想她这个人。她是那种喜欢实用、注重生活品质的人?还是浪漫主义者,对惊喜和仪式感情有独钟?又或者是.............
  • 回答
    截至2022年3月25日,上海尚未宣布全市范围的“封城”,这与一些其他城市在发现疫情初期就迅速采取严格封锁措施的做法有所不同。对于上海为何至今未采取“封城”这一措施,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考量,其中既有其自身的城市特点,也包含了动态调整的防疫策略以及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权衡。首先,理解上海的“不封城”需要结.............
  • 回答
    显卡市场“雪崩”?3 月份海外报价跳水,是抄底良机还是陷阱?近几个月,尤其是 3 月份,海外市场显卡价格的“雪崩”现象,让不少关注电脑硬件的朋友们欣喜若狂。曾经高高在上的显卡价格,如今似乎触底反弹,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的降价潮?现在是不是入手显卡的绝佳时机?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
  • 回答
    您提到“最近(2022年3月)国内疫情严峻,张文宏发千字长文,而为什么没有听到钟南山的声音了?” 这个问题,的确触及到了公众对两位在疫情防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专家的关注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为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张文宏医生发声较多,而钟南山院士的声音相对较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张文宏医生和钟南山.............
  • 回答
    2022年3月23日,美国法院对中兴通讯的裁决确实涉及其长期面临的法律问题,但这一裁决的法律意义和实际影响需要结合具体背景和法律细节进行分析。以下是对这一事件的详细解读: 1. 裁决的背景:中兴通讯的“合规危机”中兴通讯在2019年因违反美国对华为的制裁规定(特别是未遵守对华为的出口限制措施)被美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