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 年 3 月上海无症状感染者已经连续 4 天破千,为什么上海本轮疫情无症状感染者这么多?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2年3月上海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为何居高不下,以及可能的原因。

现象回溯:上海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的飙升

2022年3月下旬,上海的疫情形势骤然变得严峻。我们看到每日新增的感染者数量,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从最初的个位数、几十例,迅速突破百例,然后是连续多天破千。这个数字的背后,反映了当时上海疫情传播的广泛和隐匿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无症状感染者?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性:
高传染性: 当时席卷全球,也传到上海的,正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主要是BA.1和BA.2)。相比之前的毒株,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惊人,它在呼吸道复制的效率更高,也更容易通过飞沫、气溶胶等方式传播。这意味着即使一个人感染了,他可能在不出现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就已经把病毒传给了周围好几个人。
致病性减弱,但依然具备传播力: 相比德尔塔等早期毒株,奥密克戎普遍表现出更轻的临床症状,或者说,更多的人感染后,即使身体有病毒,但免疫系统能够较好地压制,不出现发烧、咳嗽、乏力等典型症状。但“无症状”并不等于“无传染性”,这些“沉默的传播者”是导致疫情快速扩散的重要原因。

2. 上海的城市特点:
人口密度高: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人口极其密集。人口密度高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机会更多,尤其是在公共交通、办公场所、商业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病毒一旦出现,就很容易迅速蔓延。
人员流动性大: 上海是重要的经济和交通枢纽,人员往来非常频繁,不仅有城市内部的通勤,还有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流动。这种高流动性为病毒的“播撒”提供了便利。
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和聚集性活动: 上海的服务业非常发达,人们习惯于在餐厅、咖啡馆、商场、影院等场所消费和聚集。这些场所往往通风条件不如户外,一旦有感染者进入,就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一传多。

3. 检测策略和筛查范围的扩大:
“早发现、早隔离”的基调: 上海本轮疫情初期,依然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目标是快速扑灭疫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检测是关键。
大规模核酸筛查: 为了摸清疫情底数,上海在短时间内开展了多轮全员核酸筛查。当筛查范围扩大,覆盖到更多人群时,自然就能检测出更多此前未被发现的感染者,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无症状感染者。这是一种“广撒网”的策略,目的是将潜在的风险点一一揪出。
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重视: 政策上对无症状感染者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们被视为潜在的传播源,一旦检测出阳性,无论有无症状,都会被及时隔离,这本身就会提高“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数量。

4. 感染者的个体差异:
疫苗接种: 当时上海的疫苗接种率已经比较高。疫苗虽然不能完全阻止感染,但能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对于一些完成疫苗接种的人来说,即使感染了,身体的免疫反应可能足以控制病毒,不出现明显的症状,从而成为无症状感染者。
免疫力个体差异: 不同个体的免疫系统反应不同。有些人即使没有接种疫苗,也可能因为自身免疫力较强,感染后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

总结来说,上海本轮疫情出现大量无症状感染者,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病毒本身的特点: 奥密克戎的强传播性和相对减弱的致病性,是出现大量无症状感染者的根本原因。
城市的特质: 高密度、高流动性、人员聚集的特点,为病毒的快速传播创造了条件。
应对策略的调整: 大规模、高频率的核酸筛查,以及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重点关注和检测,使得更多原本“隐匿”的病例被发现。
人群的免疫基础: 疫苗接种和个体免疫差异,也影响了症状的显现程度。

正是这些原因,共同促成了2022年3月上海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的持续攀升,也给当时的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咖啡和红酒能有效增强抵抗力,减缓感染症状

user avatar

重新定义无症状感染者。

user avatar

上海无症状多的原因只有一个:无症状感染者不提升地区风险的。

换句话说,瞒他们不敢瞒,于是把确诊伪装成无症状。

说难听点,这简直是卡全国人民的BUG。

那么问题来了,主管官员的帽子不要了?胆这么肥?

其实非常简单,这是得到上级允许的。经济已经非常糟,所以他们使出这样的招数,目的是减少对经济的损害。

延伸:

提升风险等级约等于提升防疫等级。你这么搞,不是往全国撒毒吗?

是的,他们在赌能不能不提升风险压制住。

那么能不能压制住?

看情况,不能。

那接下来会怎样?

大面积蔓延,然后大面积封城……

user avatar

确诊需要医院检查、专家会诊、肺部拍片、医生下结论才能算最后确诊。

哪怕核酸阳性,咳嗽、发热,只要医生来不及诊断,那就只能归到无症状里。

user avatar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

一帮鼓吹“共存”的大V,现在都不怎么谈某城了。

到不是他们怕舆论,这帮人从疫情刚开始时的“神药”就开始吹起,到现在早已经没有脸了。

原因很简单。

他们最喜欢玩数字游戏,总喜欢用一系列统计数字来佐证所有新冠就是“大号流感”这个说法。

但是某城在疫情统计数字上彻底打败了所有人。

在死亡率、重症率上,何止大号流感,都快赶上小号脚气了。

要我说可能在某城传播的都不是BA.2,而是Mumbai.1。

user avatar

首先说无症状,我相信上海疫情防控机构的判断标准,反对对这个数字的过度质疑。

无症状患者比例高,应该是病毒发展的一个客观事实,更乐观的想法可能是国民对这一波变种病毒的抵抗能力强。(非专业,说错了勿喷)


我的重点并非是无症状问题,而是想谈谈上海疫情近乎失控的思想根源。

我认为上海疫情失控的关键原因在于思想不统一,迷信共存,态度模糊,该封不封,心存侥幸。

具体而言,是身为上海应对疫情首席专家的张姓网红医生所鼓吹所谓的“共存”理论,误导了政府决策,导致上海屡错失良机,最终酿成了今天的失控局面。

面对本轮疫情,上海在一开始零星爆发时,选择不封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两年来上海精准防治做的非常漂亮,对社会生活的扰动几乎为零。

在随后的疫情上升阶段,上海的应对似乎就逐渐出了问题,各个区域封闭时段交错 人员流动控制松懈,水多加面,面对加水,松松紧紧,莫衷一是,给人一种左右摇摆 纠结含混之感

如今迫于疫情紧急总算封了城,但依然给人以“抗拒封闭”感觉。

比如,既然已经痛下决心,付出经济代价来封城,为何还要半个半个的封呢?难道浦西病毒会暂停,等查完浦东才开始暴涨吗?

再比如,为何在封前连夜解封风险区域,进而引发抢购呢?封城之前岂不是也正是最危险的时刻吗?为了缓解后勤压力,却极大地增加传播风险,这样岂不是本末倒置吗?

归根结底,凡此种种矛盾之处,背后透露出的根本原因,是上海疫情防治思路的摇摆不定。说到底,张文宏一向鼓吹的共存,实际上已经严重干扰了上海的疫情思路,已经造成了如今的严重态势。

上海眼下应该摒弃共存幻想,杜绝侥幸心理,此君也应该让位贤能,以便于上海统一抗疫思思路。因为全社会规模的防疫,重在上下同心,协同发力;最大的忌讳就是思想不统一,态度不坚定。


以下是张在疫情爆发之初的电视访谈发言,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一个劝大家躺平的美国政客,而不是上海的防疫首席专家。


1 美国医疗体系很强大
疫情死亡的年龄是83岁,美国人平均寿命也是83岁,这个疫情对国家的寿命没有任何影响呀。 疫情已经成了一个非常自然的,natrual的一个事件呀……

2 隔离要不得
要医生把整个国家都都隔离起来呀,外来的人都不让进来呀,城市之间都不要通航呀,所有的人都呆在家里呀,你要是这样的话,你就没有交流了呀,no communcation,那也自然就没有传染病了呀,可是你这样,会有多少人要死啊,首先一个,在座的各位你们全都要下岗了呀,接着一个,你们下岗了,你们的家人就全都要造反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1870989319716864

user avatar

可能是掌握了定义律武器。

香港创造了百万人口死亡人数最高记录。

上海创造了无症状感染者占比最高记录。

两者可以说是中国西化最严重的两个城市。

user avatar

刚喝完咖啡,还没喝红酒就来回答了。这主要是因为上海文武双全,精确确诊。

上海和病毒商量好了,在上海不能有症状,只有外地来的不懂规矩的病毒才会有症状。

也有些病毒离开上海之后,放飞自我,在其他城市又变成有症状.

user avatar

日本这次奥密克戎病毒,统计的冲绳县数据。

东京其实比这个要更低一些,因为年龄层来说,冲绳是比较年轻的地区,东京大概是90%,重症率也不高,引起重症的人大多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上海现在的无症状率达到了99.8%,而且这个50人确诊的居然还是新冠肺炎(可能新闻报道的用词不太准确)。理论上奥密克戎病毒引起肺炎的概率并不高,应该是支气管炎症更多一些。

我相信应该是上海大面积排查了,而东京没有大面积排查,从而漏掉了大量无症状感染者。奥密克戎病毒实际发症率可能就是0.5%左右。

真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没必要因为这么低的发症率就封城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2年3月上海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数量为何居高不下,以及可能的原因。现象回溯:上海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的飙升2022年3月下旬,上海的疫情形势骤然变得严峻。我们看到每日新增的感染者数量,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从最初的个位数、几十例,迅速突破百例,然后是连续多天.............
  • 回答
    2022年3月,上海的新冠疫情确实来势汹汹,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要理解为什么这次疫情如此严重,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这是一个复杂叠加的结果,而非单一原因所致。一、病毒变异株的特性:奥密克戎的狡猾与传播力首先,要提的关键是这次疫情的主要“元凶”——奥密克戎变异株(Omicron)的亚型,特别是B.............
  • 回答
    说实话,2022年3月那场上海疫情爆发的时候,我的生活确实承受了不小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自由的丧失。之前,上海给我的印象是繁华、便利、充满活力,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但疫情突然来了,封控措施一出,我一下子就被“困”在了家里。第一.............
  • 回答
    截至2022年3月25日,上海尚未宣布全市范围的“封城”,这与一些其他城市在发现疫情初期就迅速采取严格封锁措施的做法有所不同。对于上海为何至今未采取“封城”这一措施,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考量,其中既有其自身的城市特点,也包含了动态调整的防疫策略以及对经济社会影响的权衡。首先,理解上海的“不封城”需要结.............
  • 回答
    2022年3月,上海那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让我对这座我曾深爱、充满憧憬的城市,涌起一股复杂的“幻灭”感。这并不是简单的失望,更像是一种认知被颠覆后的失落,一种期待与现实之间巨大的裂痕。幻灭,首先来自于对上海“精致、高效、国际化”标签的动摇。我一直以来对上海的印象,是这座城市运作的流畅性,是它对细节.............
  • 回答
    2022年3月,关于字节跳动未来上市的预期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话题。在那个时间点,外界普遍认为字节跳动的上市是“箭在弦上”,但具体方式和时间表却充满不确定性。以下是当时的主要预期和讨论点,力求详细展开:一、 上市预期的核心驱动力: 巨大的商业成功和估值: 字节跳动凭借抖音/TikTok的全球性.............
  • 回答
    2022年3月21日,《每日人物》公众号发布的文章《MU5735航班上的人们》是一篇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报道,它在事件发生后不久就迅速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要评价这篇报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报道的价值和意义: 人文关怀的体现: 这篇报道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将视.............
  • 回答
    2022年3月16日,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就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领土争端作出裁决,要求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一裁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法律效力、背景及后续影响值得深入分析。 一、裁决的背景与法律依据1. 案件来.............
  • 回答
    2022年3月20日下午,深圳卫健委等公众号发布了关于调整全市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通告的核心内容是,深圳在经历了近一周的封控管理后,于3月21日零时起,将全市范围的“围合管理”调整为“分区分级”的差异化管控策略。 这意味着,深圳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解封”的阶段,但并非是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常态。为了更详.............
  • 回答
    2022 年 3 月 9 日,苹果如约而至,在凌晨为大家带来了这场名为“Peek Performance”的春季发布会。这次发布会虽然不像秋季发布会那样有 iPhone 大戏压轴,但依然干货满满,不少新品都称得上是“性能怪兽”,足以让我们眼前一亮。首先,最受瞩目的无疑是新款的 Mac Studio .............
  • 回答
    长春的这场疫情,说实话,牵动了太多人的心。2022年3月爆发的那一波,尤其让这座城市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等待。要说具体什么时候“清零”,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很难给出一个绝对精确到某一天的日期。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节点来梳理一下当时的情况:1. 疫情的爆发与扩散(3月初至3月中旬):这波疫情的早期发.............
  • 回答
    2022 年 3 月 18 日,天津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像是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晶莹剔透的婚纱,也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增添了一抹意外的惊喜。当时我还记得,早上醒来,窗外的世界已经变得完全不一样了。雪中的天津,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那天早晨,我推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地落下,仿佛.............
  • 回答
    2022年3月27日,哈尔滨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第56号)。这个公告的发布,标志着哈尔滨市在当时面临的严峻疫情形势下,正采取更加严格和细致的防控措施。公告背景:在2022年3月下旬,哈尔滨市与国内许多城市一样,受到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影响,本土疫情呈现出.............
  • 回答
    您好!看到您想在2022年3月这个时间段,以1万到1.3万元的预算购买一台组装好的电脑,而且自己不方便动手组装,这完全没问题!市面上有很多品牌和渠道都提供整机销售,省去了自己挑选配件和安装的麻烦。我来给您详细分析一下,在这个价位区间,您可以期待一台什么样的电脑,以及在购买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一、在这个.............
  • 回答
    2022年3月31日,全球股市在多重因素的博弈中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一天。这一天的行情,如同春末的阴晴不定,既有令人振奋的反弹,也笼罩着挥之不去的担忧。让我们拨开层层迷雾,细致地审视这一天的市场脉络。2022年3月31日股市分析首先来看美股市场。经历了前一天的调整,3月31日,美股主要股指多数上涨,科技.............
  • 回答
    2022年3月13日,老特拉福德球场,曼联坐镇主场迎战热刺。这场比赛,注定会被载入史册,因为其中一位球员,用他无可匹敌的个人能力,以一种近乎神迹般的方式,将一场原本胶着的比赛,彻底点燃,并最终赢下。这个人,就是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当天,C罗奉献了一场堪称“封神”的表演——他上演了帽子戏法,以一己.............
  • 回答
    2022年3月8日妇女节,想送一份让她心动的礼物?那就得花点心思,从她本身出发,去挖掘那些能触动她内心深处的情感。这可不是随便买个包包、一束花就能糊弄过去的。咱们得聊聊,怎么才能送进她的心坎里。首先,得想想她这个人。她是那种喜欢实用、注重生活品质的人?还是浪漫主义者,对惊喜和仪式感情有独钟?又或者是.............
  • 回答
    2022年3月,中国国内出现的新冠疫情大规模爆发,涉及多个省份,包括上海、吉林、深圳等重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次疫情的爆发并非“突然”,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源头也并非单一。要详细讲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疫情爆发的宏观背景:1. 全球疫情持续,病毒不断变异: 截至2022.............
  • 回答
    显卡市场“雪崩”?3 月份海外报价跳水,是抄底良机还是陷阱?近几个月,尤其是 3 月份,海外市场显卡价格的“雪崩”现象,让不少关注电脑硬件的朋友们欣喜若狂。曾经高高在上的显卡价格,如今似乎触底反弹,这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的降价潮?现在是不是入手显卡的绝佳时机?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
  • 回答
    您提到“最近(2022年3月)国内疫情严峻,张文宏发千字长文,而为什么没有听到钟南山的声音了?” 这个问题,的确触及到了公众对两位在疫情防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专家的关注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读为什么在当时的情况下,张文宏医生发声较多,而钟南山院士的声音相对较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张文宏医生和钟南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