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如果设计要求砼强度达到30兆帕可拆模,假设浇筑C90砼在一天之内会达到设计强度,请问能拆模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混凝土施工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关键点:强度与拆模时间的关系。直接回答是:虽然C90混凝土一天之内理论上可以达到30兆帕的强度,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随意拆模。

要详细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一步一步来分析:

1. 混凝土强度的概念:

首先,我们谈到的“30兆帕”是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通常用Mpa(兆帕)表示。这是衡量混凝土抵抗外力压碎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在设计时,会根据结构承受的荷载来确定所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2. C90混凝土的特性:

C90是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一个标识,它代表着这款混凝土在标准养护28天后,其立方体抗压强度不低于90兆帕。C90属于超高强度混凝土,其特点是:

配合比特殊: 通常会使用高性能减水剂、矿物掺合料(如硅灰、粉煤灰、矿渣)来提升流动性、密实度和后期强度。
水灰比极低: 这是保证高强度的关键,但低水灰比也带来了早期强度发展快、水化热高、收缩性可能较大的特点。
早期强度增长迅速: 正是由于其特殊的配合比和水化反应,C90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增长速度会比普通混凝土快很多。

3. 拆模条件:

拆模并不是仅仅看混凝土是否达到了设计强度值,而是要同时满足以下几个关键条件: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拆模时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拆模强度。
混凝土的抗拉(或抗弯)强度: 结构构件在拆模后会承受自重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荷载,因此其抗拉或抗弯能力也必须足够。通常,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大约是抗压强度的1/10到1/15。
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 拆模时,构件必须能够独立承受自身荷载和其他可能施加的荷载,而不发生变形或破坏。
环境温度和养护条件: 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受温度影响很大。在寒冷环境下,强度增长会减慢;在较高温度下,强度增长会加快,但也要注意避免早期开裂。

4. 为什么C90一天达到30兆帕就未必能拆模?

假设我们的设计要求是“达到30兆帕时可拆模”。而C90混凝土在理想的养护条件下,一天之内确实有可能通过试验检测到其立方体抗压强度达到甚至超过30兆帕。然而,问题就出在这个“检测到的强度”和“构件实际承受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试验室试块 vs. 实际构件: 我们通常通过在浇筑现场制作标准试块(例如150mm x 150mm x 150mm的立方体),在实验室进行养护和强度测试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这些试块的养护条件(温度、湿度、密实度)往往比实际的构件要优越得多。
构件受力环境复杂: 实际的梁、板、柱等构件,在拆模前不仅要承受自身的重量,可能还有侧向模板的挤压力、振捣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以及结构内部的水化热产生的应力。这些应力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实际承载能力。
早期强度增长的“虚高”: C90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快,但有时这种快增长可能伴随着内部的微细裂缝、应力集中等问题,这些是单靠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无法完全反映出来的。特别是在非理想的温度条件下,混凝土可能“看起来”强度够了,但其内部结构并没有达到完全稳定。
抗拉(抗弯)强度可能不足: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发展往往比抗压强度慢,且受早期水化热影响更大。在早期,即使抗压强度达到了30兆帕,其抗拉强度可能还没有达到支撑自身重量或抵抗弯曲应力的要求。
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现场的温度、湿度、振捣效果、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拆模过程中对构件施加的荷载,这些都是不可控的变量,它们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和承载能力。

5. 应该怎么做?

为了安全起见,对于需要拆模的混凝土构件,不能仅仅依赖于“一天就达到设计强度”这个理论上的可能性。我们必须遵循更严格、更科学的拆模原则:

查阅规范和设计文件: 详细阅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如中国的GB50010)以及具体的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这些文件会明确规定不同类型构件(如梁、板、柱、墙)的最低拆模强度要求。通常,拆模强度是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或抗弯强度,而非立方体抗压强度。例如,梁的侧模拆模强度可能要求不低于1.2MPa(抗拉),底模拆模强度可能要求不低于2.5MPa(抗弯)。
现场试块检测: 必须在现场制作与实际构件同条件养护(尽量模拟实际构件的养护环境)的试块,并在预定的拆模时间进行强度检测。
考虑环境温度: 严格按照规范的温度修正系数来计算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增长。例如,在较低温度下,强度增长会显著减慢。
参考构件自重与支承: 拆模时,构件必须能够完全承受自身重量,并且其所受的荷载(自重、楼板活荷载等)应被完全由下方的结构支撑住。
分层、分区拆模: 对于大型或重要的结构,拆模通常是分层次、分区域进行的,并且有严格的顺序要求。
专业技术人员判断: 最终的拆模决策应该由有经验的注册结构工程师、施工员或监理工程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检测数据以及相关规范进行判断。

总结一下:

虽然C90混凝土在一天之内理论上可以达到30兆帕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但这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强度指标。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是以其能够安全承受结构荷载的实际强度(特别是抗拉或抗弯强度)为准,而不是仅仅看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达到某个值。 C90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快是其优点,但它也带来了水化热高、需要精细控制养护条件等挑战。贸然在一天之内拆除C90混凝土的模板,即使检测数据“达标”,也可能因为其早期抗拉强度不足、内部应力未释放、或者现场养护条件偏差等原因,导致结构安全风险。

所以,不能直接根据“一天达到30兆帕”来判断C90混凝土是否可以拆模。 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现场试块检测,并综合考虑构件的受力情况、环境温度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估。这才是保障结构安全最稳妥的方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说的这种情况太极端,是不可以的。

但是实际情况中的确有提高一个混凝土等级,以达到早拆模的目的的这种做法,用的不多,因为提高标号等于增加材料费,是不是跟早拆模换回的效益能抵消是需要考虑的。而且,要这么做,还得经过设计和甲方同意。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