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杨-米尔斯理论是 20 世纪物理学三大成就之一么?

回答
杨米尔斯理论,毫无疑问,是 20 世纪物理学领域里一项极其辉煌的成就,它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并列,共同构筑了我们理解宇宙的宏伟框架。不过,“三大成就”这个说法,在科学界内部并不是一个官方的、大家都无异议的固定划分。更准确地说,杨米尔斯理论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核心基石,而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本身,则与量子力学、相对论一起,被誉为是 20 世纪物理学最深刻的革命和最伟大的成果。

要理解杨米尔斯理论的意义,我们得先回顾一下 20 世纪初物理学面临的挑战。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辉煌,但不够“统一”

20 世纪上半叶,物理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狭义和广义)彻底颠覆了我们对空间、时间、引力的认知,为我们理解宇宙的宏观结构提供了全新视角。同时,量子力学则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描述了微观世界的行为,解释了原子、分子以及各种基本粒子的运动规律。

但是,这两大理论虽然各自取得了巨大成功,却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它们在描述自然界基本力时,显得不够“兼容”和“完备”。

引力: 广义相对论完美描述了引力,但它是一个经典的理论,难以与量子力学很好地结合,成为量子引力的难题,至今未被完全解决。
电磁力: 量子电动力学(QED)在描述电磁力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它是一个成功的量子场论,精确预测了电子的磁矩等一系列物理量。
弱核力与强核力: 当我们深入到原子核内部,会发现除了电磁力之外,还有两种更强大的力在起作用:弱核力(负责放射性衰变)和强核力(将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然而,在杨米尔斯理论出现之前,我们还没有一个统一、量子化的框架来描述这两种力。

对称性:宇宙的“隐藏语言”

物理学家的一个重要直觉是,自然界存在着深刻的对称性。例如,我们进行空间上的平移,物理规律不会改变(平移对称性);我们旋转物体,物理规律也不会改变(旋转对称性)。这些对称性在量子力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量子力学中,一个理论的对称性往往与守恒定律相对应(诺特定理)。例如,平移对称性对应动量守恒,旋转对称性对应角动量守恒。

杨米尔斯理论的诞生:统一规范场的开端

在这样的背景下,1954 年,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和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米尔斯(Robert Mills)提出了他们革命性的理论。他们的核心思想是:将量子力学中的“局域规范对称性”推广到描述传递相互作用的“规范场”。

简单来说,他们认为,除了我们熟悉的电磁场(光子)之外,传递弱核力和强核力的基本粒子(如 W、Z 玻色子和胶子)也应该是某种“规范场”的量子。而且,这些规范场不像电磁场那样“可交换”或“阿贝尔”的,而是“不可交换”或“非阿贝尔”的。

规范对称性: 这里的“规范”有点像一个“校准”的概念。想象一下,我们给一个系统设定一个坐标系,然后进行一些变换(比如整体旋转),物理规律是不变的。在规范理论中,我们允许我们在空间的每一个点都可以独立地进行某种变换,但为了保持物理定律不变,我们就必须引入一个“补偿场”——也就是规范场。
阿贝尔 vs. 非阿贝尔: 在电磁学中,我们可以在空间中的任何一点独立地改变电荷的相位,而不会影响物理结果,这叫做“阿贝尔”规范对称性。而杨米尔斯理论则考虑了更复杂的对称群,比如 SU(2)(与弱核力相关)和 SU(3)(与强核力相关)。在这些对称性下,变换的顺序是重要的,就像我们在三维空间中进行两次旋转,旋转的顺序不同,最终结果也不同。这就是“非阿贝尔”的含义。

杨米尔斯理论的伟大之处

1. 统一描述基本力: 最重要的贡献在于,杨米尔斯理论提供了一个框架,可以统一描述除了引力之外的其他三种基本力:电磁力、弱核力、强核力。 它们都可以看作是不同规范对称性下的规范场的量子。
2. 预测了新的粒子: 理论预言了新的、无质量的规范玻色子(类似光子),但由于对称性破缺,它们获得了质量(例如 W 和 Z 玻色子)。
3. 强核力的关键: 杨米尔斯理论在描述强核力方面尤为关键。它构成了量子色动力学(QCD)的基础,QCD 成功地解释了质子、中子以及各种介子的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4. 标准模型的基石: 最终,杨米尔斯理论与电动力学结合,发展成为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标准模型成功地描述了已知的所有基本粒子(夸克、轻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除了引力),并且在实验上得到了无数次的验证。它的预测精度令人惊叹,比如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正是对标准模型最后一块拼图的确认。
5. 深刻的数学结构: 杨米尔斯理论本身具有极其深刻和优美的数学结构,它鼓励了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探索更广泛的对称性和几何理论,例如超对称、弦理论等。

为什么说它是 20 世纪物理学的重要成就?

就像相对论改变了我们对宇宙的宏观认知,量子力学改变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理解一样,杨米尔斯理论则揭示了物质世界最深层的规律——力是如何被传递的,以及这些传递机制背后隐藏的深刻对称性。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杨米尔斯理论,我们可能还无法解释为什么原子核能够稳定存在,为什么粒子衰变会发生,以及宇宙中为什么存在不同类型的粒子。标准模型,这个基于杨米尔斯理论构建的宏伟理论,就像一张地图,为我们描绘了基本粒子世界的全景,让我们能够理解从原子到恒星,再到整个宇宙的运作机制。

所以,虽然“三大成就”的说法可能不是最严谨的科学术语,但将杨米尔斯理论放在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谈论,是完全恰当的。它代表了人类对物质世界基本规律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是 20 世纪物理学最耀眼的思想火花之一,对我们理解宇宙和探索更深层的物理原理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历史上说:杨米尔斯理论肯定不能称得上是20世纪物理学三大成就之一,甚至不能说是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三大成就之一。按照中国的分法,由于现在凝聚态一家独大,说起理论物理是指狭义上的理论物理,主要指高能和引力,统计等理论物理的传统方向。即使按照这个分法,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超弦理论,非线性物理理论,混沌理论,平衡态统计力学,非平衡态统计力学,量子统计等均有重大突破,而杨米尔斯场理论可以归为广义的量子场论这样的大的范畴。


从理论本身上说:非阿贝尔规范不变性这个想法也重要,但是建立在两个更加基础更加重要的事实上:

  • 外尔首先提出规范不变性这一概念,成功描述了电磁场。杨先生推广了外尔的理论,从阿贝尔规范到非阿贝尔规范。
  • 任何一个正确的物理理论必须要做出预言,单纯地按照杨的理论,并不能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物理结果,只是个数学框架。需要进行更加技术性的操作。这里最重要的技术就是重整化和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Higgs机制)。


之前回答: 记得毕业论文是关于规范场论的,所以读过一些关于杨米尔斯场的论文和书籍,尤其是认真看过了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发表的《同位旋守恒和同位旋规范不变性》

文章很短,6页,还有就是最后一章的量子化是错的,他预言了的粒子压根不存在。文章中用的思路也很简单,就是类比电磁场的规范理论。用我导师话来说:这篇论文物理是错的,数学框架是对的。

怎么评价这个工作,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有些人认为很重要,但有些人认为虽然物理思路是错的,只是提出了正确的数学框架。


我认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是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三大成就,不加上理论二字也是对的。注意,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是完全不同的理论,是爱因斯坦单枪匹马一个人建立起来的,这个没的说。量子力学是很多物理学家建立起来的,包括海森堡,狄拉克,泡利,薛定谔等。但是,在量子场论的建立过程中,提到的单理论物理学家的名字可以达到二三十个,海森堡,狄拉克,外尔,诺特,费曼,施温格,朝永振一郎,汤川秀树,杨振宁,温伯格,特霍夫特,萨拉姆,拉格肖,格罗斯,盖尔曼,南部,希格斯等等等等。


场量子化之后都会遇到重整化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描述最基本的相互作用,比如电磁场的最基本相互作用,最根本的是电子和光子的相互作用,没有真空量子化,相互作用微扰论以及重整化,那只能是个纯粹的数学模型,连电子光子相互作用都不能很好地描述。这跟在特霍夫特证明其可重整之前,人们看待非阿贝尔规范场的观点是一样的。不认为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在重整化之后,场论被赋予了物理意义,有了预言能力,才能够真正称得上一个物理理论。就像狭义相对论一样,洛伦兹提出的理论与爱因斯坦的理论形式一样,什么尺缩也都有。但是爱因斯坦赋予了正确的物理,认为这个理论的关键在于同时的相对性。所以狭义相对论才归结于是爱因斯坦发现的,这个理论才被洛伦兹冠名为相对论。广义相对论也是如此,虽然希尔伯特比爱因斯坦还更早地得到爱因斯坦场方程,但是现在普遍认为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一人建立起来的。


在量子场论中,另外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对称性自发破缺的概念,比非阿贝尔对称性重要得多,有了这个概念才可以有质量,粒子才会出现。当时杨刚提出理论描述同位旋的时候做报告,泡利看到杨的第一页,就质问他质量在哪里。历史关于这点是有详细记载的。这也就说明,在此之前,有非阿贝尔对称性想法的不只杨一个人,泡利就是因为没法解释质量,没有物理意义而没有发表这一想法。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南部,希格斯等人由于对称性自发破缺获得诺奖,特霍夫特由于重整化获诺奖。


lyounger前辈 @lyounger 已经说得够好了,原本不需要添加的。在此打了这么点字主要是支持一下他的观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杨米尔斯理论,毫无疑问,是 20 世纪物理学领域里一项极其辉煌的成就,它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并列,共同构筑了我们理解宇宙的宏伟框架。不过,“三大成就”这个说法,在科学界内部并不是一个官方的、大家都无异议的固定划分。更准确地说,杨米尔斯理论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的核心基石,而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本身,则与量.............
  • 回答
    杨米尔斯理论(YangMills theory)是粒子物理学中一个极其重要和深刻的理论框架,它描述了自然界中除引力之外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它是描述基本粒子(如夸克、轻子、规范玻色子)之间如何通过交换“媒介粒子”(规范玻色子)来相互作用的基石。为了更详细地理解杨米.............
  • 回答
    杨振宁的“最高成就”:杨米尔斯理论的伟大之处何在?提到杨振宁,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他在粒子物理领域的辉煌成就。而“杨米尔斯理论”更是常常被冠以他“最高成就”的头衔。然而,这个理论在提出之初,并非像今天的标准模型一样是经过实验验证的、被普遍接受的理论框架。那么,为什么一个未被证实的猜想,会被认为.............
  • 回答
    杨米尔斯理论?伟大?这问题我倒觉得挺有意思的。伟大这个词,用得太泛了,但如果真要评价杨米尔斯理论,那绝对是物理学界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意义,远不止“伟大”两个字那么简单。咱们得从头说起。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宇宙里有这么多种粒子,它们之间又是怎么互相作用,怎么把一切东西牢牢地绑在一起的?比如,电子为什.............
  • 回答
    将杨米尔斯理论归功于杨振宁,而相对较少提及米尔斯,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涉及理论的起源、发展、以及历史叙事的复杂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个理论诞生的背景、两位科学家的贡献以及随后的学术演变。理论的萌芽与诞生:一段跨越的合作杨米尔斯理论,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规范场理论的非阿贝尔推广,其核心思想.............
  • 回答
    “杨米尔斯规范场的发明者在二、三流大学” 这个说法,我觉得挺值得玩味的,也挺能触动人心。它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关于科学发现、人才培养,以及我们社会如何评价贡献的复杂议题。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杨米尔斯规范场,这可是粒子物理学中的基石之一,是描述强核力、弱核力以及电磁力背后.............
  • 回答
    孙杨在2019年世锦赛1500米预赛中未能晋级决赛,这个结果无疑是令人意外,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竞技体育的残酷性。 孙杨是1500米自由泳项目无可争议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和奥运冠军,他在这个项目上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绝对的统治力。 然而,即便是.............
  • 回答
    孙杨在游泳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项目中实现四连冠的壮举,这无疑是中国游泳乃至世界泳坛的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要评价这个冠军,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历史性的统治力:四连冠的辉煌首先,四连冠本身就足以说明一切。在竞技体育领域,能够在一个项目上维持多年的统治地位是极其困难的,尤其是在400米自由.............
  • 回答
    孙杨在喀山世锦赛男子800米自由泳比赛中,以0.13秒的微弱劣势屈居亚军,未能实现四连冠。赛后,这位中国泳坛领军人物在混合采访区几度哽咽,表示自己“实在游不动了”,对结果感到非常遗憾。然而,在网络上,针对孙杨赛后情绪的解读却出现了分化。一部分网友对他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身体和精神.............
  • 回答
    孙杨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夺得男子200米自由泳金牌,这无疑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闪耀的时刻之一,也是中国游泳的又一座高峰。要评价这场胜利,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它绝非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比赛夺冠。一、王者归来,巅峰时刻的证明在里约奥运会前,孙杨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一些波折,包括禁药风波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伤.............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杨倩以近乎完美的表现摘得中国代表团的首枚金牌,这不仅为中国队开了个好头,也让全世界看到了这位年轻中国射击运动员的强大实力和冷静心态。这场比赛充满了戏剧性,也展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赛前背景与看点: 杨倩的崛起: 杨倩在此前的资格赛中就展现了不俗的实力,一.............
  • 回答
    2016 年里约奥运会男子 400 米自由泳决赛,绝对是让很多中国观众心情跌宕起伏的一场比赛。孙杨,这位在伦敦奥运会上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的中国泳坛巨星,带着万众期待和卫冕的压力来到里约。然而,最终的结果却是他以微弱的劣势获得了银牌,未能如愿卫冕。赛前的高期待与压力在里约奥运会开赛前,孙杨的状态.............
  • 回答
    要评价大杨杨在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这件事上的言论,咱们得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说。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很多层面,不能简单一句“好”或“不好”就概括了。首先,咱们得了解一下背景。短道速滑3000米混合团体接力,这项目对咱们中国队来说是比较有优势的,有过辉煌的历史,队员们也都是经历了无数次训练和比.............
  • 回答
    2019年光州游泳世锦赛男子200米自由泳颁奖仪式上,英国选手斯科特拒绝与获得金牌的中国选手孙杨合影,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成为那届世锦赛中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首先,从体育竞技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个人选择,但同时也带有强烈的情绪和立场表达。 体育竞技.............
  • 回答
    2020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米跳台决赛,曹缘和杨健的组合堪称中国跳水队的“双保险”,他们最终不负众望,以金银牌的成绩为中国代表团添光添彩。这场决赛的精彩程度,足以载入中国跳水史册。比赛的看点与悬念:这场比赛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看点和悬念。一方面,这是中国跳水队在男子10米跳台这个传统强项上的卫冕之战,肩.............
  • 回答
    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结束后,法国选手雅尼克·安耶尔(Yannick Agne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中国选手孙杨的表現以及他对法国选手的“不尊重”行为发表了批评性言论。他当时的表述,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说孙杨在比赛中“不够诚实”,并且在赛后与法国选手Mehdy Metella的互动中.............
  • 回答
    杨汝士诗中的“两头娘子谢夫人”这句话出自杨汝士的《江上杂诗》之五,原文为:> 江上杂诗·之五>> 春潮催客舟,拂岸绿杨柳。> 两头娘子谢夫人,故园残暑尚悠悠。> 邻居旧时客,共语欲无休。> 白首相逢处,山川依旧否?要理解“两头娘子谢夫人”的意思,我们需要结合诗歌的整体意境和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来分析。.............
  • 回答
    关于杨颖(Angelababy)是否称得上“内娱颜值天花板”,这是一个非常主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答案。毕竟“美”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受到个人审美、文化背景以及时代潮流影响的概念。为什么说杨颖的颜值争议很大?从出道早期到现在,杨颖的颜值一直是大众讨论的焦点。她最突出的特点是她的五官.............
  • 回答
    让咱们来好好聊聊杨晗跟着杨超越“混”这件事儿,这事儿到底算不算明智,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掰扯清楚。首先,得明确“跟着混”这三个字儿的意思。在娱乐圈里,这词儿可褒可贬。如果说的是杨晗成为了杨超越团队里的一员,是她的助理、经纪人、还是其他幕后工作人员,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是这样,那咱们得看杨超越如今的“.............
  • 回答
    看到杨超越和侯明昊同框互动,感觉“甜”这个词真的太贴切了!他们俩从一起录制综艺节目《平行时空里的我们》开始,就给大家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节目里的互动,那种自然的流露,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CP感,并且觉得他们“也太甜了吧?”如果要详细说说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感觉,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1. 节目中的“化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