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多数人在制作PPT的目的就是为了工作汇报,而且很多的的时候还必须用公司的模板。
那些模板不仅丑而且还很“占空间”,导致留给我们制作的空白处变得非常少,自己做出来的PPT就非常的“拥挤”~
就像这样的模板~
到了你手上以后就变成这样的PPT了。
这个和你想象中的PPT是不是有着天壤之别。
别着急,看这里~
今天我就用这份“拥挤”、“丑陋”的PPT,教你们用最简单的方法制作出好看的PPT。
首先你看这个模板,标题的文案太细了、背景是单调的纯白色。
我们可以将文案加粗一些,并添加一个城市图片当做PPT背景。
简单的处理了一下,效果是不是好多了。
接下来我们一张一张的讲解
这张图表页一共有三个内容,一段文案解释和两个图表。
像这种三个内容的PPT,用最简单的排版方式就是左右排版,左边放置文案内容,右边放置图表。
我们可以先用色块大致的划分一下排版的位置
如果你不喜欢左右排版,也可以上下排版,根据自己的想法自行选择。
将文案进行提炼和排版,注意要在制作出不同级别的层次感,让文案之间有一种对比的感觉。
美化一下右边的表格,只需要简单的更改一下表格的配色就可以。
这样,一张商务风格图表页的PPT就制作完成了。
简单的看了一下文案的内容,这两页有个共同点,都是有图又有大量文案的PPT。
细看这两张文案,发现其中一张是三张图片和文案展示的是“同一个项目”,另一张是三个“不同的项目”
先来看第一张
操作步骤也是一样,可以先用色块大致的划分一下文案的位置。
先处理文案,将文案进行提炼处理,有些重要的数字可以单独展示出来。
接下来排版图片,又因为这三张图片有“时间顺序”,所以我们可以将图片用时间轴的形式“串联”起来。
这样第一张图文介绍的PPT就解决了。
接下来是另一张图文介绍PPT。
还是用色块划分一下图文的位置。
这种制作起来就非常简单了,只需要将图片裁剪到合适的大小,将他们填入色块中。
并将文案的内容进行提炼,放置在色块的空白处即可。
这样图文介绍的PPT接搞定了。
这是一张荣誉介绍页
分析一下文案的内容,这里讲了两件事,一件是集团的排名,另一件是专利证书。
而证书的名字应该和下面的图片是相对应的,所以我们可以将文案放置在图片边上。
文案部分的数字可以单独提出展示,
专利证书直接这么摆放有点难看,可以用一些小物件修饰一下,比如“麦穗”“色块”等等。
这个色块其实是一个矩形加上两个三角形拼接出来的
这样上下排版一下,一张荣誉介绍的PPT就制作完成了
来看一下PPT修改前后对比。
修改之前的~
修改之后的~
怎么样,这份PPT的文案多吗,挤吗, 美化后的PPT看着是不是舒服了好多?
是不是蛮简单的,操作步骤就那么几步
1、用色块大致的划分一下各个文案的位置
2、提炼文案,用不同大小的字来区分文案和标题一
3、有数字的文案可以单独强调一下数字。
学习更多的PPT小技巧,可以关注我的知乎 @三石 哦
这份文案我也会已经上传了,需要的可以去评论区自行下载。
如果一页ppt,想要表达很多东西,但有些东西重要性比其他东西重要性高,那么我看到一个案例就很不错。
例如我们总结一个产品亮点时,总喜欢这样:
亮点1: bla bla bla 亮点2:bla bla bla
但如果一个产品亮点特别多呢?那么你可以说,要突出的亮点写前面,不那么重要的亮点写后面。但这真的让用户能留下印象吗?用户怎么能从一大堆亮点里提取出重要的信息呢?。这里拿iphone 12 发布会的ppt举个例子。
ppt在总结每个产品的亮点时,会把产品放中央,亮点与卖点放周围。想突出的就把方块放大点,不那么突出的就放小点。
例如总结iphone 12的亮点时,官方展示的是这张ppt,可以看出官方想突出的亮点是5G,MagSafe,不那么重要的是face ID这种。
总结iphone 12 pro系列时,也是一样,突出5G,新颜色,淡化电池寿命,face ID:
总结A14芯片时同理
同样,这种风格的ppt在mate40发布会也有,不过由于这种ppt是讲华为过去的成绩而不是mate40系列,所以没有把产品显示在中间。
总结下这种ppt是怎么做的又拥挤又清楚的
很多人做PPT最头疼的就是,大量时间浪费在排版、美工上,花了很多时间但还是不好看,或者哪怕做的好看,也不好读。
明确核心观点,掌握排版套路,可以马上让你的PPT“好看”又“好读”。
很多人觉得学PPT就是要格式漂亮、排版美观,但是实际上本末倒置了。一份好的PPT报告,一定要遵循“一个核心”、“三个步骤“,顺序绝对不能乱:
一个核心就是 —— 鲜明清晰的观点;
三个步骤就是 —— 先定逻辑、再定布局、后定格式。
核心观点鲜明,按照“金字塔原理”或者“逻辑树”一层一层展开,构成了一份PPT的基本结构。
在咨询公司里,我们常把它叫做“Storyline(故事线)”,意思就是,做一份PPT就像是讲一个故事、或者拍一部电影一样,要有明确的电影主题、想要传达的价值主张,而每一页PPT的标题则是围绕核心观点拆解出来的子观点(构成了PPT的骨架),然后每一页PPT里的正文内容,则是论证PPT标题的具体论据(定性或定量的信息)。
所以,一份PPT,我们经常会第一天把每页PPT的标题定下来,每页PPT标题连起来读就是你想表达的完整观点,然后再一点点去做每一页PPT的具体内容。
1、先定逻辑
关于“逻辑”,其实顺承上面的逻辑树,敲定了每页PPT之间的关系之后,就是要敲定每页PPT里面的具体逻辑 —— 即需要哪些论点来支撑PPT标题中的观点。这里就不赘述。
2、再定布局
这一步是很多人经常忽视的,很多人不熟悉应该用怎样的PPT布局去表达怎样的逻辑内容,导致了每次构思PPT都非常慢、或者呈现效果不好,没有表达出来应有的意思。
其实,PPT的布局有几种非常典型的“套路”,熟练使用之后,就会越来越快。
(1)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往往是承接“逻辑树”而来的,PPT的标题就是这一页的中心观点,而具体下面左右(或者左中右)的内容则是围绕这一大观点展开的具体论据,而且相互之间有顺承关系,例如:
(2)表格结构
而表格结构则往往不是要论证一个观点、而是要陈述/总结一些事实,通过横向和纵向分类,构成了表格的内容,例如:
(3)对比结构
对比就是通过左右、上下进行不同公司间、模式间、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对比,例如:
(4)流程结构
流程结构,就是按照一定的流程(例如业务流程、用户旅程等),用流程图或者时间轴的方式来组织内容,例如:
(5)特征总结
这是最简单的一类布局,就是左中右、或者上中下排布3~5个特点,每个特点都是“概念/名称+具体解释”的结构来呈现,例如:
(6)图表解读
最后一类也是非常常见的,直接把柱状图/折线图等放在PPT,然后上方或者侧面、或者直接在图表中把关键结论标注清楚,例如:
3、格式美工技巧
确定了布局之后,最后一步就是做最后的格式、美工。这一步是肯定是大家觉得最浪费时间、没有思考含量的,但却是最影响一个PPT是不是“好看”又“好读”的环节。我给大家两个技巧,很简单,但是超级实用:
(1)要对PPT上的元素进行“组合”
因为一个观众去读PPT上的内容时,你要尽量让他一看就知道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关系,要有清晰的“分层”,例如,下面这一页PPT就是没有经过清晰“分层”的,你会发现很难读、很杂乱:
但是如果通过一些“底色”、“方框”把属于同一个子主题的要素圈在一起,就会显得清晰很多:
(2)常见PPT设计要素
经常汇总和收集一些常见的PPT设计要素,市面上也有一些PPT插件提供这些常见的设计要素,具体大家直接百度找一找就好,可以省去大量自己整理的时间。
最后,做PPT的目的是“好读”加“好看”,而且“好读”的优先级远远高于“好看”。
而且提升PPT技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进行总结和归类,把你做过的一些同一类型(内容和布局上类似)的PPT放到一起,时间久了,你脑子里就会有一套万能的“模板库”,一想到要表达什么内容,就会马上弹出来几页似曾相识的PPT,那你的PPT技术就炉火纯青了。
-------
对商业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米饭思考”,公众号会不定期分享商业相关的干货,欢迎与我交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