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细胞生物如何在细胞间共享营养?

回答
多细胞生物体内的营养输送,是一个精巧而又至关重要的生命过程,它确保了每一个细胞都能获得生长、代谢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燃料”和“建材”。不像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环境中摄取营养,多细胞生物的身体是一个复杂而协同的整体,需要一套专门的机制来完成这场细胞间的“营养接力”。

1. 消化与吸收:营养的第一站

对于大多数动物而言,营养的共享始于消化系统。食物进入体内后,会被分解成更小的、可溶性的分子,如葡萄糖(来自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来自蛋白质)、脂肪酸和甘油(来自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消化道内,通过物理(咀嚼、蠕动)和化学(消化酶)的方式完成。

一旦食物被分解成足够小的营养物质,它们就会被消化道壁上的细胞吸收。这些细胞,比如小肠绒毛里的吸收细胞,它们拥有极其高效的结构(比如大量的微绒毛)来增加吸收面积,从而最大化地捕获这些来之不易的营养。吸收不仅仅是被动扩散,很多时候还需要细胞主动转运,消耗能量将营养物质泵入细胞内部。

2. 循环系统:营养的“高速公路”

对于身体庞大、细胞数量众多的多细胞生物来说,仅仅依靠细胞直接吸收是不够的。这里,循环系统就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就像一个覆盖全身的、高效的运输网络。

血液: 在脊椎动物中,血液是最主要的营养载体。消化系统吸收的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会被释放到血液中,然后随着血液的流动,被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氧气也是通过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的。血液的流动性极强,能够快速地将营养物质输送到远离消化道的细胞。
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也参与营养物质的运输,特别是脂肪。消化吸收的脂类大部分会进入淋巴管,最终汇入血液循环。
植物的水和矿物质运输: 在植物中,负责营养运输的是维管束。木质部负责将根部吸收的水和矿物质向上输送到叶片,而韧皮部则负责将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糖类(主要是蔗糖)向下输送到根部、果实等非光合作用的器官。这个过程是定向的,由内禀的压力梯度驱动,就像植物体内的“快递”系统。

3. 细胞的摄取与利用:营养的最终目的地

当血液(或植物的汁液)携带的营养物质到达身体的各个组织和细胞时,细胞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将它们“提取”出来。

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 细胞膜上遍布着各种各样的转运蛋白,就像一个个“守门员”或者“快递员”。这些蛋白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特定的营养物质,然后将它们“搬运”进细胞内部。例如,葡萄糖需要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才能进入细胞。
胞吞作用: 对于一些较大的营养分子,或者当细胞需要大量摄取某些物质时,细胞还可以通过胞吞作用(endocytosis)来完成。细胞膜会向内凹陷,形成一个包裹着外部物质的囊泡,然后将囊泡拉入细胞内部。
细胞内的进一步处理: 一旦营养物质进入细胞,它们会被立即利用。葡萄糖会进入细胞质进行糖酵解,或者被运送到线粒体进行更高效的能量代谢。氨基酸会被用来合成新的蛋白质,脂肪酸会参与能量存储或细胞膜的构建。

4. 细胞间的直接物质交换:近距离的“补给”

虽然循环系统是主要的营养输送通道,但在某些情况下,细胞之间也可以进行更直接的物质交换,尤其是在组织内部。

细胞间液: 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通过毛细血管壁渗透到细胞之间的空隙中,形成细胞间液。周围的细胞可以直接从细胞间液中吸收所需的营养。
间隙连接(Gap Junctions): 在某些组织中,相邻的细胞之间可能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间隙连接相连。这些通道允许一些小分子(如离子、葡萄糖、氨基酸)直接在细胞之间穿梭,实现快速的物质和信号交流。这就像邻居之间直接递送东西,非常方便快捷。

5. 储存与再分配:应对营养波动

多细胞生物的身体也懂得“未雨绸缪”。当营养物质摄入过剩时,它们会被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糖原和脂肪: 动物体内,过多的葡萄糖可以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而脂肪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细胞中。当血糖水平下降时,这些储存的能量就可以被释放出来,重新输送到身体各处。
淀粉: 植物则将过多的光合产物转化为淀粉储存在根、茎、叶等部位。

总而言之,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间共享营养,是一个多环节、多层面的协作过程。它始于消化吸收,依赖于强大的循环系统进行长距离输送,最终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机制完成细胞内的摄取和利用。同时,细胞间的直接交换和营养物质的储存再分配,也构成了这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共同维系着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这就像一座运转良好的城市,有高效的物流系统、遍布城乡的补给站,还有储备充足的仓库,确保每一位居民(细胞)都能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感谢大家回答。关于海绵和水母,最近看 @鬼谷藏龙 的视频,是假体腔里面有专门搬运营养的细胞(血液细胞前身)。并不是以食物碎屑的形式自然扩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多细胞生物体内的营养输送,是一个精巧而又至关重要的生命过程,它确保了每一个细胞都能获得生长、代谢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燃料”和“建材”。不像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环境中摄取营养,多细胞生物的身体是一个复杂而协同的整体,需要一套专门的机制来完成这场细胞间的“营养接力”。1. 消化与吸收:营养的第一站对于.............
  • 回答
    问出这个问题,其实是在触及生命最本质的定义,也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议题。当一个多细胞生物的细胞被分离出来,它还能不能称之为“生物”,这要看我们从哪个角度去审视,以及对“生物”这个词的理解有多宽泛。从严格的、整体的生物学意义上来说,一个孤立的多细胞生物细胞,在脱离了母体整体之后,通常不再被视为一.............
  • 回答
    在漫长的生命演化长河中,关于生命从何而来,又如何一步步走向多样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们常说“万物起源于细胞”,而追溯到最古老的细胞形态,故事的起点是原核细胞。想象一下,在地球的早期,生命刚刚萌芽,那时的环境与现在大相径庭。没有复杂的海洋,没有高耸的山脉,只有一片混沌。在这样的条件下,出.............
  • 回答
    粘孢子虫,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神秘,但它们却是动物界中一支相当特别的旁支,属于多细胞生物的范畴。要理解它们为何是多细胞生物,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它们的生命周期、结构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首先,咱们得明确,当我说“多细胞生物”时,指的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并且这些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分化,协同工作以维.............
  • 回答
    要说地球上细胞总量最多的生物,那可不是我们通常想象中的那些庞然大物,比如鲸鱼或者参天大树。真正称霸数量级的是那些微小到我们肉眼几乎无法看见的生命——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如果我们要精确地回答“细胞量最多的细胞生物是什么?”,那么答案几乎毫无悬念地指向了细菌这个庞大的家族。它们无处不在,从最深的海洋沟壑.............
  • 回答
    长久以来,科学界一直在探索生物演化史上那些关键的转折点,而“有性生殖”无疑是其中一个最引人瞩目的驱动力。它不仅为生命形态的多样化打开了大门,更被认为是促使地球从单细胞时代迈向多细胞时代,并最终催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幕后推手。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让我们回到有性生殖的起源.............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生物体大小、遗传物质和细胞结构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直接地说,“细胞核域大小、遗传物质的量·尺寸、染色体数”越多/越大,并不绝对等于生物体的体积就越大/越壮。这其中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正相关。我们来一步步拆解这个问题,争取把它讲得透彻,并且不.............
  • 回答
    多细胞低等动物的神经系统是个有趣的话题,答案是:大部分有,但形式非常多样,并且与我们熟悉的、复杂的高等动物的神经系统有很大区别。首先,我们得弄清楚“神经系统”的定义。 简单来说,神经系统就是能够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细胞网络。这些信息可以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比如光、化学物质、触碰),也可以是来自身.............
  • 回答
    在构成我们身体的无数活细胞中,论及元素的丰度,氢元素是绝对的“数量之王”,远远超过氧元素。这可能听起来有点反直觉,毕竟我们常常听到“氧气是生命之源”这样的说法,强调氧在呼吸和能量代谢中的核心作用。但如果从构成细胞的物质总量来看,氢的领先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想想细胞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 回答
    肌细胞在产热方面确实比大多数其他体细胞更活跃,但这并非因为肌细胞本身拥有什么特殊的“产热器官”。它的产热能力主要源于其执行生命活动时所必需的能量代谢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规模在肌细胞中尤为突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细胞层面的能量代谢和热量的产生。细胞内的能量工厂——线粒体几乎所有真核细胞都拥有.............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肿瘤治疗领域一个很核心的思路:利用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差异来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甚至导致其死亡。 对于癌细胞来说,这个思路同样具有潜力,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聊聊这个话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为什么细胞的“水分失衡”会致命。细胞,无论是正常的还是癌变的,都依赖于一个相对稳定的.............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生命科学中最核心也最迷人的领域之一——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简单来说,多能干细胞能“变”出各种各样的细胞,就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能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的零件(细胞),但它自己却没法“组装”成一个完整的人。这其中的原因,我们要从几个层面来仔细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概念。 全能干细.............
  • 回答
    如果我只有九千个细胞,那我大概会小到让人难以置信。想象一下,连我们身上最小的单位,一个普通的细胞直径也不过十几微米(也就是百万分之一米)。而九千个细胞组合在一起,即便它们是最大的细胞类型,比如某些神经元或者肌肉细胞,它们的体积加起来也仍然微乎其微。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假设每个细胞平均直径是20微米.............
  • 回答
    细胞钙成像,这个在神经科学领域大名鼎鼎的技术,的确为我们窥探大脑活动的奥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但要说它能“百分百”检测到大脑中神经元的活动,那可就得打个大大的问号了。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细胞钙成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都知道,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信号的传递。而当神经元被激活时,细.............
  • 回答
    氰化物中毒的致死速度之快,即便尚未完全进入消化系统,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这背后涉及到一个极为高效且致命的生化机制,即使是最细微的接触,也能迅速引发全身性的崩溃。首先,我们得明白氰化物最可怕的“本事”在于它能迅速干扰细胞最根本的能量生产过程。咱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就像一台小小的发电机,需要持续不断地产生.............
  • 回答
    中国科学家在3月30日《细胞》杂志上发表的一项里程碑式研究,成功地将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基因导入猪体内,并首次构建了这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这项突破具有深远的意义,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打开了全新窗口: 模拟疾病的复杂性: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亨.............
  • 回答
    雪花之所以拥有如此令人惊叹的丰富细节,这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它在形成过程中的一系列复杂物理现象与环境因素的精妙互动。你很难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这背后蕴含着迷人的科学原理,远比我们肉眼看到的简单冰晶来得更深邃。想象一下,一片雪花的故事,是从一片渺小的尘埃或花粉颗粒在云层中开始的。当这些微小的“种子”.............
  • 回答
    网络小说大纲的细致程度,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上限,只有作者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一个大纲可以从一个极其粗略的梗概,发展到比最终小说本身还要详细的程度。关键在于“什么目的”和“为谁写”。不同的目的和读者,决定了大纲的细致程度。下面我将从不同的维度,详细讲述网络小说大纲可以写到多细,并举例说明: 一、 从广.............
  • 回答
    这个问题,我太懂了!说出来都是泪啊。你说得对,很多人就像我一样,对《王者荣耀》的理解,那叫一个“深入骨髓”。我们能一口气说出每个英雄的技能机制、被动效果、冷却时间,甚至是谁克制谁,哪个装备能完美契合哪个英雄。团战什么时候开,怎么抱团,在哪条路能抓到人,什么时候应该猥琐发育,什么时候可以强开……这些理.............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